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创新策略

发布时间:2021-07-22 14:47:29

  摘    要:数字经济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推动了文化产业的跨届融合发展,加快了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2020年的特殊疫情既加速了数字经济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变革。文章对甘肃文化产业的现状进行梳理,剖析了甘肃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薄弱短板,从科技变革、跨界融合、文创IP、文化消费四方面提出了创新发展建议。

  关键词:数字经济;文化产业;创新

  一、引言

  5G时代高新技术凭借着数字化、信息化和交互性等特点催生出一系列新兴文化业态,实现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视频、动漫的有机结合,使传统文化内容搭载科技数字技术,使传统文化产品呈现人性化、个性化、互动性特征。文化产业新业态是数字经济浪潮推动的结果,已成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新业态,实现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亦成为甘肃文化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二、数字经济内涵与发展

  早在20世纪90年代数字经济的概念就已经出现。被称为"数字经济之父"的美国经济学家唐·塔普所科特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版了《数字经济》一书,数字经济的概念首次进入理论界和学术界的研究视野。继而,曼组尔卡斯特的《信息时代:经济、社会与文化》、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等着作相继出版,数字经济提法在全世界流行开来。2004年以后,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出现,将数字经济推向了新的高峰。此后,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技术兴起,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地将这些新的信息技术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如美国制定了"数字经济议程"、欧盟制定了"数字单一市场战略"、英国制定了"数字经济法"、德国制定了"数字经济占率2025"等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先后出台了"中国互联网 战略""中国数字经济"等一系列战略规划。

  三、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甘肃省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

  1. 文化资源丰富

  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甘肃省地处中国西北部,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俗语说8000年历史看甘肃。甘肃省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拥有从先秦到宋元时期的悠远历史文化,如人类始祖伏羲文化、新石器的文化代表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等都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甘肃又是多民族聚居省份,其中东乡、裕固和保安族是甘肃独有的三个少数民族,唢呐、剪纸、社火、戏曲等丰富多彩的宗教民族民俗文化独具魅力。甘肃省是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省区之一,俄界会议旧址、迭部县腊子口战役遗址、岷县岷州会议纪念馆和会宁县红军长征会师旧址等红色文化资源都记录着中国革命的脚步。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有"人类文化珍藏""形象历史博物馆""世界画廊"之称,代表了公元4-14世纪中国佛教艺术的高度成就,从20世纪初以来悬泉置汉代简牍的考古发掘和大地湾的彩陶文化出土使甘肃的敦煌学、简牍学和彩陶学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国际显学。甘肃是秦、汉、明三代修筑的长城的起点,甘肃境内保存的长城总计超过3600公里,占全国现存总量的60%以上。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宝库,为甘肃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文化产业总量稳步增长

  "十三五"期间,甘肃省文化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文化产业总值在全省国民经济的比重也不断提高。2016年,甘肃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的2.03%,实现146.5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2017年,甘肃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2.19%,实现163.6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2018年,甘肃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2.16%,实现178.16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由此可以看出甘肃省文化产业增长势头良好,产业总量稳步增长。

  3.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持续上升

  2019年,甘肃省为推动全省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加快发展,增加了1.4亿文化专项资金,建设了849家民宿带动乡村旅游,55.46万人通过非遗文化产业脱贫。根据2020年甘肃政府报告数据显示,甘肃省现有7处世界文化遗产、13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0个各类博物馆、54个画院美术馆、103个公共图书馆、103个文化馆、122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6865个乡村舞台,1545家娱乐场所、1406家互联网服务场所,75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06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6860个"农家书屋"和1.6万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各级分(支)中心和服务站点。甘肃政府同时加强文化输出对国际的影响,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旅游交流合作项目481起,先后赴英国、德国、法国、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演出,观演人数大约4138人次。甘肃省荣登《纽约时报》"2018全球必去的52个目的地"榜单,被国际权威旅游指南《孤独星球》评选为亚洲十大最佳旅游地第一名。

  (二)甘肃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

  1. 历史机遇

  2019年6月6日,中国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发放了5G商用牌照,标志着5G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与文化资源的加速融合,使数字文化产业异军突起,为文化产品升级提供了机遇,让文化产业发展到了全新的阶段。"文化 互联网"也成为甘肃文化产业新的发展方向。做好新基建、新场景、新消费、新开放、新服务等文化产业的技术变革,将5G、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文化需求将更加旺盛,文化产业将迎来消费迭代之机。

  2. 政策机遇

  2020年11月文化旅游部结合产业发展新趋势,落实国家部署,出台了《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政策中提出"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甘肃省在贯彻实施国家政策同时也针对甘肃省情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甘肃省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做好了顶层设计。如《甘肃省"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方案(2020-2025年)》,提出"大力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深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化产业链",方案中列出目标争取在2025年实现部分行业数字化水平领先西北地区,成为西部"上云用数赋智"第一梯队省份。

  3. 产业机遇

  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让所有产业形态、生产形式、组织方式、商业模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产业不同环节之间和不同产业链之间的互动关系都变得更强,新技术的应用使产业不断分化、融合、跨界,其中变异催生裂变出更多的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特别是5G的全面商用,文化产业跨界融合成为当前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大趋势。互联网与文化资源的融合,增强了人们的互联网文化消费需求,促进了文化市场的繁荣,由此进一步带动了文化产品供给,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驱动。甘肃省应顺应时代潮流,借助政策支持,加速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打造甘肃数字文化产业新名片。

  (三)甘肃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呈现东部省市全国领先、中部省市赶超发展、西部省市快速追击的发展态势,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竞争激烈。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对全国规模以上的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的5.9万家企业的调查数据显示,"东部地区占全国比重77%;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占全国的比重为13.4%和8.5%."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甘肃面临巨大追速发展压力。甘肃传统文化产业比重高,在巩固壮大传统文化产业优势的同时,如何加大科技和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等产业新业态、实现文化产业转型发展,都是甘肃文化产业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现实挑战。

  (四)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短板

  当前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虽然稳步增长,但依然与文化强省要求存在很大差距。通过表1数据可以看出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指数位于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弱势区域,文化产业生产力、影响力和驱动力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表2和图3数据看出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和文化消费综合指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位,也低于西部其他同等城市,差距显着。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甘肃文化产业领域正处于深刻变革转型时代,在创新高速发展的道路上面临现实新问题。第一,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域多属于刚脱贫地区,文化科技含量低,创新能力不强,新业态量少,产业集约化低,导致文化产业发展生产力较低。第二,甘肃文化产业发展主体不充足,产业融合跨界度低,导致整体竞争力不够强。第三,甘肃的文化资源多,特色价值高,但文化资源嵌入数字化低,文化产品内容单一,缺乏特色文化IP,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影响力,导致企业竞争力低。第四,甘肃文化产业市场化低,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发挥不充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不足,导致甘肃文化消费水平偏低。

  四、甘肃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策略

  (一)科技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在文化资源中嵌入数字技术,拓展数字内容产品链条,变革传统文化产业商业模式,数字技术成为了文化产业创新的重要力量。一是利用数字技术生产制作文化创意内容,推出数字文化创意产品。如传统文化借助数字技术活起来,通过视频传播打破年龄圈壁垒。以甘肃最新的全景式人文探索节目《登场了!敦煌》为例,通过视频给观众呈现全景式立体的"大敦煌文化",以全新的方式打开了一条敦煌文化的传播通道。二是借助大数据将传统文化内容传播推广方式改变,转变单一经营模式,生产丰富的内容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如利用大数据技术改善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数据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三是利用智能数据,转变传统文化产业运营模式,推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融合发展,由此形成智能化文化产业。

  (二)跨界融合衍生文化产业新业态

  数字经济的发展模糊了不同产业领域的边界,也催生了数字化技术应用与创意驱动下的产业融合发展。例如以甘肃敦煌文化与必胜客餐饮业跨界合作,在兰州城关万达必胜客餐厅举办"西餐厅里的艺术展,年轻人眼里的艺术敦煌"的艺术展,吸引了大批量食客与年轻人,成为城市新的网红打卡点。文化内容借助AR、VR、3D打印、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突破文化产品体验空间限制,通过互联网载体传播,实现数字文化旅游、数字文化营销、动漫新媒体等衍生产业新业态,扩大用户群体,激发产业文化活力,延伸产业链,已成为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三)孵化文化IP打造文化产业品牌效应

  《2018中国文化IP产业发展报告》指出"文化IP特指一种文化产品之间的连接融合,是有着高辨识度、自带流量、强变现穿透能力、长变现周期的文化符号。"例如甘肃敦煌博物馆的文创IP与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一线博物馆的文创IP旗鼓相当,"敦煌博物馆天猫旗舰店"上线当天引起了"#敦煌博物馆有猫了#"相关话题微博热议,阅读量超过1400万,销售额就破30万元。甘肃应积极挖掘特色文化内涵,以孵化特色文化IP为核心,衍生产业链,营销推广产品内容、转化文化产权,对特色文化IP赋予商业效能,升级品牌价值,将丰富的文化资源库存优势转化为品牌经济价值优势,讲好甘肃故事,传播甘肃形象,实现甘肃文化品牌国际化认知效应。

  (四)新媒体平台开创文化消费新市场

  在数字化时代,新媒体平台成为重要的经济模式,这种新模式平台经济既可以释放巨大的劳动生产力,为人们带来便利生活,又可以拓展和丰富人们的消费场景。新媒体、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新兴媒介利用互动参与式的平台文化体验,为文化产品和服务抵达用户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对话渠道,刺激了文化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市场。如甘肃首个"5G 文旅"场景落地,充分利用"一部手机游甘肃"平台,开展5G云赏花等直播活动,累计观看量超过3800万人次,带货收入27.53万元。由于新媒体平台具有企业和市场双特征,可以通过撬动一侧市场启动循环回振,使市场迅速扩大。因此甘肃应积极建构在线化文化消费场景,将甘肃丰富的文化产品借由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平台经济市场,推向大众。利用新媒体平台进一步培育大众数字文化消费习惯,变被动为主动,带动甘肃文化消费增长。

  结语

  文化是灵魂,技术是载体,数字技术与文化要素深度融合,才能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甘肃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量大。甘肃应积极借助"互联网 "平台,利用数字技术引领、融合、渗透文化元素,以网络为依托、数据为资本、智能为方向,将文化产业与新技术深度融合,进行结构升级和效率升进,使文化内容生产制作、文化产品传播推广和文化服务都变得更智能、更集约,实现甘肃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甘肃文化强省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珂。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2)。
  [2] 范周。数字经济变革中的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J].深圳大学学报,2020,(1)。
  [3] 范周。乘风数字经济,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J].人文天下,2020,(5)。
  [4]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EB/OL].中国信息通信研究CAICT,2017,(7)http://www.caict.ac.cn/kxyj/qwfb/bps/201804/t20180426_158452.htm.
  [5] 魏杰。文化经济学[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20.
  [6] [美]达尔·尼夫。数字经济2.0[M].郭武军。大数据文摘翻译组,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7] 毛苇。订阅经济---数字时代商业模式变革[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
  [8] 周静茹。甘肃特色文化与文化强省建设的关联性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7,(1)。
  [9] 王兴泉。甘肃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使命与产业内涵[J].兰州学刊,2020,(12)。
  [10] 甘肃红色资源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http://wlt.gansu.gov.cn/mtjj/28923.jhtml 2/3.
  [11] 2018中国文化IP产业发展报告https://www.sohu.com/a/260503489_160257.
  [12] 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综述http://wlt.gansu.gov.cn/gswlyw/33879.jhtml
  [13]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方案(2020-2025年)的通知http://www.gansu.gov.cn/art/2020/9/28/art_10453_459949.html.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