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表演中的独唱训练

发布时间:2016-04-11 09:09:33
   摘要:声乐表演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要求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不仅仅要重视演唱技巧的培养,还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情绪表达,这是艺术技巧和艺术修养的有效结合,也是将理论和实践共同发展的学科。重视学生的独唱训练,配合相应的心理素质培养,才能够全面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表演能力。
  
   关键词:声乐表演; 情绪表达; 独唱训练;
  
  随着我国的文艺事业不断地发展壮阔,形式各异的文艺性演出也越来越多。许多声乐学生在这样的表演当中,往往会面临一个困境,就是声乐技巧熟练,但是声乐表演能力不足。这和学生们日常的教学内容有着很深的联系,如何才能够让学生将演唱技巧和情绪表达结合起来,丰富作品的情感层次,这需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重视对学生独唱训练的培养,才能够全面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表演能力。
  
  一、基本功训练与情绪表达如何有机结合
  
  1. 利用“a”母音及其变体与各种情绪结合的训练
  
  第一,“哈”的跳音练习。这个跳音练习是最能欧训练学生的表现力,增强学生对气息的控制能力,配合训练声音的灵活性,尤其是对高位共鸣有很好的效果。“哈”是人们在生活中表现欢快的情绪,在练习的过程中要配合面部表情,要求学生做到“眉开眼笑”的效果。
  
  第二,“啊”的连音练习。这对于丰富学生的声音表现力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手段,培养学生声线的连贯性、平稳性以及流畅性,使得整体的声线均匀有力,呼吸收放自如。同时“啊”也是能够表达情绪最为丰富的词汇,开心、惊讶、悲伤等,在进行连音训练的时候,必须要要求学生们配合相同的情绪表演,才能更有感染力。
  
  2. 利用“i”、“u”母音及其变体与各种情绪结合的训练
  
  第一,利用“i”、“u”母音的音阶进行下行练习,尤其是在练习表达悲伤情绪的时候,除了规定的发声状态,还需要学生融合自身的情绪,反复练习,情由心生。
  
  第二,利用“u”母音波浪型旋律的练习,培养学生对于幸福情绪的理解,做到眉梢眼角皆是风情。
 
  
  二、歌曲中的典型乐句导入特定情绪训练的方式
  
  第一,表现“深情热爱”情绪的典型乐句,比方说的“我爱你,中国”中,歌曲名便是整首歌曲最想表达的情感,这是对于自己祖国的爱,应当深远、宽阔,在演唱的过程当中,声音一定要打开,保证共鸣丰富,气息有力。
  
  第二,表现“欢快”情绪的典型乐句,比方说的“打起手鼓唱起歌”的第二小节,都是一个“来”字不断地循环重复,显得活泼、轻巧且具有灵动性,表现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训练的时候要求学生在表演的过程当中要加入自己真实的情感经历,想象美好的事物,要做到从眼神中流露出真切的希望和未来的憧憬。
  
  第三,表现“思念”情绪的典型乐句,比方说“故乡的小路”中在曲终的加衬词,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故乡无比思念的感情,在日常训练的过程当中,当学生唱到这里,要引导学生想象到自己的故乡,眼神要飘向远方,仿佛在目光远处就是自己的家乡。
  
  三、结合歌曲的分析处理表现不同情绪的训练
  
  在教新疆哈萨克民歌改编的《燕子》一曲时,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以下处理:歌曲共四段体结构,其中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四段,都是非常工整的9小节结构,旋律完全一致。那么其中的第三段都是一个重要突出的段落,作为整首歌曲的高潮部分,表演者的情绪与其他三段应当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状态,情绪饱满、声调激昂,尤其是3小节的尾声,与其他的对比段形成明显的呼应,需要表演者着重处理。整首歌曲当中,将燕子通过拟人的手法表达出现,通过相同旋律的不断循环,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青年对于心爱的姑娘的情深,情感质朴而炙热,语言朴实无华却亲切直率。这首歌曲不长,但是表现起来却还是有一定难度。在表演过程当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音色方面,应当以清丽、婉转、甜美为主,因为这首歌曲是一首倾诉衷肠和爱慕之意的曲子,是一幅多情婉转的画意。所以表演者在表演前要酝酿出应有的情绪,要眼带笑意,眉眼娇羞。尤其是在曲子的开头部分,“燕子”这两字必须要轻柔宠溺,不能过于突兀,要表现出一种含蓄内敛之美,对于气息控制的要求就比较严格,但是整体声线又必须流畅完整。在整首歌曲的表达过程当中,由于这是一首情歌,所以表演者的内心情感的表达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前几个十六分音符上语气可以微微上扬恳切,有利于表达求爱的情感表达,在高潮部分随着旋律音调上升,情绪的力度客运循序渐进,当不能过分张扬,在结尾部分要严格按照曲谱的力度匀速减弱,表达歌曲幽远的意境。
  
  四、歌曲的前奏、间奏、尾声的表演训练
  
  一个完整的声乐作品,除开歌曲的部分是表达整个作品的内容、情怀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外,为了体现艺术的美感,也为了让思想感情得到更好的升华,还需要利用乐器演奏前奏、间奏、尾奏作为补充,这样才能够让一个作品更加完整,表演更加富有张力。但是在实际的表演过程当中,这些往往都被忽略掉了。所以,我们有必要在课程当中增设一个前奏、间奏、尾奏的专门训练内容。前奏,亦可以称为“引子”,一方面它能够给演唱者准确的音准、起势的提示,同时也能够让观众有充分的时间做好情绪上的酝酿准备,才能够更加轻松容易地进入到作品的欣赏当中。所以要求演唱者必须根据前奏的提示作出正确的反映,有效地抓住观众的情绪触发点,情绪饱满的唱出歌曲的第一句,让整个表演有一个良好的开始。间奏,亦可以称为“过门”,是在歌曲中间不同的段落或者字句之间,利用乐器担负旋律的片段,它有着桥梁一样的连接作用,尤其是在割弃表达不同的情境或者感情的时候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间奏的过渡,使得前后自然衔接起来。当然也有一部分的间奏是为了加强某种气氛,使得情绪更加深入。尾奏是整个演唱部分结束后,作为一个情绪补充的旋律,因为有些歌曲如果单单以歌唱来结束,会显得过于急促和慌乱,当观众的情绪正处于一个高昂兴奋的状态时,突然戛然而止,会使得整个作品比较突兀,所以,大部分的歌词会采用尾奏的形式来结束,给予听众足够的时间去平复心绪,仿佛意犹未尽时又别有一番天地,这样的作品处理会显得成熟、老练许多。
  
  五、日常教学表演心理素质的训练要着重
  
  经过相关实验数据说明,大部分学生在演唱过程当中出现紧张、焦躁、不安等情绪,都是由于神经处于系统紊乱状态时所造成的。如果在演唱的过程当中,表演者的大脑兴奋度和抑制度处于相对平衡均匀的状态,那么演唱活动就是一个常态化的过程。但是,一旦表演者兴奋度过高,那么就会出现紧张、颤抖、呼吸急促等情况,此时的演唱将会出现速度过快、咬字不清甚至是出现跑调的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短暂昏迷晕厥等情况。
  
  六、结语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利用现有的声乐课堂做好学生的独唱训练工作,就能够有效地实现学生独立地完成谱面视唱。除此之外,还能够让学生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合到作品当中,让整个作品更加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也能够让听者对作品有更深层次的体会,领悟到演唱者的艺术个性魅力,才能够让作品有效地将听众和演唱者沟通了解在一起,发现艺术真正的魅力和乐趣所在。
  
  参考文献
  
  [1] 叶奕乾。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8.
  [2] 肖黎声。声乐·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3] 徐行效。声乐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