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与村上春树作品中的音乐要素书写

发布时间:2011-09-06 14:33:38
  摘要:莫言和村上春树的作品中, 均不同程度地写入了大量的音乐要素, 但二者对音乐要素的写法却大有不同。莫言作品中的音乐要素来源于中国的民间音乐, 表现在小说中的出场人物对这些民间音乐的戏剧性唱腔方面, 而村上春树作品中的音乐要素则来源于西方音乐, 表现在作品中的出场人物对西方音乐的欣赏和演奏方面。以莫言的《檀香刑》和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为例, 对二人作品中的音乐要素书写进行比较与分析。
  
  关键词:莫言; 村上春树; 音乐要素; 《檀香刑》; 《挪威的森林》;
  
  一、引言
  
  在莫言和村上春树的作品中, 均不同程度地写入了大量的音乐要素, 但二者对音乐要素的写法却大有不同。中国现代乡土作家莫言的作品中的音乐要素来源于中国的民间音乐, 其主要表现在小说中的出场人物对这些民间音乐的戏剧性唱腔方面, 而日本现代都市作家村上春树作品中的音乐要素则来源于日本本土以外的西方音乐, 其主要表现在作品中登场人物对西方音乐的欣赏和演奏方面。
  
  在本篇论文中, 拟以莫言的代表作《檀香刑》和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为例, 着眼于两大作家对音乐的描写手法上, 比较莫言与村上春树在音乐要素书写上的不同点, 对莫言作品与村上春树作品中的音乐要素书写进行一定的比较与分析。
  
  二、莫言作品中的音乐要素书写
  
  莫言扎根于高密民间文化的土壤, 在这片虚构的文学王国里呼风唤雨, 创造出了一个声色并茂的艺术世界。小说《红高粱》在颜色、特别是红色的运用上, 让莫言在他的文学创作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而在小说《檀香刑》中, 他在创作技巧上从注重色彩开始转换到注重声音, 尤其是民间音乐, 即戏剧唱腔。由此, 民间音乐在莫言的文学创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莫言小说中的音乐, 几乎都是来自民间的戏曲艺术, 这些作为民间音乐代表的戏曲艺术, 在莫言的小说中不断地发展、成熟。
  
  《天堂蒜薹之歌》中, 莫言首次把登场人物的评说与民间曲艺唱腔的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作者将民间音乐、尤其是戏剧唱腔纳入了小说的整体构思当中, 使以曲艺唱腔为代表的民间音乐成为小说中人物言说的主要方式之一。《天堂蒜薹之歌》中, 拉着二胡的瞎子张扣的唱词出现在每一章的开头之处, 这是这部小说的主要特征, 而且将瞎子张扣的唱词连缀起来看, 其实就是一篇完整的故事, 瞎子张扣的唱词在这部小说当中起到了推动情节的作用。
  
  如上所述, 莫言通过含蓄的戏剧唱词, 将小说中人物的形象刻画得丰富饱满、生动形象。莫言在作品中, 尝试了以戏曲语言来演绎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创作手法, 并通过民间音乐来达到了烘托故事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升华人物情感的作用。
  
  三、村上春树作品中的音乐要素书写
  
  在村上春树的作品里, 出场人物大都酷爱音乐, 也爱吹口哨。在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里, 音乐、尤其是西方的音乐, 的确为出场人物衬托出了许多丰富的表情, 其作品中出现的许多曲子的标题或者艺术家的名字, 就如同某一特定时代的风景或者气息在顷刻之间的重现一般, 让人因为感动而潸然泪下。
  
  在村上春树作品中频频出现的音乐证明, 音乐与出场人物的语言对白一样, 在故事的表现上具有某种一致性, 在他的小说当中, 音乐早已成为了一种美学符号, 他以音乐为书中人物的背景, 喻示着文学的意念, 有着浓厚的个人色彩和时代特征。
  
  而这一点, 从他的作品中就能窥见一斑。村上春树的处女作《且听风吟》中出场的有鲍勃·迪伦、披头士乐队等, 而作品中出现的音乐种类繁多, 既有古典音乐和爵士乐, 也有摇滚音乐和民谣、流行歌曲等, 《且听风吟》中出现的“风之歌”, 原本就是鲍勃·迪伦21岁时写的歌曲“随风而逝”.
  
  在小说《舞!舞!舞!》中, 从业已现代化了的“海豚宾馆”的电梯里传出了音乐“爱情是蓝色的”和“夏日之恋”;而当主人公“我”从“羊男”所在的灵异世界返回现实世界时, 又听到了音乐“月亮河”.
  
  如上所述, 在村上春树的作品中, 鲍勃·迪伦、披头士乐队、滚石乐队、保罗·西蒙等音乐人或乐队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其音乐作品不仅反映了广泛的社会思想和变革, 而且对当时的现实社会等进行了深刻而全面的批判, 赢得了世界各国、尤其是日本年轻人的一致认同。村上春树也酷爱音乐, 并决心要从其中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解脱, 这也成了村上春树青春人生的一部分内容。
  
  四、莫言与村上春树作品中音乐要素书写的差异性比较
  
  (一) 莫言的《檀香刑》
  
  长篇小说《檀香刑》中有着丰富的戏剧元素, 莫言自己也说, 《檀香刑》的写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家乡地方戏剧的影响。在这部小说中, 主人公孙丙被莫言设定成一个猫腔戏班的班主。莫言在这篇小说中有意识地使用了押韵文体, 配合戏剧化的叙事手法, 从而创造出了既流畅生动又浅显易懂的叙事效果。在语言表达、叙事手法方面, 莫言有意地采用了戏剧化的创作手法, 使得小说《檀香刑》具有了非常丰富的戏剧性元素。因此《檀香刑》可以说是莫言民间音乐描写最成功的作品。
  
  《檀香刑》的结构精妙, 呈现出“凤头部”“猪肚部”“豹尾部”这种戏剧结构的特征, 这是中国文学传统中最为理想的结构。
  
  在“凤头部”, 小说围绕着钱丁请赵甲展开, 各个出场人物眉娘、赵甲、小甲以及钱丁等自说自话, 插叙、倒叙、顺叙等各种叙述手法穿插其中。莫言借孙丙之女眉娘之口, 道出了父亲造反、公公赵甲返乡、父亲被抓、钱丁传唤赵甲等故事的始末, 并通过赵甲之口对其人生进行简单的回顾, 对处死太监小虫子的经过做了重点叙述, 通过赵小甲之口叙述了县令钱丁与刽子手赵甲的对峙, 从而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赵甲作为刽子手的阴森而冷厉的性格。然后, 再通过钱丁之口讲述其与赵甲面见袁世凯和克罗德、最终决定对孙丙施行檀香刑的始末, 而在此之前, 作者又通过县令钱丁之口道出了当时清朝末年太后专权、奸臣当道、外敌入侵的社会状况。
  
  而在“猪肚部”, 作者以叙述者的视角阐述了孙丙抗德这一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在本部分, 每一章的故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出场的人物角色各有不同, 各种事件融合交织, 叙述手法条理分明, 而这些最终又都归结到了孙丙抗德的主线上。
  
  在“豹尾部”, 作者又一次采用了第一人称的手法, 与“凤头部”首尾呼应。莫言借助赵甲之口讲述了檀香刑的准备过程, 借助孙丙之口叙述了他静待行刑的经过, 借助赵小甲之口道出了孙丙受刑的全过程, 借助县令钱丁之口讲述了孙丙受刑、被钉于升天台后的事情, 最后钱丁刺死孙丙, 故事结束。
  
  小说《檀香刑》这种“凤头、猪肚、豹尾”的结构, 总体上看来呈现出戏剧结构的一些特点, 加上小说中的戏曲语言和戏剧风格, 从而最终构成了小说《檀香刑》中不可或缺的戏剧性元素。由此而论, 《檀香刑》更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大戏, 这使得《檀香刑》具有戏曲说唱艺术的魅力。
  
  不可否认, 在《檀香刑》中, 高密的地方戏剧猫腔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猫腔的使用, 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猫腔的灵活运用, 使小说原本平淡无奇的人物语言由“说话”改为“说唱”, 从而更加打动读者的内心。这些极具节奏感和韵律感的说唱语言, 不但调节了叙事的节奏, 而且生动形象地描摹出了出场人物的心理活动及表情态度。莫言将猫腔的说唱艺术大量融入到《檀香刑》中出场人物的角色独白、对白和叙事当中, 使整部小说的语言鲜活生动、通俗易懂, 并同时呈现出了浓厚的戏剧风格, 而这种浓厚的戏剧风格, 也正体现出了莫言对戏剧这种民间音乐元素的巧妙运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 莫言作品中的音乐, 是从中国传统的民间音乐这块土壤中培育出来的音乐, 这种音乐是猫腔式的、是犀利而高亢的、也是时而昂扬时而悲凉的、是戏剧唱腔式的音乐。
  
  (二) 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的题目来自“挪威的森林”这首歌曲, 作者特意将这首歌的旋律作为小说《挪威的森林》的基调, 并且以这首音乐作为小说的切入点, 旨在追忆与这首歌曲相关的青春记忆。
  
  这一点充分说明了小说的音乐性的结构, 而且《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从本质上说, 其本身就是一首既哀伤又沉静的悲伤情歌。作者用歌曲“挪威的森林”作为线索, 打开了主人公尘封已久的青春记忆。故事结尾部分, 村上春树给直子安排了一个音乐葬礼, 在这个音乐葬礼上, 石田玲子一共弹奏了50首曲子, 而在这50首曲子中, “挪威的森林”这首主题曲曾先后两次出现, 而且还被当作了这次音乐葬礼的结束曲。在小说中, 作者让石田玲子在直子音乐葬礼的最后时刻再次弹奏乐曲“挪威的森林”, 这正好与小说的开头相呼应, 从而达到了让寂寥而伤感的音乐基调贯穿小说始终的最佳效果。
  
  村上春树以其敏锐的洞察力, 通过《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 将20世纪60年代这个特别的“政治的季节”作为过去的事物, 并从一个作家的角度做出了适当的阐释。在《挪威的森林》中, 村上春树重点强调了生与死的关系, 他认为“死并非生的对立面, 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而这所谓“生”的部分, 就是活人的记忆。作者之所以在20年后已经37岁的时候, 在听到“挪威的森林”的音乐时仍然会一如既往地“难以自己”, 甚至“比往日还要强烈的摇撼我的身心”, 也正是来源于这个记忆的影响。
  
  五、结语
  
  综上所述, 在莫言与村上春树的作品中, 虽均不同程度地写入了大量的音乐要素, 但二者对音乐要素的写法却大有不同。
  
  莫言作品中的音乐要素来源于中国的民间音乐, 其主要表现在小说人物对民间音乐的戏剧性唱腔方面。《檀香刑》是莫言民间音乐书写、尤其是戏剧音乐书写最为成功的作品, 在小说中, 莫言的创作技巧成功地从色彩应用转变到了音乐、尤其是民间音乐即戏剧唱腔上, 因此可以说, 民间音乐在莫言的文学创作中产生了重要的意义。
  
  而村上春树作品中的音乐要素则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西方音乐, 主要表现在作品中出场人物对西方音乐的欣赏和演奏方面。《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的题目来自“挪威的森林”这首歌曲, 作者特意将这首歌的旋律作为小说《挪威的森林》的基调, 并且以这首20世纪60年代的音乐作为小说的切入点, 旨在追忆与这首歌曲相关的青春记忆。
  
  参考文献
  
  [1]张闳。莫言小说的基本主题与文体特征[J].当代作家评论, 1999 (5) :58-64.  
  [2]刘莉。解读莫言的《民间音乐》[J].文学教育, 2011 (3) :105-106.  
  [3]巴俊玲。论莫言小说中的声音世界[J].学理论, 2011 (10) :165-166.  
  [4]林少华。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4.  
  [5]今井清人。村上春树:0FF的感觉[M].东京:国研出版社, 1990.  
  [6]栗坪良树, 柘植光彦。村上春树スダデイズ05[M].东京:若草害房, 1999.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