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城市公园的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14-08-12 08:02:48
  摘要:河南省郑州市位于中原腹地,历史悠久,该文通过对郑州城市公园自商周到现代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能够更清楚的了解到郑州城市公园由古至今的发展动向,为郑州城市公园的历史发展研究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关键词:郑州;城市公园;发展
  
  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简称“郑”,是三千多年前商代都城,郑州市迄今发现一万余处文物古迹,其中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43项。郑州在多处文物古迹处建设了专类公园,如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郑州黄河游览区、郑州商城遗址公园等。
  
  1郑州古代园林(1840年以前)
  
  1843年出现在英国利物浦市的伯肯海德公园,是世界园林史上的第一个城市公园。而我国城市公园的萌芽是伴随着鸦片战争而产生的。在鸦片战争之前,我国城市公园的发展主要是以园林的发展为主。郑州古代的园林发展为:萌芽期、生成期、转折期、发展期和成熟期。
  
  1.1郑州古代园林萌芽期
  
  关于园林的最早记载是在商代,那时称园林为“囿”和“台”,是园林的早期形式。所以说,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园林的萌芽期。虽然囿的主要功能不是游乐,但已经是萌芽的园林了。
  
  郑州新郑地区是郑韩故城统治区的腹心之地,郑韩故城是郑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物质载体,郑韩故城的基本公共设施有城墙、城门、城壕、道路和给排水工程等;王室和政府机构的各类宫殿、礼制建筑、官署;手工业遗址、市场和里居以及墓葬区等等[1].
  
  1.2郑州古代园林生成期
  
  秦汉时期作为郑州古代的园林生成期,已经开始出现具备园林功能的宫苑。这一时期我们主要从郑州寺院和城市遗迹来研究郑州的园林。
  
  西汉末年,天下大乱。王莽篡位时期不长,刘秀便建立起东汉王朝,后选取洛阳为都城,东汉王朝统治195年后,永平十年,东汉明帝梦见佛祖,就派遣使者蔡�赴天竺寻求经书和求佛之法,并于永平十一年在洛阳建立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庙宇白马寺。巩义青龙山中的慈云寺,登封嵩山的法王寺,也为天竺高僧建立的[2].
  
  1.3郑州古代园林转折期
  
  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转折期在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中国文化已经逐渐形成儒、佛、道三教合流的趋势。中国园林艺术由寺院向着自然山水园的方向开始发展也是在这一时期,楼阁、宫殿、亭仍然作为园林的主建筑,建筑之间种植各种植物的方式开始兴起。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郑州,出现了大量的寺观园林,比如北魏年间的光林寺、石窟寺、嵩阳寺、少林寺、光林寺、元领军寺等,浮图寺、龙华寺、在孙寺、牌楼寺等刚建成于北齐年间。
  
  1.4郑州古代园林迅速发展期
  
  郑州古代园林的迅速发展期在隋唐五代。郑州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寺观。郑州在隋代建成了有嵩阳观、柏谷坞寺、兴国寺等;在鼎盛的唐朝时期,诗词歌赋、散文传记,乐曲建筑、舞蹈技艺和书法美术等,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为唐朝及以后园林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沛的滋养。郑州在唐代建成的寺庙有卢严寺、开元寺、中岳寺、龙潭寺等。一直到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国家由破裂混乱走向统一。峻极寺、圣寿寺、法云寺均建成于五代时期。
  
  1.5郑州古代园林成熟期
  
  从两宋时期至清末,为郑州古代园林的成熟时期。在北宋时期登封的嵩阳观被改作嵩阳书院,到了元明清时期,全国乃至郑州的园林在数量和规模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造园工人的技艺也在历史的陶冶下日益精进。郑州的玉晨观、天宝观、长春观等道观。少室山寺、宝林寺、广孝寺等佛寺,以及颖谷书院均建于元代。郑州明代园林主要有崇鹿观、飞龙顶、黄圣寺、郑州城隍庙等寺观。清代时期郑州建造了全国知名的康百万庄园,秦氏大院,瑞春书院和桧阳书院等。
  
  2郑州近代城市公园的发展
  
  2.1民国时期的城市公园
  
  伴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近代城市公园发展史正式开始。在清末时期,公园最早在我国的部分沿海城市出现。1868年6月8日开放的上海英美公共租界的外滩公园,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城市公园。对于深处内地的郑州,城市公园这一概念还过于陌生,城市公园以另外一种形式走进了大家的视野。
  
  1928年,当时执政河南的冯玉祥将军,为纪念北伐期间阵亡的革命军将士,将距离郑州市区4公里的黄土岗,建成烈士墓地,取名“碧沙岗”.碧沙岗于1956年被辟为公园,它是郑州市建园历史最悠久的公园。
  
  2.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市公园
  
  1949年后,人民群众业余休闲娱乐活动得到了党和政府的极大支持与鼓励,城市公园作为人民的休闲娱乐场所,开始逐渐受到重视。郑州于1954年正式成为河南省会,自此城市公园建设也迅速拉开序幕,郑州市先后建起了三座不同情调的公园:具有融合文化与休闲的综合性人民公园、不仅怀旧还极具情调的碧沙岗公园、以景观山水为主供市民观赏游憩的紫荆山公园。
  
  2.3改革开放初期的城市公园
  
  国家对于园林建设的投资在1976-1978期间明显增多,仅在1978年就达到了1.39亿元,在投入增大的影响下,公园建设受到了积极的推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公园建设也走进了新时代。1980年园林建设投资金额增长为2.1亿元,1982年较1980年又增加了0.36亿元,达到2.46亿,包括郑州在内的各地城市公园建设速度也同步加快,公园的数量和质量都大幅度的提高了[3].截止到1981年,郑州市仅有145公顷的公共绿地,包括人民公园、碧沙岗公园和紫荆山公园三处大规模游园,以及零散分布的小游园。
  
  3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城市公园
  
  我国的城市公园建设于1990年以后进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全国各地城市公园数量迅速增加,公园在建设、规模、景观设置等各方面指标也逐渐提高,公园类型也趋于丰富化和多样化。这一时期更为重要的事情就是大多国内城市公园开始免费对外开放,城市公园正式进入免费时代。
  
  2014年全年,郑州市市区范围内新增1723.4万m2绿地;建成区内绿化覆盖率高达40.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25m2,公园建成74个,合计面积2259.6公顷,便民厕所963座[4].
  
  郑州市预计于2014年起,每年新建公园绿地300万m2.商都遗址公园、叠彩公园、尚岗杨公园等11个公园都于2014年建成开放;2015年,又有10个公园相继开工。在美丽河南的建设背景下,郑州城市公园的发展共享性和开放性会逐渐增强,城市公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功能越来越丰富。城市公园建设将会与整个城市发展规划的协调性更强。
  
  参考文献
  
  [1]陈钦龙。郑韩故城考古发现与初步研究[D].郑州大学,2007.
  [2]王振超。郑州古代园林研究[D].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11.
  [3]皮雨鑫。我国当代城市公园发展历程与特征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
  [4]郑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中国统计信息网。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