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危机管理思维错误和科学对策

发布时间:2013-04-22 18:21:00

  摘    要:领导者危机管理的思维误区主要表现为:认为危机是严重的负面事件,公布真相会引发集体恐慌,危机应对需要倾尽所有,危机平息代表着危机消失,危机处理只能单打独斗。要消除这些思维误区,领导者应摆正认知扭转理念,集合智慧参谋思虑,立足事实规避臆测,敏锐感知把控变化。

  关键词:领导者; 危机管理; 思维误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逐步进入到高风险和高危机的风险型社会环境,这就要求领导者对危机管理具备清晰明确的认知和了解,以便于危机来临时能够积极有效应对。但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实践探索来看,我国的危机管理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这也使得领导者在处理和应对危机、实施危机管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应过度、矫枉过正的偏误。对领导者在危机管理中出现的思维误区进行深入研究,对于纠正组织对危机的认知偏误进而提升组织整体危机管理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领导者危机管理思维误区的表现

  (一)危机是严重的负面事件

  正常情况下,危机爆发都会给组织管理秩序和正常的组织生活带来诸多阻碍和麻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致使部分组织机构的领导者习惯性地将危机事件视为非常规状态下具有严重负面影响的事件。但实际上随着风险社会和整体大环境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程度的提升,危机事件将会逐步成为伴随经济社会发展的常态化事件。这就暴露出领导者危机管理的第一个思维误区,即领导者将危机视为具有严重负面影响的非常规事件。具体而言,一是领导者认为稳定是常态,危机事件属于超越常规状态的非常规事件。其不仅应当是发生概率极小的事件,也应当是超长时间段内的事件。产生这种思维误区主要原因在于领导者思维习惯仍旧停留在社会发展初期阶段,没有充分意识到社会环境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持续提高的时代变化。二是认为危机必定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在传统危机管理理念下,领导者主要关注如何降低危机损失、追究相关责任等负面影响。但实际上危机本身具有双重性。[1]一方面,其是会给组织发展带来严重负面影响的事件;另一方面,其也是推动组织实现创新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二)公布真相会引发集体恐慌

  在传统危机管理思维理念下,当组织面临危机事件时,通常倾向于采取"外松内紧"的信息管控策略。这是因为传统理念认为封锁信息能够有效地防止社会恐慌,也有助于危机主体更好地应对和控制危机态势以达到维持稳定的目的。简言之,传统危机管理将维稳作为首要目标。在信息传播渠道有限和信息获取成本相对较高的年代,封锁信息的方式的确能够起到控制危机态势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效果。对于单位领导者而言,其作为危机事件应对的第一责任人,具有维护单位利益和保持单位稳定发展的天然责任。在危机爆发时,领导者极有可能依据既有危机管理经验和出于维稳需要而倾向于对外界隐瞒事实真相。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即时通讯类软件的发展,公众在危机信息方面的主要需求已经从获取更多信息转向获取高质量真实信息。因此,在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达条件下,倘若领导者仍旧习惯性将隐瞒事实真相以维护稳定作为危机管理的主要思路,就不可避免会陷入危机管理的第二个思维误区。因为在现代社会发达信息技术条件下,隐瞒危机事件真相往往会比公布事实真相引发更大范围的震动和恐慌情绪。在官方途径拒绝透露危机信息情况下,组织成员和外界公众会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非正式渠道获取信息。但这些信息通常是未经验证的信息,稍有不慎可能会引发严重舆论危机而加剧社会恐慌心理。

  (三)危机应对需要倾尽所有

  危机事件通常会给正常发展的单位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威胁到单位的生存发展。因此,大多数组织领导者在应对危机事件时,都会陷入第三个思维误区,即习惯性地认为组织应该倾尽全力不惜一切代价做好危机管理,以确保组织能够在危机中"活下来".这种保障组织生存发展的思维固然是正确的,但在社会竞争激烈和社会不确定性加剧背景下,倾尽所有去应对危机事件往往会将组织推向更大的危机。这是因为,有些单位的领导者在倾尽单位资源实施危机管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暴风骤雨式的资源掠夺行为。由于大部分单位都缺乏实质性的危机管理机构和规范化的危机应对程序,在危机管理过程中习惯性地依据实际情况组建临时性的危机领导班子队伍,并采取组织动员的方式企图在短期内迅速控制危机。在组织缺乏足够资源情况下,在倾尽所有应对危机的行动理念驱动下,就有可能出现强行侵占组织成员利益的情况,进而引发严重的内部矛盾与冲突。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倾尽所有应对危机的思维理念会直接导致组织资源过度集聚,不仅会直接阻碍单位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也存在着腐败的巨大风险。特别是在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和变化剧烈背景下,领导倾尽所有应对危机的思维已然与时代发展相悖,这种思维误区也存在将组织推向更大危机的风险。

  (四)危机平息代表着危机消失

  现实中大部分组织领导者都将危机视为非常态化的突发性事件而倾尽全力予以应对,并且主观上认为危机平息了也就意味着危机结束了,其秉持着只要组织各项工作和组织生活回到正常轨道上也就意味着突发性危机已经远离单位。一旦单位领导者在后危机管理阶段出现这种思维认知,即意味着其陷入了危机管理的第四个思维误区,主观认为危机平息即意味着危机结束不会再发生。但实际上我们始终处在高度复杂和不确定性的社会环境中,危机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单位稳定发展过程中的常态化事件,而非传统危机管理理念下的非常态化事件。也就是说,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领导者应当将危机管理作为一种持续性的、常规化的工作予以贯彻和落实。倘若领导者在危机管理中陷入这种类型的思维误区,不仅意味着领导者在危机再次袭来时将会惊慌失措,也直接导致领导者丧失变革组织危机管理制度机制和危机管理工具手段的绝佳机会。领导者要在危机平息后积极反思组织危机管理的体制机制漏洞,主动依据实战经验找寻危机管理中存在的政策缺失,以强化单位组织的危机管理能力。

  (五)危机处理只能单打独斗

  领导者在应对危机事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危机管理过程中可能陷入的第五个思维误区,是其认为危机应对是领导者的事情或仅仅是单位内部的事务,而无须关注外在力量和环境的影响。在传统危机管理理念认知中,组织危机仅仅是单位内部问题而与其他组织无关。这种认知与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竞争导向的理念有着直接的关联性。这也就导致大部分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单位组织,始终秉持着竞争导向的市场理念,将自身危机视为对自我的考验,将其他组织的危机视为自我的发展机遇。但随着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逐步转型,合作导向逐步取代竞争导向成为主流的市场理念。在组织间合作越发深入和密切的前提之下,任何一个组织危机爆发意味着整个行业或产业链参与者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危机应对显然已经从单打独斗转向多元合作。由此可见,领导者危机管理中单打独斗的思维已然不符合现代社会危机应对的需要。

  二、领导者消除危机管理思维误区的科学策略

  (一)纠偏:摆正认知扭转理念

  领导者在危机管理过程中陷入思维误区在很大程度上与其自身经历和所秉持的理念认知具有密切的关联性。由此,要想有效避免领导者在危机管理过程中陷入思维误区就需要领导者主动摆正个体认知,及时扭转危机管理理念来纠正传统认知的偏误。一是以学典型的方式来吸取经验教训。对于个体而言,转变对某种事物的看法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使其亲身体验。在单位正常发展过程中,危机发生的机会相对较少,但从总体上看,全社会环境中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危机。由此,领导者可以通过学习其他组织危机管理的典型案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改变认知、纠正偏误。二是通过进修来提升自我危机认知能力。对组织领导者而言,要让其抛开工作接受正规的危机管理训练可能是不现实的。基于此,领导者可通过非正式进修来学习知识。一方面,借助空余时间参加专家学者的论坛或讲座,以更新知识和转换理念。另一方面,要懂得利用工作关系和私人关系主动向危机管理专家和实践者请教和学习,这样既能够做到理论知识更新换代,也能够直接习得可操作的实战经验。

  (二)赋能:集合智慧参谋思虑

  在一个倡导合作共赢和智慧集合的时代,领导者防范落入危机管理思维误区既需要摆正自我认知转换危机管理思维理念,也要懂得聚合集体智慧借力打力以回避思维误区。也就是说,领导者可将集合群体智慧作为防范危机管理思维误区的可行策略。具体而言,一是要学会培育专业危机管理人才。领导者作为单位危机管理主导者和方向指引者,固然需要具备一定的危机管理知识和与时俱进的危机管理理念。但领导者作为单位领头羊无法将目光和精力完全投放在危机之上,其需要关注和管理更多组织事务。这就需要领导者积极培育和引进专业的危机管理人才,让他们既能够为领导者分担危机管理压力,也能够为防范领导者陷入思维误区提供科学的建议。二是要加强合作。在社会分工趋向于精细化背景下,专业的事应当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因此,领导者除了要在内部培育专业危机管理人才,还需要主动建立与外部专业危机管理服务机构的关系。以便于在自身难以做出科学判断的情况下,能够及时获得科学客观的建议,进而有效防止领导者陷入主观性思维误区。

  (三)立实:立足事实规避臆测

  对大部分组织领导者而言,受自身见识经验、教育水平和知识储备等因素的影响,其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可能无法意识到自己陷入了危机管理的思维误区当中。众所周知,倘若个体无法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也就不会产生纠正错误的想法,甚至会对他人的建议嗤之以鼻。领导者作为单位最高权力持有者,很少有哪个员工敢直接指出领导者的失误。因此,对领导者而言,防范自己陷入危机管理思维误区最好的办法就是立足危机事实,尽可能地避免因主观臆测而误入歧途。具体而言,一是领导者要坚持以事实为判断基础。领导者在实施危机管理过程中,要坚决以危机情境下的事实作为做出危机管理行为的基本判断条件,并且要对作为判断基础的事实进行仔细核实与查证,以此来防止危机管理决策滑向思维认知误区。二是要坚持以科学方法作为分析危机态势的基本手段。尽管传统危机管理经验和习惯能够为领导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但领导者仍旧需要选择科学可靠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对危机态势做出科学客观的判断与衡量,从而有效避免思维误区影响领导者危机管理策略制定。

  (四)感知:敏锐感知把控变化

  从某种程度上看,领导者在危机管理中陷入思维误区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其欠缺对外部环境的持续关注和敏锐感知。这样就使得领导者无法与外部环境进行有效对话。由此可知,保持对外部环境的敏锐感知和观察也是有效防范领导者陷入危机管理思维误区的关键策略。具体而言,一是领导者要"多出门".领导者"多出门"主要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领导者要从思维上走出自我认知的束缚,多同外部环境参与者交换信息和吸取经验,以此来逐步改变思维认知;另一方面是领导者要在空余时间或合适时间走出办公室,同单位同事和外界社会活动参与者进行互动和沟通,以习得相关的新知识和新理念。二是要放低姿态"做学生".领导者在意识到自身危机管理能力不足情况下,要懂得主动放低姿态做学生。也就是要主动、积极地向专业人才、高层管理者和专家学者请教学习。借此从专业人士身上获取到最前沿的危机管理知识和管理理念,进而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提高自我危机管理能力,实现对危机管理思维误区的有效规避。
  参考文献
  [1]邓征。危机管理中的五大认识误区[J].中国行政管理,2003(10):14-17.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