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修改宪法的意义与作用

发布时间:2016-07-14 23:30:53
   摘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是治国理政的依据。推进宪法与时俱进, 顺应时代变化的需求, 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的通过代表着将国家在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和宝贵成果载入了宪法, 明确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体现了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胸怀。
  
   关键词:新时代; 宪法修改; 社会主义;
 

 
  
  1 前 言
  
  宪法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法, 具备至高无上的法律效力, 一切其他法律都根据宪法来制定。自新中国建国以来, 前后颁布了四部宪法, 并在1988年到2004年间进行了四次修订。2018年再次运行对1982年宪法的修订。此次修改共有二十二个基本内容, 进一步推进了我国法治工作的实施。推进宪法的修改在新时代的总体战略布局上高度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让宪法在传承和不断创新中有的放矢, 保证了国家长久治安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重大制度部署, 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2 确认了改革开放取得的新成果
  
  改革开放40年以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了新的篇章。党的十九大的顺利召开, 更是一次跨时代的历史飞跃。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 成为了实现中国梦的最新治国圭臬。宪法必须同国家的发展一致, 革故鼎新, 与时俱进, 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需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1]
  
  首先, 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 表明我国已经走向法治国家建设的道路上, 这标志着我国依法治国的理念正在不断发展与深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正在逐渐完善。并在“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前增加了“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内容, 新发展理念是党和国家对各项工作提出的最新要求,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其次, 在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增添了社会文明, 生态文明, 和谐美丽等关键词。在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工业的迅速展开, 已经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水污染与水土流失等问题已成为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 所以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建设尤为重要。将“美丽” 纳入 “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布局中, 将更有利于加快美丽中国的建设。
  
  最后, 在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中增加一节, 作为第七节“监察委员会”.这项修改确立了监察委员会在国家机构中的地位, 体现了我国依宪治国的决心, 改善工作队伍, 净化工作风气, 为我国其他部门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确保我国的国泰民安。
  
  3 体现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我国成立至今共经历了四部宪法, 经过不断地完善,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法治体系。其中每一部宪法的序言部分都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我国人民走向胜利的伟大成就。同时在每一部宪法当中也都体现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实践也证明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是我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根本保证。
  
  此次修改, 第一, 在第七自然段中写入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 以宪法为依托, 将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 巩固了党在各项工作中领导一切的核心地位。
  
  第二, 在总纲第一条中明确写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石,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我国各方面事业稳中有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是我国的最高政治原则, 也是我国的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 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2]确保宪法实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选择, 是依宪治国的必然选择, 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然选择。
  
  4 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这次宪法修改在第二十四条第二款中增添了“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是建设我国文化强国的需求。我国想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有一套与我国国情相符合的核心价值观, 使其在国家制度层面、社会集体层面、公民个人层面得到认可, 且有宪法的保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 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3]在新时代的背景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长期发展的基本方针之一, 通过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相得益彰, 推动全社会对正确的价值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是目前的首要任务。
  
  将“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宪法, 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宪法中的地位, 体现了我国不断增强的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国民教育引导有着引领作用。我国是一个具有多民族的人口大国, 想要维护国家的安定, 凝聚人心, 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树立的思想方针, 以及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 以此来引领国家与人民走向正确的道路, 真正地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百姓安居乐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引领整个社会系统和谐稳定, 使社会秩序得到有效保障, 从而加强文化强国的建设。
  
  5 充分体现了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胸怀
  
  宪法序言第十二自然段, 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宪法, 反映了第十八届党代会以来的中国致力于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崇高目标, 显示了中国在新时代的视角与胸怀。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是我国的外交发展道路, 它体现了中国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相结合的世界胸怀。
  
  在建国初期, 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是同一阵营, 毛泽东同志提出三大外交政策, 为了恢复经济建设, 我国开始与苏联、瑞典、匈牙利、波兰等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此后1964年中法建交、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等昭示着中国在世界上逐渐拥有影响力。在改革开放之后, 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增长, 中国的外交政策按部就班。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之后, 习近平总书记走访了东南亚、中亚、南亚等13个国家, 得到了周边国家的大力支持, 给众多国家提供了深远的前景。随后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16年20国集团峰会, 再到2017年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认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把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4]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宪法, 彰显了我国在全球范围内追求共同进步的大国风范, 表明了我国“全球一体化”的共赢发展理念, 更体现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地人民在新时代共同谋求发展的夙愿。
  
  参考文献
  
  [1] 王万宾。提高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水平[J].中国人大, 2012.
  [2] 李慎明。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7 (1) .  
  [3] 骆郁廷。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4 (8) .  
  [4] 刘嘉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及存在问题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硕士论文, 2016.  
  [5] 杨松。修宪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宪法的先进性和生命力[N].光明日报, 2018-04-18.  
  [6] 张立涛。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N].山西党校报, 2017-10-25.  
  [7] 许崇德。中国共产党指引宪法与时俱进[J].中国法学, 2002.  
  [8] 黄晓群。深刻把握宪法修改的重大时代意义[J].理论纵横, 2018 (3) .  
  [9] 焦洪昌。王柳。新时代促动共和国修宪[J].行政管理改革, 2018 (3) .  
  [10] 吴秋梅。张立涛。新时代宪法序言部分修改的内容、意义及原则[J].行政管理与法制建设, 2018 (5) .  
  [11] 苏妍冰。深刻领会宪法修改重大意义筑牢新时代法治建设根基[J].奋斗, 2018 (3) .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