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歌的演唱特点与教学方法探究

发布时间:2016-05-19 09:55:11
   摘 要:湖北民歌犹如一朵灿烂的花朵, 在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大放异彩。湖北民歌形式多样, 内涵丰富, 旋律悠扬, 极具感染力。传承和弘扬湖北民歌, 需要在唱法、技巧和方式上不断改变。对湖北传统民歌的演唱教学方法进行探析, 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分析了湖北民歌的演唱特点, 并就如何优化湖北传统民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湖北; 传统民歌; 演唱教学;
  


 
   1、 湖北民歌概述
  
  湖北地处长江流域楚文化中心, 九省通衢, 四通八达。人杰地灵的湖北曾经创造出了璀璨的传统文化, 其中湖北民歌更是犹如一朵灿烂的花朵, 在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大放异彩, 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
  
  湖北传统民歌主要包括号子、田歌、山歌、小调、灯歌、风俗歌等类型。湖北腹地广阔, 受地理、语言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地方的民歌都彰显出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风土人情。在这些不同民歌的共同作用下, 使得我国民族声乐的内涵、形式得到了提升壮大。湖北传统民歌在我国艺术领域的重要地位, 吸引了无数的音乐人历尽艰辛来此调研, 并收集素材进行加工, 创造出了许多新的作品[1].这些作品生动的反映了湖北不同地方的民俗风情。湖北民歌形式多样, 内涵丰富, 旋律悠扬, 极具感染力。传承和弘扬湖北民歌, 就必须在唱法、技巧和方式上不断改变。研究湖北传统民歌教学对于传承和发展我国民族声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湖北传统民歌的演唱教学方法进行探析, 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 湖北民歌的演唱特点分析
  
  2.1、 旋律的民间音调特征
  
  三音列是我国民歌旋律构成的主要特色, 是依靠五声音阶中各相邻的三个音而构建起来的。湖北民歌的旋律大多是以do、re、mi、sol、La的五声音阶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四度三音列。曲调朗朗上口, 保持了浓厚的乡土韵味, 也彰显出了典型的荆楚风韵。湖北省不同地方民歌在旋律构成上也略有不同。例如宜昌的民歌《三峡, 我的家乡》就突出运用了la、do、re这三个骨干音, 体现出了独特的韵味。再如潜江的田歌《越想越伤心》就是以do、re、sol为骨干音的徽调式歌曲。
  
  2.2、 地方语言音韵特征
  
  俗话说“十里不同音, ”湖北各个地方的语言音韵都具有不同的特点。根据发音的不同, 可以将湖北省划分为五个语音区, 具体为鄂西北、鄂东北、鄂东南、中南、鄂西南。以鄂西南语音区为例, 民歌就表现为典型的押韵特点, 且句式整齐。如《峡江情歌》歌曲旋律创作主要以语言音韵为依据, 并且主要表现为“wo”字韵的尾韵。再如《我从三峡来》就采用了“ai”字韵。鄂西南的民歌除了具有独特的音韵特色外, 还具有使用叠字[2].所谓叠字, 就是将相同的字或者音阶重叠。例如在《峡江情歌》这首歌曲中就出现了“静幽幽”、“屋顶顶”等叠字, 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峡江畔的女人淳朴、泼辣。
  
  2.3、 衬字衬词的运用
  
  在民歌演唱中, 恰当的使用衬字衬词更能够体现出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 衬词具有歌曲“调味品”的功能, 可以让歌曲的语言表现风格更为突出。湖北民歌就大量使用了衬字衬词。例如《直尕思得》这首歌曲中就使用了“咯”、“要得”等衬字。这些衬字就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音乐中人们听到这些衬字就自然的产生熟悉感, 而通过音乐的修饰又可以让这些衬字极具魅力, 在旋律之外增添了歌曲的音乐风格[3].
  
   3、 湖北传统民歌演唱教学方法探析
  
  3.1、 更新教学观念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扩大, 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湖北传统民歌教学要传承和弘扬传统民间艺术的基础之上, 紧跟时代的步伐, 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其他音乐元素和作曲方式进行丰富和创新, 结合湖北地方语言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进一步加大对传统民歌的改编, 促使湖北民歌旋律更加丰富多样, 这样既可以传承湖北民歌文化, 又进一步提高了湖北民歌的审美和价值, 为湖北传统民歌教学指明新的方向和思路。
  
  3.2、 创新教学方法
  
  要针对传统教学枯燥乏味的问题, 进一步创新湖北传统民歌教学方法。可以通过邀请优秀民间艺人或歌手进课堂的方式, 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地方语言的魅力以及不同民歌的润腔方式和演唱技巧, 深刻体会不同地方文化和风俗人情, 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借助演唱和表演相结合的方式,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湖北民歌的了解, 更深入的体会湖北地方民俗[4].教师要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表演机会, 丰富湖北民族教学方式方法。
  
  3.3、 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提升湖北民族演唱教学实效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尽量挑选富有文化内涵的民歌, 让学生能够从中学习到新的知识点。但歌词要通俗易懂、容易识记。每周所教授的民歌的数量要坚持适度原则, 不能过多或者过少, 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要结合不同民歌的特点, 有意识的组织学生进行对唱、二重唱、三重唱等等, 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增强对民歌的理解和喜爱。对于民歌的歌词, 教师可以对其中的方言进行标注和解释, 帮助学生了解这些民歌歌词的含义。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民歌的主动性, 鼓励学生将民歌下载到手机中随时听练。
  
   参考文献:
  
  [1]杨匡民。湖北民歌的地方音调简介--湖北民歌音调的地方特色问题探索[J].音乐研究, 1980 (3) :87-93.
  [2]徐雅岚。湖北民歌的二、四句式结构特征及其地理分布[J].黄钟 (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 1998 (2) :91-97.
  [3]刘正维。湖北民歌特性析[J].黄钟 (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 2016 (3) :48-60.
  [4]徐桦。中国民族声乐实践中演唱定位的认知[J].人民音乐, 2017 (6) :34-35.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