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探究

发布时间:2017-07-26 02:47:04

  摘    要: 目的:调查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利用信息管理系统调取本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开具的600份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处方,对各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做比较,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使用频率较高的第三代药物的用法用量进行汇总。结果:600份处方中,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频率高于第一代、第四代,而低于第二代;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在第三代药物中的使用频率居于前3位,以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为主,用药频次一般为2~4次,最高用药剂量为4g/d;600份处方对应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34例(5.67%),其中以过敏、消化系统反应为主,且明显高于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本院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较合理。为确保临床更合理的用药,医师需明确了解每种药物的相关药理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患者个体情况针对性用药,在达到治疗目的的同时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 第三代;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临床合理用药;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相较于前两代该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杀菌能力强,毒副作用小等特点,故其深受大众认可,并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治疗中[1]。近年来,伴随着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增加,此类药物不良反应也引起临床的高度关注。目前,经研究发现,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消化系统不适、过敏、血液系统反应等[2,3]。且其不合理应用也易出现耐药性以及引起药源性疾病,对患者康复进度产生影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为了解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以指导医师更合理地用药,本研究抽取本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600份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处方并做用药合理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通过本院信息管理系统调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这一时间段开具的600份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处方,涉及男354例,女246例;年龄18~84岁,年龄(51.79±8.03)岁。

  1.2、 方法

  对各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进行计算,DDDs=总用药剂量/相应的限定日剂量(DDD),其值愈大,代表此类药物的使用量愈多。DDD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品说明书及实际用药习惯进行确定。记录并统计患者用药后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反应、血液系统反应、泌尿系统反应等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此外,汇总使用频率排在前3位的第三代药物的用法用量。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用“n或%”描述计数资料,以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各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DDDs、金额及针剂占比

  600份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处方中,涉及各代药物使用频率由高至低排序依次是第二代、第三代、第一代、第四代,对应的DDDs值分别是18.46、11.06、6.75、0.83,且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例数分别是222例、368例、329例、102例。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600份处方涉及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共计34例,发生率5.67%。消化系统反应构成比最高,为41.18%;其次为过敏反应,构成比为26.47%,详见表1。

  表1 各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3 、使用频率排在前3位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用法、用量

  600份处方中,使用频率居于前3位的是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给药方式以肌内注射、静脉注射为主,用药频次一般为2~4次,用药剂量均不超过4g/d,详见表2。

  表2 使用频率排在前3位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用法、用量

  3、 讨论

  目前,临床可供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较多,其中头孢菌素类最为常用。头孢菌素类是由冠头孢菌培养液中分离的头孢菌素C通过侧链改造后所得,属于半合成广谱抗菌药物,可通过阻止细胞壁合成而对多种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肝炎杆菌、变形菌等发挥强效杀灭作用[4]。且因其稳定性好、耐青霉素酶、产生的过敏等不良反应少而颇受临床青睐。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较前两代的抗菌活性更强、不良反应更少,但亦存在一定不足,如药价相对较高,且此药并非绝对安全,若临床不合理应用也可出现过敏、消化系统不适等不良反应,导致患者承受痛苦增加,康复进程延长,甚至有可能使其生命受到威胁[5]。因此,临床应注重合理用药。第三代药物包括种类较多,经本研究统计发现,600份用药处方中此类药物使用频率居于前3位的为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和其他第三代药物的药理特点相似,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抗菌能力强,可对肠杆菌类、肺炎球菌等革兰阳性、阴性菌起到有效抑制作用。且此药对β内酰胺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人体血浆蛋白结合率较低,不良反应反应发生风险低[6]。头孢曲松具有强效的药物活性,除能通过影响细胞壁合成过程起到抗菌作用外,还可对多种β内酞胺酶具有降解作用,能够有效治疗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软组织感染等疾病。头孢哌酮的抗菌性能和头孢噻肟相似,其对革兰阳性菌抑制能力较弱,但对沙雷氏菌、绿脓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目前常用此药治疗腹腔内感染、胆囊炎、尿道感染及盆腔炎等生殖系统感染[7]。

  对开具的600份处方中各代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发现第三代孢菌素类抗菌药物DDDs为11.06,较第一代、第四代的6.75、0.83高,较第二代的18.46低。提示此药在本院使用频率适中。通过研究发现,成人使用第三代药物的方式主要是静滴、肌内注射,使用频率高的三种药物的用量、用药频次基本符合相关说明书规定,不存在过量用药现象。提示本院第三代药物的用量、给药频次较为合理。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600份处方对应的患者中,34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构成比最高(41.18%),其次为过敏反应(26.47%),与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明显较高,和张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8]。故在患者应用第三代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期间,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做出妥善处理,尽可能降低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分析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可能和联合用药不当、选药不恰当有关。因此,要求医师及相关医护人员注重学习,掌握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性、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以为患者正确选用药物及制定科学的联合给药方案[9]。同时结合患者病况、年龄等个体情况来确定用药剂量、用法等,对于静滴给药的患者,注意控制好其滴速,以防滴注过快而引发不良反应。此外,嘱患者或其家属及时向医护人员进行信息反馈,以便医护人员充分掌握患者治疗情况,有利于其针对性用药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使患者用药有效性及安全性得到更好地保证[10]。

  综上所述,本院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较为合理,且不良反应的发生较少。但医师及相关人员今后仍应不断学习,充分把握各类药物的药理知识及相互作用,且依据每例患者个体情况制定更合理的用药方案,以提高用药疗效,并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刘敏.我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及皮试情况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9,9(15):244-246 250.
  [2] 孙刚.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6):116-117 119.
  [3] 李硕.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1):49-50.
  [4] Chaudhry SB,Veve MP,Wagner JL.Cephalosporins:A Focus on Side Chains andβ-Lactam Cross-Reactivity[J].Pharmacy,2019,7(3):103.-119.
  [5] Uda A,Kimura T,Nishimura S,et al.Efficacy of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on reducing the inappropriate use of oral third-generation cephalosporins[J].Infection,2019,47(6):1037-1045.
  [6] 何晓静,李晓冰,菅凌燕.头孢他啶用药频度与6种主要革兰阴性细菌耐药相关性的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37(11):1074-1077.
  [7] 易小翠,李娜,常国伟,等.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磷霉素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内外抗菌作用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0,36(9):1144-1148.
  [8] 张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合理用药的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2):3236-3237.
  [9] 刘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特点及社区临床合理应用指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3):134-135.
  [10] 郝朵,刘俊保.2017-2018年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分析[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2):3396-3400.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