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影像真实观的转变与美学构建

发布时间:2018-10-13 22:11:31

  摘    要:纪录片的核心美学是真实,然而影像与现实像两条平行线,因此对真实的追求也永无止境。数字时代的纪实影像仍延续这一探索,同时尝试性构建符合互联网环境的真实美学理念,即正确价值观导向的情感真实、典型性格凸显的个性描摹、意识流形态的记录真实。

  关键词:纪实影像; 情感公众; 新感受力; 情感真实; 本质真实;

  一、数字时代真实观的理论起点:情感公众与新感受力

  本雅明机械复制理念的提出使图片、影像改变了文化产品的在地性特征,具有了对真实世界的再现作用。因此,如何更好地再现真实成为美学中的必论话题。陈犀禾将真实美学理念分为感性真实、知性真实和理性真实三个层次(1)。然而,随着vlog等新纪实样态的兴起,用户对真实的追求在社交属性的挤压下已成为迎合情感公众的产物。情感公众思想由美国学者Zizi Papacharissi提出,他认为数字媒体文化多通过制造共同情感来激发公众的参与行为,因此情感公众指寻求共同情感以激发共识行为的大众(2)。数字时代,人人都可记录身边故事,一时间意识流形态的记录方式超越了信息与叙事的呈现,变为一种情感体验式的真实(3)。

  "新感受力"理念由苏珊·桑塔格提出,即技术的发展带来文化与艺术的变动,艺术形态在科技的催生下呈现出更多的途径去借鉴和演化,这种相互作用力给了现代人们新的感知力去解读艺术形态。例如,技术的发展使纪录片形态演变成纪实类节目、电影纪录片、vlog、系列短视频纪实片等。大量UGC、PGC等纪实短视频的出现提示创作者用户的重要性。然而,新媒体下的用户表现出情感公众的特质,他们在繁杂的纪实样态中以情感作为凝结力来辨识真实,那么在新的纪实样态中引导用户情感的美学构建就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二、数字时代影像真实观的嬗变

  (一)自媒体:从感性真实到情感真实

  巴赞尊重感性的空间与时间,故长镜头被巴赞提倡。长镜头下的空间影像能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感受,这种对真实的认知被称为感性的真实(4)。自媒体用户不受专业纪实手法的束缚,大多采用原生态的记录方式:大量长镜头、低剪辑率、捕捉原发动作与情感、介入式拍摄。这正是大量UGC对真实认识的起点:完整呈现信息就是真实。然而,客观记录的感性真实是一种偏向信息的真实,新媒体强调社交属性,即观看量、评论量。因此,用户已不满足呈现现实的客观层面,他们想要挖掘更具有感官与心理刺激的情感真实,于是介入式拍摄成为新媒体用户常用的拍摄方法。摄像机拍摄下的人们更愿意呈现信息的真实而收敛情感,但手机的介入式拍摄能有效消除摄像机带来的隔阂感,加之自拍的介入式记录使持有手机的人就是被记录的人,这种拍摄方法易使被拍摄者放下伪装与戒备,呈现信息真实下的情感真实。

  (二)传统媒体:叙事真实

  不同于UGC、PGC内容"点"的呈现,传统媒体善于描述宏观现实。不同于UGC、PGC更看重记录情境下的人际互动,传统媒体更看重叙事的真实。因此,传统媒体多采用旁观视角与蒙太奇手法来呈现纪录对象的完整性、客观性,如CCTV9的《大天鹅》《故事中国》。这种"壁上蝇"的"守候"姿态带来的间离效应是传统媒体一贯践行的真实观:素材真实、表述真实即为真实。巴赞认为,影像的真实是现实原貌的感性真实与再现现实的创造真实的合体。在新媒体选择原貌真实的情况下,传统媒体的专业技术更有利于复原中的创造真实。真实地反映生活和反映生活的真实看似相同实则相异,前者追求艺术真实,而后者追求生活真实。

  (三)融媒体纪实影像:追求本质真实

  数字时代不仅继承了长镜头与蒙太奇纪实美学的手法,还进行了更高层次的探索。首先是自媒体提供素材供专业工作者创作。优酷与大象纪录发起纪录电影《余生一日》活动,要求网友提供2020年2月9日这一天的视频素材,专业工作者负责从素材中抽离主题剪辑成片。其次是各种纪实手段的混用。例如,新华社纪录片《英雄之城》采用自拍纪实影像与专业纪实影像混剪,同期声第一人称与解说词第三人称混用,亲历者视角与旁观者视角切换。这种对真实观念的追求虽未到达本质真实,但相比其他已很趋近。

  三、数字时代纪实影像真实观的美学构建

  (一)情感真实非情感消费

  纪实文化在新媒体社交属性至上的环境中出现了异化,即对情感真实的过分追求导致了情感消费。由于自拍纪实影像多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呈现内聚焦叙事形态,故在新媒体的社交属性下,这类作品易获得高点击量与社交话语权。但情感社交并不仅限于煽情、猎奇话题,还有生与死的探讨、现实与崇高的辩论等。如系列纪录片《人间世》以医院为拍摄地点,聚焦与病魔战斗的医生与患者,传递着生命可贵的价值观念。除此之外,还有疯狂的消费时代、看见爱的力量、夫妻不是同林鸟等有关现代社会金钱、公益与爱情观念的纪录片,这类纪录片主题易吸人眼球,但是相比于煽情化主题,这类纪录片的价值观消费是一种正确方向的引导。

  (二)情感真实:去群像化方法---"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纪实文化的异化还有另一个极端,那就是群像化雷同描摹。格里尔逊认为电影是讲坛中的宣传员,影像的真实是一种富有政治功利色彩的创意处理,是一种为了达到宣传作用而进行的报道性真实。数字时代,新媒体善于利用情感公众的共性情感即爱国、爱岗敬业等进行主题的提炼,在呈现真实中总是惯性剥离每个人身上的个性特征,提取一种共性的精神,这使得纪实影像里多是一个个模糊的脸庞,却清晰呈现出一个个群像。去群像化的最佳方法就是"典型环境的典型性格".恩格斯认为:"除了细节的真实之外,还应该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因为细节是和现象相联系的,而"典型"是和本质相联系的。只有关注到"典型"的个体真实,突显本质,才能破除群像的壁垒。如纪录片《世界的孩子》《巡逻现场记录2018》都注意从留美学生以及警察群体中寻找到典型人物进行重点讲述,这种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最能破除宣传性的讴歌歧路,展现真实的人物与情感。

  (三)Vlog的兴起:情感真实不过是意识流形态的表现

  Vlog纪实影像已成为当下一种时尚的记录方式,其特点为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内容的生活化、记录方式的个性化以及最重要的创作者价值观念的展示。数字时代,"日记体"的出现迎合了情感公众的需求,因而得到了高点击量,例如旅行vlog、木苒的vlog---记录日常生活。新媒体环境下,用户喜爱这类随性而记、随感而发,透露着原发动作与情感的碎片化意识流形态,所以情感真实不过是意识流形态的产物,在原生态的生活面前一切情感的流露都显示着语境化下的真实,这种真实也恰恰满足了用户所寻求的感官和心理刺激。例如《那个被感染的急诊科女护士》中,对患者日常护理片段的vlog拍摄大大满足了用户的好奇心理与敬仰情怀。旅行vlog对旅行途中的随手记录给予了用户真实体验感。由此可见,新媒体时代下,对用户真实观美学的引导在vlog记录样态中就成为一种价值体系的构建,这种构建将涉及千万个不同生命的价值引导,所以数字时代下的纪实文化需要社会各方联动去营造。

  科技在发展,真实的概念在这个语境下更难界定,所以苏珊·桑塔格的"新感受力"思想是对的。科技带来新的艺术形态与理解,真实的内涵不需要界定,只需要丰富。
  参考文献
  [1].[美]苏珊·桑塔格。苏珊·桑塔格全集:论摄影[M].黄灿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