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曹操、诸葛亮、关羽人物形象的塑造

发布时间:2013-06-19 04:58:43

  摘    要:《三国演义》的真实性一直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关键问题.从《三国演义》中三个主要人物曹操、诸葛亮、关羽以及次要人物祢衡的形象塑造可见,小说作者在写人叙事中能坚持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将历史事件与人物形象地展现了出来,从而创作出不朽的艺术典型.

  关键词:《三国演义》; 历史真实; 艺术真实;

  作者简介: 袁书会(1970-),男,陕西杨凌人,博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1924年7月,鲁迅先生在西安讲《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时谈到:"后来做历史小说的很多,如《开辟演义》《东西汉演义》《东西晋演义》……都没有一种跟得住《三国演义》.所以人们都喜欢它;将来它也仍旧能保持其相当价值的."[1]291-292同时鲁迅先生又指出了《三国演义》的三个缺点:"若论其书之优劣,则论者以为其缺点有三:(一)容易招人误会.因为其所叙的事迹,有七分是实,三分是虚的;惟其实多虚少,所以人们或不免并虚者为实.……(二)描写过实.写好的人,简直一点坏处都没有;而写不好的人,又是一点好处都没有.……(三)文章和主意不能符合---这就是说作者所表现的和作者所想象的,不能一致.如他要写曹操之奸,而结果倒好象是豪爽多智;要写孔明之智,而结果倒象狡猾."[1]291-292

  鲁迅先生所论的《三国演义》的这三个缺点,涉及到《三国演义》研究中的几个重大问题:《三国演义》的真实性问题、人物塑造问题、创作方法问题等.本文着重探讨小说人物的真实性.

  《三国演义》里面有名有姓的人物近千名.在众多纷繁复杂的人物形象中,描写得比较详细、人物性格突出的有近百位.本文主要分析被毛宗岗称为"三绝"的曹操、诸葛亮、关羽,以及次要人物祢衡的形象塑造,探究作者在具体历史材料中是如何用如椽巨笔来塑造这些人物,怎样从历史人物走向小说中的艺术形象,以及小说中的人物与历史人物关系?通过小说的真实性探究小说的艺术性.

  一、曹操

  曹操在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在小说中,作者基本上把握了历史事实,首先把曹操写成一个大军事家.同时,小说又把曹操塑造成一个乱世英雄.当然,作者一方面有严重的封建正统思想,主观上想多方丑化曹操.而另一方面,在具体描写上,又能坚持历史真实性第一的原则,从而塑造出性格多面化的小说人物.

  《三国志·魏书》是对曹操一生的真实记录.历史上曹操小时即与众不同,有奇才.梁国桥玄这样评价他:"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2]2当黄巾起义时,他加入了讨黄巾的行列.董卓专权,他逃回家乡,招集兵马讨伐董卓.在讨伐中,众诸候各怀私虑,迟迟不动.曹操则独自率军攻打董卓.联盟破裂后,曹操回到河内.在战乱中发展自己,他打败青州黄巾军,"受降卒三十万,……收其精锐,号为青州军."并凭借这一实力逐渐在山东兖州一带立稳脚跟.他及时采纳谋士荀��等的建议,迎天子于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为自己在政治上赢得了主动权.他主动征讨袁术、吕布.在官渡一战中,又以少胜多,击破袁绍,一举平定了北方.南下征讨刘表,刘琮举州投降.赤壁一战,曹操失利,退回北方,专心经营中原,又打败关中的马超、韩遂,平定汉中张鲁.他采纳建议,建立屯田制;又兴修水利,如修白沟等,为人民带来好处.历史上的曹操就是这样伟大的一位军事家、政治家.陈寿对他的评价是:"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览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2]55小说《三国演义》依据正史《三国志》,将曹操塑造成一个大军事家.小说从第一回曹操出场到第七十八回去世,用大量的笔墨描绘他不平凡的戎马生涯.小说详细地描绘他一生经历过的诸多战争:讨黄巾、平袁术、擒吕布、败袁绍、降刘琮、赶刘备、取张鲁等.小说不止一次写他亲率大军,身先士卒、英勇杀敌,又机谋高妙,多次为将领授计、授锦囊,这些都是与历史记载一致的.小说通过重大战例如官渡之战等来着力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战前,双方力量悬殊,袁绍军七十万,粮草充足.而曹操仅有七万军兵,严重缺粮.但曹操能抓住时机,采纳善言,在双方僵持之时,主动焚烧袁军粮草,又制定周密计划,大败袁绍于官渡,创造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着名战例,表现出一个军事家优秀的品质.当然,小说中也写了他许多次的失败,如濮阳攻吕布、宛城战张绣、赤壁战周瑜、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虽不能做到胜不骄,却能做到败不馁.赤壁之战在逃跑时的三笑就充分表现了他作为一名军事家坚韧弘毅的优秀品格.

  其次,《三国演义》将曹操塑造成一位乱世英雄.1959年,学术界有过一次"替曹操翻案"的运动.首先发难的是郭沫若先生,他列举大量的史料,称赞曹操为"民族英雄".同时指出,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成了"民族英雄""曹操的谤书",而作者"为了宣传封建正统主义的历史观,他就肆意歪曲历史,贬斥曹操."[3]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不是真如郭老所说?的确,罗贯中本人思想中正统观念非常严重,他对垂垂欲亡的汉王朝抱着十分同情的态度.因此体现在小说中,对曹操这个历史上的伟人也抱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方面对他平定北方,给百姓带来好处持赞扬态度,如小说虚构了他进入冀州前(小说第三十一回)会见几位白发老人,并号令三军:"如有下乡杀人家鸡犬者,如杀人罪!"[4]274另一方面,作者对他一步步升为魏公、魏王十分不满.小说多次写了汉王朝的忠臣为反对曹操而进行的不懈斗争,如国舅董承的密谋,国丈伏完的密谋,王必、耿纪、韦晃等的谋乱,曹操都是这些人反对的对象.但这些情节并没有损伤曹操作为乱世英雄的整体形象.

  清人顾家相在《五余读书廛随笔》中说过这样一段话:"盖自《三国演义》盛行,又复演为戏剧,而妇人、孺子、牧竖、贩夫,无不知曹操之为奸……"顾氏这段话中的"复演为戏剧"一句,一针见血地道破了一般下层人了解三国故事及人物的来源---戏剧,而戏剧是对小说的加工.因此现在一般人仍是先以自己从戏剧舞台上得到的白脸奸贼曹操为印象,再找小说中几个特例作为论据,将奸贼之名给予曹操,并认定这是《三国演义》小说创作的结果.这种阅读小说的方法早就被外国汉学家指出:中国人读小说一般先以印象为主,不能对小说进行细读[5]346.仔细分析小说,就会清楚地了解曹操其人.长期被人引用称为曹操恶行的杀吕伯奢一事,其实在《三国志》及裴注中有明确记载:

  《魏书》: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还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

  《世语》: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已,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杂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已,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2]5.

  三家记载稍有出入.作者在这种情况下,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悬想虚构、挥洒毫墨,将其写成洋洋洒洒近千言的小故事,渲染了曹操仓惶出逃的情景和吕伯奢匆匆忙忙可疑的行迹,充分展现曹操在乱离中的多疑和主动进攻的性格,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读来让人惊心动魄.小说还虚构了许多事情,如曹操献刀图董卓、曹操会见白发老人等,这都是作者发挥艺术的特质.虽然于史无载,但联系曹操这一人物,感觉是可能的,因而也达到了艺术的真实.

  通过历史与小说中曹操的对比可以看出:作者在创作时,是以历史上的人物为蓝本的,坚持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结合的原则,塑造出曹操不朽的艺术形象.在具体创作中,作者虽然有一定的主观倾向,但仍能坚持历史真实,因而曹操的人物形象基本符合历史人物.这一点鲁迅先生早已指出:"如他要写曹操的奸,而结果倒好象是豪爽多智."[1]这种方法值得借鉴.

  二、诸葛亮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就是很有名的人物,《三国志·蜀书》为他单独列传.后来的许多名人如李白、杜甫、苏轼等都非常崇敬他,并写诗作文纪念.诸葛亮后来能成为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小说《三国演义》之功莫大焉.

  《蜀书》中的诸葛亮未出山前即雄才卓见,在隆中即为刘备定下先取荆州,再取益州,"外结孙权、内修政理"的决策.后来形势的发展,果然应验了他的预言.曹操南下,刘备仓皇奔逃,诸葛亮在关键时候,说服孙权并与之联盟,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取得荆州后,他又协理刘备夺取益州、汉中.刘备称帝后,即委以要职"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刘备伐吴失败,在永安宫病榻托孤,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哭着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2]918他平定南中,与吴联盟,数次北伐曹魏,最后鞠躬尽瘁,病死在五丈原前线,完成对刘备的誓言.在《诸葛亮传》中,陈寿对他的评价是:"管、萧之亚匹,识治之良才.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2]934这些评价,是比较客观的,即诸葛亮在历史上是伟大的政治家、好丞相、忠臣,但并不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根据历史上的记载,浓墨重彩,使之成为一个不朽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的艺术典型.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主角之一,从第三十七回刘备三顾茅声,这位隐居隆中十年的"卧龙"从草庵中走了出来,到小说第一百零四回含恨离世,且在小说最后十六回中,作者还运用多种艺术手法照应诸葛亮.作者用了这么多的笔墨来描绘其不朽的一生,因此有些评论家称《三国演义》是一部诸葛亮传,小说前三十六回是他出山前的形势渲染.这种说法从某种角度来说是颇有道理的.

  小说写作基本遵照历史真实.如将历史上记载不过二、三百字的隆中对,敷衍成二三千字的三顾茅庐,以展示诸葛亮卓越的政治才能.小说又着力描写了他在赤壁之战中联吴的英雄风采.刘备去世后,他又坚持联吴抗曹的外交战略,稳固后方.在蜀中,明修法度,蜀中"人心欢悦,朝野清平".这些在历史上确有记载,作者进行文学化描写,展现诸葛亮这位卓越的政治家的丰功伟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罗贯中是封建时代下层知识分子,传说他曾参加过元末明初的农民起义,并且"有志图王".因此,他非常敬佩历史上也算知识分子出身的诸葛亮,对其进行大量的溢美和褒扬.事实上,历史上的诸葛亮军事才能一般,而在小说中,作者为褒扬他,不惜采用"偷梁换柱"的手法,将原来历史上别人指挥过的战争,改由诸葛亮指挥,如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历史上均为刘备所为,而小说中以此来表现诸葛亮的指挥才能.当然,历史上的诸葛亮也指挥过一些重要战役:一是平定南中,一是北伐,小说对诸葛亮亲自指挥过的这些战争,更是极尽渲染能事,加工、虚构许多细节,来表现诸葛亮非凡的军事才能.他运筹帷幄,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即使打了败仗,也能于败中求胜.马谡失街亭,他用"空城计"败退司马懿十五万大军.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主观上是要把诸葛亮描绘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家,但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作者又没有违背历史真实,即历史上的诸葛亮是军事上很一般的人.因此,小说一方面写了他料事如神、行军布阵有方,并能装鬼弄神,连善长用兵的司马懿也一再败退.但另一方面,小说真实地再现了他军事才能的一般.如北伐攻打陈仓城,因魏将郝昭的把守而进攻不力.小说写诸葛亮听后"大怒",便要斩魏延,又用冲车之法、架云梯等,却一再以失败告终.最后只是由于郝昭生病,他才取了陈仓城.在北伐中,作者写了诸葛亮鬼神难料的才能,他装神抢割小麦、造木牛流马,但北伐如正史中所写,最终也以失败而告终.在平定南中时,由于碰到的只是蛮勇的南蛮,因此他连连得胜.而到了北伐时,他遇到的是机智的司马懿,因此北伐一筹莫展,最终也以自己含恨离世失败而告终.这样安排,不能不佩服罗贯中伟大的写作才能.他没有像《水浒传》那样违背历史,大写梁山好汉大败辽军.罗贯中将诸葛亮塑造成一个有缺陷的人,如识人不如刘备、军事上也常一筹莫展,而不是一个永远也打不败的神仙.

  在具体描写时,作者采用了"偷梁换柱"之法,将历史上别人做过的事情放到诸葛亮名下如火烧新野,以表现他的优秀才能.这种写法,一是寄托了作者自己的理想,也是作者的大胆移置:小说中作者以为作为君主,只要有宽洪大度的领袖风格即可.如小说中的刘备,文不胜孔明、武不及关张,却被作者颂为明主贤君.但作者又认为,作为"军师中郎将"的孔明,应在军事上表现突出.这种写法是为了加强人物的某种品质而进行的虚构,也达到了艺术的真实.

  从上可见,作者在刻画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时,能坚持历史真实这一原则,虽然也有虚构、加工成份,但从中仍能看到历史上诸葛亮的影子.

  三、关羽

  关羽是三国时期威名赫赫的将领,《三国志·蜀书》中为其列传.三国以后,几乎历代帝王都对关羽的忠义之气非常赞赏,并大加封赠,以至于封其为神.历来文人如胡应麟、章学诚、黄摩西等,说过"关羽独为妇孺所称,则小说标榜之力",一语道破小说中关羽在人民群众中的巨大影响.

  《三国志·蜀书》中,关羽早年即跟随刘备,并得到刘备的重用,"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之袭杀徐州刺史车胄,使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而身居小沛."[2]939刘备对他是非常器重和信任的.下邳城关羽被俘,他不忘故主刘备,在完成了自己对曹操的诺言,即"当立效以报曹公",为曹操斩了颜良、文丑,解了白马之围后,便慨然离去,"曹公义之."刘备取得荆州后,又去西取西川,便"拜羽董督荆州事",委之以重任.他在荆州,听说马超来降,便欲入川与之比武,被诸葛亮用书信婉言劝止.刘备称帝后,即封"羽为前将军、假节."樊城一战,他斩庞德、擒于禁,"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锋".孙权为其子求关羽之女,关羽辱骂其使.于是孙权派人偷袭荆州,斩了关羽,将其首级送与曹操.陈寿对关羽的评价是:"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2]951陈寿对他的评价是比较客观的.

  罗贯中在创作中,能够把握住历史上关羽的内在性格,将历史上的事迹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描绘成一个又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塑造出关羽这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首先,《三国演义》把关羽塑造成一员虎将、万人敌.小说中写他斩颜良、诛文丑、杀车胄;樊水一役,又巧施机谋,斩庞德、擒于禁,威震华夏,连一向以镇定自居的曹操也欲移都以避之.这些故事都于史有载,小说不过用了各种艺术手法,充分表现关羽的武勇神威.为表现其武勇神威,作者亦采取"偷梁换柱"的艺术手法,将历史上别人的事情也移置到他名下.最着名的莫如"温酒斩华雄".历史上本为孙坚所为,而小说改为由关羽斩之.小说渲染烘托了紧张的气氛:华雄连斩几员骁将,"诸侯尽皆失色",这时关羽出场了,"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4]44.不仅形貌类似天神,而且武勇非凡.鲁迅先生也称赞写得很有声色.另外,他在讨黄巾时立斩程志远.这两件事虽纯属虚构,但用在关羽名下,使人觉得真实可信,达到了艺术的真实.

  作者虽然突出了关羽武勇、万人敌的一面,但并未将他神化,没有将他写成《荡寇志》中的陈希真、陈丽卿父女那样无人可敌.罗贯中在小说中仍写关羽的"两俘一败":被俘于下邳、被俘于麦城,单战吕布不下.将其作为人而不是神来写,因此使人觉得可亲可敬.同时,作者又能抓住关羽为人刚而自矜这一点,给予毫不掩饰的揭露和批评.例如小说中写他听说马超武艺过人,便要离开干系重大的荆州,入川与马超一试高下.深知关羽为人的诸葛亮,为了劝止,不得不采取贬低张飞、马超的办法.小说写道:关羽看毕,自绰其髯笑曰:"孔明知我心也."将书遍示宾客,遂无入川之意.

  在小说第七十三回,当他听说老将黄忠被封为五虎将之一,与自己同列,便"怒曰:'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4]633言辞何等激烈,更反映出他思想中严重的封建等级观念.

  当然,一身傲气对一位英勇善战的武将来说似乎不算大毛病,这也正是普通人一再偏袒关羽的内在原因.然而,正是由于他性格中的这一点,最终导致了失败.正如中国人所说的:月满则亏.在小说第七十三、七十四两回中,关羽拔襄阳、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不可一世.到了小说的七十五、七十六回,他的威风似秋天的黄叶经不起一阵微风,仓惶败走麦城,并轻易被擒而送命.究其原因,东吴白面书生陆逊以片言只语谄媚于他,使其放松警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三国志·蜀书》还载有"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根据历史事实,描写了几个有代表性的细节来表现这一点.如他要与马超比武,不愿与以卒伍出身的黄忠同列;败走麦城时,附近的几位将军却不愿去救他,跟随他的只有几百老兵残卒,这难道不是历史真实在艺术中的具体体现吗?

  其次,《三国演义》还把关羽塑造成一位忠臣义士.毛宗岗《读三国志法》中称他为"义绝".在小说中,他跟随刘备,不辞劳苦,与刘备恩如兄弟.下邳城被俘,虽然曹操对他十分爱惜,"小宴三日,大宴五日;又送美女十人,使侍关公",并赠袍给关羽.关羽却将新袍穿于旧袍之下,并解说:"旧袍乃刘皇叔所赐,某穿之如见其面,不敢以丞相之新赐而忘兄之旧赐,故穿于上."曹操叹为义士,这件事虽于史无载,却形象地反映了他忠义的一面.他为曹操解白马之围后,便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追寻刘备,更是传为美谈.这件事虽然历史上有明文记载,但作者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悬想虚设,形象地表现关羽"贫贱不能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义士风采.

  关羽不仅对刘备讲忠义,而且对与刘备为敌的曹操也讲仁义.在小说"关云长义释华容"一节中,他感念曹操对他旧日的恩情,将其释放.鲁迅先生称这一段描写表现出关羽"义勇之气可掬".其实这一细节描写,纯属虚构,一方面是作者个人对关羽的偏爱,另一方面也突出了他的义.在小说第七十六回中,关羽与徐晃对阵,作者对徐晃深明大义、不以私情而以国家之事为重,大义懔然挥斧直取关羽的行为深表赞许.这一件事在《三国志·魏书·徐晃传》中有明文记载.作者不回避历史,客观上对关羽不讲敌我的义作了委婉的批评.

  从《三国演义》塑造关羽这一形象看出:作者在塑造人物时,能坚持历史真实性,不回避历史及个人的短点,又能发挥艺术的特点,大胆地进行虚构、加工,从而塑造出了关羽这一让人既爱又恨的艺术典型.

  四、祢衡

  上文分析了小说中的三位主要人物---曹操、诸葛亮、关羽的形象.罗贯中在坚持历史真实的原则下,运用艺术手法,创造出栩栩如生主要人物的艺术形象.事实上,小说中的一些次要人物也未曾脱离历史小说的创作原则.

  一方面,《三国演义》中给刘备献其妻肉的猎户刘安、曹操攻破河北后为民请命的三位白须长者等这些人物,历史是上没有的.但是,作者仍然能从当时的历史环境出发,进行艺术创造,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人物.虽然这些人物历史上没有记载,但小说写的是当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因而这种方法也是非常成功的.

  另一方面是,虽然历史上有所记载,但记载较少,不是主要人物,如祢衡、孔融、杨修等,仅在小说中出现几回甚至一回,作者又是如何塑造.下文笔者以祢衡为例来加以说明.

  祢衡出现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作者用了极简省的笔法,只用一回的笔墨刻画出了这一人物形象.祢衡的出场与正史记载颇为相似:当时南阳张绣在谋士贾诩劝说下归降曹操,为了兵不血刃占领南阳以南的广大荆襄地区,曹操深知刘表喜交名士,而又在孔融的一再引荐之下,祢衡出场了.

  小说以详细的笔法写了祢衡见曹操时的傲慢之气,并对曹操手下文武有一番评论:"荀��可使吊丧问疾,荀攸可使看坟守墓,程昱可使关门闭户,郭嘉可使白词念赋,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诸可使牧牛放马,乐进可使取状读诏,李典可使传书送檄,吕虔可使磨刀铸剑,满宠可使饮酒食糟,于禁可使负版筑墙,徐是可使屠猪杀狗;夏侯��称为'完体将军',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其余皆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耳!"[4]206

  凡是熟悉历史或小说的人都会明白,这些在祢衡眼中一钱不值的人物在三国时代究竟该如何评价,且祢衡这种带有强烈人身攻击式的评价又反映出这位名士怎样的风度!

  小说又着重写他见刘表后,"虽颂德,实讥讽",惹得刘表很不高兴,将他送给军人出身的黄祖.祢衡见了黄祖后,仍旧性不改,认为黄祖"汝似庙中之神,虽受祭祀,恨无灵验!"结果被推出去掉了脑袋.

  小说着重写了祢衡的这两件事情,充分突出了祢衡这位名士狂傲不羁的性格,那么,历史上的祢衡又是怎样一种人呢?或者说罗贯中这样描写祢衡到底符合不符合历史家的看法?

  陈寿《三国志》中,祢衡没有列传,只是在他人的言论中稍带写了他几句.这片言只语却对我们了解祢衡其人非常有用.在《三国志·吴书·是仪胡综传》中,当时颇有识人之能的胡综在评论隐蕃时说,"(隐)蕃上书,大语类似东方朔,巧捷诡辩有似祢衡……"[2]1417,这就是同时代人对他的评价.《后汉书》中,班彪将其列入《文苑列传》.据班彪记载,祢衡"少有辩オ,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颇有当时魏晋名士的一点风度.当他到了当时人才荟萃的许都时,一直无所作为.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跟从陈群、司马朗呢?"史书载:"对曰:"吾焉能从屠沽儿耶!"[2]311又有人问他:"你看荀��、赵稚长二人如何?"祢衡答道:"文若(荀字)可借面吊丧,稚长可使监厨请客."在评论他的两个好友杨修、孔融时说:"大儿孔文举(孔融字),小儿杨德祖(杨修字).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就是这样一个言语傲慢、行为乖僻的所谓名士,在孔融的一再推荐之下,并未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来,相反因言辞不检早早丧命.历史上还记载了他脱裤见曹操等事情.对照历史和小说就会发现,罗贯中在写次要人物时,仍然是紧扣历史上此人的性格特征---巧捷诡辩,展开故事,让情节自然流露.

  现在有些人替祢衡翻案,认为祢衡死得太屈,并认为曹操将祢衡送给刘表,借刘表之手杀之,表现了曹操的阴险狡诈.撇开曹操不谈,就谈《三国演义》中祢衡本人.罗贯中是一位很有志向与理想的下层知识分子.他在塑造主要人物诸葛亮时,倾注了满腔热情,通过诸葛亮之口道出了自己的志向与理想.在小说第四十三回舌战群儒中,诸葛亮对世之儒者有一番评论.小说写道:

  孔明答曰:"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且如扬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阁而死,以所谓小人之儒也;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

  作者以酣畅淋漓、掷地有声的语言,既写出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又从侧面批评了祢衡这类"胸中实无一策"的小人之儒.因此,《三国演义》在写人时以历史真实为前提,以大量生动、典型的细节描写,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情节和人物,从而表现出人物的典型性格.

  总之,《三国演义》在写人上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塑造了一系列典型的人物.这些人物形象塑造成功的最大原因,就是作者能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完美的结合.

  学术界有人认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方法应为三实七虚"[6],罗贯中在创作中坚持的是"主题先行""尊刘反曹",而且人物、情节大多都被作者做了根本性的改造.

  笔者认为:《三国演义》是一部伟大的历史小说,是小说,便容许采用艺术所特有的手法进行描写.因此,《三国演义》作者确实虚构了许多情节,如关羽秉烛待旦、五关斩六将、收关平周仓、义释曹操、诸葛亮智激周瑜、七星祭风、陇上妆神、遗计斩魏延等.作为小说创作这是很正常的,是艺术的权利,是在基本忠于历史真实的前提下,为了加强人物性格,使故事情节更为曲折生动进行虚构加工.而且,由于《三国演义》作者能大胆虚构,《东周列国志》则严格排比历史,结果弄得枯燥乏味,使人生厌.二者的优劣不言自明.

  另外,正是由于作者能坚持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高度结合,坚持"七实三虚"的创作方法,方使小说在写事、写人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获得永久的艺术魅力.当然《三国演义》作者有一定的"尊刘反曹"倾向.但是,作者并不是如一些人所说的那样,对刘蜀集团一味赞美,对曹魏集团一味贬斥.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三国志平话》该是最优秀的,因为它以刘禅的外孙刘渊最后又灭了晋,为汉报仇而结束,可以说是一曲刘汉集团的赞歌.可惜,该书早就被历史淘汰掉了,其间的原因令人深思.
  参考文献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2]陈寿.三国志[M].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1959.
  [3] 郭沫若.替曹操翻案[N].光明日报,1959-03-23.
  [4] 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5]蒲安迪.明代小说四大奇书[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
  [6]钟扬."七实三虚"还是"三实七虚"?[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1(3).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