形意拳进入国际汉语课堂的意义与运用

发布时间:2018-03-16 20:08:45

  摘    要:中华武术是我国的"文化名片",形意拳近年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形意拳讲求"内意"与"外形"相统一,有南北派之分。将形意拳引入汉语国际教育,具有增强课堂趣味性、促进文化认知、磨炼学生品格等多项积极意义。教学过程中,应做到文化讲解、拳术套路示范、分组展示竞赛等相结合,并注意安全教具使用以及文化教学过程中的汉语言教学。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形意拳; 文化教学; 汉语国际教育;

  近年来,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加速。在进行汉语言教学的同时,中华文化教学不可或缺,二者相辅相成。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享誉世界的宝贵遗产,在海外拥有群众基础。传统武术逐渐在国际汉语课堂教学中被采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成为一种寓教于乐、促进中华文化学习的良好途径。作为优秀传统拳术之一的形意拳除了具有较强的技击性,对提高人体免疫力、磨炼修养人格等都有重要作用,在国内外广受欢迎。2004年国际形意拳道联盟发展中心在太谷县成立,为弘扬形意拳文化起到推动作用。当前形意拳教学在国内大中小学课堂上开展,教学实践趋于成熟。将以形意拳为代表的传统拳术引入国际汉语教学课堂,可以促进中华武术推广和国际汉语教学协同发展,提升教学水平。

  一、形意拳简介

  (一)历史起源与发展

  形意拳又称"行意拳",取其以心行气之义,是中国优秀传统拳术之一。创立之初叫作"心意六合拳",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现今的形意拳为道光年间河北人李飞羽(字洛能)在心意拳的基础上改革而成。李飞羽师承戴龙邦,后又传拳术于刘奇兰、郭云深等人,形成河北流派的形意拳。这些弟子各有所长,北方形意拳逐渐形成具备地方特色的山西与河北形意拳。自此形意拳在山西、河南、河北得到广泛传播,形成风格不同的三大流派。1918年,形意拳大师韩慕侠在北京击败俄国大力士康仄尔,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此后,形意拳声名大振,学习者与日俱增。20世纪50年代后,形意拳获得新的发展契机,以其民族特色和战斗实用性在国内外保有鲜活的生命力。2011年5月23日,形意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拳术特色

  形意拳讲求"内意"与"外形"相统一,有南北派之分。基本内容包括三体式桩功、五行拳和十二形拳。三体式是形意拳独有的基本功和内功训练方式,有"万法源于三体式"之称。五行拳结合了中国传统的五行思想,分别为劈拳、钻拳、崩拳、炮拳和横拳。十二形拳则是仿效十二种动物的动作特征而创编的实战技法,分别为龙形、虎形、熊形、蛇形、骀形、猴形、马形、鸡形、燕形、鼍形、鹞形、鹰形。形意拳套路有五行连环拳、四把、八式掌、十二横锤、出入洞、龙虎斗、十形合一、上中下四把、杂式锤等;对练套路有五行炮、三手炮、安身炮、五花炮等;器械套路有五行连环剑、十二形剑、三才剑、三合刀、连环刀、连环棍、五行枪、连环枪、六合枪等。形意拳作为传统武术项目,既有技击性也有表演性,在教学过程中简洁明了、通俗易懂,适合各年龄段学习者学习。

  二、形意拳进入国际汉语课堂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运动机能

  形意拳是一项健身效果显着的运动,对人的身心健康有促进作用。形意拳要求动作对称、完整、和谐,以健身养生为主要目标,练习形意拳能促进人体速度、力量的提高,起到舒缓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内脏器官功能的效果。在五行拳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练习劈拳有健体祛病的功效,对人体肺部健康大有益处;钻拳能化僵拙为灵巧,使学生运动更加协调灵敏;炮拳能增强心脏功能,从拳理上说能促使血脉灌至上焦,气沉丹田可充实下部,所以练炮拳有生髓生血、益智益神的效果。长期系统练习形意拳能够充分调动全身肌肉、关节、骨骼、韧带和筋膜,增强肌肉的弹性、伸展性,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这对防止肌肉萎缩、骨质疏松以及预防颈肩腰腿痛和关节瘀血等疾病大有裨益,从而提高学习者运动系统的整体机能。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近代体育研究表明"体育,应为精神与肉体同时锻炼,所为平均发育,身心合一,修养人格"[1].追求这样肢体动作和精神意识并行发展的课堂教学,最符合的莫过于形意拳。形意拳旨在"以意使形",运用于国际汉语课堂的形意拳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忍耐、刚毅、果敢的精神,有助于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在战术思想上,形意拳教学要求出手快速,以我为主,交手时先发制人,"乘其无备而攻之,出其不意而击之";在攻防技术上,提倡近打快攻,抢占有利位置,"进即闪,闪即进,不必远求".教学内容有进攻,有防守,能够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策略进行全面统筹的能力,达到精神意识与肢体动作的和谐统一,领略形意拳"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的文化内涵。习武先明礼,形意拳的课堂教学中,能够把优秀的武德文化和养身观念融入形意拳技法和套路的教学过程。形意拳中蕴含的武德文化体现着中国独有的中庸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明礼、谦和、包容等意志品质。

  (三)增强汉语课堂活动的趣味性

  学好一门语言的最佳动力是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良好的文化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兴趣。对很多热爱中国文化的汉语学习者来说,武术一直都是兴趣所在,而新鲜有趣的形意拳教学则更能够促进学习者有效地吸收课堂教学内容,获得显着的学习成果。到目前为止,多数外国学习者对中国武术的了解还不全面,仍然只停留在太极、咏春等,对其他类别的拳种知之甚少。教师将形意拳教学作为增强文化教学课堂趣味性的有效手段,能进一步细化中国武术的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形意拳的教学内容包括三体式桩功的练习、十二形拳和器械等技法套路的模拟实战,会成为受留学生喜爱的文化学习形式。此外,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经过练习实践掌握基本套路和技法,这能激发进取心和学习兴趣。一定条件下的竞赛形式还能够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培养自信心,进而转化为对文化教学课堂的兴趣,从而有助于汉语学习者内部学习动机的形成。

  (四)促进传统武术与国际汉语教学协同发展

  国际汉语教学的重要目标是促进汉语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近十几年来,形意拳在俄罗斯、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地十分活跃。现今世界级的武术比赛和交流大会增多,这不仅使形意拳有更多机会在国际舞台上得以展现,也为形意拳走进国际汉语课堂做好了准备,从而使中国传统武术的丰富内涵能够弘扬开来,为国际汉语教学的发展提供助力。文化教学的目的是向汉语学习者展示民族文化魅力,这要求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将形意拳作为独特的民族传统武术引进国际汉语课,无疑可以推动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传统武术在世界范围的进一步传播[2].

  三、形意拳进入国际汉语课堂应用分析

  (一)教学环节建议

  形意拳教学属于文化教学,与国际汉语教学的语言类课型有区别,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和环节的设计上。文化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传统文化的实践教学。由于形意拳教授过程中涉及实际操练,需要教师进行示范,对教师中华才艺技能提出了要求。

  1.文化内涵简介。

  作为文化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中华传统文化课堂实践教学能够让国际汉语学习者深入了解传统文化,使其对汉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内部学习动机。在将形意拳运用于教学实践之前,需要学生对这一中华传统武术项目的文化内涵进行初步认知。教师需要事先准备文化理论内容,可用多种形式展开,必要的时候可以用英语等媒介语辅助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前搜集相语料知识,在课堂上进行探讨;也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课件或准备视频资料,使学生在了解文化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实践。

  2.教师示范、学生学习。

  教师的示范和指导是文化实践教学的重要前提。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一个好的教师可以让教学环节张弛有度,教学内容生动有趣,课堂稳定有序。对母语非汉语的外国学习者来说,教师是学习过程中交往最密切,影响最大的人。所以多数学生对教师有着较强的信任感,这要求教师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正确的指导作用。对于形意拳等传统武术项目,需要教师具备较好的专业技能,亲身示范和教学指导尤为重要。在学习五行拳和十二形拳的技法时,教师首先要进行动作示范,并时时注意学生的学习进展,继而给予动作指导,对学生的疑问及时解答,确保拳术教学的有效性和准确性[3].

  3.教学成果展示。

  在文化实践的最后设置成果展示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一个小型的武术竞赛与展示,有利于增强自信心,产生成就感,进而提升内在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将文化实践引入国际汉语课堂的重要目的,学生通过亲自操练体验形意拳的魅力,能够深入体会中华传统武术的丰富内涵,产生持续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注意事项

  1.教具准备。

  形意拳拳术简洁朴实,动作大多直来直去,一屈一伸,节奏鲜明。发拳时,拧、裹、钻、翻,身法、步法紧密相合,要求宽胸实腹,气沉丹田,刚而不僵,柔而不软,劲力舒展沉实,周身上下像拧紧的绳子一样,毫不松懈。形意拳的拳术教学以动作示范为主,辅以图片或视频。在教十二形拳前,教师应准备十二形拳对应的动物形态图,让学生通过模拟动物形态初步学习动作。在器械教学实践之前,教师可准备好刀、枪、剑等教具,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对象选用不同规格的教具。对年龄较小的学习者来说,器械材质应为塑料或其他安全材质,避免实践过程中受伤。

  2.分组教学。

  建立形意拳课程交流群,将课件和视频上传到群共享,方便师生互动和课后学习。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提出"i 1"原则,"i"是指学习者的现有知识水平,"1"指的是略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的新知识。"i 1"也就是通过吸收可理解的输入习得语言知识。换言之就是学习者只有在接触可理解的知识时,才有可能习得新知识。形意拳教学要体现国际汉语教学的原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丰富的体势语进行示范,在教学实践前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兴趣小组,搭档学习形意拳不同的技法和套路。由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帮助组内同学进步。对学习者来说,这种分组教学不仅可以降低学习难度,还可以培养合作精神,促进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

  3.实践过程中的语言教学。

  语言教学是文化教学的载体,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问题是国际汉语教学界的讨论热点。刘�教授指出,文化教学要为语言教学服务[4].在将形意拳作为文化教学项目运用于国际汉语教学课堂时,要注意进行语言知识的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在示范动作或展示器械时使用直观法和语法翻译法进行生词教学,讲解学习形意拳过程中涉及的词语和语法。教师要特别注意,文化实践中的趣味性并不意味着以趣味为唯一目标,而是应和语言教学相配合,寓教于乐、注重互动。

  综上所述,形意拳是传统武术中的一个古老拳种,集哲学、医学、养生等民族文化于一体。将形意拳用于汉语国际教育实践,不仅能够丰富国际汉语教学文化内涵,增加文化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还对学生的包容意识、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中华传统武术在新时代得以弘扬的一种新尝试。国内课堂开展的形意拳教学实践给国际汉语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参考和借鉴。作为国际汉语教师,要不断开拓和创新教学内容,注重提高教学效果,要抓住机会扩大中华传统武术在世界的影响力,承担起作为中华文化传播使者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 王晓明。新时期华文教育研究[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9.
  [2] 暨南大学《武术》编写组。中华才艺系列之武术[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
  [3] 吴丹丹。多视角下形意拳的传承与发展[J].武术研究,2020(02)。
  [4] 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