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卡勒斯作品《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孤独美学

发布时间:2013-05-11 00:12:12
   摘要:精神孤独是麦卡勒斯作品永恒的核心主题。《心是孤独的猎手》展现了个体孤独心理的运行机制:个体在孤独中虚拟构建理想自我, 创造虚拟的“个性化上帝”, 最终因虚拟世界幻灭而加剧孤独。麦卡勒斯的“孤独美学”既与中国传统的“孤独美学”异曲同工, 揭示生命的真谛, 又对现代工业文明进行反思, 并提出警示。
  
   关键词:麦卡勒斯; 《心是孤独的猎手》; 孤独心理; 孤独美学;
 

 
  
  卡森·麦卡勒斯 (Carson McCullers, 1917-1967) 是20 世纪美国着名的女作家, 《心是孤独的猎手》是她的一部重要的作品, 被评为“20世纪百佳英文小说”.在这部作品中, 麦卡勒斯勾勒出了人类生存的孤独境况, 剖析了精神孤独运行的机制, 蕴含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对当今现实生活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近年来, 麦卡勒斯的作品不断受到中国读者与评论界的好评。评论家钱皮恩在《卡森·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黑白基督》中, 分析了种族隔离和歧视导致精神的隔绝, 揭示出作品中反种族主义的内涵[1].林斌在《“精神隔绝”的宗教内涵:〈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基督形象塑造与宗教反讽特征》中, 从宗教反讽角度探索了麦卡勒斯“精神隔绝”主题的深层内涵[2].朱振武、王岩则在《信仰危机下的孤独》中, 从宗教角度分析了美国南方社会“精神荒原”的历史文化成因[3].
  
  评论界大多从历史文化、种族和传统宗教等外部因素分析孤独心理形成的原因, 而忽视了对个体内部孤独心理运行机制的探讨。事实上, 麦卡勒斯形象地描述了人物的孤独心理特质及其运行机制, 并且以悲剧的形式警醒现代人, 引领现代人走出精神隔绝的牢笼, 超越孤独。
  
  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一开始, 聋哑人辛格在其同伴安东尼帕罗斯被送往精神病院后, 独自一人生活着。后来, 辛格遇到了热爱音乐的少女米克、24小时营业的咖啡店老板比夫、以拯救黑人命运为使命的医生考普兰德以及号召工人革命的杰克, 这几位主人公因为有着超越世俗生活的精神追求, 因而无法得到周围世俗社会的接纳, 在孤独困顿中, 把聋哑人辛格当成倾诉对象, 而辛格耐心地、长时间地、沉默地倾听, 让他们获得了虚幻的理解和支持。不幸的是, 当辛格的同伴安东尼帕罗斯去世后, 辛格发现自己孤独无助, 无人可以倾听他的心事, 无人能够帮助他, 辛格在绝望中自杀身亡, 而其他人在失去辛格所代表的信仰支撑后, 陷入更加孤独的境地, 在现实生活的残酷打击下, 最终放弃了自己的精神追求, 沦为俗世生活中丧失自我的悲剧性人物。
  
  一、孤独中理想自我的虚拟构建
  
  小说中的主人公们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心世界, 追求超越世俗的自我精神空间, 因为这种精神追求给他们带来极高的快感, 他们体验着常人难以体验到的“孤独之美”.他们的孤独虽有被孤立的一面, 但同时也是他们为了顺应内心那个“美好而可靠的自我”而主动选择了孤独。他们的这种逃离现实的精神追求, 实际上是自我追寻的过程, 他们在发展自我内在的天赋, 寻找自我的力量, 追寻自我价值。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认为, 独处成为本体存在的必需条件, 与人的必死性遥相呼应。人如果能够忍受独处状态以及独处的焦虑, 就会获得深入了解自我和真实存在的机会[4]212.在一个群体里, 人们不自觉地想取悦他人, 考虑到别人的需求, 还要随时掌控自己的情绪, 不能任意宣泄。而独处时个体可以掌控自己创造的小小世界, 任由自己的想象力飞扬, 就像华兹华斯所说的“往内看的眼睛/那是独处的狂喜”[4]175, 往内看的眼睛就是想象力。
  
  小说中的主人公米克就是一个热爱音乐、充满想象力的女孩, 她得到了那独处的狂喜:“然而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她在干什么--音乐无处不在。有时她边走边唱, 有时她静静地聆听内心深处的曲子。她脑子里有各式各样的曲子。这音乐就是--真正的完全的她。”[5]98这是米克的音乐世界, 处在这个世界的米克丝毫不感到孤单, 她拥有全世界, 她超越了日常生活的局限,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 体验到了自我存在的完美状态。
  
  然而米克追求音乐的梦想和贫困的家庭生活环境格格不入, 她只能夜晚潜伏在富裕人家的窗外偷听收音机里播放的音乐, 还要忍受姐姐们的嘲弄。
  
  米克在孤独中体验着自我的真实存在, 而比夫为了彰显自我的存在, 则敢于标新立异, 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现代社会要求人们都要有共同性, 机器大生产要求人们具有机械性, 每个人在这个物质的世界里就是一个有用的物体, 为了生存而忙碌着, 没有情感、没有自我、没有个性。只是正如罗洛·梅所说:“现代西方人400 年来所接受的训练都是对理性、一致性和机械性的强调, 他们一致努力地压抑自我中不符合这些一致性和机械标准的方面, 并取得了不幸的成功。”[6]18
  
  比夫就是要彰显自我的与众不同, 摆脱社会所强加给人的一致性和机械性。尽管他的咖啡馆进入午夜之后, 几乎没有营业, 只是偶尔卖几袋花生米, 但他坚持着, 使之成为镇上唯一的彻夜开门的咖啡馆。然而, 他的妻子无法理解, 认为咖啡馆就是赚钱的生意, 既然午夜之后没有盈利, 就应该像其他咖啡馆一样关门休息。另外, 比夫同情残疾人, 常常对他们免费, 他的妻子则认为“他就是喜欢怪物”[5]21, 比夫和妻子之间无法沟通, 因此每当深夜来临时, 比夫乐于一人独守咖啡馆。比夫就是这样一个与众不同、反抗社会强加在人身上的“一致性和机械性”、享受孤独的孤独者。
  
  比夫体验着与众不同的“孤独之美”, 而考普兰德医生的孤独是因为他试图寻找超越现实的独特生活意义和生活目的。现实生活中他是一名普通的黑人医生, 工作繁忙又辛苦, 然而拯救黑人命运的强烈使命感使他超越了现实生活, 给予他强大的“虚拟”的自我存在的价值感、成就感和满足感。当考普兰德医生发表演讲“黑人同胞们!我们身上具有人类精神和灵魂的所有财富。我们必须自己救自己, 但不是通过悲伤的祷告”时, 他“快乐得感觉像喝醉了一样”, 而且“他感到自己膨胀成巨人那么大”[5]191.不仅如此, 他还梦想着把自己的孩子们培养成为拯救黑人命运的伟人, 他的妻子无法理解他对孩子实施的严酷的教育, 弃他而去, 孩子们也远离他, 他孤独地一人生活着。
  
  考普兰德医生的孤独是因为他追求超越现实的梦想, 体验着虚拟的自我膨胀感, 而杰克的孤独则是自视清高。杰克像一朵孤独的云彩, 高高地漂浮在现实生活之上, 如同华兹华斯的《黄水仙》里描述的“我像一朵云孤独地飘荡着/漂荡在山谷和山川之上”[4]180.杰克读过几本书之后, 自认为高人一等, 自以为发现了世间的真相, 并且以为别人“就是看不见真相”[5]151.他认为世界制度是建立在“一系列谎言之上”[5]151, 而被剥削、被压迫的工人阶级没有意识到自己悲惨的境地, 他要通过“行动”拯救工人阶级, 与邪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斗争, 建立一个“真正的自由、伟大的自由的国家”[5]157.然而, 长期的、简单重复的机器化大生产以及贫困生活的逼迫, 工人们的思想已经被异化, 他们对于杰克的宣传无动于衷, 甚至讽刺嘲弄。杰克自己是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 但他不愿意淹没在为了糊口而奔波的芸芸大众之中, 他满怀着唤醒工人觉醒的激情, 在不同的城镇中宣讲, 孤独地飘荡在世俗生活之上。
  
  以上四位主人公呈现出生命的不同状态,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命的主题, 并竭力地让自己的生命发亮, 去实现生命特殊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然而, 在金钱和物质至上的现实生活中, 任何生命意义的追求都被认为是虚妄的幻想。很显然, 他们得不到理解和支持, 孤独感油然而生。
  
  二、因孤独而创造虚拟的“个性化上帝”
  
  小说主要人物的精神孤独与“上帝已死”集体信仰的缺失有着显性或隐性的关联。宗教信仰的缺失使他们失去了精神的支柱, 内在的精神诉求无处诉说, 个人在信仰的炼狱里苦苦挣扎, 孤独的精神折磨几乎将他们推向崩溃的边缘。于是, 他们不自觉地沿着以往宗教信仰的传统模式, 创造出虚拟的个性化的上帝, 这个上帝就是他们自身所信奉的“真理”.
  
  麦卡勒斯在自传《照明与夜间眩光》中提及创作这部小说的基本思想时写道:“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需求, 需要通过创造某种统一化原则或上帝来表达自我。一个创造的个性化的上帝是他自我的反映。”[2]上帝是沉默的, 辛格因为是聋哑人也是沉默的, 因而书中的四位主人公分别来到辛格的家中, 长时间地诉说自己不被理解的精神追求, 辛格耐心地倾听着, 保持沉默, 他“对每个人的态度都一样……向客人点头或者微笑, 表示自己明白他们的话”[5]87;他“总是很体贴和从容, 他色泽丰富的、温柔的目光像巫师一样庄重”[5]93.
  
  因此, 四位主人公能够把自己所有的想象强加在他身上, 根据各自的需求在自我的精神空间里神化他, 辛格成为他们所信奉的真理的化身, 代表着他们“个性化的上帝”, 成为他们内心的信仰符号:在米克的心中, 辛格对音乐有着特殊的理解力, 并代表着慈爱和友谊;在比夫的眼里, 辛格能够超越世俗等级的界限, 代表着理性和公正;在黑人医生眼里, 辛格没有种族的偏见, 是他理想中的白人形象;在杰克心中, 辛格是“觉悟者”, 理解支持工人运动。孤独中, 他们分别向辛格倾诉内心的秘密, 就像从前向上帝倾诉一样, 在辛格如同上帝一般的沉默中, 逐步把辛格虚幻成为支撑自我精神世界的信仰。
  
  然而, 辛格并非他们想象中的基督形象, 他只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位普通聋哑人, 因为他不能说话只能保持沉默, 使得书中的四位主人公能够根据各自的需求在自我的精神空间里神化他, 把他当作沉默的上帝, 获得想象中的理解、同情和支持。事实上, 辛格对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不理解, 辛格给他的聋哑朋友安东尼帕罗斯的信中写道:“他们来到我的房间, 和我说话, 我简直不能理解一个人可以这样不知疲倦地动嘴皮子。”“她知道我是聋子, 却认为我懂音乐。”“有时, 他说话古怪, 我听不懂。”[5]210
  
  当他们和辛格在一起时, 他们沉溺于自我构建的精神世界里, 辛格代表着他们内心深处不被世俗世界理解的信仰和追求, 他们从来没有把辛格当作是活生生的现实中的人, 因而他们从没有走进辛格的内心世界, 更不会知道辛格内心深处的苦闷, 也从未关心爱护过辛格, 也因此从未与辛格进行过真正意义上的爱的对话和交流。
  
  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当辛格知道安东尼帕罗斯去世时, 发现自己孤立无援, 无人可以倾诉, 尽管他和四位主人公经常聊天, 可惜没人倾听他的心声, 他在孤独无助中痛苦地自杀了。四位主人公彻底失去了精神的依托, 内在虚拟的信仰倒塌, 陷入了更加孤独的境地。
  
  孤独是美好的, 也是危险的。躲避在自己虚构的精神世界里, 缺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就会失去自我改变和成长的机会, 逐渐被现实生活所吞没, 陷入孤独无助的凄惨境地。因此, 瑞士着名的精神病学家宾斯万格提出, 解决孤独的有效途径是真实的爱的对话。对话不仅仅是语言的交流, 而且是具有广泛意义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人在进行真实的爱的对话中获得自我觉悟, 建立爱的关系, 从而使改变和成长成为可能[4]213.
  
  四位主人公和辛格的对话是单向的, 他们向辛格倾诉, 而辛格是聋哑人, 只能沉默, 这种对话不能称之为真实的爱的对话, 这种对话加剧了精神的封闭, 导致更深的精神的隔绝。现代人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 越来越缺乏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 缺少现实中爱的对话, 因此个体的孤独感更加强烈。
  
  三、虚幻世界的崩溃加剧了孤独
  
  孤独者意味着割断了与外界的联系, 不但自己得不到他人的帮助, 自身的能量也得不到充分发挥, 他们封闭在自我想象的虚拟世界里, 失去在现实生活中成长和发展的空间, 失去亲人和朋友的帮助和支持, 当残酷的外部现实来临时, 一旦无法掌控自己的现实生活, 虚拟的精神世界必然也会轰然倒塌。
  
  小说中的四位主人公不可避免地失去了自己虚拟的精神家园, 沦为俗世生活中的丧失自我、丧失精神追求的庸人。米克为了养活自己, 在一家商店当服务员, 就再也没有时间听音乐了。杰克工作的娱乐场发生了骚乱, 杰克被迫离开了小镇, 再次流浪。考普兰德医生的儿子被误抓入狱, 冻坏了双脚而被截肢, 考普兰德医生去讨公道, 却被白人法官以蔑视法庭罪投入了监狱, 事实证明, 考普兰德医生巨大的自我成就感在白人副警长那儿不过就是“该死的自负的黑鬼”[5]257, 最后考普兰德医生生命垂危, 被送回黑人的家乡。比夫安排完辛格的葬礼, 深夜在咖啡馆里独自一人, 徘徊迷茫, 他感到自己“吊在两个世界里”, 他在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里游走, 感到孤独与恐惧。
  
  事实上, 内心的精神追求是自我的表达方式, 一旦失去内心的追求, 自我外化为非我, 也即成为庸俗社会的一员, 成为普普通通的被社会异化的一分子, 成为失去灵魂的悲剧人物。
  
  孤独者的悲剧性结局往往能够启发读者的社会文化觉悟。我国台湾省知名作家蒋勋研究了庄子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哲学, 分析了《史记》中屈原的“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者形象, 解读了“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特立独行的悲剧性结局, 提出“孤独美学”的文学理念。蒋勋认为, 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为了理想充满激情、敢于“活出孤独感”的特立独行的失败者形象, 运用悲壮的气氛, 营造出“美丽失败”的结局和孤独感, 颠覆了世俗意义的固定的社会价值观, 使读者跳出来重新看待个体的生命[7]10.同样, 麦卡勒斯的“孤独美学”通过特立独行的孤独者的心理刻画和形象塑造, 以及他们失败的悲剧性结局, 促使读者重新思考传统的社会价值观, 感悟生命的真理以及内在的自我、真实的人性, 因此, 麦卡勒斯的作品和中国传统作品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
  
  同时, 麦卡勒斯的作品也反映了现代美国所面临的社会种族问题、现代文明导致的异化问题、婚姻家庭问题以及贫困问题, 等等。同样, 今天的中国也面临着发达的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孤独异化、空虚迷茫等种种精神问题, 所以, 麦卡勒斯的作品也为现代中国人提供了借鉴与警示。
  
  参考文献
  
  [1] CHAMPION L.Black and white christs in Carson McCullers's 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J].Southern Literary Journal, 1991 (24) :47-52.  
  [2] 林斌。“精神隔绝”的宗教内涵:《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基督形象塑造与宗教反讽特征[J].外国文学研究, 2011 (6) :91-97.
  [3] 朱振武, 王岩。“信仰危机下的孤独”:《心是孤独的猎手》的主题解读[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09 (1) :201-211.  
  [4] 布伦特·威洛克, 洛莉·C·伯姆, 丽贝卡·科勒曼·柯蒂斯。心是孤独的猎手:从意识和无意识层面解读孤独和渴望[M].王方, 译。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 2015.  
  [5] 卡森·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M].陈笑黎, 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15.  
  [6] 罗洛·梅。人的自我追寻[M].郭本禹, 方红,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7] 蒋勋。孤独六讲[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7.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