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忧思 毕生求索--张大新先生学术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2-10-29 13:00:58
  摘要:张大新是当代卓有建树的古典戏曲与地方戏研究专家,其学术成果主要集中在古代诗词研究、戏曲文献整理、濒危剧种发掘与保护、宋元杂剧及戏剧史研究四大领域。张大新的学术研究饱含社会忧患意识与科学求真的精神;在教书育人与学术立身之间,他以?居敬持志??循序致精?诠释着当代学人的治学之路。
  
  关键词:张大新;古典戏曲;地方戏;学术研究
  
  张大新,河南遂平人,生于1949年,是当代卓有建树的古典戏曲与地方戏研究专家,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学术专着近10部,抢救性整理地方戏曲剧种30多种。同时,他还兼任河南省古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等。张大新在曲折跌宕的人生道路上,承载着半个多世纪的风霜雨雪,形成了沉郁的社会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科学求真精神。在教书育人与学术立身之间,他以?居敬持志??循序致精?诠释着当代学人的治学之路。由唐宋文学到古典戏曲,从案头之曲的探究到场上之戏的调研,张大新以严谨朴实的治学精神着书立说,赢得了学界的普遍认同。无论是在课堂上的三尺讲台,还是在课外时的言传身教,张大新以慈爱宽厚的待人方式教授弟子,收获了缤纷的桃李硕果。
  
  一、潜心诗词,误入梨园深处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张大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开封师范学院(现河南大学)中文系。张大新的求知热情和率真性格让他沉浸于浩瀚的文献之中流连忘返。出于对古代文学的浓厚兴趣及先天禀赋,张大新的学术之路便从古典诗词中开启。从1989年发表《?亡国之音哀以思?--从〈哀江南赋〉到〈桃花扇·余韵·哀江南〉》,到1992年在《文学评论》第2期发表《明理·图貌·传神·写心--关于山水游记形成过程的思考》,再到1994年《文学评论》第6期刊登《金元文士之沉沦与元杂剧的兴盛》,直至1996年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精读》(全二册)问世,20年间,张大新秉承晚清以来学术研究的传统,坚持以文学本体和文献考证为基础的治学理念,以文学流派、文学思潮及作家作品创作论为中心,思考古代文学中的诗文创作和学术思潮。
  
  张大新的《金元文士之沉沦与元杂剧的兴盛》一文,不仅诱发了学界对元杂剧繁盛原因的深度探讨,而且也成为张大新从古代文学转入专攻古典戏曲的分水岭。该文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结合文学本体论、社会学、民俗学相关理论,在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作家所处的地位及由此决定的生活态度、心理特征和创作冲动为?关捩点?,选择元代杂剧作家群的形成和创作为突破口,并以剧作家与杂剧艺人的天然联系为?中介?,科学地对元代杂剧繁盛的内在原因和动力之源进行探究。张大新在该文中探讨的是元杂剧研究中争议较大的问题。针对元杂剧繁盛的原因,学界在论及其与元代文人关系问题时,大致有三种观点:其一为地位低下说,其二为待遇优渥说,其三为文士分化说[1]61–68.其中,?地位低下?说是占据优势的传统观点,从曲学泰斗王国维到剧界大师王季思,持此观点者众多,也多有论述。张大新并未因此而止步,而是从更为深广的社会层面,更为精准的心理角度,运用更为翔实的文献材料,结合元代文人地位变化及文士阶层分化带来的社会心理震荡,对传统观点进行深化和拓展,别开生面,其观点令学界同仁耳目一新。
  
  在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研读和探究方面,张大新20年笔耕不辍,学术成果既有作家作品的个案研究,又有诗词本体的理论研究,也不乏文学文献与社会民俗的综合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精读》既是张大新古代文学研究成果的集中呈现,也是他转入古典戏曲研究领域的重要表现。该着作计46万字,是张大新组织信阳师范学院古代文学专业教师进行的集体攻关课题。他从教学实践出发,以断代和文体相结合的体例编选原则,将着作分为诗词曲和散文小说两卷。张大新不仅担负先秦诗歌、元杂剧、元散曲和明清传奇等主要章节的撰稿任务,还负责审阅修订全稿、撰写概述及指要部分。从该着作中可明晰地领悟到张大新在戏曲本体论、戏曲与文学的关系、戏曲史论等方面逐渐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正如李修生在序文中所言:?这部教材在宋元明清部分突出了戏曲、小说的重要位置,并以其递嬗规律为据,每一阶段都酌情选录适量代表作,俾以自成体系。?[2]2
  
  张大新自1977年步入河南大学研习古代文学到1994年转攻古典戏曲,他用将近20年的时间沉潜于诗词曲赋的文山书海,又在传道、授业、解惑之余,以大量文献及广博精深的理论架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关注视角和研究体系。这个看似偶然却又必然的方向抉择,不仅凝结着张大新对古典戏曲的热爱和向往,更承载着他传承学术的责任感。同时,这一阶段的文献积累和理论钻研为他日后的学术发力奠定了基础,也是他随之而来井喷式优秀成果涌现的重要前提。
  
  二、磨砥刻厉,唯有心勇志坚
  
  张大新曾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上求学,师从时任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的李修生先生,专攻元杂剧和古典戏曲。1996年张大新从信阳师范学院调回母校河南大学任教,同时他的研究方向也由唐宋文学转向古典戏曲。2002年至2015年是张大新学术成果比较多产的时期,也是他在元杂剧研究及戏曲本体论领域建树丰硕的阶段。综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为作家作品研究。在对元杂剧作家作品的研究方面,张大新不仅在元杂剧作家心理与创作关系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而且努力探寻元杂剧本体发展与元代社会心理变迁关系的内在规律。其中有《放浪江湖与流连风月的自我调适--乔吉杂剧的玩世倾向与冶荡情愫》《强权治下人格意志的闪光--高文秀杂剧的时代精神与文化意蕴》《出处行藏之间的夷犹顾恋--宫天挺杂剧的文化意蕴》《权与欲肆虐时代的苦涩求索--郑廷玉杂剧的文化意蕴》等系列文章。在这些成果中,张大新以文化生态为视角,将西方心理学理论成功运用在作家作品的创作动机上,寻求社会文化环境与个体创作心理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元杂剧个案研究领域另辟蹊径,赢得了学界好评。另有2008年发表于《文学评论》的《传统人格范式失衡境遇下的悲怨与风流--白朴的心路历程与其剧作的泛人文内涵》,2008年发表于《东南大学学报》的《狞厉之爱与怨悱之痛的悲幻扭结--白朴〈梧桐雨〉悲剧意蕴再认识》,2009年发表于《求是学刊》的《放浪情欲与仕婚理念的错位整合--白朴杂剧〈墙头马上〉的泛人文内涵》,2009年发表于《文学遗产》的《现实的失落与解脱的困惑--马致远作品主体意识的文化心理透视》等专题文章。张大新将作家创作过程与文本相结合,将作家作品放置于整个社会的心理变迁以及杂剧本体演进的大环境中去,将静态的个案研究转换为动态的综合考察,从而使得学界研究的旧课题焕发出新的能量。
  
  其二为戏曲本体研究。从宋金杂剧到元杂剧,从戏剧形态的蜕变到古典戏曲的成熟,张大新以自己的独特视角论证戏曲本体的发展演进,并对戏曲本体的影响元素进行更为广泛和深入的探究。从2004年在《文学评论》发表的《元末雅俗文化的交融与戏剧形态的蜕变》到2005年在《河南大学学报》发表的《瓦舍勾栏与宋杂剧的蝉蜕》;从2005年发表于《文艺研究》的《金政权南迁与北杂剧的成熟》,到2006年在《文学评论》发表的《宋金都城的繁盛与古典戏曲的成熟》,张大新从文物文献及政权更迭、市民阶层形成与城市格局变迁等社会民俗层面,揭示在戏曲本体发展进程中各种思想与艺术元素交融和整合的规律。其中,勾栏瓦舍兴起与商业的繁荣,城市坊市格局变化和通俗文艺的高涨,客观上催生了宋金杂剧的成熟和繁盛;同时,金政权南迁及杂剧艺人的分流,汴京城市经济的高度繁荣,对戏曲演出形制的变革施予了积极的影响。凡此种种,张大新在戏曲本体的深度思考下对宋金杂剧体制蜕变的揭示,以及由此提出的北曲杂剧成熟期的前移,引发了学界的普遍重视。上述研究结论动摇了学界以往对元杂剧繁荣成因、地域及时间的传统观点,为元杂剧的学术研究正本清源,开拓了思路。
  
  其三为戏曲文化与文献研究。在对戏曲本体的思考中,张大新注意到了思想文化在戏剧形态生成和演进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金元易代之际,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以至失衡状态下的社会思潮与文化特质。2002年发表于《河南大学学报》的《元杂剧兴盛的思想文化背景》一文,从元杂剧赖以形成的北曲特质、蒙元文化多元交织的形态特征以及全真教与元代理学的离合关系等方面,对元杂剧兴盛的思想文化背景进行发掘和归纳,将元杂剧置于文化生态学背景下进行分析考量。2010年发表于《文学评论》的《论元代前期历史剧的民族意识和时代精神》,在对元代前期历史剧共性特征的寻绎中,张大新指出金元易代的战乱与动荡,催生了以苍凉与悲壮为标识的民族意识和时代精神,正是基于这种对历史兴亡的沉痛伤悼,对民族正气与英雄主义的呼唤,对强权肆虐的鞭挞,成为元代前期历史剧的主流诉求。诚然,张大新在戏曲文化研究方面既有上述思想文化视角上的研究,同时也有对戏曲文化事业建设的重大参与。古典戏曲的研究以及戏曲文献整理最终的落脚点是对当下戏剧发展的引导,张大新对当下古典戏曲研究现状和成就的关注,尤其是学界称之为?现代化进程?的这一课题,进行了长达10年的悉心梳理和客观评述,凝结为《二十世纪元代戏剧研究》,于2007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成为新世纪古典戏曲研究重要的文献参照。另外,2005年到2012年间,张大新承担了国家?十一五?重大社科规划项目?中华大典·艺术典?戏曲分典演习分部的编撰工作,历经8年,收录整理各类戏曲文献条目共计800多万字。《中华大典》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文化工程,是以国家的名义和力量组织编写的汉文古籍特大型类书,是一项集中国古典文化之大成的系统工程。
  
  概言之,张大新从元杂剧个案研究,尤其是作家作品的深刻思考,到戏曲本体的发展变迁,直至外在思想文化及时代精神的考量;从点到线,由线成面,由面聚体,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在继承前辈学术研究传统的基础上,不仅在研究方法和本体论上获得较大突破,而且在戏曲文化建设和文献整理方面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
  
  三、奔走呼号,只为濒危剧种
  
  从案头之曲到场上之戏,这样的转变不仅仅是研究方向的调整,更是对当下戏曲文化面临危机与困境的焦虑和忧思。背负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张大新自2002年便着手对河南境内的地方戏曲剧种进行抢救式的发掘与保护,他的足迹遍布全省多个地市县区,与艺人交流,和剧团协作,到乡间调查,最终对河南地方戏曲生存现状做出梳理和归纳。调研数据让张大新痛心疾首,作为戏曲之乡的河南,曾经有流传甚广的60多个剧种,而今却大都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张大新在面对记者采访时曾大声疾呼:?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要不了多久,这些濒危的地方戏曲就会灭绝!?在张大新不懈努力下,通过多方协调,河南大学于2005年挂牌成立河南地方戏研究所,以此为平台,惠及全省的地方戏曲调研整理工作也随之展开。
  
  地方戏曲的搜集整理并非易事,它不仅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撑,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坚守。面对全省快速消亡的戏曲剧种,张大新一人之力难以为继,为此,他自2005年开始便在其研究生中动员和劝说,希望学生以自己的调研之法和整理思路,加强对全省戏曲剧种,尤其是濒危剧种的抢救发掘。经过近10年的努力,河南大学河南地方戏研究所师生的系列调研成果陆续问世。伴随着这些硕博论文的撰写,地方戏曲剧种的全面整理工作也全面铺开,最终建构起研究生学位论文创作与地方戏曲整理保护双向共赢的良性模式。其中成果有《河南目连戏研究》《怀梆传统剧目文本研究》《开封二夹弦传统剧目文本研究》《濮阳大弦戏研究》《焦作怀梆戏研究》《河洛大鼓书目研究》《河南越调传统剧目文本研究》《河南豫剧与台湾豫剧的传播及交流研究》《豫剧乐队及其伴奏手法研究》等,以上成果虽为研究生的硕士学位论文,但却以文献整理的方式将濒临灭绝的戏曲剧种的重要史料和剧目保留下来,成为今后研究这些剧种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依据。
  
  与此同时,对河南豫剧史料的发掘则主要围绕《樊粹庭文集》的搜集整理展开。樊粹庭作为河南豫剧300年发展史上的首位专业剧作家,不仅倾注毕生心血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而且矢志不渝地改良豫剧,成为豫剧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被誉为?河南豫剧之父?.在豫陕两省戏曲学者的支持下,河南大学河南地方戏研究所师生与樊粹庭家属、好友密切配合,历时7年编纂而成300多万字的《樊粹庭文集》,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获201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高额资助。该书容纳了樊粹庭编创、执导的50部戏剧文本,辑录了他40年艺术生涯的自传、日记、论文、随笔、剧评、书信等文字,并附有弥足珍贵的图片资料,全息式地描绘出豫剧趋于成熟的动态轨迹,诠释了樊粹庭作为?现代豫剧的奠基者和开路先锋?的时代内涵,填补了早期河南梆子到现代豫剧这一变革进程中戏剧文献的空白。正如青年学者张文敏所言:?《樊粹庭文集》的出版,既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和保护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华豫剧从‘土梆戏’到现代地方戏脱胎换骨的立体诠释,为地方戏曲文化艺术工作者提供了一部丰富翔实的戏剧宝典?[3]139–140.
  
  四、上下求索,但求无怨无悔
  
  重写中国戏剧史可谓极艰难的工程,但却是张大新上下求索着力为之的学术理想。在近40年的学术生涯中,张大新从古代诗词曲赋中积淀学养和见识,逐步形成以中西方文艺理论为架构、以文物文献为基础,以戏剧本体论、创作论为主导的学术研究体系。面对当代戏曲研究的诸多争论以及戏剧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张大新再一次将戏剧史的编着提上日程。历经五年编撰,其《中国戏剧演进史》于2015年由中华书局付梓问世。
  
  《中国戏剧演进史》分上下两册,上册为?中国戏剧的兴起与繁盛?,下册为?中国戏曲的蝉蜕与变革?,计60余万字。从内容上看,该着作虽沿袭了戏曲本体发展的历时性轨迹,但却与以往同类着作有较大的区别。首先,从戏曲本体论上来看,张大新将中国戏曲的诸要素置于大的历史时空中去考量,对戏剧形态赖以生存的社会生态高度关注,尤其是社会制度、思想意识及民俗文化对戏剧演出形制的影响,全息式地解读那些影响戏剧演进的社会文化原因,进而勾画出中国戏剧演进的整体风貌。其次,在作家作品方面,张大新抛弃了传统研究对作家作品惯用的套路,舍弃了对人物形象、艺术特色、思想内涵等的平面化解读,而是借助于创作意图及心理变迁来探寻作家作品中的人文意蕴和时代印记。再次,在对风格流派及戏剧思潮的处理上,张大新在考察不同历史阶段的戏剧题材或者同类题材的创作主体意向时,舍弃简单地对其进行类比后的归纳总结,而是深入探究风格流派表象背后的内部机制与外部动因,剖析不同个体曲折的心路历程,最终阐释戏剧演进过程中题材与创作的变异和偏转。譬如,张大新在论及神仙道化剧时,通过元代前后期神仙道化剧人文意蕴变化的分析和归纳,描绘出元代文人心态递变的轨迹。最后,首次系统梳理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发展过程。鉴于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漫长的演进过程和复杂的理论形态,多数学者并不将此列入戏剧史专着的研究范畴。张大新在书中列出专章来阐述古代戏曲理论,并进一步揭示古代戏曲理论与戏剧史难以割裂的依存关系及互动特征,这也表明他在整部着作架构中采用大戏剧观念来统筹戏剧史发展脉络。从元代戏曲理论的发轫与拓展到明清戏曲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完善,张大新以古典曲论文献为基础,掇菁撷华地勾勒整个戏曲理论体系的发展路径,与整部中国戏剧演进史相得益彰。
  
  张大新在编撰过程中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对近年来学界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多有吸纳,诸如对戏剧形态的生成以及戏剧、戏曲、杂剧、南戏等基本概念的厘定和考量,戏剧形态与民俗文化互动关系等,在不影响整体篇章体例的前提下,将学界争论中形成的共识纳入相关知识结构,使得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相关学术问题。对于张大新这部《中国戏剧演进史》,李修生曾在序言中指出,该着作?以大戏剧观念统驭文本和演剧史料,融理论概括与感性阐发于一体,学理思辨与文本解读相表里,学术性与知识性相统一?[4]1.
  
  春华秋实,寒来暑往。30载求学,40年为师,60个春秋不懈追求,信念如皎月始终映照在张大新心里。在半世忧思中勃发,在毕生求索中前行,张大新先生以勤勉敬业、恬静淡泊的治学之道,造就了着作等身的丰硕成果;他以豁达爽朗、慈爱和善的授业态度,赢得了桃李芬芳。
  
  参考文献:
  
  [1]张大新。二十世纪元代戏剧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2]张大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精读[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
  [3]张文敏。樊粹庭文集:中华豫剧从古典到现代的立体诠释[J].戏曲艺术,2015(4)。
  [4]张大新。中国戏剧演进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5.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