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东莞文化艺术对外传播分析

发布时间:2016-08-03 04:02:51
   摘要:东莞市在推进文化艺术产业对外交流与传播上,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战略背景下, 东莞加强文化艺术的对外交流与传播对其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探求东莞文化艺术对外交流与传播的方式和策略, 需要充分发掘东莞文化艺术资源, 大力利用“一带一路”倡议的优势, 认真制定对外文化艺术交流与传播的扶持政策等。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 东莞; 文化艺术; 对外交流与传播;
  
  广东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 东莞市作为广东历史文化名城, 拥有较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 是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的重要地区。近年来, 东莞市着力推进文化发展, 重视文化艺术建设, 加强文化艺术对外交流与传播,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同时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制约其文化艺术对外交流与传播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主要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大背景, 以东莞文化艺术对外交流与传播发展的现状和瓶颈为基础, 结合文化艺术的对外交流与传播, 阐释东莞文化艺术产业对城市整体发展的重要意义, 探求东莞文化艺术对外交流与传播的方式和策略。
  
   一、东莞文化艺术对外交流与传播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东莞凭借毗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优势, 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 形成了以出口加工工业和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特色。经过40年的发展, 东莞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进步, 各项经济指标都在全省乃至全国排名前列, 一跃成为“广东四小虎”之首。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文化软实力在全国范围已被提升到一个愈发重要的位置, 对外文化艺术交流与传播的发展水平成为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东莞经济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 但长期以来东莞的城市文化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造成东莞的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缓慢, 文化软实力相对薄弱, 文化艺术对外交流与传播度有待提升。
  
  为转变这种状况, 东莞市近年积极投入发展文化艺术产业, 以创意产业园区发展为抓手, 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当前, 东莞拥有粤晖园文化产业基地、东莞市创意产业中心园区、永正图书创意产业园、万江泰库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一批创意产业园区, 聚集了一批有关工业设计、动漫设计、网络科技、智能玩具开发等文化创意企业。2015年, 东莞市政府与广州美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 共建东莞广州美院文化创意研究院, 共同促进东莞文化艺术产业发展。近年还举办了一系列文化艺术博览会, 着力通过博览会的形式向外推介东莞文化艺术, 展示东莞文化艺术的衍生产品, 增强文化艺术产品的对外交流与传播力度。
  
  此外, 东莞还借助毗邻港澳台的地缘优势, 频频与港澳台地区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随着文化艺术产业不断深入发展, 东莞的文化艺术机构和个人开发与创作的文化艺术作品有机会亮相国际舞台, 参加各种国际性的展演, 并且斩获了国际比赛的奖项。然而就总体而言, 东莞的文化艺术产业受限于发展时间较短, 精品尚不多, 在国际舞台上给人留下的印象仍不够深刻, 文化艺术产品的对外贸易总额尚小。
  
   二、东莞开展文化艺术对外交流与传播的意义
  
  (一) 开展文化艺术活动, 配合国家整体外交
  
  地方开展对外交流的主要目的是服务国家整体外交。当前对于我国而言, 文化外交是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进一步向世界展示我国文化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影响的重要途径。地方政府应充分认识到文化外交的重要性, 认真组织挖掘开发地方文化艺术资源, 持续增加对文化艺术产业的投入, 加大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力度, 积极配合国家开展整体文化外交。
  
  (二) 提升东莞文化软实力, 树立东莞良好形象
  
  软实力的概念最先由哈佛大学的约瑟夫·奈 (Joseph Nye) 教授提出, 其一经提出便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普遍认可, 并广泛流传到世界各地。约瑟夫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不仅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综合表现出来的“硬实力”, 同时也包括由文化、政治制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组成的“软实力”.[1]目前,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努力增强“硬实力”的同时, 都在着力谋求自身“软实力”的提升。
  
  软实力的概念不仅适用于国家层面, 对于各个地区、省市也同样适用。纵观国内外大城市, 真正有影响力的城市, 往往除了经济实力超群外, 其文化“软实力”也相应得到了一致认可。对于一个城市而言, 它的文化软实力体现在它的城市气质、城市品格和城市精神上, 可谓是城市的灵魂。因此, 文化软实力对城市的竞争力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东莞自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得到迅猛发展, 成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知名的“制造工厂”.然而, 外界对东莞形成的印象却是负面的。人们提起东莞, 想起的便是遍地的工厂、污染的环境、外来的工人, 等等, 其甚至被人诟病是“文化沙漠”.东莞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形象与其在经济建设中所取得的地位极不相符。东莞急需通过正面的宣传、文化艺术的输出和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 提升其文化软实力, 树立良好形象。
  
  (三)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优化区域综合发展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 文化艺术占据愈发重要的位置, 经济与文化艺术日趋融为一体, 文化贸易和艺术交流已成为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方式。在目前的世界格局中, 西方发达国家已把文化产品向国外出口作为获得经济利益的重要来源之一。他们大力发展文化艺术产业, 通过文化艺术对外交流与传播的方式输出本国文化和价值, 提高文化影响力, 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 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 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 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国家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大力推动文化贸易、文化艺术产品出口。加快对外文化艺术发展有利于推动文化艺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速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 从而进一步扩大我国对外开放, 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 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
  
  东莞推动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符合其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 能够助力推动东莞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促进经济发展从传统制造业产业向现代服务型产业转型, 在全球产业链中从低端向高端提升, 由传统的资源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化, 有利于优化经济的综合发展。
  
  (四) 增强区域文化影响力, 促进区域经贸发展
  
  正所谓“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 地方文化对外交流可直接服务于地方经贸发展。打造高质量的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 有利于促进外界对地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有效地服务于地方对外经贸活动的开展, 为地方经济发展营造最佳环境。通过文化艺术对外交流与传播平台, 促使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走出去, 让更多的国外企业和人士了解我们的文化, 增进文化互信和文化理解。文化艺术的影响是温润细致而有力的, 它能悄无声息地增加人们的认同感和亲密感, 而深入的文化艺术交流更有利于克服和摆脱不同文化间的偏见, 最终增强本地文化的影响力, 进而为促进区域经贸发展服务。
  
   三、东莞文化艺术对外交流与传播存在的问题
  
  东莞文化艺术对外交流与传播在过去几年通过各种努力已有所收获, 但相比国外的许多城市和国内其他一些地区, 仍存在较大差距, 主要体现在对外文化艺术实力不强、国际影响力不大、知名品牌缺乏、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专业人才不足等方面。
  
  (一) 文化艺术实力不强
  
  东莞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时间尚短, 目前总体实力不强, 令人耳熟能详的文化艺术作品欠缺, 原创作品数量不多, 文化产品质量不强, 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模式处于粗放阶段, 产业结构矛盾较突出, 文化艺术产业产值占GDP总量的比重较低。东莞文化艺术产业粗放的发展模式反过来又影响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速度, 使整个文化艺术产业结构失衡, 总体规模无法进一步扩大。
  
  东莞文化产业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印刷、产品制造等传统制造业的非内容产业, 而新兴文化艺术产业如创意设计、动漫、艺术衍生品等尚不够发达, 产业结构性矛盾较突出。东莞的对外文化艺术交流与传播增长速度不够快, 与国内外文化重要城市相比还存在显着差距。其所开展的一些文化艺术对外交流项目过分注重形式, 而忽略了对内容的有效提炼与整合。文化艺术直接转化成经济效益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文化艺术对外交流与传播的成果凸显不够, 文化艺术对外影响力与吸引力不够强。
  
  (二) 政策扶持力度不足
  
  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 政府的政策扶持显得尤为关键, 在这方面可以借鉴近邻韩国的发展经验。近年来, 韩国的文化产业异军突起,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 受到广泛关注。韩国在文化产业领域所取得的成功与韩国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扶持密不可分。韩国前总统金大中曾提出“文化立国”的方针, 明确要重点发展韩国的文化产业, 并且通过设立文化产业振兴基金、制定优惠的金融政策与税收政策等一套“组合拳”的方式, 扶持韩国的文化产业发展。
  
  东莞近年来在文化建设方面确实投入较多, 并通过制定一些优惠政策扶持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这些政策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促进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效果, 但由于文化体制改革不够彻底, 文化艺术产业改革力度尚显不足, 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各种约束还比较多, 而各项优惠政策的制定相对保守, 扶持文化机构和企业开展文化艺术对外交流与传播的优惠政策不够突出是制约东莞文化艺术对外交流与传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 品牌效应不够明显
  
  文化艺术产品的品牌效应能够对文化艺术产业产生示范作用, 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同时, 良好的品牌效应还能够为文化艺术产业聚拢专业人才, 进一步促进品牌的发展。东莞文化艺术产业由于发展时间不长, 拥有较强实力的国际性龙头企业和知名文化品牌数量较少;文化艺术对外交流缺乏完善的产业整合和国际产业链的打造, 无法形成整体的规模效应;文化艺术对外贸易的国际渠道较单一, 尚需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扩展新的渠道。
  
  (四) 文化艺术对外交流与传播专业型人才不足
  
  文化艺术对外交流与传播需要既懂得能发掘开发本地文化艺术资源, 又谙知文化艺术对外交流传播规律, 有较强涉外能力的高层次高水平文化人才。目前, 中国的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尚在起步阶段, 此类人才整体上仍较为缺乏, 且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大都市。东莞对文化艺术对外交流与传播方面的专业型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同时, 文化艺术对外交流与传播类主体企业的商业化运作能力尚处于薄弱状态, 发掘开发文化艺术核心内容的竞争力不强, 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和方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东莞文化艺术对外交流与传播对策建议
  
  (一) 利用“一带一路”倡议的优势
  
  构建“一带一路”是中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举措。“一带一路”作为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长廊, 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带, 不仅能够使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变得更加紧密, 同时也为各国的文化艺术交流及友好往来开辟了新的通道。因此可以说, 通过“一带一路”开展各类文化艺术交流, 是构筑新时期对外文化战略的必然要求, 也是促进文化艺术对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渠道。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 是广州与香港之间水陆交通的必经之地,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一带一路”倡议将为东莞文化艺术对外交流与传播提供巨大的目标市场和对象。东莞应该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的巨大优势, 积极加入全球文化产业链和文化产品供应链, 挖掘开发“一带一路”沿线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贸易市场, 促进文化艺术对外交流与传播。
  
  为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搭建广东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 (地区) 全方位合作新平台, 扩大合作领域, 提升合作层次, 全面提高广东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构建新常态下广东对外开放新格局。广东省自2015年起在东莞市举办“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 连续三年的海博会促成了一批广东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贸和旅游文化合作项目, 打造了一批有利于促进外贸增长的新平台, 扩大了广东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贸易范围。东莞作为海博会的东道主, 应该充分利用该平台及自身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优势, 积极开展文化艺术对外交流和传播。
  
  (二) 充分发掘东莞文化艺术资源
  
  文化艺术“走出去”的核心是高附加值的内容产品。没有好创意、好形象、好概念和好故事, 文化艺术就缺少了核心竞争力。东莞作为广东历史文化名城, 有着1 700多年的郡县史, 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 拥有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东莞应该深入发掘开发民间文化艺术资源, 通过更深层次的研究, 对本土文化艺术资源的艺术特色、艺术形式进行细致的探索, 不断丰富有东莞特色的文化艺术资源的内涵与价值, 对东莞文化艺术资源进行系统有效的提炼与整合。
  
  (三) 制定对外文化艺术交流与传播的扶持政策
  
  针对东莞在文化艺术对外交流和传播方面存在的困难与挑战, 政府要从政策的角度进行宏观调控, 制定符合文化艺术产业发展规律的战略, 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有计划地制定保障措施和政策, 促进文化艺术产业健康发展, 规范引导文化艺术对外交流, 完善文化艺术对外交流与传播的配套方案, 从政策层面鼓励文化企业对外扩展业务范围, 联合税务、工商、海关等相关部门优化文化贸易流程, 提升服务质量, 放宽市场准入与涉外经营条件;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 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开展对外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改革、完善对外文化艺术交流审批手续和出入境管理流程。[2]
  
  (四) 充分利用文化中心、孔子学院、友城等资源
  
  中国近年来重视文化外交, 注重与建交国家开展各种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并在海外建设了一批文化中心、孔子学院等文化和教育机构。截至2016年底, 中国在欧洲11国、亚洲10国、非洲5国、大洋洲3国和拉丁美洲1国共建立了30个中国文化中心, 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的文化中心数量达到了11个。根据相关工作计划, 到2020年,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总数将达到50个以上。[3]截至2016年12月, 中国在全球140个国家 (地区) 建立512所孔子学院和1 073个孔子课堂。近年, 中国在世界各地举办“文化节”“文化年”“文化周”“旅游节”等类型活动, 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全新全面的中国。东莞市目前也已经与美国、韩国、巴西等5个国家的5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同时, 东莞是我国着名的侨乡, 旅居海外的侨民多达数十万人。华人华侨资源是对外交往的重要桥梁, 也是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重要开拓者、承载者和维护者。[4]侨民对故乡特殊的情感使得他们对传播故土文化和艺术有天然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无论是海外文化中心、还是孔子学院和孔子学堂, 抑或是各种“文化节”“旅游节”, 均需要以各地提供的合适的文化艺术资源为内容支撑,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开展文化外交、艺术外交。东莞应充分利用外事、侨务、港澳工作的传播渠道和载体, 以自我为主, 顺势而为, 策划一系列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推动东莞文化艺术事业“走出去”, 进一步提升东莞的城市形象。
  
  (五)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文化艺术产业的创作者与传播者, 是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根本所在。东莞文化艺术对外交流与传播的核心在于拥有一大批创造文化艺术和传播文化艺术的专业型人才。要从战略的高度意识到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文化艺术对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性,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 吸纳海内外优秀的文化艺术对外交流与传播专业型人才。通过制定招才引智的优惠政策, 提升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度, 吸纳海内外高层次专业型人才的加入。一方面, 这类产业领军型人才对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聚合作用和示范效应。另一方面, 这些高端人才对现有人才队伍的整体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他们的国际视野、行业经验、前沿思想能起到“传、帮、带”的效果。[5]
  
  其次, 要重视现有人才队伍的稳定, 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 提高生活待遇, 使他们能安心从事目前的工作, 将精力真正投入到东莞文化艺术对外交流与传播中。
  
  最后, 鼓励政校企合作, 联合培养文化艺术对外交流与传播专业型人才。目前, 东莞与省内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自身也有数所高等院校。东莞应充分利用高校人才培养优势, 积极探索政校企合作之路, 为东莞文化艺术产业的对外交流与传播培养合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敏。文化外交与地方对外文化交流[J].理论学刊, 2010, (2) :114-117.  
  [2]秦迎林。上海对外文化艺术交流发展策略研究[J].管理观察, 2016, (10) :83-85.  
  [3]文化部。到2020年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将达50个以上[EB/OL]. (2016-12-16) [2018-01-02].  
  [4]姚宜。21世纪海上丝路建设背景下的广州文化对外开放战略重点思考[J].城市观察, 2015, (1) :65-72.  
  [5]曹黎俪。东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新探[J].丝绸之路, 2010, (14) :19-20.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