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人物形象塑造分析

发布时间:2014-05-19 23:29:13
   摘要:威廉·福克纳的《献给艾米莉的玫瑰》塑造了艾米莉这一经典人物形象, 小说叙述的事件对人的触动之大与叙述言语之平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主人公情感蕴蓄的深度与强度、小说结尾的出人意料、小说中的诸多矛盾之处, 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混沌阅读理论解析小说阅读的多元有界, 从文本细读角度解析人物形象塑造的精要, 细致解读这篇短篇小说何以成为经典名作。
  
   关键词:混沌阅读; 作品精要; 人物性格; 多元有界;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
 
  
  一、引言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 (以下简称《献》) 一文是威廉·福克纳发表的第一篇短篇小说, 本文采用的是由青闰、宰倩、闪硕译注的外文出版社2012年版本。《献》讲述了一个名叫艾米莉的南方贵族后裔女性“孤独”“可怜”的一生, 父亲在世时赶走了艾米莉所有的追求者, 以至于艾米莉年近30依然独身, 后经历了父死、恋爱、恋人失踪……艾米莉74岁时, 孤独地病死在家中楼下的房间里。在她安葬完毕后, 人们撬开她家楼上紧锁的房间, 才发现屋子里躺着一具早已干枯的男尸。小说到此戛然而止。
  
  这是一篇带有恐怖色彩的哥特式小说, 尤其是小说的最后对房间、男尸的细致描述, 让人毛骨悚然。从表层的叙述来说, 艾米莉是一个丑陋的、恶的、变态的女人, 但从阅读体验上来说, 读者并不憎恶她, 也不会认为她是一个恶的、丑陋的女人, 这是一个矛盾。读者又为何会喜欢这样一篇写“恶”与“丑陋”的小说呢?笔者将从混沌阅读理论角度对这篇小说的精要处做解析。
  
  二、混沌阅读理论的发展
  
  “混沌”一词, 原指宇宙未形成之前的混乱状态, 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诺顿·洛伦茨提出了混沌理论 (Chaos) .混沌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后, 在20世纪80年代像旋风般席卷全球;20世纪90年代初, 我国一批着名学者将这一理论介绍进国内, 学术界开始由自然科学领域走向社会科学研究领域。
  
  21世纪初, 赖瑞云研究员将其与文本解读结合起来, 提出了混沌阅读理论, 在2003年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学术专着《混沌阅读》。赖瑞云认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也只会是“哈姆雷特”而不会是别人, 在看似混沌、纷杂的阅读体验中, 其实存在着有序, 且“混沌是更为高级的有序”, 而混沌之所以会成为更为高级的有序, 是因为混沌系统内存在有“奇异吸引子”.
  
  “所谓吸引子是指一个系统的行为的归宿或系统的行为被吸引到的地方”, 而奇异吸引子 (也称“随机吸引子”或“混沌吸引子”, “是非平衡非线性系统演化的一种归宿”, “是系统总体稳定和局部不稳定共同作用的产物”) 越靠近奇异吸引因子, 就存在越多的共性、相似性, 系统就越稳定, 吸引力也越强, 系统的影响力也越大。
  
  对于文学作品来说, 一篇作品就是一个系统, 其系统里的“奇异吸引子”就是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献》中的“奇异吸引子”就是艾米莉的性格, 对艾米莉的解读是混沌多元而有界的, 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艾米莉”, 但这一千个“艾米莉”身上一定是兼有共性与差异性, 也就是解读应是多元而有界的。我们重点来谈谈其共性。
  
  三、从混沌阅读理论解读《献》的“奇异吸引子”
  
  (一) 艾米莉是变态的, 但她对社会无害, 不引起恶感
  
  没有几个人会在看到小说最后一个部分时不倒吸一口冷气。没有一个心理正常的人能够把一具尸体不加任何处理地留在家里, 心理变态狂、恋尸癖多会把尸体放在冰柜或者泡在福尔马林里, 可是艾米莉没有, 就让他那样和衣躺在床上几十年, 自然腐烂、干枯, 更不用说躺在这样的尸体边上睡觉, 把枕头睡出凹痕、在枕上落下自己的头发了。读者联想起这一幕, 激起的恐怖情绪是共同的, 这种情绪是强烈而弥久的, 然后就会追问, 艾米莉何以能做到常人所不能呢?这背后除了其心理的变态外, 恐怕就是其对霍默·巴伦的情感投入之深了, 深到不仅在理论和心理层面忽略了生死之别, 在物理层面, 艾米莉也忽视了生死之别。前述的恐怖感受越强烈, 对艾米莉的情感投入之深的感受也会越强烈, 人们会很自然地把艾米莉对霍默·巴伦的情感与爱情划上等号, 这是一种畸形的爱情, 但这种爱情又是非常令人震撼与具有冲击力的。
  
  我们先感受到的是情感的强度, 再来看其合理性。艾米莉对霍默·巴伦的情感真的有这么深吗?这种变态的情感人们真的可以接受吗?《献》中的艾米莉是一个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人, 母亲在文中没有出现过, 身边没有兄弟姐妹, 没有闺蜜、知己, 在霍默·巴伦出现前, 和她最亲近的个体是她的父亲, 父亲是她的依靠、支柱, 可是父亲是霸道的、专制的, 没有温情, 父亲的出场是画中人--“艾米莉小姐身材苗条, 一袭白衣站在后面, 他父亲叉开双腿站着, 一抹侧影立于前方, 他背对着艾米莉, 手握马鞭, 向后敞开的前门刚好框住两人”, 后面再出现满脸沉思的炭笔肖像画, 读者脑海里联想起的都是静态的、黑白色的, 艾米莉无疑是孤独的。但在霍默·巴伦出现后, 艾米莉与他相识相恋的那不到两年时间里, 整个画面变得动起来了、有颜色了, 而且小说的叙述节奏也快起来了, 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很多事, 修路的场面是热闹的, 有霍默·巴伦在的地方就有大笑声, 艾米莉和霍默·巴伦驾车出游也是动态的, 小说在这里特意提到了“黄轮的轻便马车”和“红棕马”, 还有“黄手套”, 这是全篇小说里少有的暖色调。在这段时间, 浸礼会牧师前来拜访, 艾米莉置办婚礼用品, 两个堂姊妹到访, 艾米莉买砒霜, 霍默·巴伦离开, 两个堂姊妹离开, 霍默·巴伦再回到镇上, 这是整篇小说里叙述的事件最多的, 事件与事件间的间隔最短的, 这个部分可以称之为小说的第一个高潮。小说的第二个高潮部分则是人们发现了霍默·巴伦的尸体。可以这么说, 在与霍默·巴伦相识相恋的这段时间, 艾米莉才是真实活着的, 而在此之前, 她是画中人, 与世界是疏离的、不真实的;此后她心理变态了, 由此可见霍默·巴伦对艾米莉的重要程度。我们甚至可以想到《牡丹亭》里的杜丽娘, 她对柳梦梅的浓烈的情, 此情让“生者可以死, 死者可以生”.而艾米莉对霍默·巴伦的浓烈的情, 则是可以让她忽略了霍默·巴伦的死, 把他的尸体放在精心布置的婚房, 与之同床共枕几十年。
  
  (二) 艾米莉的性格是变化的、多重的
  
  《献》中艾米莉追求感情的过程是遭遇到了很多阻力的, 第一个阻力来自她的格利尔逊家族, 所以她在世时, 虽未有什么贡献, 却是镇上的风云人物, 所以去世后全镇的人都去参加她的葬礼, 她死后得以安葬到南北战争期间杰斐逊战役中阵亡的无名士兵墓地里。小说中第一部分提到艾米莉的房子“还装饰着七十年代清新风格的圆顶、尖塔以及涡旋花纹装饰的露台”, 将后文的“自从一八九四年萨尔多利斯上校--也就是那个下令黑人妇女不系围裙便不得上街的镇长--免除了她一切税务的那天起, 便一直如此。税务免除的日期从她父亲去世之日算起, 直到她去世”, “年近三十却依然独身”, “镇上已经签订合同, 准备铺设人行道, 就在艾米丽小姐父亲去世后的那个夏天开始动工”, “没过多久, 大家便时常看到他同艾米丽小姐在周日下午驾车出游”, 把这些文本信息联系在一起推断, 艾米莉并不是出生在这栋房子里, 来到杰斐逊镇时她很可能已经十几岁了,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艾米丽小姐之流对于年轻的小伙子统统不放在眼里”, 为什么她会强调她在杰斐逊时无税可交“I have no taxes in Jefferson”, 笔者认为, 这里的Jefferson也可能指的是杰斐逊总统时期, 而不是地名杰斐逊, 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曾成立以杰斐逊·戴维斯为“总统”的政府, 这样也就更能说明艾米莉的守旧, 不愿接受时代变迁的事实。这是一个守旧的家庭, 所以她的父亲会干涉她的婚恋;后来艾米莉和霍默·巴伦交往, 父亲去世时姑姑家未派人出席葬礼, 却派了两个堂姊妹到艾米莉家干涉她的婚恋, 这样的事情也就可以理解了。
  
  第二个阻力是来自小镇上的人们, 他们不止是议论, 在发动宗教的力量、让牧师去干涉失败后, 还写信请了艾米莉家族里的人来干涉, 小镇的人就不仅仅是旁观者角色了。这个经历过南北战争的小镇, 还保留着很多旧的思想和旧的传统, 包括在艾米莉家的那个黑人奴仆托比, 他的表现跟未发生战争、黑奴未解放前, 又有什么区别呢?只要有主人在, 他就在, 主人全都不在了, 他也就消失了。
  
  第三个阻力是艾米莉自身的道德力量评判。从文本中可以感受到, 不管是家族的干涉还是小镇居民的议论, 这些外在阻力对艾米莉来说, 都未构成影响。文中第三部分、第四部分都写道, 尽管人们议论纷纷, 她依然把头高昂, 依然和霍默·巴伦驾车出游;两个堂姊妹到来后, 艾米莉的应对方式是去置办婚礼用品。真正触动艾米莉去买砒霜的, 是交往一年多的霍默·巴伦并无要结婚的意向, 而且霍默·巴伦喜欢和男人在一起、无意结婚已经是公开的信息了。艾米莉在堂姊妹到来、霍默·巴伦离开的期间购买了砒霜。因为和霍默·巴伦的交往是违背家族和小镇居民意愿的, 人们在得知艾米莉买了砒霜后的第二天, 开始议论的是艾米莉要自杀了, 艾米莉自杀“这是再好没有的事”, 因为这才是最好的维护家族和小镇的“传统与责任”的方式, 但是, 即使是在霍默·巴伦未与她完婚、而后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情之后, 艾米莉还活着, 而且活到了74岁。在小镇居民的眼中, 她家的臭味要么是因为托比做不好家务, 要么就是她家死了蛇或者老鼠, 没有人怀疑高贵的格里尔森家族的艾米莉会做出什么令人惊异的事情。艾米莉有六个月没有出现在大街上, 人们再见到她时, 她发胖了, 头发也已灰白, 人们会自然地认为那是她在悲伤霍默·巴伦的离开。在发生这些变化后, 艾米莉反而开起了彩绘课, 长达六七年, 此后, 艾米莉关闭了她家的前门, 后门除了黑人托比, 她家也再无其他人出没。
  
  在这里, 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说, 有关艾米莉的正面事件都是与拒绝有关的。按照小说的写作顺序, 她第一次是拒绝纳税, 第二次是拒绝处理家中的臭味, 第三次是拒绝承认父亲的死亡, 第四次是拒绝别人对她恋爱的干涉和对她生活的干涉, 第五次是拒绝霍默·巴伦的离开。而这种拒绝的强烈程度也是依次递增的, 这五次的拒绝, 最终都是艾米莉取得了胜利。但在这些胜利的背后, 读者读到的、感受到的是艾米莉的痛苦, 并没有感受到丝毫艾米莉获得胜利后的喜悦, 因为正是这一次次的拒绝事件, 让艾米莉的心理从扭曲走向了变态。我们可以说, 艾米莉是用拒绝的、被动的方式来完成她的反抗, 最后将被动化为主动, 用毒死恋人的方式换来爱的长相厮守, 而她的性格也就这样完成了蜕变, 由一个人们眼中的乖乖女变成了一个杀人者、心理变态者, 由一个受害者变成了一个害人者, 由一个可怜的人变成了一个可怕的人。
  
  (三) 艾米莉形象虽不美, 但性格有魅力
  
  《献》中对艾米莉的肖像描写是有正面描述的, 我们发现, 正面描述的艾米莉形象都不美丽。在小说的第一部分中, 上门要求艾米莉交税的代表团看到的艾米莉是肿胀而又苍白的:“一个小模小样、腰圆体胖的女人, 穿了一身黑服, 一条细细的金表链拖到腰部, 落到腰带里去了, 一根乌木拐杖支撑着她的身体, 拐杖头的镶金已经失去光泽。她的身架矮小, 也许正因为这个缘故, 在别的女人身上显得不过是丰满, 而她却给人以肥大的感觉。她看上去像长久泡在死水中的一具死尸, 肿胀发白。当客人说明来意时, 她那双凹陷在一脸隆起的肥肉之中, 活像揉在一团生面中的两个小煤球似的眼睛不住地移动着, 时而瞧瞧这张面孔, 时而打量那张面孔。”在小说的第三部分, 药店的药剂师看到的艾米莉是这样的:“当时她已年过三十, 但依然十分苗条, 只是比以往更加消瘦了。那双眼睛也是冷酷高傲, 脸上太阳穴和眼窝处, 肌肉紧绷, 那副模样好像只有灯塔守望者才应该具有的。”小说最后一个部分这样写道:“再次见到爱米丽小姐时, 她已经身体发福, 而头发逐渐灰白起来。随后几年里, 她的头发越来越灰, 变成了白盐参胡椒般的铁灰色, 随后再也没有变过。到了她七十四岁过世时, 都保持着她那旺盛的铁灰色, 像是正值当年的男人的头发。”
  
  这三个地方的形象描写都无法跟“美丽”二字联系起来, 但为什么读者心中所想的艾米莉却是美丽的呢?笔者认为, 第一, 这跟作品的题目有关,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会让人联系起玫瑰的娇艳;第二, 男人们对艾米莉的敬慕和女人们对她的好奇, 都给艾米莉的形象加分;第三, 这些地方描写的都是心理变态后的艾米莉, 艾米莉曾经年轻美丽过, 因为长久以来人们心目中的“艾米莉小姐身材苗条, 一袭白衣”, 这里虽没有提到艾米莉五官如何, 但这样一个朦胧的形象在读者的想象中无疑是美丽的;第四, 艾米莉的情感是纯洁而忠贞的, 她对霍默·巴伦的爱是畸形而变态的, 但也是忠贞而执着的, 人们甚至会想, 假若霍默·巴伦也以忠贞回应艾米莉, 那么最后的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艾米莉的不幸之一在于她遇到的霍默·巴伦是一个惯于逢场作戏的浪子, 他不应该去招惹艾米莉, 霍默·巴伦的悲剧有他自身的原因在, 所以, 人们也就比较容易原谅艾米莉杀人的事实。何况, 霍默·巴伦的被杀是在时隔40年左右才被发现, 艾米莉也已下葬, 没有人会再去追究艾米莉的法律责任, 即使有条件可以通过霍默·巴伦的尸骸证实他是死于砒霜, 也已没有任何意义了, 因为他本就是一个无意间到这里来的包工头, 40年来也没有人寻找过他, 即便真是艾米莉毒杀的, 艾米莉本人也已死去, 所以在这种心理下, 罪恶被淡化、甚至被消解了。人们更震撼的是艾米莉居然可以和一具尸体同床共枕多年, 艾米莉的这种行为是异常的骇人听闻, 其心理是异常的变态, 但这种异常在读者看来, 又似乎有着某种必然, 或者说是一种悲悯。读者这时体验的感受是复杂的, 既不是单纯的恶, 也不是单纯的爱, 这种复杂超出了常态, 形成了一种张力, 反倒更耐人寻味。再加上小说到此戛然而止, 没有揭示霍默·巴伦的死因, 这增加了小说解读的多元性与复杂性, 这样一篇小说的女主人公无疑是有魅力的。
  
  在人们眼中, 艾米莉是美丽的, 但从未见她展露过女性的温柔, 连本该柔软的头发, 在作者的笔下, 也是“旺盛的铁灰色”, “象是一个正当壮年的男子的头发”.纵观她的一生, 她似乎从未被打败:她没有被成长环境打败, 依然具有爱人的能力, 依然敢于追求爱, 敢于打破生死界限, 敢于和她所爱的人的尸体长期同床共枕;她没有被舆论打败, 即使人们议论纷纷, 她依然高昂着头和她爱的人驾车出游;她没有被爱情打败, 纵使所爱非人, 她用她的方式跟她爱的人走过了一生。她无需向世人说明什么、证明什么, 艾米莉可以说是一个内心非常强大的人。但艾米莉这种“硬汉”特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一种变态, 反过来说明艾米莉所处的那个环境是非正常的, 是可以把一个正常的女性改变成一个变态的“硬汉”的。作者对艾米莉怀有深深的悲悯, 所以, 读者的阅读体验中便也带有了一种悲悯, 这种悲悯是人性中最大的善, 人们被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与深潜于其间的悲悯情怀所折服, 所以, 这样一篇有关恶与丑陋的作品, 会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与喜爱。
  
  四、结语
  
  总之, 艾米莉不会被解读成“孙二娘”“老妖婆”之类纯粹恶的形象, 也不会是“杜丽娘”“崔莺莺”之类的形象, 这都说明正确的文本解读是多元而有界的。因为艾米莉的性格是多重的、复杂的, 所以对于艾米莉的解读是多元的、丰富的, 但都不会超出《献》这一文本赋予艾米莉这一人物的主要性格。
  
  参考文献
  
  [1] 威廉·福克纳。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短篇小说精选:威廉·福克纳 (英汉对照) [M].青闰, 宰倩, 闪硕, 译注。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2.  
  [2] 李继宗。现代科学技术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4.
  [3] 赵松年。非线性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4.
  [4] 赖瑞云。混沌阅读[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