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节水改造建设与管理

发布时间:2012-09-09 23:09:33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不断加快, 其中农作物的水资源灌溉效率间接的影响到了农作物的产量, 而我国作为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 在农业灌溉中必须要加快节水工程的建设, 通过对灌区进行节水工作的开展, 提高农业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本文主要就灌区节水改造建设与管理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灌区节水; 工程建设; 管理工作;
 
  1 引言
 
  农业作为保障民生和国家稳定的核心要素,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开展节水工程, 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需要对目前我国灌区的用水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并根据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从而更好的开展灌区节水改造建设工作。
 
  2 我国灌区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工程问题的分析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对农业的发展非常的重视, 目前我国很多灌区没有进行整体的改造升级, 都是上世纪建设的农业灌区, 这些灌区的数量多、分布广, 在多年的运行之后, 灌区的工程性能明显出现了下降, 主要表现为配套不全、年久未修、渗漏严重、经济性下降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农业现代的发展, 而灌区的工程建设问题体现在以下几点。
 
  2.1.1 施工质量差
 
  我国的局部地区使用的灌区是上世纪建设的工程, 在当时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是采取“三边建设”理念, 既一边勘查、一边设计、一边建设, 在建设的过程中主要依靠人民群众, 因此灌区工程的施工质量差、施工的性能低, 从而给后期的运行与维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1]。
 
  2.1.2 运行安全性低
 
  我国的老灌区在运行了多年之后, 很多的灌区工程已经超出了设计的使用寿命, 在运行的过程中常常会引起安全事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主干渠道完好率达标的灌区工程仅占到了工程总数的一半, 且灌区工程在运行的过程中经济效益不断的下降。渠道跑水、决堤等现象不断的出现, 而排水的机电设备由于性能下降, 出现了能耗大和效率低的情况。
 
  2.1.3 工程体系不完善
 
  由于上世纪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水平有限, 且当时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 给水利工程投入的资金也是有限的, 因此在灌区工程建设的时候, 多数的灌区工程都是不完善的, 很多都是独立的运行渠道。其中的主干渠道实有率为百分之八十六, 而灌区工程的砌砖施工占到了百分之二十二, 建筑的实有率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五, 从而造成了灌区的工程不能全部的发挥效能, 平均只有百分之七十二的灌区工程实现了灌溉的效益。
 
  2.1.4 蓄水工程较少
 
  我国的水资源分布非常的不均衡, 其中南北方的降水总量和河流的径流量都是存在较大差距的, 且由于河流的径流量受到季节天气的影响, 因此不能很好的利用。为了更好的利用雨水资源, 可以通过修建蓄水大坝, 从而保障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但是由于当时的环境限制很多的地区都没有建设相关的蓄水工程, 从而影响到了农业的发展。
 
  2.2 管理问题的分析
 
  在我国灌区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就进入到了大开发、大建设的阶段, 由于但是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 因此建设的工程质量较差。且在管理的过程中没有明确责权、重视建设轻视管理, 从而直接影响到了灌区水利工程的整体运行经济性与可靠性。
 
  随着我国政府出台了相关灌区管理改革制度之后, 水资源管理的体制出现了一些变化, 从水费当中抽出一部分用于水利工程的维护管理工作, 虽然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效果, 但是根据现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来看, 灌区水利工程的管理改革优化还需要不断的深化进行[2]。
 
  我国多数的灌区水利管理都是依据计划经济制度的指导开展的行政管理, 且管理的体制僵化单一, 使得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责权不明确, 在出现水利问题时工作人员相互推脱, 影响到了水利工程的管理开发。区域性的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不能进行独立的运行调控, 需要根据当地的政府指导采取相关的管理调度。因此一直是被动的用水、服务型的供水和农业型的供水, 在这样的管理制度下, 没有市场导向的原则, 也没有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也就说不上自主经营、政权分离、独立核算。这样不仅严重的影响到了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人员对水资源的准确调配, 且对当地的政府单位工作增加了一定负担, 弱化了农民用水的主动权, 进入疏远了灌区管理部门与用户之间的联系, 使得灌区的水资源开发不能发挥出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3 我国灌区节水改造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研究
 
  3.1 工程建设的分析
 
  3.1.1 灌区渠道的工程改造建设
 
  我国目前的灌区工程主要的问题就是年久失修, 不能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 灌区内的水源有一部分被调度到了城市工业用水, 导致了农业用水的压力增加, 且很多自流灌区的水位逐渐的下降, 自流灌区逐渐转变为分散的提水灌区, 而由于提水灌区的水源不稳定, 常常出现水源断流的情况。
 
  为了很好的改善这一现状, 对提水灌区的机电设备进行整体的升级改造, 升级后的提水灌区水资源利用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了对径流水源和地下水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 可以根据灌区的实际用户需求, 适当的修建拦水工程、提水设备, 从而满足周边用户的水资源需求[3]。
 
  目前很多运行的灌区工程已经不能达到水资源节水工程的设计标准, 为了对工程进行很好的改造, 可以规划建设新的灌区工作、对老旧的灌区工程进行整修、对水利工程进行加固、建设新的引水建筑物等, 从而很好的实现节水建设的目标。
 
  3.1.2 输水工程的改造
 
  目前我国的输水工程主要有渠道工程、管道工程和渠系建筑物等等, 且这些工程在规划的时候都没有进行整体系统的部署, 因此在运行多年之后, 输水工程出现了性能下降、渠道渗漏和泥沙淤积等情况, 严重的影响到了水利工程的运行质量。针对这些问题主要采取设计方案的整改、功能衰减渠道的修整、渠道防渗和管理输水的改造建设。
 
  在改造工程时尽量使用原有的工程系统, 对灌区的渠道设计不合理的位置进行合理的调整, 在改造的过程中利用混凝土衬砌、砖石的衬砌、预制混凝土的浇筑、土工格栅的复合防渗、沥青材料防渗等方式进行施工。根据渠道的具体渗漏情况, 从防渗的效果、经济性能、抗冻胀性能和施工难度等进行综合的评定, 从而对灌区工程进行合理的改造升级。
 
  3.1.3 田间工程的改造
 
  灌区的田间工程是水利工程中的最后一道坎, 主要由排水沟、田间道路、田埂、灌水沟等组成, 由于田间工程没有进行系统性合理的规划, 因此很难实现节水灌溉的效果。
 
  为了改善以上存在的问题, 可以进行田间工程的系统化改造。疏浚修复、建设排水沟、升级灌溉系统、采取喷灌技术、平整土地等等, 提高水资源的灌溉效率。
 
  3.2 管理工作的分析
 
  3.2.1 灌区管理体制的改革
 
  根据上文中叙述的灌区管理问题可知, 我国的灌区管理改革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阶段。在改革的过程中依据精简、高效、实际的主要原则, 对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制度的管理, 主要的改革方案如下。
 
  其一就是进行单位定性和定岗定员, 让灌区管理的工作人员明确管理单位的工作性质, 是哪一种服务型的管理单位, 根据我国水利工程的管理单位顶岗标准对管理人员进行精简, 保障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有专项人员责任, 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其二就是对灌区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进行责任制的落实。其三就是对灌区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进行科学系统的调整。
 
  3.2.2 人事工作内容的改革
 
  其一就是根据灌区的类型进行政企分离, 逐渐落实管理养护分离的工作制度。其二就是制定完善的定员、定岗方案, 采取社会聘用制度, 在岗位管理的过程中进行奖罚管理, 以管理工作人员的效能与绩效进行结合实施管理。其三就是完善企业股份制, 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原则, 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明确的划分, 从而逐渐构建现代化企业的雏形。其四就是对管理人员进行分流管理。其五就是制定长远的人才培养计划, 全面提高灌区工作人员的核心业务能力。其六就是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主动接受党与政府单位的检查与监督。
 
  3.2.3 灌区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
 
  灌区的直接受益群体就是基层用户, 而为了更好的实现灌区工程的节水目标, 需要制定以用户参与的管理体制, 全面深化改革基层用户的用户管理制度。具体的灌区基层要用户管理体系改革包含了以下的内容。
 
  其一就是在基层用户建立用水协会, 且客观科学的分析该协会可以解决的实际灌区用水问题, 这样可以实现用水自管理, 提高用户节水的积极性。其二就是在农户、政府与灌区管理处对用户协会的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推广。其三就是指导用水协会编制近期的灌区用水计划。其四就是规范用水协会的管理工作, 提高协会工作的执行力度。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灌区节水工程改造建设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深入的研究分析, 现阶段我国灌区工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以及隐藏的管理隐患, 然后根据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规划, 对灌区管理建设的问题进行系统集中的处理解决, 通过工程重建、工程整修、政企分离管理、顶岗管理、人事管理的改革, 提高我国灌区工程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 霍星, 史海滨, 杨松益, 李泽鸣, 龚雪文, 杨晓.基于层次分析--蚁群算法的内蒙古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综合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17) :132~140.
  [2] 张绍强.做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2) :23~26.
  [3] 晁凤.闫潭引黄灌区节水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7 (10) :120~121.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