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李调元边塞诗的内容与意义

发布时间:2021-07-16 16:17:40

  摘    要:李调元的边塞诗在纪行中写景抒怀,既有对边塞风光的描绘,亦有对功业战绩的期待和对边塞生存困境的悲慨。与同期诗人诗作相比,其边塞诗歌意蕴深厚,以直露随性的笔调弥补了清代边塞诗中被削弱的慷慨,在清代边塞诗中占有重要的文学地位。

  关键词:李调元;边塞诗;主题意蕴;地域文化;纪游;

  李调元的边塞诗歌创作是其人生行迹和思想情感的映射,少年的闲适纪游,中年的豪迈情怀,晚年的复杂心绪,均一一得以展现。这些诗作内容丰富复杂、蕴藉深厚,由于受到地域文化和不同年龄遭际的影响,呈现出多样的风格,感情真挚,自然流畅。

  一、李调元边塞诗的内蕴

  李调元的边塞诗虽零星分散,却涵括了多方面的内容。他的边塞诗一方面再现了边地战斗场景,对戍边将士英雄豪迈气概和思乡心理进行细腻镂刻;另一方面描绘了哀飒旖旎的边塞风光,包含着诗人对艰苦环境的体悟、丹心报国的期待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或写景,或怀古,抑或发感喟,无一不使人感受到诗人情思之流动,引人遐思。

  (一)描绘边塞风光

  在李调元早期的边塞诗中,往往通过"纪游"这一主题对边地雄浑壮阔的自然风光作任意地描绘,既描写出边地哀飒凄凉的风光,又领略其旖旎之美。如《马厂大雪》以写马厂(在今内蒙古赤峰市)的雪景为主,四月的边疆风雪交加,寥寥几笔刻画出了边疆地区的凄寒。《尾房》一诗中,"塞上清和候,寒冬十月同。空山一夜雨,老屋四边风"[1]一句更是写出了边地的凛冽,尾联中描写的狩猎声,使寒冷的天气多了一分凄凉。此外,"沙黄烧野外,行人愁伫立""六月竟无暑,三春少有花"[1]等诗句亦展现出边地之境黄沙野草肆意盘旋的凄寒风光。

  还有一部分诗作保留在李调元的《出口程记》中,写诗人受命前往热河复审案件途中的所见之景,与前者描绘苍茫凄凉的景象不同,重游北地反而领略到了北国风光的清新秀丽,如诗人行至东柳沟(今内蒙古达拉特旗东部)所作:"瓦雀晴翻窗外影,陇牛午卧树中阴""麦因雪冻芽方茁,柳为风搜叶未深。"[2]描写出乡村生活的闲适,天气虽寒,但新出芽的麦谷却在寒雪中探出了头,平添了一种可爱,其清新活泼之气行贯全诗,给人以耳目一新。后行至西柳沟,亦以"水细不成河,山遥渐作坡。民居依树密,驿路傍沟多"的柔和之笔勾勒出边地的自然风貌。在这些诗中,诗人并未多置笔墨,而是以描写景物直接起兴发端,极其自然地把读者带入那种环境氛围中,感受细腻,写得自然。

  (二)期待功业战绩

  李调元为官清廉,性格耿直,不畏权贵,曾自我评价"平生性烈如夏日"[1].也正是这样,李调元因得罪权臣,两次遭受诬陷。但幸得以解决,怀着对皇恩眷顾的感激,除了向往铁马金戈之盛状,还流露出自己欲报皇恩,投身军中以建功立业的希冀。

  诗人没有从军经历,更未经历过战场上的厮杀,因此其边塞诗中金戈铁马的盛况多以想象为主,刻画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景,表现出边关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在《平定西域恭纪八首》和《平定金川恭纪八首》中,描述了戍边将士于铮铮铁马下平夷杀敌的过程,以严寒恶劣的环境描写,渲染出了战争的紧张气氛。同时,诗人通过白天对垒、夜晚逐战、露宿蛮荒和披甲踏沙等场景描绘,展现出将士奋勇抗敌、追击流寇的盛大气势。全诗洋溢着激昂的情调,彰显了"一破诸臣筑室谋"[1]的豪壮。

  另外,由于此前遭权臣构陷,皇帝不但没有治罪,且使他官复原职并派往广东任广东学政之职一事,李调元在诗中以"何快高低路不平,画戟森严秋月冷"[1]来喻示险恶官场中皇权的威严,并以"圣恩敢恋山林乐,北阙明年誓请缨"[1]一句表明心志,抒发自己投身军中,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此后,在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李调元在返京任职一年后再次遭受陷害,面对这次风波,诗人保持平淡冷静的态度,在《十二月初六至固安》中仍展现出"风波看淡平常事,报国唯凭一丹心"[1]的赤诚之心。

  (三)悲慨边塞生存困境

  李调元曾多次游走于边疆地界的环境之中,北地凛冽的风光给他带来与巴蜀之地截然不同的奇崛之感。诗人曾反复描写边塞之地恶劣的自然环境与哀飒凄寒的天气状况,体悟到边塞生活的艰辛。《黄甲营》一诗中,诗人体验到风沙对人的包裹席卷,"寒逼驼生毛"[1]且人烟稀少,增加了一分凄寒,引得诗人连连喟叹。"寒侵虎帐传餐早,雾暗龙推出探迟"[1]"行人愁伫立""蓬首着驼裘"[1]等诗句也或多或少写到了边塞地区,无论军营生活还是日常生活的艰苦。《来日大难》中则以"我若乘车君戴笠,他日相逢任君揖"[1]的设想,刻画出边塞的酷寒使熟人相遇亦不敢驻车相问的场景,表现出边塞气候的恶劣,自然环境的艰苦。

  在有感于边塞生存困境的同时,诗人深感仕途坎坷,吉凶莫测,常常以险恶的自然环境来喻示官场的昏暗,在不少篇章中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悲愤和对个人命运遭际的喟叹。在《巴克什营》中,诗人在经历了官场的斗争漂浮后,渐感"壮志年年老,微躯处处过"的无力,暗含对险恶官场的悲愤,蹉跎岁月不如止步于此,透露出诗人今后的走向。《黄甲营》一诗描绘诗人在边地环境中的凄寒感受,联想到自己的处境,不禁感喟"竟夕总彷徨"[1],发出体弱身老、迷茫无措的哀叹,基调感伤沉郁,使人感同身受。

  二、李调元边塞诗的意义

  诚然可见,在李调元仅存的46首边塞诗中,以边塞山水诗居多,诗人常常以务实朴素的态度,对边疆地区的气候环境、自然风貌进行再现。从整体上看,创作沿着描摹山水展示边地风光的道路前行,态度平和冷静,与之前盛唐时期边塞诗以描绘戍边征战为内容,富有浪漫情调的笔触既有某些相同之处,又呈现出新特征,由此可见李调元边塞诗的独特意义。

  (一)对盛唐边塞诗传统的继承

  边塞诗是反映边地生活和描写塞外自然风光的诗,它的产生最早可以溯源到《诗经》,直至南北朝才渐趋定型,盛唐时期,边塞诗以其恢宏壮阔的意象和积极昂扬的情调将这一文学流派推至高峰。在意象上,为了表达自己慷慨卫国的豪情壮志,盛唐边塞诗多选择凄凉、萧瑟的景象;内容上则不外乎以边地战争、北地风光和怀古送别等为描写对象,往往以写景起兴发端,肆意挥洒,充满浪漫气息和理想色彩。

  就李调元的边塞诗而言,虽没有表现出盛唐边塞诗昂扬的精神风貌,也缺少对边疆政策的咏叹,却保持了盛唐边塞诗中所散发出来的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尚武精神。这种主体意识通常表现为处世态度的明朗高亢,包含着对边疆征战生活的向往和建功报国的英雄气概,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面前,往往能够得以相互弥补,既�I卫了国家利益,也使得诗人的热情和理想在环境的迫使下纷纷出笼,主体的独立价值得以充分展现,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盛唐边塞诗的慷慨奇伟之美,审美风格上趋近崇高、悲壮。

  另一方面,李调元的边塞诗继承了盛唐边塞诗在主题内容方面的表现艺术,同样涉及对边塞风光、军旅征战、怀远送别和咏史怀古等方面的描写,创作主体和描写的客体上构成了传统的呼应。在内容上,继承了从虞世南到王昌龄、岑参等边塞诗人在诗歌表现上的特点,即偏重于描写狂风大漠、野草飞尘,呈现出的都是荒无人烟、辽阔苍茫的景象。至于怀古咏史和军旅征战之作中的物象,亦频繁出现孤城、古墓、铁马、戍营、金戈等,创作主体或登高临远,或途经古地,抑或城关送别,均体现出对传统边塞诗的继承。

  (二)对清代边塞诗风格的新变

  边塞诗的创作在清代旋经宋、明时期的低迷与嬗变,达到了继盛唐之后的又一个高峰期,以其作者的广泛性、题材的丰富性、主题的复杂性以及学者化的倾向展现出了新的特征。

  李调元的边塞诗中,从诗歌思想的内涵和抒发表达上来看,同样呈现出新意,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诗作的思想内涵而言,李调元的边塞诗一部分以纪游为主,一部分又以体悟为主,后者饱含着诗人对艰苦环境的体验、丹心报国的壮志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从纪游到体悟的主题思想的发展演变中,我们大致可以窥探到诗人的人生遭际,捕捉到诗人情思的流动、情感的复杂状态以及情绪的喷薄而发。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增加了诗歌感情的厚度和力度,并没有使诗歌成为任意宣泄的洪水,反而成为诗人个人心迹的映射,富有表现力。

  在部分诗作中,诗人甚至有意采用组诗的形式,或描写萧飒苍茫的边塞风光,或表现铁马金戈之盛大场面,或抒发自己对艰苦环境的体悟,从格式上突破了以往的边塞诗形式,使得边塞诗如长篇叙事诗一般铺演情节,塑造形象,大大地拓展了表现空间。同时,在清代边塞诗中,由于创作成分的改变和创作主体学识水平的提高,所形成的创作主体和创作风格的学者化大潮中,李调元通过在情感表达上的直抒胸臆与沉郁悲慨及晓畅明白的语言运用,没有使诗歌汇入学者化的潮流之中。相反,诗人往往能在感情十分充沛饱满的状态下进行创作,常常感物而发,感事而作,于字里行间充斥着诗人当时的寥远豁达、豪情壮志与无奈彷徨等种种情感。而这种感情的表达方式,许多都是如同史家实录一般,直接抒发的。另外,诗人还通过运用典故、比喻等修辞手法和通俗晓畅的语言,使得诗歌易观易入,雅俗共赏。

  总之,与清代边塞诗理性内敛的整体风格不完全相同,李调元的边塞诗以丰富蕴藉的思想感情和直露随性的笔调弥补了清代边塞诗中被削弱的豪迈慷慨,但又不失清代特有的沉郁深婉,成为清代边塞诗中富有生命力的构成成分,推动了清代边塞诗创作高潮的到来。
  参考文献
  [1] 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纂委会。清代诗文集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 毕奥南。清代内蒙古游记选辑三十四种:上册[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
  [3] 四川省民俗学会。李调元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7.
  [4] 耿建华。诗歌的意象艺术与批评[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