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文化知识的文学解读

发布时间:2016-03-21 16:13:35

  摘 要:隐性文化知识是21世纪的首要财富,本文主要从文学的视角解读企业隐形文化知识,从而为企业管理提供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隐性文化知识;文学;企业管理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技术的变革与创新,企业传统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经典管理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的增长、财富的创造与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和消耗是成一定正向比例关系,然而知识经济时代发现:经济增长与财富创造主要由投入的资本和劳动力决定。1979年,诺贝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Thodore W.Schults)利用“经济增长余数分析法”估算美国1929-1957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得出结论:约有33%是由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做出的贡献。文化知识已成为了21世纪真正的资本和首要财富。
  
  1 隐性文化知识内涵
  
  隐性文化知识最早源自于哲学有关信仰的概念中,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偶然发现信仰的因素是知识的隐性部分所固有的,根据知识是否可以清晰表达原则,提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与隐性文化知识(tacit knowledge)概念[1].显性知识和隐性文化知识是知识连续体的两端,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和竹内弘高(Hirotaka Takeuchi)认为显性知识概念接近于库恩(Kuhn)的科学范式理论(scientific paradigms),为科学研究提供理论、机制、模型等支持[2],基于范式理论,显性知识是能够清晰表达和有效转移的知识,其表现形式为书面语言、产品说明书、用户指导手册、数学表达公式等等,而隐性文化知识具有难以表达或者编纂的障碍,如启发式教育、主观性及经验性强的知识不能够被清晰表达,可以通过观察模仿、“师-傅”亲身实践等方式习得。除此之外,另一派的观点认为显性知识与隐性文化知识不是对立,而是知识两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关系。显性知识的基础是隐性文化知识,Polanyi也赞同隐性文化知识是获得显性知识并运用显性知识的基础,所有的知识不是隐性文化知识就是来源于隐性文化知识。本文借鉴迈克亚当(McAdam R)团队关于隐性文化知识的观点:隐性文化知识是从直接的经验和行为中形成的“实践中知识”(knowledge-in-practice),它具有实用主义的色彩,强调知识适用的具体情境,并很难用清晰的语言表述清楚,但能被人们的潜意识所捕获和运用,能够通过主体与客体间的互动和经验交流形成隐性文化知识间的共享。企业隐性文化知识可以具体表现为两类:一是以经验和诀窍为运用基础的技能层面的隐性文化知识;二是思想、信念、价值观及进行意义构建(sense-making)所涉及的思维模式(mental models)为基础的认知方面的隐性文化知识。
  
  2 隐性文化知识转移模式
  
  关于隐性文化知识是否可以转移,一直以来持有争论,具体可以分为两派:不可沟通论和可以转移论。隐性文化知识和显性知识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占有认识论(epistemology of possession)认为知识是人们所拥有的东西,显性知识明显优于隐性文化知识;实践认识论(epistemology of practice)更关注知识转化为行动,把隐性文化知识作为研究的中心。瓦格纳(Wagner)和斯滕伯格(Sternberg)从智力(Intelligence)角度进行剖析提出:隐性文化知识不需要他人的帮助,且不可沟通,但可以用“管理人员隐性文化知识库” ( Tacit Knowledge Inventory for Managers,TKIM) 量表进行量化处理。然而更多学者秉持隐性文化知识可以转移论,认为隐性和显性为知识的两类具体表征形式,并且相互间可以进行转化或转移,其简单模型表现为“隐→显”与“显→隐”两方面的螺旋式上升。
  
  野中郁次郎(Nonaka)在简单模型基础上,将企业知识分为隐性与显性知识两类,显性知识又称为文本化知识,可用正式规范化的语言进行传播,隐性文化知识蕴意于信任、经验及思维模式中,隐性文化知识可以通过隐喻、类比、深度访谈等方式被明确清晰地表达出来,在知识转移的过程中存在着“显→显”、“显→隐”、“隐→显”、“隐→隐”四种seci转化形式。模型中S(socialization)为“隐→隐”知识转移的潜移默化路径,对应原始场,通过共享经验建立隐性文化知识,获取的方法有面对面沟通、观察模仿、经验交流等形式;E(externalization)是“隐→显”知识转移的外部明示路径,对应互动场,此阶段成员以开放的态度,彼此充分对话,将隐性文化知识转变为显性知识,以便创造新知识及价值;C(combination)是“显→显”知识转移的汇总整合途径,与电脑场所相对应,利用虚拟世界而非实际的空间与时间进行互动,将各种显性知识进行组合构建模型或建立范式理论,形成新的显性知识;I(internalization)为“显→隐”知识转移的内部升华途径,以实际演练方式不断的练习,新的显性知识被员工接受并吸收,成为其隐性文化知识的一部分。上述四阶段场所具有动态性,能将隐性文化知识转化成显性知识,再进而将显性知识转化成隐性文化知识,进行企业知识创造的螺旋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Polyani, M. The Tacit Dimension[M].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1966,4.
  [2] Kulin, T.S.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2rid Ed[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0,10.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