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朝六安地区的民间信仰与民俗发展

发布时间:2015-01-06 05:44:05

  摘    要:现今六安地区在新时代发展中正在积极推动关于民间信仰的专项工作,加快推进六安地区民间信仰健康发展步伐。本文在基于民间信仰和宗教文化之间的关系上,对六安地区民间信仰中的文化符号意义、社会功能等进行挖掘。以此探微六安地区于隋唐时期相关民间信仰状况,对该地区民间信仰的变迁和发展进行回顾追溯。进而,遵循反思性民族志和标志性文化统领民俗志等学科方法,针对该地区突出的茶产业、"大山奶奶庙"等宗教寺庙及礼仪和时岁民俗等进行综合性分析,便于人们了解六安地区的民间信仰的内涵和作用,更好地认知古今皖西地区民间信仰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隋唐; 六安地区; 民间信仰; 社会文化;

  自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的传入与产生,宗教在与以儒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对立、冲突及融合下,逐步与当地历史地理及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相互融合渗透,形成了各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信仰。近些年来,古代民间信仰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学界的重视。不同于广为传播、居庙堂之高的显学宗教,民间信仰常处于乡野之间,深刻地融入地方百姓生活之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下层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1].其影响对地方群众而言,不亚于任何一种宗教或儒道。六安地区有相当多的民间信仰观念定格于隋唐时期,故此,探究隋唐时期六安地区民间信仰,对六安地区民俗文化发展轨迹追踪具有较强的作用。

  一、隋唐时期的历史地理概况

  六安地区在隋唐时期大致位于今皖江周边,从地质构造和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看,其地理位置特殊,处于江淮之间,地形地貌丰富,水热资源充足。隋朝时改岳安为霍山,后又设霍邱县,分属淮南郡、庐江郡。唐前叶,该区域主要为淮南道和江南西道所辖。到唐后期时,由于中央集权的衰弱,地方方镇势力的崛起,分属于淮南节度使和宣歙观察使辖治。唐玄宗天宝年间,第五琦至蜀中,曾上折奏言:"方今之急在兵,兵之强弱在赋",进而提出,"赋之所出,江淮居多".假使任职,必能使济军须,不扰圣躬。这一有关唐代赋税之言,反映了当时六安地区的社会经济、历史地理条件对于国家财政有着重要地位。一方面,地处大别山脉周边的广大江淮地区,有着天然的茶叶种植优越自然地理环境及悠久种植传统,茶产业突出。依靠特殊地理环境、茶产业及其衍生得文化繁荣,农业商业贸易的繁荣与地区宗教文化相互交织渗透,茶叶贸易已成为六安地区货物交易的大宗。当地茶农所种植的茶叶绝大多数由官府统一收购转运,依据《唐国史补》,当时六安属于江淮间,茶作为江淮间最为突出的名产,不仅推动当地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也与其政治生态相关甚密。另一方面,六安地区在地质构造上属地壳运动较为活跃地段,矿产资源丰富。隋唐时期此区域已有较大规模的矿产挖掘冶炼,其冶金在唐朝经济中也占据重要地位,此背景下的社会民俗也有着独特的文化景观。加之地处皖西,北临淮河,南接大别山脉,地形多元地貌复杂,造就了同一地区多样化的民俗风情。水利设施较落后,易发旱灾,而在以农耕为支柱经济的小农社会,风调雨顺是农业生产的头等大事,庙会盛行、祈雨活动自然也成为了当地极为重要时岁民俗项目之一。据杨�f之《洛阳伽蓝记》记载,早在北魏时期,该地区就已出现规模较大的庙会活动,延至隋唐时期宗教活动形成了定期的交易集市,所以火神庙会、城隍庙会、娘娘庙会等在六安地区甚是流行。

  二、隋唐时期六安民间信仰探微分析

  (一)祈雨祭祀

  六安地区位处江淮之间,是唐朝赋税的重要地区。农业为民生之根本,祈雨祭祀目的在于乞求风调雨顺,以保丰收。无论是游牧区还是农耕区,民众都一致认为降雨是由某个神灵掌控的,此种思维和社会现状在多数古代文献和神话故事中都有反映。譬如,龙王是降雨的掌管者,掌控着各地四时风雨。据甲骨文研究,"其乍龙于凡田,有雨"是有关龙神降雨传说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见商代时便有了祈雨祭祀;周代则是将苍龙星宿作为龙神,掌管降水;到汉朝时,民间开始出现祭祀土龙以求雨水的活动;至隋唐时期,祭龙祈雨活动的形式开始多元化,不仅以天上的星宿为对象,还有土龙、画龙等,传播更加广泛,形式和规矩也更加平民化,祭祀活动也走下神坛,来到民间,以普通民众为主要群体。对于缺乏先进科学技术和知识修养的勤劳朴素的劳动人民,他们将淳朴又略带愚昧的思想化作对苍龙星宿的崇拜与信仰,期盼虔诚的信奉祷告可以换来风调雨顺,带走灾难,带来丰收与幸福。

  至隋唐时期,祭祀龙王祈雨已成为六安地区民间主要崇拜信仰之一。龙神庙作为民间祭祀龙神的重要场所,在该地区大大小小多达数百座,且多由民众自发筹资修建。如六安下龙爪岸边(紧靠云路桥,石头上建有一段城墙)的龙王庙,供奉着东海、西海、南海、北海四个龙王。因为紧邻淠河边,所以船家都要到龙王庙,拜求人安船安。与其紧邻的三官庙,供奉着天、地、水三官,每逢重要节庆或有大事,当地人们便焚香祭祀,以祈求福禄平安。官方祭祀龙王祈雨始于宋代,宋徽宗在寿州龙王庙举行祈雨活动后,祈雨才成为官方和民间的重要祭祀活动。据《寿州志》记载:"姊妹泉,水四时不涸,掬之清冽".每逢干旱,附近村民皆来此焚香祈雨。之后当地县令多次进行庙宇修建和祭祀整改,才发展成今日的春秋致祭。同时修建的龙王庙和寺院也是数不胜数,例如回龙寺、单龙寺、龙王寺等。隋唐时期六安地区的祈雨祭祀,一般都是打醮祈雨和献贡形式,由乡间的老人进行派款和殷实富户捐款后,请寺庙设坛祭祀,用白布黑字的帆布,由道士进行唱诵请雨经,再由道士手执法事引领群众取水。参与的群众皆赤脚而行,至附近的古寺或者是"龙潭"取水。打醮的时间长短由旱情严重程度决定,一般是一天,若是严重干旱则要三天以上。祈雨成功后,就会数天进行献贡,杀鸡宰猪到附近的龙王庙进行酬谢,或者是焚香、唱三天大戏。六安的西乡流波有两个龙潭,当气候异常大旱无雨,严重威胁了农业生产与生活时,十里八乡的百姓就会聚集在一起,商量对策祈求龙王降雨。具体方式是将自制炸药,也可能是炮仗等,在进行祷告仪式后扔进"龙潭",从而让龙神从龙潭出来降雨,这种习俗被称作闹眼祈雨活动。这种看似无用又稍显愚昧封建的习俗,在今六安城郊的淠河流域仍存在。可见任何习俗信仰的产生都有其社会性和价值所在,无关乎科学与否。

  (二)茶产业及其衍生文化下的习俗

  茶在隋唐时期成为一种特殊礼品,是名士王公贵族之流,附庸风雅、惺惺相惜的尊贵礼品。促成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唐代社会特殊的、开放的社会风气和饮食文化,曾经多次出现赠茶的事件。譬如,时任寿州刺史张镒与其好友陆贽以"赠新茶"为礼,巨资钱财不如一串新茶的故情,堪称一时美谈。由此可见,茶在隋唐时期的地位远胜于金钱。所谓"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六安地区已然为江淮间的大商业都会。王敷在其《茶酒论》中,展现了一幅"酒店发富,茶坊不穷"的唐代社会市井景象。强调茶不仅与酒取得相同的地位,且商人平民之间也处于平等地位,重利不仅是商贾的观念,唐代时期的官僚、贵族和平民也看重茶产业利益。茶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六安地区群众精神的发展,对其民间信仰的形成发展也造成一定的不可忽略的影响。六安地区在隋唐时期便已出现茶馆,而其特殊的群众性、开放性等特点使得社会成员之间能够相互交流,多数商业交易和社会纠纷等都与茶馆有关,所以茶也成了渔鼓、平话等的发展场所。隋唐时期,主家待客之道与之前有较大的区别。隋唐以前,权贵之家都是以酒汤为主,平民以水待客;到隋唐时期,茶产业及茶文化快速发展,六安地区以茶待客的风俗也逐渐盛行。以茶待客与阶级无关,成为一种礼仪。茶的地位和影响开始提高,百姓对种茶与种粮同等视之,以期获利,官僚士大夫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交资源,因此,茶成为六安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商品交易,逐步突破传统农业的束缚。茶叶市场十分繁荣,交易量越来越大,一度成为六安地区经济的代表,也成为政治纠纷的原因之一。唐朝后期,地方节度使因茶争利导致六安地区战乱不断,起因是淮南节度使杨行秘密用军队贩卖茶叶,宣武军节度使朱温杀人抢茶,双方相互争斗十几年,未曾停休。所以,在隋唐时期,茶对六安地区民众的影响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茶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六安地区群众的经济水平,由此推动当地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茶是唐代重要的影响物质,也使得六安地区陷入政治旋涡,导致唐代后期六安地区动荡不堪,人口下降显着。到唐代末期,六安地区的经济以及人口与其他地区相差无几。

  (三)礼仪及岁时民俗--以庙会为中心

  庙会是我国从古至今、民间传统社会中常见的集体性参与的民俗活动,因地区社会文化又各有特色,地域性很强。隋唐时期,六安地区的庙会活动频繁,如乡间人物信仰、寺庙的宗教信仰以及群众的赶集活动等,都使得庙会具有娱乐文化功能、天人以及人际关系功能等,具有精神及行为层次上的多种实用功能,可以消解社会压力引起的心灵焦灼、仇视社会等问题,利于社会环境的稳定发展。六安地区在唐代便兴建了观音寺、昭庆寺以及报恩寺等佛教寺庙,以此三大寺庙在当时的影响力颇为深远。

  报恩寺(今寿县古城东大寺巷)为江淮名刹,是唐朝时江淮地区最大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唐太宗朝,初名崇教禅院,至明初时改名报恩寺。昭庆寺(今六安市孙岗镇昭庆村),始建于唐太宗朝,传为御敕"四大昭庆寺"之一,匾额为欧阳询所书。现仅存柱基石、古井、古砖、古塑,每年庙会香火旺盛。其古塑中,男相观世音菩萨塑像、坐相韦陀塑像为国内罕见。据清代《六安州志》载,六安城隋唐时期所建寺庙主要如下:一是广福寺,始建于隋高皇年间,"麻埠西南高阜,隋高皇十九年已未,僧宝舟建";二是观音寺(今六安市黄大街),始建于唐武德年间,"僧元通建,并造浮屠,初名浮屠寺。宋僧瑞云重修,改今名";三是丁马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州南四十里,僧东堂建";四是望江寺,始建年份不详,"州西南六十里。濒淠河崖石之上。有唐建舍利��,高数十尺";五是多宝庵,"内有砖��,掘地得古钟"因刻有年号,方知为唐时始建。以上所列都是在当时影响较大、信众多、香火旺盛的寺庙,除此外乡村地带还分布着大小不等的祭祀场所。

  佛教庙会俗称香会,常有两种形式,架香和烧散香。架香是一种组织性较强且具有明确目的的礼佛仪式,大致是由一香头进行详细调查登记,以区分不同心愿的香客,并组织一起进香。这种形式在底层民众中较为常见,每年架香者皆为男性,烧香期间要吃素以显虔诚。每年香会的规模也不尽相同,根据当年的社会状况,少则五六十人,多则达上百人,阵势极为壮观。另外一种形式是烧散香,方式比较简单,由烧香人手拿盘香就可以,民间的妇女和孩童多数是选择此方式进香祈求心愿。除却佛教寺庙以外,还有道教的一些庙会活动,在六安地区比较出名的是寿县四顶山上"奶奶庙".大山奶奶庙一说是道教的仙子庙宇,因庙中所供奉仙子,相传为东岳岱宗妃,所以又被称作"碧霞元君庙".在道教文化体系中,其被称作"照察人间善恶"的女神,拥有强大法力,可以"庇佑众生,灵应九州",护得一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另一说是唐代韩国夫人的化身,说法云云。该庙宇在隋唐时期已经有了祭拜和进香的习俗,每年特定时节,民众聚集此地举办庙会。据清《凤台县志》载,"每岁三月十五,焚香膜拜者,牵牛鼓辑而至,云集雾会,自昏彻旦".察其缘由,皆为世人所传此庙宇"祈子辄应",四方民众便云集而至。庙会活动在礼仪及岁时民俗中影响更大,一方面是六安地区庙会活动比较频繁,除却本地人进香参拜以外,另一方面,还有外地慕名前来参拜的人,以求福求财。以"奶奶庙"为代表的各大庙宇香火鼎盛以及民间庙会的兴起发展,是宗教与地域文化结合衍生的生动体现。庙会作为民间信仰之一,可从侧面反映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信仰习俗,也展现出了六安地区特殊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寄托。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今六安地区在隋唐时期的民间信仰状况与其特有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密切相关,以祈雨祭祀、茶产业文化以及各类庙会活动为主要特色,各种民间信仰在唐代都已经具备雏形。"祈雨""庙会"等民间信仰活动的仪式既充满着下层民众的质朴愿望又不失神圣庄严,起到了满足民众个体需求以及维持地域间社会联合和稳定的作用。每一个民间习俗都是独有的文化符号,深深融入地方民俗,成为普通民众的信仰。通过对今六安地区在隋唐时期,社会民间信仰的主要形式和精神文化内涵初步探究,从中感知六安地区民间信仰的生存状态和本质特征。从而对促进六安地区传统社会和民众生活习俗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使之成为地域特色的精神力量和城市文化基因的烙印。
  参考文献
  [1] 何心。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课堂突发话题以及策略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2):125-128.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