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下的高校田径教学改革探索

发布时间:2018-12-10 21:47:42
  【内容摘要】随着国家基础教育力度的不断加大,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田径课程作为高校必修课程之一,然而其教学成效并不显着,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多元智能理论作为课程教学的一种指导理论,同样对高校田径教学改革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和探析多元智能理论下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策略,旨在提高高校田径教学水平。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高等学校;田径教学;教学改革
  
  长期以来,田径课程作为我国高等院校基础课程之一,旨在提升学生整体身体素质和文化素养。可以说,田径教学处于高等院校教育的核心位置。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高校教育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田径教学方式和方法同样得以改革和创新。然而,就当前高校田径教学现状来看,学生受到就业等文化课压力的影响,对田径课程的学习主动性并不高,部分高校甚至取消学生的田径课程,使得田径教学日渐边缘化。因此,田径教学改革意义重大。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校田径教学改革成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高校田径教学提供有力的心理学依据。
  
  一、高校田径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理念陈旧。受到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和制约,我国高校田径教学思维理念过于陈旧,过分注重学生运动性能的培养,从而忽视了语音表达、逻辑推理、人际交往、自我认识等多元智能理念的培养,使得学生智能发挥受到严重影响,自身智能优势无法得以发挥。如此一来,从一定程度上阻碍到田径教学工作,不利于学生智能发挥和实践创新。
  
  (二)教学内容单一。目前,我国高校田径教学过程中,其课程内容依然按照中小学模式进行编排,教材中的田径项目主要涉及跑步、跳远、标枪、铅球等内容。同时,教学内容缺乏创新,给学生一种枯燥和乏味的感觉。教学内容过于单一,难度较小,学生缺乏学习热情,进而导致对田径课程的学习主动性较差。
  
  (三)教学模式落后。程序化作为我国高校田径教学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教学模式过于传统、落后。目前,高校田径教学模式主要由准备、基础、结尾三个部分构成。课堂教学中,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基本上处于十分被动的位置,只能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指导参与训练,这种死板、不灵活的教学方法,难以吸引学生兴趣,无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和训练的积极主动性。
  
  (四)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在田径教学考核评价过程中,主要以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成绩为依据,定量考核评价指标较多,缺少定性考核评价指标,特别是不擅长考察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和学习态度。所考核评价的结果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无法准确、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综合情况。比如:在理论和实践考核过程中,身体形态、素质优势较为明显的学生,将能够取得好成绩,而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其成绩肯定较低,即使学习更用功、更努力,也不一定能够得到较高的评价。如此一来,无法激发学生田径课程学习兴趣,其田径能力难以得到较大提升。
  
  二、多元智能理论下的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策略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的自身智能并没有太大差距,表现出多元化态势,主要差距体现在智能组合方面,人的智能能够通过后天努力来改变和提升。与此同时,智能的领域不同,其发展特征带有明显的差异性。可以说,智能领域的不同,将会对学生理解、掌握行为产生作用。基于此,我国高校在田径教学改革过程中,有必要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不同的智能特征和田径教学现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手段,进而激发学生最大潜能。多元智能理论因人而异,实施差别化对待,根据学生各自特点,分别制定差别化、多元化、针对性发展策略,最终实现潜力和效益最大化。
  
  (二)加大田径教学内容资源开发力度。传统模式下,我国高校田径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学生运动智能的发展,从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智能的共同发展,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与中小学课程内容基本一致。多元智能理论模式下,将人的智能划分为八种,学生不同,其自身智能特征有所差异,这就需要在田径教学内容设置过程中,多方面、多渠道、多途径加大资源开发力度,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别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同时,田径课程教材内容的编写也要具备多元化、多样性、针对性特征,以此来达到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目的。
  
  (三)教学模式的灵活选择。目前,我国高校田径教学模式相对传统、落后,基本上采取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并没有进行个性化、多元化设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各大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实现教学模式的灵活选择。同时,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能力分别进行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制定。多元智能理论背景下,高校田径教学模式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进、优化和创新,将每一位学生均视为教育之本,从而激发全体学生的田径灵感和自身潜力。学者加德纳通过研究指出,孩子的先天性差异并不明显,在后天学习教育中才会逐渐拉开差距,学校需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将每一位孩子的潜力都发掘出来。因此,高校田径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思维理念,培养学生个性化、差别化问题分析和处理能力。
  
  (四)健全和完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面对的主体为学生。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田径教学工作开展和学生田径成绩考核评价过程中,采取理论与实践成绩为依据的考核评价办法,过多设置定量考核指标,忽视定性指标的设置,对所有学生的考核评价方法完全相同,从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多元智能理论下,要求高校田径教学必须结合学生本质智能差异,分别进行多元化、多样性、差别化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设计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指标,不仅要对学生最终考试成绩进行分析评估,而且需要对学生平时行为表现、个体素质差异等进行考核评估。除此之外,田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和完善过程中,还需要将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情感要素等有效融入进去,共同作为学生田径成绩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唯有构建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方可对学生学习成效实施动态化跟踪、监测和反馈,让学生对自身的优势、劣势完全掌握,从中找出问题和差距。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教师客观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过程相结合,更加有利于学生成绩的客观、准确考核评价,有利于学生田径课程学习积极主动性的提升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我国高校田径教学改革成效较为显着,但是与多元智能理论和新课程改革要求标准相差甚远,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因此,高校田径教学改革需要接受多元智能理论的科学指导,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展开,培养学生多元智能,提高学生发展和创新能力,最终形成健全人格,符合国家四有人才体系建设标准。
  
  【参考文献】
  
  [1]张鑫。多元智能理论下的高校田径教学改革分析[J].运动,2015,5:99~100
  [2]李春生。多元智能理论对高校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J].搏击(体育论坛),2012,4:74~76
  [3]李金珠,吴玉华。多元智能理论下高校田径课成绩评价体系的构建[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6:104~107
  [4]张德智,王琨。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审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0,33:107~108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