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鸭稻种养模式效益比较

发布时间:2015-01-29 09:23:06
   摘要:本文比较常规稻田和鸭稻种养模式中水稻的经济效益, 分析种养模式中鸭的生长性能和投放鸭不同的投放密度对水稻生长状况的影响, 并介绍鸭稻种养模式的核心示范内容, 为后续开展鸭稻种养模式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鸭稻种养模式; 生长性能; 经济效益;
 
  
  鸭稻种养是指在稻田提供的生态区域空间内进行鸭养殖和水稻生产的一种生态型种养模式, 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1].鸭稻种养是对我国传统稻田养鸭的继承和发展[2], 研究表明:鸭稻种养可以增加水稻的产量[3]和提高稻米的品质[4], 稻田中由于有鸭的存在, 可以少使用化肥和农药, 减少对农田环境的污染, 从而营造出绿色环保的生态环境, 生产安全无公害的农产品。本文以鸭稻种养模式为研究对象, 分析鸭的生长性能和水稻的经济效益。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在荆州石首某公司进行, 选择同批次孵化的2周龄体重相近、健康的荆江麻鸭1 200羽。稻田种植糯稻, 生育期120 d, 株间距15 cm×40 cm.
  
  1.2 试验设计
  
  把1 200羽荆江麻鸭, 随机分成3组, 每组400羽, 每组均采取鸭稻种养模式:鸭再生稻第一季、鸭再生稻第二季、五彩鸭稻。每亩稻田投放麻鸭12羽, 试验稻田一共分为3块, 每块稻田面积约为30亩。试验期1个月。
  
  1.3 饲养管理
  
  每块稻田四周田埂上使用4指规格尼龙丝网围隔起来, 围网高0.8 m, 防止鸭子外逃和进入其他的稻田。在每块稻田上搭建一个简易的鸭棚, 作为鸭子休息、避雨和补饲场所 (见图1 A) .水稻移栽后15 d, 在6月28日将麻鸭放入稻田养殖, 麻鸭在田间自由活动和采食 (见图1 B) .每天18:00进行补饲, 饲料为稻谷, 根据田间饲料情况酌情补饲, 稻田养鸭免疫程序按常规进行, 水稻开始抽穗时将鸭从稻田里收回。
  
  1.4 鸭生长性能的测定
  
  试验期间每周每组随机选择10羽荆江麻鸭 (公母各半) 测定体重, 现场记录数据;每天观察鸭在稻田里的活动和生长情况。
  
  1.5 数据统计
  
  所有数据采用Excel 2007进行统计与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鸭不同投放密度对水稻生长状况的影响
  
  鸭不同投放密度对水稻生长状况的影响见表1.按每亩稻田投放18羽时, 对稻田的毁坏程度较大;按每亩稻田投放15羽时, 会出现部分稻田毁坏的情况;而鸭投放密度为12羽/亩时, 水稻的生长状况良好 (见图1) .
  
  表1 鸭不同的投放密度对水稻生长状况的影响

  
  图1 鸭蛙稻养殖模式图

  
  A:麻鸭在鸭棚活动;B:麻鸭在稻田中活动

  
  2.2 不同鸭稻种养模式下鸭生长性能比较
  
  试验期间鸭体重的变化情况见表2. 鸭随着日龄的增加体重也在不断地增长, 3~4周龄鸭平均体重增长较快;而4~6周龄鸭平均体重增长明显变慢。不同鸭稻种养模式下, 投放鸭各周龄的体重均差异不显着 (P>0.05) .
  
  表2 三种模式下鸭体重的变化
 
  2.3 三种模式水稻经济效益分析
  
  常规稻田种植与鸭稻种养模式的经济效益见表3.三种模式的效益是:五彩鸭稻>鸭再生稻>常规稻田。与常规稻田相比, 鸭稻种养模式的水稻产量较低, 但经济效益较高。鸭稻种养模式每亩稻田比常规稻田的经济效益高930、1 300元。
  
  表3 三种模式的经济效益

  
  3 讨论
  
  3.1 鸭稻种养模式的投放密度与经济效益
  
  2016-2018年期间, 稻田中投放麻鸭的密度分别为18羽/亩、15羽/亩和12羽/亩, 发现每亩稻田投放12羽麻鸭对水稻生长状况影响较小, 没有发生稻田被毁坏的情况。所以, 从水稻生长状况分析, 在稻田中投放鸭的数量要适当, 不宜过多。这与前人研究的结果相一致[5].
  
  在本研究中, 发现在4~6周龄这段生长周期内, 鸭子的体重增长速度较慢, 这可能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本试验给鸭投喂的饲料为稻谷, 营养较为单一, 可能不利于鸭的生长;环境条件对鸭的生长速度会产生较大影响[6].开展本试验的时间是在2018年7月份, 正值当地夏季炎热的时候, 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 鸭的食欲降低, 在稻田中的觅食量相应减少, 这些都可能造成鸭的生长速度变慢。
  
  在三种水稻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比较中, 五彩鸭稻的经济效益最高, 种植的是不同品种的糯稻, 如:黑糯稻、紫糯稻等, 不同颜色的稻米可以深加工成食品和酿酒等, 具有很高的价值。同时, 五彩鸭稻种养模式所产生的生态效应和社会效应是十分巨大的。
  
  3.2 鸭蛙稻养殖模式的绿色防控措施
  
  目前在石首市团山寺镇建成了“鸭-蛙-稻”科普示范基地, 已具备较为成熟、可推广和适用的养殖技术, 以下是“鸭-蛙-稻”养殖模式的核心示范内容。
  
  (1) 施用有机肥, 配施中微量元素肥料, 种植绿肥, 减少化肥使用量。
  
  (2) 沤泡稻蔸, 直接杀死二化冥等害虫越冬虫蛹。
  
  (3) 安装选择性光源杀虫灯, 按水稻主要害虫生物节律开灯灭蛾, 降低害虫发生基数, 减少对天敌的杀害。
  
  (4) 投放工作鸭, 除草、吃虫、通风、活泥, 减少病虫害。
  
  (5) 水稻始穗期收回成鸭后投放青蛙吃虫。
  
  (6) 安装性诱捕器, 利用性诱剂诱蛾降低雄蛾基数。
  
  (7) 投放生物导弹, 利用赤眼蜂卵块 病毒制剂攻击、感染害虫。
  
  (8) 种植诱虫植物, 田埂种植香根草诱集杀灭害虫。
  
  (9) 应用酸性电解水, 用酸性氧化电解水浸泡种子, 提高秧苗抵抗力, 用酸性氧化电解水单用或配合杀菌剂叶面喷雾防控。
  
  4 小结
  
  (1) 在稻田中投放麻鸭的密度为12羽/亩时, 水稻生长状况较好, 可根据鸭体型大小适当增减投放数量。 (2) 与常规稻田和鸭再生稻相比, 五彩鸭稻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最高。 (3) 在鸭稻种养模式中, 投放工作鸭、青蛙和种植诱虫植物等绿色防控措施可更好地提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卢跃红, 魏红江, 张曦, 等。国内外稻鸭共生的研究现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21 (1) :81-85.  
  [2]张波, 丘俊超, 罗�b�b, 等。从“稻田放鸭”到“稻田养鸭”:明清时期“稻田养鸭”技术与特点--以广东地区为中心[J].农业考古, 2015 (1) :34-40.  
  [3]王强盛, 黄丕生, 甄若宏, 等。稻鸭共作对稻田营养生态及稻米品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5 (4) :639-645.
  [4]王建林, 李婕, 曹元元。稻鸭共生有机栽培模式对黄河三角洲稻米品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 2016, 27 (7) :2315-2320.
  [5]黄兴国。稻鸭生态种养对稻、鸭生长与营养品质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 2008.  
  [6]李霞, 李小芬, 季�D。稻鸭共生模式对绍兴鸭生产性能的影响[J].现代畜牧兽医, 2012 (8) :56-59.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