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英国谷物价格研究

发布时间:2014-11-26 01:28:13
   【摘 要】小麦、黑麦、大麦、燕麦是中世纪英国最主要的农产品,也是重要的商品,中 世 纪庄 园账簿 中 记录 了大 量 的谷物交换情况,保留了丰富的价格资料。 12-15 世纪的谷物价格经历了持续上涨、剧烈波动、下降分化三个阶段。 同时,谷物价格的波动具有较强的生产周期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并因其质量等级不同而具有差异性。 人口需求、货币量是引起谷物价格变化的重要因素,而气候是造成谷物价格剧烈波动的原因。 谷物价格的变化反映了中世纪靠天吃饭、生产率极低的农业经济模式。
 
   【关键词】中世纪;谷物价格;人口数量;货币量;灾荒

  中世纪英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谷物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12 世纪以来,英国交换经济有较快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密,货币体系不断完善,货币数量急剧增加,乡村市场如雨后春笋密集建立,为农产品交换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了农产品的市场交易。国内学者对中世纪英国农业生产率、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已有较深入的研究,但对于农产品的商业化研究则是刚刚起步。谷物是中世纪最普遍、最重要的商品,谷物价格的波动对领主经济和农民经济都有重要影响。鉴于国内学者尚无系统研究成果,本文在西方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中世纪英国谷物价格的波动进行梳理,并探讨其特征和原因,以期深化对农业经济史的研究。
 
  一、谷物与商业化
 
  中世纪英国的谷物包括小麦(Wheat)、大麦(Barley)、黑麦(Rye)、燕麦(Oat)、豆类(Legumes)以及混合种植谷物,如麦斯琳(Maslin,小麦和黑麦的混合),德里奇(Dredge,大麦和燕麦的混合)等等。
 
  从消费用途的角度,谷物可分为三种类型2:(1)面包谷物,是中世纪面包的主要原料,包括三种,小麦、黑麦以及小麦和黑麦的混合谷物麦斯琳。依据庄园自营地的数据,黑死病之前英格兰面包谷物占了谷物种植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强,甚至超过 40%。在黑死病之后,面包谷物略有下降,但仍占三分之一左右。(2)饮料谷物,主要用于酿制麦酒(Ale),包括两种,大麦以及大麦与燕麦的混合谷物。饮料谷物的种植面积一直呈上升态势,1250-1299 年占谷物种植总面积的 16.5%,14 世纪下半叶已经超过了四分之一。(3)浓汤与饲料谷物,主要是燕麦和豆类(League),豆类又包括豌豆、野豌豆和蚕豆,它们的用途是制作浓汤或牲畜的饲料。1320 年代在赫姆斯比庄园(Hemsby)燕麦净收获中,36%用作食物消费,54%用作饲料,10%用于出售,豆类作为饲料少一些,仅有 8%的豆类用于喂养牲口3。
 
  由于土壤、气候等因素,谷物的生产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小麦需要在气候温和、比较干燥的环境下种植,主要盛行于南部和东部;燕麦多在北部种植;大麦生存能力比较强,多在西部和北部种植,另外诺福克也盛行种植大麦,从 1250-1739 年,播种面积比例均在 40%以上,而小麦的种植面积在中世纪一直低于 20%,这种比例一直维持到 18 世纪中叶4。因此,谷物种植的区域性导致了谷物交换,小麦从南部、东部向西部和北部流动,大麦、燕麦则从北部向伦敦等地流动,促进了谷物的交换。除此而外,还有如下经济原因促使了谷物商业化的发展。其一,中世纪英国领主的地产分布都较为分散,距离领主所在地较远的庄园一般是将谷物出售上交现金,领主于就近市场购买所需谷物。温切斯特主教的利普顿(Rimpton)庄园,距离温切斯特很远,运输成本很高,谷物都是在当地市场出售之后向主教送交货币,该庄园上小麦、燕麦的商业化率分别达到 69%、63%5。其二,为了资金周转而出售谷物,威斯敏斯特修道院院长在 1285 年和 1291 年,要求庄园的管事出售谷物,高达 21 英镑和 22 马克6。他们随时都准备着去出售小额的谷物以做它用。1295 年修道院长要求托登汉(Todenham)庄园管事出售 40 先令的小麦和燕麦以购买母牛1。其三,熟悉谷物交易规律的管事、商人会在低价时购进谷物,而在高价时售出,扩大谷物交易的数量。其四,农民也是谷物买卖的主力军。一方面,中世纪存在大量的小土地持有者,他们持有土地大都在 10 英亩以下,13 世纪晚期百户区拥有土地 7.5 英亩以下的农民占 45%,土地产出不足以维持生计,他们需要从市场上购买谷物。而那些持有土地超过 15 英亩的农民则有多余的谷物出售。另一方面,随着劳役折算的推进,货币地租的比重越来越重要,从整体上看,13 世纪货币地租已占到地租总量 2/3 以上2,农民需要出售大量的谷物以获取货币。
 
  小麦在所有的谷物中属于“奢侈品”,用于制作松软的白面包。黑死病之前农民是无法享用的,他们生产但不消费,用于出售获取货币以支付各种税负及封建罚金,因此,小麦的交换比率是最高的,通常被称为现金作物(Cash Crop)。阿贝尔认为 13 世纪初英国庄园中的小麦生产已有近一半走向市场,13 世纪末,这个比例上升到 2 /3 以上3。温切斯特主教地产账簿表明 13 世纪小麦的出售比例为 50%左右,到 14 世纪初已经上升到 70%4。由于商业化程度较高,不论是领主还是农民,小麦都是种植最多的谷物。但在黑死病之后,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农民也能够消费得起小麦制作的白面包,从而减少了小麦的出售,黑麦及混合谷物的需求也随之减少,交换比例大幅下降。大麦酿制的麦酒较浓,而且口感更好,在黑死病后逐步替代混合谷物德里奇成为主要的酿酒原料,其商业化程度有较大上升。燕麦除了酿酒之外,用于制作浓汤、喂养牲畜,但多是自给自足,很少到市场上出售,黑死病之后,由于牲畜饲养的增加,加上领主也需要购买燕麦以喂养马匹,燕麦的商业化率在一些地产上还有所增加。谷物商业化的变化,在伦敦周围十郡体现得更加清晰,1288-1315 年与 1375-1400 年相比,小麦和黑麦的出售率分别从 48%、28%下降到 34%、6%,而大麦和燕麦的出售率则从 34%、22%上升至 41%、37%5。
 
  尽管大量的谷物都是在当地的市场上出售,以便减少运输成本,但也不排除有远距离的出售。中世纪英国在很早就已经加入到谷物的国际贸易中,主要面向低地国家、波罗的海东部和斯堪的纳维亚地区6。从关税档案来看,出口不仅频繁,而且量大,显示出英国是一个谷物输出国。1300-1500 年间,15 个城市有出口记录,共计出口 164618 夸脱谷物,而进口仅 23859 夸脱,出口为进口的 7 倍7。
 
  对物价的系统记载源于财政署卷档(Pipe Rolls),财政署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审核王室收入,系统地记录了王室各项收支情况,包括谷物买卖的价格,记录的材料是羊皮纸,现存最早的是亨利一世时期1129-1130 年的卷档8。从 12 世纪晚期开始,领主加强了自营地的自主经营,并模仿财政署卷档制作庄园账簿(Competi,Manorial Accounts),详细地记载着每一年庄园的收支情况,以备领主核查,其中谷物交易,一条一目,均记录在案,包含着丰富的价格信息。第一个制作庄园账簿的是温切斯特主教地产,现存最早的是 1208-1209 年的庄园账簿,1270 年代后,庄园账簿已是庄园管理必不可少的文件,成为中世纪最重要、最丰富的价格史文献。此外,学校、医院等均要长期采购谷物,有专人登记、专人审计,留下了大量的账目。市场监管、编年史、买卖债务的诉讼记录中也保留有谷物的价格记载。这些档案成为解读中世纪商品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料1。在此,我们选取小麦、黑麦、大麦和燕麦作为主要样本来认识中世纪谷物价格的变化。
 
  二、谷物价格的长时段波动
 
  中世纪英国谷物价格的波动特点可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考察。
 
  (一)谷物价格的持续上涨(1165-1314)
 
  小麦商业化程度最高,它的价格波动具代表性,保存下来的价格资料也最丰富。最早的小麦价格记载源于 1165 年的财政署卷档,当年采购官员购买小麦的均价是 1.78 先令(1 先令 9.75 便士)2。从1165 年到 1199 年共有 21 年有小麦价格数据,平均价格为 23.8 便士,接近 2 先令,非常低的价格水平,波动幅度也不大,最高的为 1175 年的 4 先令,最低的为 11.75 便士,不足 1 先令。从 13 世纪开始到大灾荒前,小麦价格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13 世纪上半叶,平均价格超过 4 先令,是 12 世纪下半叶的 2.2 倍,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格分别为 6.42 和 2.29 先令。13 世纪下半期的小麦价格又有进一步的增长,在有价格记载的 43 年中,平均价格超过 5.5 先令,比 13 世纪上半叶增加 26%,其中 27 年的价格在 5 先令之上波动,波动幅度更大,最高为 9.23 先令,最低为 2.88 先令,1295 年的小麦价格达到这一时期的顶峰,第二年便下降到 4.83 先令,第三年又增加到 6.33 先令。1301-1314 年中,最高价格为1309 年的 7.98 先令,最低为 3.65 先令,价格水平与前 50 年基本持平,但最低价格却相比提高了四分之一。12 世纪之前,小麦价格主要在 1-2 先令之间波动,13 世纪上半叶则主要在 3-7 先令之间波动,下半叶主要在 4-8 先令之间波动,14 世纪初与 13 世纪下半叶的价格基本持平,为 12 世纪小麦均价的 2.8 倍。因而,1165 年到大灾荒之前的 150 年,小麦价格呈现阶梯式持续上涨的态势。
 
  根据表 1 的统计,其他谷物具有与小麦相同的价格趋势。黑麦价格的最早记载是在 1208 年,为2.35 先令,在其后 107 年中,上涨的特征也是非常明显的,13 世纪上半叶均价超过 3 先令,下半叶和14 世纪初均超过 4 先令。黑麦是小麦的替代谷物,与小麦价格最为接近,平均价格为小麦的 81%,在小麦价格高涨之时,都能对应到高的黑麦价格,1257 年小麦价格达到 8.06 先令时,黑麦价格为 7.09先令,二者都是 13 世纪的最高价格之一。12 世纪仅有 1190 和 1192 年有大麦价格的记录,均价为 1先令,13 世纪上半叶、下半叶平均价格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而且 14 世纪初的大麦价格比前半个世纪的均价还要高出 11%。作为饮料谷物的价格要低于面包谷物,平均为小麦价格的 68.63%。1171年财政署卷档就记载了燕麦的价格,为 1 先令,12 世纪的价格与大麦相近,13 世纪之后却成为最廉价的谷物,在大灾荒之前,共有 89 年有相关的记载,平均价格为 2.04 先令,仅相当于小麦价格的 41%,黑麦价格的 49%,大麦的 58%,但在价格趋势上,同样呈现出不断上升的特点。
 
 
  (二)谷物价格的剧烈波动(1315-1375)
 
  大灾荒到黑死病之后的 25 年,英国谷物价格出现了两个高峰,而同时也出现了 13 世纪以来的最低价格,谷物价格表现为剧烈的波动。大灾荒导致谷物价格进一步高涨,形成中世纪价格的第一个高峰。罗杰斯以英格兰东南部各郡的价格记载进行统计,1315 和 1316 年的小麦均价高达 14.91 和15.99先令,是 1300-1314 年小麦均价的 2.58 倍和 2.77 倍,1317 年开始回落,但也高达 8.29 先令2。法莫尔的统计比罗杰斯更全面,1315、1316 的小麦价格为 16.67 和 16.48 先令。而在灾荒严重的地区,谷物价格更高,1316 年在伦敦的小麦价格达到 40 便士 1 蒲式耳,在其周围也达到了 30 便士,合计每夸脱26.7 先令和 20 先令3。布里德林顿(Bridlington)的编年记述当时通行的小麦价格是 30 先令,有时达到了 32 先令“,当然都不少于 24 先令”。托克罗的约翰的编年记载,小麦价格在 1315 年飙升到了每夸脱 20 先令,而在 1316 年 6 月又翻了一倍,达到了 40 先令4。如此奇高的价格,一直到 16 世纪中叶,再无任何年代的价格足以与之比肩。黑麦、大麦和燕麦价格都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价,1315-1316 年的平均价分别达到 12.68、10.94 和 5.30 先令,均超过前 15 年的 2 倍。随后谷物价格迅速下降,1321 年由于旱灾,它们的价格猛烈上涨,三种谷物的平均价格达到 9.92、7.60、4.23 先令,小麦价格也达到13.23 先令。此后一直到黑死病之前呈下降趋势,1322-1347 年小麦、黑麦、燕麦和燕麦价格分别为5.50、4.24、4.02 和 2.38 先令,与 13 世纪下半叶的价格基本持平5。
 
  黑死病期间谷物价格又经历了戏剧般的变化,人们生活在极度的恐惧之中,一切生产和交换秩序都被打乱了,市场凋零,这使得瘟疫头一年谷物价格大幅下降,小麦价格仅为 4.59 先令,黑麦、大麦和燕麦的价格也呈同样趋势,为 2.76、2.42、1.46 先令,比上一年分别下降 33%、49%、54%和 45%。而瘟疫严重的地方价格更低,威尔特郡在黑死病期间 1 夸脱小麦仅值 1 先令,大麦为 0.75 先令,蚕豆为 0.7先令,燕麦为 0.5 先令6。低价格并不能持久,物质奇缺使得价格很快掉头向上,1349 年的小麦价格6.06 先令,比前一年上涨 32%,1350 年的小麦价格达到 1348 年的 2 倍,这一上涨趋势一直持续到1375 年。1351-1375 年间的小麦平均价格为 7.65 先令,比 14 世纪初的 25 年还高出 0.65 先令,为中世纪英国小麦价格最高的 25 年,尤其是 1362-1375 年的均价为 8.3 先令,1369 年的小麦价格奇高,达到17.10 先令,高于大灾荒时期的全国平均价格。1351-1375 年间黑麦的均价为 5.16 先令,比 14 世纪早期略低 0.20 先令,而大麦和燕麦的均价为 5.45 和 3.04 先令,为 1165 年以来价格最高的 25 年,而且大麦价格比 14 世纪早期的 25 年还要高出 10%。三种谷物也都在 1369 年达到大灾荒之后的最高价,为 10.89、10.43 和 4.66 先令1。因而,从黑死病后,特别是 1362-1375 年,形成了中世纪的第二个谷价高峰。
 
  (三)谷物价格的下降与分化(1376-1499)
 
  依据表 2 所示,1375 年后,英国谷物价格大幅下降。1376-1399 年的小麦价格比前 25 年下降了近30%,黑麦、大麦和燕麦分别下降了 27%、31%和 24%。15 世纪上半叶谷物价格环比略有回升,小麦和黑麦价格上升 12%和 15%,但大麦和燕麦价格却下降了 3%和 6%,延续了向下的趋势。15 世纪下半叶黑麦价格处于停滞状态,小麦、大麦、燕麦价格再一次下降,小麦价格下降幅度最小,大麦和燕麦下降幅度较大,达到 11%和 21%。进一步细分发现,在此 125 年间,1440-1459 年是谷物价格的低谷,它们均低于 13 世纪下半叶的价格,大麦价格还不及 13 世纪上半叶的水平。此后,谷物价格开始缓慢上升,特别是 15 世纪最后 25 年,除燕麦外,谷物价格回升明显,但也远远不及黑死病之后的价格水平。
 
 
  虽然所有的谷物在此期间均有下降,但下降幅度是不同的。小麦价格除了低谷的 1440-1459 年,其余时段的价格均高于或近于 13 世纪下半叶的价格,而且 15 世纪上半叶和 1475-1499 年的均价都在 6 先令以上,都是仅低于两个物价高峰时期的水平,因而,小麦价格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余三种谷物在 125 年间则基本上都低于 13 世纪下半叶的均价。通过价格的横向比较更为清楚:13 世纪至 14世纪初小麦、黑麦、大麦、燕麦的价格比为 1�U0.81�U0.70�U0.41;1315-1375 年的价格比为 1�U0.72�U0.71�U0.41;1376-1499 年为 1�U0.74�U0.61�U0.36,15 世纪下半叶四种谷物的比例为 1�U0.78�U0.58�U0.31,小麦价格与其他谷物的价格差距在逐渐扩大。在价格低谷的 1440-1459 年间,这种差异更大,为1�U0.70�U0.54�U0.34,表明小麦价格虽然下降,但下降幅度最小,其次是黑麦,而大麦和燕麦价格在1376-1499 年间几乎没有反复,下降幅度最大,谷物的价格趋势出现了分化2。
 
  由此可知,12 世纪晚期到 1314 年大灾荒之前,谷物价格呈持续上升的趋势;1315 到 1375 年间,谷物价格在大灾荒时期和黑死病之后形成了两个价格高峰,在大灾荒之后谷物价格快速下降,并在黑死病的第一年形成价格低点;14 世纪的最后 25 年,谷物价格迅速下降,15 世纪上半叶价格略有回升,但很快又在中叶达到低谷,15 世纪末略有上升。
 
  三、谷物价格的特点
 
  从短时段和横向的视角进一步考察,中世纪英国谷物价格具有如下特点:
 
  (一)谷物价格的变化与生产周期相对应
 
  中世纪的农业价格不仅具有长期的阶段性变化,而且在同一年中,也经常处于变化之中,主要由生产周期所引起。英国通常是在 10 月最后一次平整土地,种植冬季谷物,包括小麦、黑麦或它们的混合谷物;在早春耙地后,种植大麦、燕麦或者二者的混合谷物以及豆类;此后 6 月份开始割草,8 月份各种谷物相继成熟,一直到米迦勒节期间都是谷物收割的时间。收获之后,人们又开始翻地、平地,为种植冬季作物做准备,年复一年,周而复始1。在此过程中,谷物价格也因为谷物市场供给的稀缺程度而变化。价格上涨的起点通常在冬季谷物种植前后,那时许多农民收获的谷物已消费殆尽,中世纪 5英亩的耕地仅能提供 1-1.5 人的口粮,如果是 5 人的家庭,则仅够 3-4 个月的消费,不得不购买谷种或消费所需谷物,价格也随之上升,而到大麦种植之时,其稀缺程度更大,价格的上涨趋势一直延伸到收割之前。因此,变动的趋势通常是 1-7 月谷物价格较高,而在 8 月到 12 月谷价较低。坎特伯雷主教座堂小修院 1356-1357 年出售的小麦价格为:11 月小麦出售价格每夸脱为 6 先令 8 便士,第二年 2月为 7 先令,4 月上升到 7 先令 4 便士,7 月进一步提高到 8 先令2。此外,领主要求农民要在米迦勒节之前交纳货币地租,以便于入账,正值收获之后,谷物供给充足,农民被迫以较低价格出售,而领主则可以让自营地的谷物囤上几个月,在高价之时出售,进而加剧了谷物价格在一年之中的波动3。领主庄园管家、管事熟知价格波动的规律,他们懂得何时出售谷物才是划算的。《格罗斯泰斯特的条例》中明确指出:“在市面萧条时出售粮食,也就是说,如果地租和其他收益是供你全家衣食住的开销,那末存粮就全部别动,再囤上一年或者至少半年,以坐收高价出售之利。”
 
  4布里斯托尔的王室官员,每年都要将王室的各种实物收入出售,折变为钱,并记入账簿,他们出售的记录充分显示了领主们利用价格波动而获得更大的收益。1299 年共出售谷物 12 次,首次出售为 4 先令,当价格上升到 10 先令时,出售了 10 次,此后下降到 4 先令 8 便士,出售 1 次,当作移回升到 6 先令 9 便士时,最后一次出售5。
 
  (二)谷物价格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1169 年亨利二世对爱尔兰用兵,要求各地郡守为国王筹备粮食,费用由国王承担。当时牛津的小麦价格为每萨姆 1 先令 3.5 便士6,而索默赛特郡的价格高出 6.5 便士,即 46%。因此,国王要求从牛津购买小麦送到布里斯托尔,再沿海送到前线7。1172-1173 年,切尔汉卡斯特尔(Chilhamcastle)的小麦价格为 1 先令 6 便士,而在坎特伯雷为 2 先令 4 便士,多佛尔城的价格达到了 2 先令 8 便士8。随着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到 1300 年英国建立的乡村市场已经超过 1200 个,平均 5-6 个村庄就有市场,在英格兰东部农民通常能在 10 英里之内进行交易,农民可选择的市场较多,距离近的市场价格也相近。尽管如此,区域性的价格差异仍然非常明显。格拉斯根据罗杰斯的谷物价格数据,将英国划分为低价格和高物价两个地区,低物价包括塞汶河(Severn)上游、东萨福克、泰晤士河上游、剑桥、布里斯托尔、南汉普顿和诺维奇(Norwich)等地区,高物价地区包括东肯特、特伦特地区(Trent)、英格兰西南地区、泰晤士河下游、约克、达勒姆、东埃塞克斯、巴特勒(Battle)。1259-1500 年间,低物价地区小麦平均价格在5-6 先令之间波动,而高物价地区则在 6-7 先令之间波动1。
 
  区域价格差异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土壤和气候。英国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土壤贫瘠,天气寒冷,不利于谷物种植和生长,越往北,气候条件越差,价格越高。而往南,则适于谷物生长,价格较低。塞汶河上游地区土地肥沃,适于谷物生长,河流贯穿全境,灌溉充足,交通方便,运输成本低廉,故而是英格兰谷物价格最低的区域。二是城市。城市越大,非农人口越多,谷物需求量越大,谷物价格也高。泰晤士河下游、东埃塞克斯、肯特地区谷物价格一直高于全国平均价。这里主要受到伦敦的影响,作为中世纪英国最大的城市,无论是地价、租金、手工业品价格、牲畜价格还是谷物价格都相对较高。牛津郡的威特尼(Witney)、伯克郡的布莱特维尔(Brightwell)、白金汉郡的沃格拉夫(Wargrave)三个庄园与伦敦距离越近的,谷价水平越高,1300 年,伦敦的小麦价格比沃格拉夫高出每夸脱 3.3 便士,比布莱特维尔高出 5.2 便士 / 夸脱,比威特尼高出 9 便士 / 夸脱2。
 
  (三)谷物价格与质量联系密切
 
  每种谷物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市场也具有不同的价格,价格的高低取决于谷物质量。中世纪谷物被划分为 2-3 个等级,不同的等级具有不同的价格。牛津大学的校长和其他监督人员每个月都分等级调查谷物价格,从而确定面包和麦酒价格是否合理,以维护师生的利益。根据调查记载,小麦根据质量差异分为 3 个等级,1309 年 10 月 19 日的头等优质小麦价格为 8 先令 / 夸脱,次等为 7.5 先令 / 夸脱,第三等为 7 先令 / 夸脱。1310 年 5、6 月的调查显示,三个等级的小麦价格分别为 10 先令、9.5 先令和 9 先令,每个等级之间相差 6 便士。1310 年 12 月 13 日第一、二等级的 1 夸脱小麦价格分别为 7 先令 8 便士和 7 先令,相差 8 便士。当小麦价格较低时,不同等级之间的价格差异相应缩小,1328 年 6月 11 日一、二、三等小麦价格分别为 3 先令 4 便士、3 先令和 2 先令8 便士,等级之间的价格差异为 4便士。大麦分为两个等级,1310-1314 年之间的价格差异为 3-8 便士 / 夸脱;燕麦也被划分为两个等级,之间的差异很小,通常只有 2 便士 / 夸脱,1312 年 12 月 8 日的一、二等燕麦价格分别为 2 先令 6便士和 2 先令 4 便士3。当从庄园账簿来看,不同等级之间的价格差异更大,1324-1325 年汉普郡的汤顿庄园(Downton)出售了头等小麦 76.5 夸脱,收入 29 英镑 16 先令 2.5 便士,最低售价 6.33 先令,最高10 先令,平均价格为 7.79 先令;出售 8.5 夸脱次等小麦,收入 40 先令,平均价格 4.71 先令,平均价格差异达到 3 先令4。
 
  四、谷物价格变化的原因
 
  谷物价格的变化主要与人口需求、货币量和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谷物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谷物需求取决于人口变化。中世纪英国人口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人口绝对数量的变化,“当人口上升时,农业在经济学家的所谓报酬急剧递减的情况下扩展,农产品价格必定上涨。另一方面,当人口下降时,相对于用于农业生产的资源总量和食物需求来说,农产品的供应将较为丰富,粮价也相应下跌”。学术界对中世纪英国人口的统计有很大差异,但他们所得的趋势都是一致的,从 11 世纪起人口不断增加,14 世纪初达到最高峰,大灾荒终止了人口向上的势头,而黑死病使整个英国人口锐减,瘟疫反复发作,使儿童死亡率大大增加,人口下降趋势一直延续到 15 世纪中叶,直到 15 世纪最后25 年始恢复2。从 1086 年到 14 世纪初,英国的人口增长了 2 倍左右3。与此同时,耕地增长却不到35%,谷物的产出率又未大幅提高,远远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推动了谷物价格的持续上涨4。黑死病之后的人口锐减,导致谷物价格下降,15 世纪中叶人口降低到 200 万左右,谷物价格也在这一时段达到低谷。第二,非农人口数量的变化。随着分工的发展,城市和市场不断建立,非农人口也不断增加,14 世纪初城市人口达到 80-90 万,是 11 世纪末的 4 倍多,扩大了谷物需求,推升了物价,城市的谷物价格常常比乡村市场更高5。伍斯特主教地产是英格兰西北部较大的主教地产,有 22 个庄园,其中大都集中在伍斯特郡,而亨伯里和斯托克两个庄园则远离主教所在地,分布在索默赛特郡,临近布里斯托尔港口城市,这两个庄园出售的谷物价格高于其他庄园,其中小麦价格高出 21%,大麦价格高出 15%,燕麦高出 6%6。黑死病期间,城市人口密度大,死亡率也较高,导致谷物需求迅速下降,谷物价格也因而下降。第三,人口消费偏好的变化。黑死病之前,普通民众消费的主要是黑麦或者黑麦与小麦制作的硬面包,黑死病后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在 1380 年代,普通民众已经全部或主要食用小麦面包。萨福克的圣埃德蒙修道院改善较为缓慢,到 1382 年小麦面包占全部面包的 1/27。由此导致小麦需求相对增加,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黑死病之后小麦价格虽然也下降,但下降幅度却是最小的。
 
  大麦不再用于制作面包,燕麦不再供于人食用,主要用于牲畜饲料,故价格下降幅度最大。
 
  货币数量也对谷物价格产生影响。根据费雪(Irving Fisher)公式“MV=PT”,可知 P=MV/T,M 代表货币数量,V 代表流通速度,P 代表商品价格,T 代表商品总量,价格与货币流通数量成正比例关系,流通货币数量越大,物价越高8。1158 年,英国的银便士为 1.5-3 万英镑,12 世纪不超过 20 万英镑,13 世纪初不超过 30 万英镑,13 世纪中期增加到 42-45 万英镑,1300 年又增加到 90 万英镑,1319 年达到 180-230 万英镑,是 1158 年的 60-150 倍,为中世纪货币量峰值。货币数量的持续增加,导致了高的谷物价格。1306-1310 年,5 年铸造的白银超过 4 万公斤,相应的小麦均价达到 6.56 先令,而前 5 年的价格仅为 4.73 先令1。14 世纪 20 年代开始货币量有所减少,黑死病结束时流通量在 80-110 万英镑。15 世纪货币流通量为 75-100 万英镑,不过这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金币,英国从 1344 年开始铸造金币,其在大宗交易中扮演者极为重要的作用,除去金币,银币数量是非常少的,被称为“银荒”时代,1422 年为 15-22 万镑,1470 年略有上涨,也仅为 35-45 万镑,与 13 世纪中叶的数量持平2。货币量尤其银币数量的减少,造成谷物价格的下降。由此观之,货币数量与谷物价格的波动基本一致。从1351-1370 年平均每年的铸币额达到 21000 英镑,而在 1326-1335 年中平均每年铸币仅有 100 英镑,相应的小麦价为 7.57 先令和 5.65 先令。当然,货币数量与谷物价格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如 1319年的货币数量峰值时,小麦价格仅为 4.43 先令。这是因为英国货币相比于其他欧洲国家,含银量最高,贬值幅度最小,许多铸造的银币被窖藏而没有进入流通领域,只从单一的货币因素考察谷物价格是行不通的。
 
  气候是造成谷物价格剧烈波动的原因。中世纪基本上是靠天吃饭,气候对谷物生产有最直接的影响。学者通常将 750 毫米降水量线看作重要农业界线,是多数农作物尤其是小麦成功种植的界线,而英国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充沛,因此,常常面临水患3。1315- 1317 年间英国的大灾荒正是由于降雨过多而引发的。1314 年英国已经显示出气候潮湿的征兆,降雨要大于以前的年份,1315 从圣灵降临节(5 月 11 日)开始降下瓢泼大雨,而且几乎不间断地下到秋季,形成了巨大的洪灾4。1316年的夏季开始了新一轮的强降雨,其程度要胜于 1315 年,一直到 1317 年,降雨才开始减少,1318 年谷物收获才恢复到正常水平。与洪灾相伴随的是极高的谷物价格,之所以如此,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洪灾直接导致大量减产,收获无望,谷物稀缺。当时的编年记录下了洪水所带来的痛苦,“干草长时间淹没在水下,既不能割,也不能收”,大雨“淹没了干草和谷物”“,冲走了表层的土壤”。大雨使许多谷物颗粒无收,时人以为是以赛亚的预言“十英亩的葡萄园颗粒无收,三十蒲式耳的种子只有三蒲式耳的收获”5。
 
  其二是谷物储备少。中世纪英国的谷物的产出率非常低,温切斯特主教庄园上 1200-1450 年小麦、大麦和燕麦每粒种子的收获率仅有 3.89、3.82 和 2.436,只有持有 10 英亩以上的土地才能保证基本的生活需求,因而粮食储备极少。在 1208-1448 克劳利(Crowley)庄园上,在 170 年的账簿中,仅有 9 年提到旧谷物(Old Grain),还不到总量的 2%7。因而在灾荒年代供给不足,政府也缺少调节的工具,于是导致了高物价。每每遇到灾荒,都是谷物价格高企的时代,1250-1272 和 1289-1314 年间天气潮湿、寒冷,谷物产出率低,在 1256、1257-1258、1271-1272 和 1289-1295 都发生了规模较大的灾荒,促使当时价格高涨,小麦价格通常达到或超过 7 先令 / 夸脱,大麦价格超过 5 先令 / 夸脱,高出平常价格 25%1。
 
  1321 年的旱灾又使得小麦价格较前一年大幅飙升 211%。1369 年也是因为遇上坏天气而使收获率大幅下降造成的高物价,当年温切斯特主教地产每粒小麦的平均收获率仅有 2.76,为黑死病之后最低的年份之一2。
 
  综上所述,谷物价格受到人口需求、货币数量的影响,而气候因素,实际上是生产因素,正是由于低下的生产率,无多余的储备粮,使英国农业一旦遭遇坏的气候,就对生产产生致命的冲击,而无调剂和补救措施,催生了高物价,高物价又进一步加重灾荒的破坏性。谷物价格的变化及原因反映了中世纪靠天吃饭的农业经济模式,要走出这一模式,就必须进行技术革新,提高农业生产率。
 
  [ 参 考 文 献 ]
 
  [1] 曾固尊,等 . 英国农业地理[M] .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 崔洪健 . 中世纪英国乡村市场经济货币化初探[J] . 中国农史,2014,(5).
  [3] [英]伊·拉蒙德,W . 坎宁安 . 亨莱的田庄管理[M] . 高小斯,译 .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4] [英]克里斯托弗·戴尔 . 转型时代:中世纪晚期英国的经济与社会[M] . 莫玉梅,译 .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5] 徐浩 . 农民经济的变迁[M]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 [英]亨利·斯坦利·贝内特 . 英国庄园生活[M] . 龙秀清,等,译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