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至宋金瓷瓶造型的演变与美学意蕴

发布时间:2017-07-17 17:22:25
   摘 要:目的 研究魏晋至宋金瓷瓶造型的艺术设计。方法 通过分析瓷瓶造型的演变历史进程以及代表性瓷瓶器形特征, 归纳总结出瓷瓶造型的“观物取象”和“象形取意”美学设计理念。结论 瓷瓶造型是功能与审美和谐统一的创造。现代设计应学习与借鉴瓷器造型的形态之美, 塑造出具有实用功利性与精神超越性的器物, 来满足人类对艺术与实用这两种不同功能的需求。
  
   关键词:陶瓷; 造型艺术; 美学设计; 审美;
  

 

   Abstract: It aims to to study the design of porcelain vase from Wei Jin to Song Jin Dynasti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porcelain bottle modeling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presentative porcelain bottle shape, the aesthetic design concepts of “object taking image” and “image taking meaning” of porcelain bottle modeling are summarized. Porcelain bottle modeling is the creation of harmonious unity of function and aesthetics. Modern design should learn and draw lessons from the beauty of form of porcelain shapes with utilitarianism and the spirit of transcendence, to meet human demand for art and practical function of the two different.
  
   Keyword: ceramic; plastic arts; aesthetic design; aesthetic;
  
  陶瓷作为中华文明不可取代的生命符号, 见证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走向, 起源、工艺和发展完整而系统, 就如同生命的走向, 历史的发展, 值得深思和借鉴。陶瓷的创造是为了日常生活的便利, 即实用[1].陶瓷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开始是一致的, 但从三国两晋时期开始, 长期的战乱使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人民四处迁徙。由于长江流域地区经济发展较好、社会秩序安定, 为制瓷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这一时期瓷器的转变使得陶瓷成功地在工艺转变的同时, 从实用性向实用兼具艺术欣赏价值转变[2].有比较小部分的瓷瓶使用价值高于艺术欣赏价值, 这类瓶形大多定型于史前新时期时代;更多价值属于陈设欣赏方面的瓷瓶开始创新发展盛行于魏晋, 到宋金时期瓷瓶器形更是发展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这时段的瓷瓶有利于研究瓶形的演变意义以及启示。
  
   1、 魏晋至宋金瓷瓶造型的演变
  
  陶瓷发展的历时3000年, 它经历了由陶到瓷继承发展的历史进程, 而作为陈设瓷器的瓶, 它是一种小口大腹、造型修长并且多变的容器, 最初是用来盛放酒水等液体。属于陈设欣赏方面的瓷瓶开始创新发展于魏晋, 盛行于宋, 做工精细, 用料名贵, 造型清劲、简洁、秀润、潇洒, 这时期的瓷瓶有利于研究瓶形的演变意义以及启示。
  
  1.1、 历史背景及瓷瓶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220~581年) 是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史上的第三阶段, 也是瓷器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是中国制瓷工艺重要的开端时期, 由之前的制陶工艺扩充发展向制瓷工艺,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观念方面的演变, 这也是后期瓷器走向世界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个时期的瓶形的造型特点仍大致相同, 都是小口、大腹、造型修长的容器, 器形方面最大的特点是由浑圆向修长发展。同时这也在瓶形装饰方面增加了手柄或耳等便于提取的部分, 而与造型特点相关的纹饰的部位、图案却受到了制约。
  
  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瓷器艺术发展史上第二个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南北交辉的名窑迭起, 促进瓷器的普及发展和繁荣;瓷器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更为密切, 在社会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这一时期的瓷瓶造型开始丰富, 瓶形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百姓日常生活的用具、自然产物以及由丝绸之路引进的西域产物, 产生了早期并各具特色的经典瓶形。
  
  宋辽金瓷瓶发展 (辽西夏金904~1234宋960~1279) 是瓷器盛世, 是瓷器艺术发展的第三个重要环节, 也是中国制瓷工业百花争艳的时期, 举世闻名的五大名窑均产生于这一时代。宋瓷的设计和工艺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 瓷器艺术成为宋代艺术成就的主要组成部分。到了南宋时期, 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由少数名族统领的朝代, 即辽代。辽代的瓷器产地主要在辽宁省, 器具既具有明显的契丹风格, 又具有独特的名族风格和地方特点。这一时期的瓶形得到了充分的改良, 制作工艺和造型深受当时的社会心理和美学情趣的影响。瓷瓶器形上体现为器形的质朴, 不加过多的堆饰。
  
  1.2、 代表性瓷瓶器形特征
  
  魏晋时期, 瓷器兴起之初, 瓶形的造型特点仍大致相同, 都是小口、大腹、造型修长的容器, 仅仅在基础的造型上简单修改或添加装饰, 以达到美观的效果。从唐朝开始创新的瓶形在之后的百年甚至千年间, 形成了各式各样具有鲜明特点的瓶形种类。
  
  1.2.1、 凤首瓶
  
  凤首瓶是一种古老的瓶形, 最早出现于五代。它的瓶形特点是选取中国神话神兽凤凰的造型融合进入瓶形造型中, 其盛行于唐代, 造型更丰富, 并于当时传入中土的波斯文化结合, 其造型和装饰上带有浓重的异国情调。
  
  1.2.2、 玉壶春瓶
  
  玉壶春瓶原本是一种酒具, 虽然是一种盛酒器, 但是人们非常喜欢这样灵巧的造型, 因此慢慢就成为了陈设观赏瓶。元代时期延续它贮酒的功能, 对其造型的改变也不明显。明清时期, 随着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 奢华便是当时富贵的象征。
  
  1.2.3、 棒槌瓶
  
  棒槌瓶是瓶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最早棒槌瓶开始于隋唐时期, 高度为46 cm左右, 由于瓶身体积较大, 表面平整, 合适用来作画, 瓶身常用来绘制挺拔、豪放风格的画面。其制作规范, 极少变形。
  
  1.2.4、 梅瓶
  
  梅瓶是中国古代瓷器中较有特点的瓶式。梅瓶的瓶形确定较早, 北宋时形成椭圆瓶身, 形体修长, 后经元、明、清延续至今仍在烧制。
  
  1.2.5、 军持
  
  军持的造型比较奇特, 这是一种从外国传入的盛水器, 又名“君持”、“群持”、“净瓶”等。这种器形大约在隋唐时期传入我国。军持在历时千年的发展中, 其造型因社会文化及状况的变化和审美意识的不同有局部的变化。
  
  1.2.6、 胆瓶
  
  胆瓶是瓷瓶中最经典的造型之一, 胆瓶线条简洁流畅、重心稳定、挺拔大气, 适合陈放单枝长茎花草, 也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1.2.7、 葫芦瓶
  
  葫芦多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子孙满堂的吉祥意义。瓷器中的葫芦瓶, 最早烧制于南宋龙泉窑, 瓶体就像一个葫芦, 小口、短颈, 瓶体由两截黏合而成。从元代起造型出现了多样化。
  
   2、 造型的美学意蕴
  
  2.1、 从实用到艺术
  
  瓷瓶造型的美, 在于个体瓶形的特点美, 也在于瓷瓶造型演变过程。瓷瓶造型的演变, 也是有一定轨迹的。根据历史发展的足迹, 体现于瓷瓶器形本身的变化, 人类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 瓷瓶造型也是, 其对社会的适应本身就要通过器形的不断变化而体现, 在改变的过程中, 却同时受着整个社会物质文明进程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它的可见可触直观而明显[3-4].
  
  从魏晋到两宋时期的瓷瓶,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以及人们需求的丰富, 出现了从造型单一到多样, 从简单到复杂, 从功能性到审美性的变化。就单个瓷瓶来说, 在原来的基本瓶形的基础上, 又有了口、流、肩、腹、足、座、盖、带、耳等结构的变化。不仅实用方便, 也具有观赏性。从中可以看出, 瓷瓶造型在不断演化:一是种类不断增多, 瓶形走向专业画, 例如玉壶春瓶适用于做盛酒容器, 而梅瓶更趋向于作为插画用具陈设等;二是与此相关, 瓷瓶逐渐超出实用功能的目的。
  
  2.2、 瓷瓶造型的美学设计观念
  
  人们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自由创作是传统艺术的主要方式[5-7].其主要创作模式即为在一定的可行区域内作任意的自由发挥, 围绕鲜明的中国特色元素进行创造, 继承发扬, 同时有取舍创新, 从而获得千姿百态、各具经典的艺术成绩。中国陶瓷的造型变化多端而追求系列化造型, 精益求精而追求各具特色, 构成独特的系列化却又纵横交错的艺术景观, 对造型特色进行精确统计是不可能的。然而, 中国陶瓷造型依旧有其基本的特色, 即遵循这一领域的“美的创造”规律。
  
  “观物取象”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特点之一。观物取象, 顾名思义, 其一即在创造的过程中, 其原型的来源不是创造者的内心, 而是创造者于森罗万象的大自然或日常生活中观察所得。其二, “观物”看的不是“物体”所有, 照搬“物”本身, 而是化繁为简, 取其造型精华, 从而形成观者心中之“象”.
  
  以上所说的“观物取象”而获得设计器物造型的设计理念是陶瓷造型创造的第一层次, 那么, “象形取意”而获得设计器物造型的设计理念, 就是陶瓷造型创造的第二层次。“象形取意”的意思是脱离原物而进行创造, “取意”是说创造者从大自然或日常生活中获取了“象”, 不单单要选择性地获得, 在此基础上, 还要总结出其中的意蕴之美, 通过自己思索加工创造获得“物”之本源之美, 这接近“外事造化, 中得心源”之说。瓷瓶造型从最先的球形到“站立”起来, 可以说是在逐渐脱离模仿“物”和“象”的束缚而带有“意”的再创造。为了使球形器物拔高形成所需要的器形, 给其“束腰”, 为使器形的造型优美, 曲折起伏, 出现“肩”, 加上“耳”, 装上“腿”、“足”等, 最终呈现美观而实用方便的器物造型。通过直观的“象”加上重新创造的“意”, 造就了这些造型的变化。
  
  “观物取象”和“象形取意”, 是中国陶瓷造型的主要思维方式和普遍规律, 陶瓷工匠或陶瓷艺术家在学习发扬和设计创新时, 或许并没有这样专门的理论, 但他们的创作过程无疑体现了这种精神。中国的陶瓷造型没有走向抽象变形一脉, 而是在逐步的演变中由模拟仿效进入到象形取意阶段, 既保留了其基本形状, 又创造出了无穷的新的形制。同样是瓶, 但其大体一致中有数不胜数的细微变化, 蕴含各不相同的艺术追求和韵味[8-9].
  
   3、 结语
  
  从瓷瓶的造型艺术的系统分析研究, 可以得出在一个特定的时期政治经济背景、生活形态、地域特点和文化思想, 对艺术审美以及生活用品造型演变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由此形成的瓷瓶造型在经过时间的捶打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瓷瓶造型受功能效用和审美追求等因素的影响, 它不是简单的形状设计, 而是功能与审美和谐统一的丰富内涵的创造。它的形态之美值得学习与借鉴, 尤其是在现代生活中, 更多的人运用了它的形态美塑造出具有实用功利性与精神超越性的器物, 满足了人们对艺术与实用这两种不同功能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利。古滇国青铜贮贝器造型艺术探究[J].创意设计源, 2017 (6) :16-23.LIU Li.Research on the Modeling Art of Bronze Receptacles Money-box in the Ancient Dian Kingdom[J].Idea&Design, 2017 (6) :16-23.
  [2]韩伟, 董亮。美学视野下的理论体系建构[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5 (5) :18-22.HAN Wei, DONG Liang.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Theory from Aesthetic Perspective[J].Journal of Gansu Lianhe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 2009, 25 (5) :18-22.
  [3]谢玮。客家民间造型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 (艺术版) , 2016, 30 (4) :116-123.XIE Wei.The Innovative Application of Hakka Folk Plastic Art into the Modern Design[J].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Art Edition) , 2016, 30 (4) :116-123.
  [4]黄文丽。基于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陶瓷酒瓶造型设计[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 2012.HUANG Wen-li.Ceramic Bottle Modeling Design and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D].Wuhan: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2.
  [5]黄�魅亍K卧�时期瓷瓶酒具的纹样演变及文化影响因素分析[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 2016.HUANG Yan-rong.Analysis of the Decoration Evolution and Cultural Factors of Porcelain Wine Vessel in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D].Hangzhou: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6.
  [6]张启彬。湖北战国楚地漆器造型艺术及工艺[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7, 14 (1) :104-108.ZHANG Qi-bin.The Plastic Arts and Craft of Chu Lacquer in Hubei Province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J].Journal of Art College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2017, 14 (1) :104-108.
  [7]尹俞潼。陶瓷艺术品定价研究[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4.YIN Yu-tong.Research of Pricing the Ceramic Artwork[D].Jingdezhen: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 2014.
  [8]王昭。当代瓷瓶装饰艺术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2012.WANG Zhao.The Decorative Art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Porcelain Vase[D].Suzhou:Soochow University, 2012.
  [9]熊辉。民俗造型艺术传播的特殊性探析[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7, 33 (1) :138-142.XIONG Hui.Analysis of Particularity of Folk Art Dissemination[J].Journal of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electric Power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2017, 33 (1) :138-142.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