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通的儒风变古及其典范意义

发布时间:2017-05-25 15:41:17
  摘要:魏晋南北朝以来,佛、道势力迅速膨胀,儒学式微,王通以道自任,主张儒风变古,自觉地祭起弘扬儒学的大旗。他跳出传统经学章句注疏的藩篱,把儒学与现实结合,认为儒学的复兴与重振应该利用、吸收和凭借释道二教的资源,以实现“三教归儒”、重建儒学新体系的最终目的。王通提出“三教可一”“穷理尽性”的理论,承认了三教独立存在的价值,坚守儒学正统的立场,使儒学真正融化并吸收释、道二教的思想因素成为可能,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有重要典范意义。
  
  关键词:王通;儒风变古;三教可一
  
  王通(公元584-617年),字仲淹,谥号文中子,隋朝河东郡(今山西永济县)龙门人。河东王氏世代以儒学传家,具有深厚家学渊源。王通自幼博览群书,胸怀济世安民之志,一生授王佐之道。“(通)受《书》于东海李育,学《诗》于会稽夏�_,问礼于河东关子明,正《乐》于北平霍汲,考《易》于族父仲华。”[1]263隋文帝仁寿二年(公元603年),王通进献《太平十二策》,虽受文帝赏识,但未获重用。王通继而退居河汾,收徒讲学,门人弟子往来受业者千余人,名重一时,俨然为隋唐之际思想文化界之翘楚。他倡导王道,以孔孟之道为立身行事之本,提出“三教可一”的理论试图挽救儒学衰微不振的局面,对中国隋唐之后的思想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一、儒风变古的迫切性
  
  儒学在汉代确立为国家的统治学说之后,并非长期稳居独尊地位,而是始终处于动态变革之中。儒学在成为统治学说之初,就有众多分歧,汉代有齐学、鲁学之分,以后更是“言人人殊”,注疏层出不穷。北方自永嘉之乱后,“二都鞠为茂草,儒生罕有或存,坟典灭而莫纪,经沦学废,奄若秦皇”[2],经学沦丧十分严重。加之中原政权更替不迭,统治者或重玄老,或崇佛教,而儒学衰微,经学诠释本就纷乱不一,这时非但家法不能守,反倒徒增滋乱。北朝以来,书籍渐聚,学校恢复,经学昌盛,乃至形成与江南“南学”并立的“北学”,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称其为“经学分立时代”[3].总体而言,经学呈衰败之势,主要因为北朝经学基本上承袭汉代师法、家法,固守章句之学而无创新。晋南渡之后受玄学清谈世风和佛教传播的影响,学者多以玄言解经注经,而疏于训诂;北朝较多继承了汉末的经学传统,重训诂,死守章句。无论这些家法、师法有多少,都是基于《五经》进行诠释,这种诠释往往采用注疏体形式,多固守旧说而无新见,儒学则深陷于空洞琐碎的经义中不能自拔。儒风变古,势在必行。
  
  王通之家世传经学,其《时变论》《五经决录》《政大论》《政小论》《皇极谠义》等皆以创通大义、贯串群经为主,非传统“章句之儒”一路。他论历代得失及帝王之道,不讲训诂注释,也不据汉魏各家之注论经义,对于那种固守家法、师法的章句之学和博综各家之说的学风予以猛烈的批评。他在《中说·周公》中说:“刘炫见子谈六经,唱其端,终日不竭。子曰:‘何其多也!’炫曰:‘先儒异同,不可不述也。’子曰:‘一以贯之可矣。尔以尼父为多学而识之耶?’炫退。子谓门人曰:‘荣华其言,小成其道,难矣哉!’”[1]105王通认为刘炫解经繁言赘句,只求先儒注传之同异,不能贯通群经,融通大义,只能是小成其道。他痛斥当时经学之失:“子曰:盖九师兴而《易》道微,三传作而《春秋》散……故齐、韩、毛、郑,《诗》之末也,大戴、小戴,《礼》之衰也。《书》残于古、今,《诗》失于齐、鲁,汝知之乎!”[1]57章句之儒的注与孔子本义日渐疏离,不可避免地走向繁琐的章句之学,而走上章句注疏方向的经学则是一种僵化的经学,久之竟流于形式而成为弊病,极大地妨碍了经学的发展。唐初为了抗衡佛道力量不断增长以及“儒学多门、章句繁杂”[4]4941的情形,唐太宗强调以儒家思想作为立国理论,下令整理《五经正义》。然而唐太宗崇尚儒学“亦不过承继南北朝以来正义义疏繁琐之章句学耳”[5].唐高宗嗣位后,“薄于儒术”,武则天称制,“国子生徒不复以经学为意”[4]4942,而到唐中后期,“王公士庶,奔走施舍,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4]4198,士大夫也有弃儒从释者。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国子祭酒杨奏曰:“今明经习《左氏》者十无二三”,“《周礼》《仪礼》《公羊》《谷梁》殆将绝废。”[4]4820王通早已意识到章句之学的发展势必造成儒学的严重危机,所以他强调以义理之学替代章句训诂,跳出传统经学藩篱,把儒学与现实结合,以经世致用来应对时局变化。他说:“《书》以辩事,《诗》以正性,《礼》以制行,《乐》以和德,《春秋元经》以举往,《易》以知来,先王之蕴尽矣。”[1]198日本学者安进小太郎在其《经学史》中多次探讨汉唐章句之学与宋儒义理之学的差异,他十分赞同同胞诸桥辙次先生的论断:“学问的实用化,即努力于以经书的解释匡救时势。宋儒经常感叹汉唐的学问无益于经世之用。”[6]王通于儒学的想法,正如宋儒一样,是将经学的实用化置于重要地位。
  
  其二是统治者提倡佛教,严重威胁到儒学的统治地位。隋朝以降,一统的王朝需要有统一的思想,以修身为起点,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学说最适宜充当这一角色。然而在佛、道之风披靡天下、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下,儒学则式微不振。南北朝以来,东晋的孙绰以佛教为本;南齐的张融认为三教本一,无本末之别;梁武帝定佛教为国教,以佛喻日,儒、道为众星,明确主张佛教是“正道”.儒学日益“玄学化”“佛学化”,地位每况愈下。隋统一全国后,文帝废除北周禁佛政策,于是“天下之人,从风而靡,竞相景慕,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7]1099.自中央到地方,虽庠序重设,然“空有建学之名,而无弘道之实”[7]1706.即便如杨素、苏夔、李德林等当朝肱股之臣亦“言政不及化”“言声不及雅”“言文不及理”,天下儒者无礼、无乐、无文,到处都是尸位素餐者,则“王道何以兴乎?”[1]12儒学发展步履维艰,危机重重,已经到了非对其自身改造不可的地步了。改造和振兴儒学的重任就落在王通身上。王通身处隋末乱世,曾上言《太平十二策》以“尊王道,推霸略,稽今验古”[1]263兜售自己,“如有用我,则执此以往”[1]202,然“有道无位”,终以失败告终,只好带着“我道不行,今知之矣”的无奈,归隐乡间,着述授徒来彰显其志。王通效法孔子续“六经”,传学布道,在他看来,“圣人达而赏罚行,圣人穷而褒贬作。皇极所以复建,而斯文不丧也”[1]9.这正是王通虽居魏阙之下,江湖之远,仍以复兴王道、重塑儒家正统为己任的原因。他曾言:“千载而下,有申周公之事者,吾不得而见也”,“千载而下,有绍宣尼之业者,吾不得而让也。”[1]52吾“续《书》,以存汉晋之实;续《诗》,以辩六代之俗;修《元经》,以断南北之疑;赞《易》道,以申先师之旨;正《礼》《乐》,以旌后王之失,如斯而已矣”[1]160.儒学具有观先君之业、建义明道、垂则立训的功能,只有通过执古以御今的方式,在不悖于理的前提下,对儒学加以适当改造和调整,儒学才能真正承担起恢复王道、延续儒家道统的历史使命,才能够重新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
  
  二、儒风变古的途径
  
  一是倡导王道。隋末之世,儒学式微,已不能适应新王朝建立的需要。王通曾言“王道之驳久矣,大义之芜甚矣,《诗》《书》可以不续乎”[1]51,他一生�I卫周孔之道统,宣扬儒学,推崇以“五常”为重心的王道思想。“千载而下,有申周公之事者,吾不得而见也;千载而下,有绍宣尼之业者,吾不得而让也。”[1]52王通之教正是继素王之道。其《中说》,首列《王道》,其次《天地》,再次《事君》,继之《问易》《礼乐》《述史》《魏相》《立命》,终之《关朗》,正是其法天地,立圣王、倡教化、兴文立制、穷理尽性之王道思想的高度凝炼。他说:“四民不分,五等不建,六官不职,九服不序”,则“皇《坟》帝《典》不得而识”[1]252,不以三代之法治天下,国则危。贾琼因汉武帝从来没有接受过劝谏,而称其暴虐,王通却说武帝为英明之主,虽不听劝谏,然可以“悦而容之”,“故贤人攒于朝,直言属于耳。斯有志于道,故能知晦则康帝业”[1]154.武帝借观乎人文,完成以化成天下的壮举。王通认为这正是圣王事业,即所谓王道。王通乐而好道,勤而不倦,屡伸己说,而承先人之志。他在陈述写作《元经》的原因时,极力批判晋、宋、齐、梁、陈五朝弃先王之道而致国亡,主张君子当“大其言,极其败,于是乎扫地而求更新也”[1]179.房玄龄对薛收说“大道不行已知之矣,先生何必汲汲于此呢”?薛收云:“修之之道:从师无常,诲而不倦;穷而不滥,死而后已;得时则行,失时则蟠。此先王之道所以续而不坠也,古者谓之继时。”[1]241历代儒者前仆后继,延续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之道,而王通俨然是此种正统意识的继承者、弘扬者,其学“颇近于正而粗有可用之实”[8],正如宋代叶适所言王通是“以圣人之心处后世之变”[9].
  
  董常尝言:“夫子自秦归晋,宅居汾阳,然后三才五常各得其所。”[1]72000多年前的孟子就提出仁、义、礼、智“四德”.西汉时期董仲舒首先把“仁义礼知信”作为整体道德要求,概括为“五常之道”[10].王通认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抓根本,为政的根本就是“明王道”.他云:“天下之危,与天下安之;天下之失,与天下正之。千变万化,五常守中焉。”[1]114这就是说,天下的安危、得失,需要举天下之力共同来治理;而天下的安危、得失又是时刻处于千变万化之中,此消彼长的。尽管为政者治理天下,头绪繁多,但其最根本原则就是“守中”,即坚守“中道”.他所说的“中道”,实际上就是仁义礼智信“五常”的统一,即由周公创立、孔子述作的儒学之道。“薛收问仁,子曰:五常之始也。问性,子曰:五常之本也。问道,子曰:五常一也。”[1]181他认为人的本性是仁义礼智信,五常同时又统一在道中。这与理学家将“理”或“心”作为万物本源的思想是一致的。
  
  “仁”是古代社会人伦思想系统的核心,是五常的基础。孟子云:“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11]王通特别重视仁义,因为仁义是教化之本。先王之道的实施都是从仁义始,继而发扬道德、兴起礼乐。因此王通强调在上者,无论面对何种情况,在处理具体问题时,都要以仁义为先,这正是儒家以仁义为核心的一贯精神的体现。王通虽十分重视仁义,却认为仁义需由礼来节制。
  
  礼是通向仁者,达到大中至正之道的门户所在,得礼则道在其中。“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12]礼是人道之极,圣人以礼节制天下。礼废,则天下无成人,无家道,遗其亲,忘其祖。他又强调礼是实践仁义的凭借,“申之以礼乐,可以成人矣”[1]155,圣人明礼,故“能辩上下,定民志”[1]159.正如张怀承所说,“仁义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和胸怀、一种德行,但仅有仁义是不够的,还需要礼来约束和规范,只有这些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生活的良好制序和人际关系”[13].礼作为个人行为的规范和准绳,规定个人对家族、国家的权利、义务,是维护社会生活,调节人际关系的方式和手段。
  
  “信”从来都被儒家视为“立人之道”和“立政之本”.孔子说:“信则人任焉。”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父母安之,兄弟爱之,朋友信之,施之于有政”[1]147,如此道就等同于实行矣,王通继承并发扬了孔子这种理论。如果发生“上失其道,民散久矣”的情况,统治者“导之以德,悬之以信”不啻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世之法。王通希望在上者都能够通过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在治民、使民时能够“推之以诚”“镇之以静”,使百姓敬服,就能达到“不言而信,不行而谨”[1]110的圣人之道。王通重视五常之道,倡导主体的一切行为均应以礼为准,这正是其恢复治国安邦之道、纲常名教之理的政治要求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
  
  二是提出“三教可一”论。南北朝后期,佛教在统治者的大力支持下已发展成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道教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儒学失去独尊地位,受到佛、道的严重挑战。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与统治者的整体利益,必须加强意识形态的控制,以确保政治一统。然儒、释、道三教相互斗争,彼此削弱,无法真正满足新兴封建国家对统一思想文化的迫切需求。一些儒者主张强行废除佛道二教,以保障儒学独尊地位。王通明确反对将佛、道与儒学一起作为统治者的意识形态,认为这样会导致“政恶多门”的局面。但他也不主张强行废止佛、道二教,因为用暴力的行政手段遏制业已成为民众普遍信仰的佛、道二教,必将引发信奉者更为强烈的反抗情绪。同时废佛、止道也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不利于国家之长治久安。作为一位具有大局观的思想家,王通在对待佛、道问题上,表现出较一般人更多的理性。《中说》云:“或问佛子。曰:‘圣人也'.曰:’其教如何?‘曰:’西方之教也,中国则泥。轩车不可以适越,冠冕不可以之胡,古之道也。‘”[1]108王通并不否认佛教对于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与作用,但是佛教作为来自西方的学说,有其特定的产生背景,就像“轩车不可以适越,冠冕不可以之胡”一样,未必适应中国的实际环境。王通十分欣赏道家的“名实相生,利用相成,是非相明,去就相安”[1]140“自知者英,自胜者雄”[1]119等唯物主义的观点。但他又云“长生说”是欺人之谈,“仁义不修,孝悌不立,奚为长生!”[1]166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不在于生命过程的长与短,而在于能否在有限的生命中修习仁义、重视孝悌。儒家在毁佛、排道之前,总是极力夸大其祸国殃民,蛊惑人心的负面作用,王通不同意这种偏执之论。他云:“《诗》、《书》盛而秦(周)世灭,非仲尼之罪也;虚炫长而晋室乱,非老庄之罪也;斋戒修而梁国亡,非释迦之罪也;《易》不云乎,苟非其人,道不虚行。”[1]107在王通看来,儒、释、道三教只是一种学说,它们可以对政治发生相当的影响,但并不必然地决定政治的进程和结果。一个政权的覆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而不是某种学说。前人把晋、梁亡国的根本原因归之于谈玄、佞佛,释氏,这极不符合历史事实。
  
  对于三教之间的关系,王通不是简单地要求废除佛、道,儒学一统,而是认为三教各有所长,同时又各有缺陷,应“善述九流”[1]98,“共叙九畴”[1]97.在王通看来,包括儒学在内的“九流”都有其不可偏废的方面,也各有弊端,没有绝对完美的思想理论。王通非常重视各家思想学说,反对固执己见,墨守成规,强调儒家应以“不度不执,不常不遂”[1]69的态度,吸收释、道二家之长,使三教相互融通,最终达到三教一统的目的。“王通对佛老采取宽容的、同情和理解的态度,从总体上视为与中国传统思想,甚至儒家思想同质的一种思想体系。”[14]这样,王通便站在儒学的立场上,对释、道二教进行了批判和扬弃,既承认它们的价值与意义,又拒斥他们的虚诞成分。
  
  从儒、释、道三家倡导的价值目标所反映的精神实质来看,儒家追求现实的功名,以整体利益作为价值目标;道家追求的是生命永恒,以精神独立自由为价值目标;佛教则追求生命的超越,以彻底的觉悟为价值目标。儒、释、道三种价值观念,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三重目标,三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基于此种认识,王通提出了“三教可一”论。有学者认为:“所谓’三教可一‘,不是三教合一,组成一个新的宗教,而是’可一‘于’使民不倦‘这一传统儒学的政治教化目的。所以,王通的’三教可一‘思想,不是纯粹学术性观点,而是带有明显政治教化性质的实用观点。”[15]这个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从王通的一贯思想来看,他说的“可一”,不是“合一”,而是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使儒学吸收佛、道的哲学精华,以增强其思辨能力,继续保持儒学的统治地位,维持以儒学为主导的思想统一,最终达到“使民不倦”的目的。
  
  总之,王通一方面渴望儒学的复兴与重振,另一方面也没有像先前的儒者那样盲目排斥佛道,相反,他期望在容忍释、道二教独立存在的同时,应该利用、吸收和凭借释道二教的资源,从而实现“三教归儒”的最终目的,重建儒学的新体系。
  
  三、儒风变古的典范意义
  
  中国文化在历代都具有强大的整合功能,释、道二教的发展过程,也是与儒家主流文化矛盾斗争、调和互融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言,王通弘扬儒学,标榜王道,提出“三教可一”“穷理尽性”的理论,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有重要典范意义。
  
  首先,王道自任的使命感泽溉后人。穷愁困厄历来是重任在肩者所由之途,仁者生命的价值在于以天下为任的文化使命感和责任心。既以文化托命自身,以弘济苍生为心,慨然当任天下之重,每至国家正统思想临危之际,无论在朝在野,儒者都常以天命在兹自勉。董常之亡,王通奔丧,当地人不肯接待,他被饿得面黄饥瘦,仍注《易》不辍。他告诫弟子:“困而不忧,穷而不慑,通能之,斯学之力也。”[1]189他的学生常以先生不仕而感到惋惜,叔恬深谙王通之志。他说:“孝悌为社稷,不言为宗庙,无所不知为富贵,无所不极为死生,天下宗之,夫子之道足矣。”[1]199王通虽无由出仕,其王道思想借助其续“六经”之举得到充分施展,又安用仕?王通常常感慨,自司马迁、班固以来,史书繁多而杂乱,以致出现“天人之意其否而不交乎!制理者参而不一乎!陈事者乱而无绪乎!”[1]6的情况,王道之晦暗不明久矣。魏晋至隋,儒学颓废,王道丧失极为严重,不仅庠序无闻,甚至于“儒道坠泥途,诗书填坑阱”[4]4953,所以王通感慨“仲尼之述,广大悉备,历千载而不用,悲夫!”[1]263“甚矣!王道难行也。”[1]91王通一族六世弘扬儒学,以继承儒家大道为己任,然未尝得其用,故续《诗》《书》,正《礼》《乐》,修《元经》,赞《易》道,以志其皇极之道。在他看来,要恢复儒学就要“服先人之义,稽仲尼之心”,这样“天人之事,帝王之道”就会昭昭然明矣![1]1他云:“太古不可复,是未知先王之有化也。”[1]233当然,王通复古,不是惟古是从,实以复古而通变。王通曰:“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1]97作为一传道者,他续“六经”以明周、孔之道,传达其济世安民的务实精神。这种天命在兹的使命感正是文化命脉传统所系的核心所在。“盖自孟子历两汉数百年而仅称扬雄,历六朝数百年而仅称王通。历唐三百年而唯一韩愈,六经之学,其着于世者若此而是匪难乎!”[16]王通之后,华夏历遭劫难,继统而立者,不绝如缕,韩愈、柳宗元、陆象山、叶适、朱熹、李贽无不受其滋溉。为了与佛、道相抗衡,消弥其社会影响与危害,韩愈认为有必要重振儒学,恢复儒家道统。“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社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17]这种以仁义为中心的道,正是对王通“王道”思想的延伸。宋代孙复、石介对王通、韩愈备加推崇,而朱熹则将韩愈的代相传授的系统正式命名为“道统”,其影响可见一般。
  
  其二,“三教可一”的理论可以更好地处理出世与入世的关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进则为儒,退则为道,而再退则为佛。儒家以社会为安身立命之所,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建功立业,具有强烈的入世性。道家则以高迈、超逸的态度直面社会和人生,追求精神的自由与独立。而佛教是出世的宗教,以追求生命的超越为目标,以无我之心待人待物,最终悟性成佛。林语堂《吾国与吾民》认为:“每一个中国人当他成功发达而得意的时候都是孔教徒,失败的时候都是道教徒。”[18]李约瑟曾说:“无论如何,儒家和道家至今仍构成中国思想的背景,并且在今后很长时间内仍将如此,德效骞说得好:’儒家思想是成功者或希望成功的人的哲学。道家思想则是失败者或尝到过成功的痛苦的人的哲学。‘道家思想和行为的模式包括各种对传统习俗的反抗,个人从社会上退隐,爱好并研究自然,拒绝出任官职,以及对《道德经》中悖论式的’无欲‘的话的体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中国人性格中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19]似乎三教水火不融。王通撇开历来学者对三教的成见,强调儒、道、佛不总是简单的前后相继的关系,也可能存在交叉,三者在以儒学为主的前提下,可以共存并协调发展,所谓“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所以提出“三教可一”说。“三教调和”之论起于东汉末年的牟子,南北朝时更是盛行。孙绰、宗炳、梁武帝等人多儒玄双修、儒释双修,不囿一教一宗。但这些学说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未在现实实践中真正实行,而王通则是以儒家身份大力倡导儒、释、道三教互通互融、互补互利,“这是儒、释、道三者关系由引互排拒为主向相互融合方向转变,并形成以儒学为主体的混合型意识形态的一个信号”[20].这样三者相互融合、互为补充,又各自独立,这对于构建国人的理想人格具有典范意义。
  
  其三,“穷理尽性”的理论对宋明理学产生具有开创意义。隋代儒学地位不断下降,逐渐丧失了和佛、道竞争的能力,必须进行改造才能挽救自身的危机。王通认为:“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1]97儒学必须面对不断变化的现实,广收博纳,成为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才能保持其主导地位,在与佛、道的斗争中占得先机。王通对儒风变古的贡献还在于提出了“穷理尽性”的理论。他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言道之难进也。故君子思过而预防之,所以有诫也。”[1]126-127在王通看来,“道心”是人潜在的深层思想,“人心”是人后天行为的结果。如果“人心”过度膨胀,就会抑制“道心”,就须“以性制情”,故君子须“思过而预防之”.王通说:“以性制情者鲜矣。我未见处岐路而不迟回者,《易》曰: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1]235他特别重视人本性的发明、“道心”的培养,并认为“穷理尽性以至于天命”是达到“以性制情”的方式手段。如此就可以尽人之本性,达到“明三纲,达五常”的境地。王通对“人心”和“道心”的思考以及思考中所孕育的新因素,“对唐宋意识形态上的变化,对于理学的产生,显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21].
  
  总之,王通的儒学变古思想不仅承认三教独立存在的价值,坚守了儒学的立场,而且改变了以往儒、道凭借本土文化反对外来佛教,把佛教与儒学绝对对立起来的思想及主张,为封建统治阶级,尤其是儒家士大夫们部分接纳和吸收佛、道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使儒学真正融化、吸收释、道二教的思想因素成为可能,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有重要典范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沛。中说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唐]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2888.
  [3]皮锡瑞,经学历史[M].周予同,注。北京:中华书局,1959:170.
  [4][后晋]刘�c。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陈寅恪。论韩愈[M]//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321.
  [6]安进小太郎。经学史[M].林庆彰,译。台北:万卷图书有限公司,1995:135.
  [7][唐]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
  [8][南宋]朱熹。朱文公文集[M].朱杰人,等编。朱子全书:第2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3283.
  [9][北宋]叶适。叶适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0:743.
  [10][东汉]班固。董仲舒传[M]//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2505.
  [1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329.
  [12][唐]欧阳询。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674.
  [13]张怀承。中国学术通史:隋唐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49.
  [14]崔大化。儒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21.
  [15]赵吉惠。中国儒学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463.
  [16][南宋]高似孙。史略[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64.
  [17][唐]韩愈。韩昌黎文集注释[M].阎琦,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22.
  [18]林语堂。吾国与吾民[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107.
  [19]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78.
  [20]孙以楷。道家与中国哲学:隋唐五代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25.
  [21]尹协理,魏明。王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205.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