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偶像打歌舞台的不足与成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11 10:37:44

  摘    要:随着中国偶像元年的开启,其对应的音乐类偶像打歌舞台也应运而生,但我国打歌舞台现状逐渐显露出榜单公信力不足、音乐版权危机、偶像定位模糊等弊端,造成中国音乐偶像节目发展陷入滞缓。因此本文从国内大环境受限、偶像培育机制稚嫩和市场浮躁阻力、粉丝应援文化的差异性三个方面来分析中国音乐类偶像"打歌舞台"发展弊端产生的原因,为偶像节目更好发展做出一些探讨。

  关键词:打歌舞台; 发展弊端; 原因;

  一、引言

  2018~2019年,由爱奇艺出品的《中国音乐公告牌》和腾讯出品的《由你音乐榜》两档打歌舞台可以称作是近年来国内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偶像打歌舞台节目,在全国范围内引爆粉丝和观众对节目的热捧。根据收视纪录来看,这两档节目在同期收视中排名靠前。打歌的实质在于歌手以其主打歌来进行舞台表演并作为后续对新专辑的宣传,增加其曝光率及资源。国内这种产业模式对于节目组和投资方来说是有利的,因为这种模式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节目制作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市场上的风险,在这样一种相对保险的情况下赚取巨额利润。打歌舞台,韩国的打歌机制较为成熟,其打歌舞台由韩国三大电视台SBS、KBS、MBC节目中的音乐中心来提供,后续以投票方式来决定一位冠军。但是在火爆收视的现状之下不难发现,中国打歌舞台存在一些弊端。

  二、国内偶像打歌舞台的弊端

  中国出土的这两档打歌舞台,节目模式虽从韩国兴起、引进国内的同时也做了适应于本土文化的改良,但从节目技术层面来看,国内打歌舞台的舞美打造和影像科技虽不落后于国外,可却面临着点击率惨淡、歌曲难以出圈的现象。现有的状况就是观众对于国内的节目评价不高,认为抄袭现象、同质化现象严重,对国外的观众而言国内的节目缺乏创新,只会一味地去模仿,这对国内娱乐文化的国际化宣传带来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究其本质,榜单公信力不足、音乐版权危机、偶像定位模糊是国内打歌舞台发展壮大的最大弊端,造成这三大弊端的根本原因是国内大环境受限、偶像培育机制稚嫩和市场浮躁阻力、粉丝应援文化的差异性,笔者将从这三个维度进行分析论述。希望从三个维度方向可以深层次为国内偶像打歌舞台的发展给予一定的解决方案。

  三、国内偶像打歌舞台发展弊端的根本原因

  (一)国内大环境受限

  说起大环境,一方面涉及到中国的国情,另一方面则是中国的网络环境。首先从中国的国情来分析。众所周知,榜单的公信力是一档打歌舞台节目的灵魂。因打榜需要耗费大量财力、需用数据说话,因此关于打榜的平衡性很难掌控。引导不当容易对我国青年造成不良的金钱消费观,所以我国的国情大环境下目前很难支持此行为,偶像只能通过自身高知名度涉外,在音乐方面对于偶像打榜应援以及外网榜单宣传都具有一定限制。对比韩国的偶像产业打榜的激烈程度而言,我国的打榜机制一直处于低潮期。

  再者,就是针对中国的网络大环境来分析。提起榜单,国内也曾建立过一系列音乐榜单,如:流行音乐全金榜、中国TOP排行榜、全球中文音乐榜上榜、由你音乐榜等,但要达到具备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榜单确是不存在的。但要说中国是否有过真正反映流行趋势的榜单,的确存在过,那就是百度MP3搜索榜。百度的数据总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存在,追溯过去,从2005年至2012年期间,百度MP3的独家数据基本可以代表整个市场。按当今的音乐榜势态来看,普遍大众较少使用华语音乐榜单来选择性播放歌曲。原因在于:一方面目前国内市场的音乐榜单普遍含金量不高,且相比去听榜单主推的粗制流量歌曲,大众更倾向于听质量高的经典老歌;另一方面华语乐坛上有限的音乐榜单已成为粉丝们的销量比拼"战场".由此可见,中国目前的音乐榜单是基于流量带货、粉丝刷单的处境。国内的音乐榜单缺乏了公正和权威,相比日韩打歌节目能够到这么多年屹立不倒,其靠的就是这份公正性和权威性,因此这是中国打歌节目榜单公信力不足的原因。

  (二)偶像培训机制稚嫩,市场浮躁阻力

  中国的偶像市场是如何对音乐版权危机产生到影响呢,以下将从中韩日三国偶像培训机制、市场资源等两方面来分析。

  首先,从偶像培训机制来看:偶像培训产业链,韩国较为成熟。韩国具备出道资格的偶像,无论在唱跳实力还是作词作曲方面都有独立音乐人的能力;反观中国的偶像培训市场,产业链极不成熟,练习生制度还始于从韩国引进初期,无法快速找到适应本土的培训模式,唱跳实力兼具的偶像歌手极少。以国内爱奇艺打造的《偶像练习生》节目为例,参加节目的部分练习生的练习时长仅几个月就被娱乐公司派出来参与选秀竞演,而该节目竞选第一名蔡徐坤,其唱跳实力算是俱佳,但也是曾经参与过韩国的培训奠基。国内偶像大部分生产歌曲基于流水线生产,论舞台展现度不如专业舞者,论歌曲演唱能力不如专业歌手,国内真正唱跳实力兼备的偶像并非没有,只是少之又少,这就是偶像培训机制不成熟的原因。

  其次,从市场资源来分析:韩国的娱乐经纪公司无论对出道偶像的培训、外形包装、歌曲制作、甚至MV拍摄都极具舍得花费众多财力和精力,如在MV制作方面费用多则高达1.51亿韩元,专辑封面花费2000万韩元,在宣发方面砸下的金钱更是不计其数,资源一直持续跟进,经纪公司可以通过音乐、综艺、演唱会、广告代言、周边衍生品等种种方式变现,偶像组合的寿命为3至10年,整个偶像产业已经建立起流水线化的偶像工厂。相比而言,通过中国火爆偶像选秀节目《偶像练习生》出道的男子偶像团体组合NINE PERCENT,其团体资源配置就较为落后,7个月才出了首张团体专辑。中国偶像团体无论是公演舞台还是新专辑的打造发行,部分只能聘用国外优秀制作人来合作或者从国外买进版权。另外涉及无版权和抄袭,除了粉丝以外,很少有人愿意出钱买专辑,大众对于版权意识也极其不注重。国内兴起的大部分娱乐经纪毫无行业责任感,本质都是倾向于速成化、短期打造流量获取收益的模式,这终归还是市场浮躁的问题。因此,综上两方面的分析,这便是国内音乐市场面临版权危机的原因。

  (三)粉丝应援文化的差异性

  粉丝应援文化,需从粉圈群体和文化应援模式两方面来展开论述。首先,从粉圈群体来对比分析:最明显的就是中日两国的粉圈差异。日本多为打造女子养成系偶像团体起步,其女子偶像的打造就是与虚拟恋人挂钩,营造一种让粉丝幻想与偶像恋爱的氛围,受众圈体为"御宅族".在日本,"御宅族"被视为性别特征为年龄在二三十岁以上的中青年男性群体。而反观中国,因中国的粉圈追星群体性别多为女性,年龄多在12岁至25岁之间,有低龄中小学生到中青年白领、自由职业者等,更有职业粉丝操控,有为自家偶像各类"战绩"专业数据冲锋陷阵的打榜组,打榜数据以学生群体贡献居多,在众多"粉圈大战"中充当"举报、反黑"等免费劳动力,其次就是专业拍图出图兼贩卖偶像周边的站姐们,国内饭圈收割的就是青春荷尔蒙。而中国的男性受众群体更愿意把金钱花费在游戏竞技赛,如: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等火爆竞技游戏。两国的粉圈群体就对应到偶像性别优势,中国的男偶像相比女偶像更具爆火的潜力,因此延伸到国内打歌舞台的受众群体更多为男性偶像的粉丝群,所以国内舞台的存在除了专业歌手的作品表演外,也有大部分是依赖于这些群体需求的,除去少部分签售会以外,舞台大概率是使国内粉丝和偶像歌手贴合距离最近及时间最久的平台。

  其次,从粉丝文化应援模式来看:在日本,粉丝对偶像的应援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可以站起来以蹦跳的形式为偶像应援,参与应援的粉丝是全神贯注融入到歌曲、甚至偶像团体的表演中,在演出结束后,算是一种酣畅淋漓的极致享受体验。相比中国,国内粉圈对应了明显的不同群体:唯粉和团粉。无论从超话打榜还是演唱会应援,肉眼可见不同颜色的应援牌,很难做到统一团结,尤其国内偶像团体演唱会,就是各家粉丝争夺横幅灯牌地的"修罗场",团粉在国内粉圈中大多处于鄙视链的底端,在整个打歌舞台现场,其应援口号和声音都是杂乱的,难以共同为整个团体而应援。从粉圈文化来看,韩国粉丝对于偶像实力方面极具苛责,因此韩国的偶像们危机意识极其严重,会用尽全力去锻炼硬实力,舞台就是偶像生存的根基,而相比国内而言,中国的整个粉圈对于偶像实力方面的纵容度极其高,粉丝们不是单纯看舞台实力只是为看偶像本人,偶像在舞台上不专注表演动作且敷衍,粉丝也视而不见,且依旧把偶像捧为神坛。

  综上两个方面分析,国内音乐打歌舞台发展较为落寞,偶像们更愿意去拍戏或者参加综艺更容易获得更大收益。问题根源就在于中国偶像行业的发展缺陷,舞台不是天赐,资本也需要能够把成本赚回甚至盈利的舞台,但中国的偶像市场需要一个长远的磨合期和发展期,因此这就产生了目前国内偶像的定位过于模糊,韩国的偶像专注的是唱跳舞台领域,演员专注影视领域、各司其职、分工明确;而中国的唱跳偶像却是影视和综艺两边盈利,偶像自身在粉丝的簇拥下,难以直观自身舞台唱跳真正问题,缺乏危机意识,大部分偶像舞台表演很少全开麦演唱,甚至多为假唱行为,软实力较差,缺乏对舞台的信念感,因此,这是偶像定位模糊的原因。

  四、结语

  综上,娱乐行业的发展中的音乐类偶像打歌舞台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形式越来越多样,但我国打歌舞台现状逐渐显露出榜单公信力不足、音乐版权危机、偶像定位模糊等弊端,造成中国音乐偶像节目发展陷入滞缓。在上述研究之中对现存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最终得出音乐类偶像打歌舞台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

  从上述分析中诠释了中国音乐类偶像"打歌舞台"发展的弊端和原因,中国的偶像市场需要找到自己的独立发展路径,需要让产业链更加完善,既要保证优质偶像的输出,又要做好"售后"工作,能做到在产业链内自给自足才算是良性发展,挖掘偶像舞台的更多可能性。在目前来看,国内的打歌舞台上只能看见粉丝们的独自狂欢,要做出一档精致舞台呈现的打歌节目,制作成本、物力财力的投入和用心程度都是巨大的,试错空间却是很小的,中国的偶像打歌舞台之路道阻且长。但不可否认,新时代下也同样存在着真正热爱音乐舞台的人,打榜不是实质,但能作出良心优质的音乐和舞台,就算不需要打榜,那也算是一种成功。
  参考文献
  [1] 何柳岸。偶像养成类节目的受众学研究--以韩国《PRODUCE 101》系列为例[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03-087.
  [2] 喻信�,魏婷。女子音乐偶像团体的"移植"发展策略--以SNH48与AKB48的比较分析为例[J].音乐传播,2015-03-013.
  [3] 刘晓飞。排行榜研究意义初探--以音乐排行榜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041.
  [4] 王雨琪。网络粉丝社群的互动仪式--基于《偶像练习生》节目粉丝社群的观察[J].西部广播电视,2020-03-003.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