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保障设备集中采购不足与完善建议

发布时间:2017-08-26 00:30:45

  摘    要: 针对当前体制下军机保障设备集中采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管理机制建设、技术状态管理和信息化保障几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为各级采购管理部门优化采购工作机制和提高采购作业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 航空保障设备; 集中采购; 管理机制; 技术状态管理; 信息化管理;

  0、 引言

  航空保障设备是指为飞机及其系统和机载设备在预期的环境下使用和维修所需要的设备(含工具)的统称[1],是我军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航空保障设备采取统一计划、定点采购、分段管理的模式,促进了装备建设从无到有、从单功能到多功能、从品种单一到系列化的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2]。然而,这种采购行为集中于总部和军兵种装备主管部门,不利于调动各级各单位将采购资金管好、用好的积极性,也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装备采购模式变化的要求[3]。当前,我军装备采购全面向市场化推进,采购信息更加公开、透明,装备市场更加开放,越来越多的优秀潜在供应商打破了原有的由军工企业为主体的装备供货体制而进入了合格供方名录,装备采购市场竞争体制正在逐步形成。近年来,为满足部队保障急需,航空保障设备的集中采购权限逐步下放,各单位结合自身需求,依照国家和军队的有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采购机制,在航空保障设备面向市场竞争性采购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本文结合已取得的成效,对当前航空保障设备集中采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航空保障设备集中采购模式的改革,使采购工作更加贴近部队需求,更加面向市场,有助于航空保障设备的竞争性采购、军民融合采购和精细化采购,促进采购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但是,新的采购模式也带来一系列问题。

  一是管理机制不够健全。航空保障设备种类多、数量大、型号杂,其采购是一项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工作,但目前配套的管理法规制度仍有缺口,组织机构和采购人才队伍建设不够完备,相应的职责、权限不够明确,缺乏专职的采购机构、审价机构和固定的采购人员,多是由相关的管理人员兼职,难以对采购工作进行有效的规范化管理;工作流程不够清晰,大量集中采购时难以进行精细化管理。

  二是技术状态难以把控。保障设备的集中采购不同于机载成品,有严格的论证、研制、生产和鉴定程序,对于技术复杂的新研制或改型产品,缺乏充分的需求论证、研制要求论证和规范的研制程序。在原有采购模式下,航空保障设备由军兵种装备业务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研发,统一鉴定和配发,有利于设备技术状态的统一和军机的一体化保障。采购机制改革后,受制于评价考核标准不足,以及保障设备鉴定权限不明确,各单位自主研发采购的保障设备存在技术状态不统一、通用化程度低等问题。

  三是采购信息化管理问题。航空保障设备的采购过程复杂繁琐,迫切需要实现网上审批、在线文件浏览和实时过程控制,但当前采购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仍较为落后,各单位的采购相对独立,缺乏信息发布机制,对于已实施的采购成果难以共享和借鉴;采购流程的运转仍停留在人工签转的模式;各类采购数据未进行有效的整理形成资源数据库,采购文件管理和控制的信息化手段仍不完善。
 


 

  2、 对策建议

  2.1 、完善采购管理机制

  航空保障设备采购不同于一般军用物资和市场通用的货架产品,专业化程度高,技术要求复杂,尤其是一些新研制和改型的专用设备,大量集中采购时其技术状态更为复杂,必须建立完善的采购机制,提升采购管理的统筹能力,提高采购的综合效益,主要包括:

  1)组织管理机制。应健全组织机构,建立专职的采购部门和审价部门,明确需求、采购、审价、验收、财务、纪检、审计等各部门在采购工作中的职责分工;优化采购流程,针对沿用/新研/改型等不同类型的设备,设计适用的采购作业流程,重点关注与质量、成本、时间控制有关的各关键环节流程的优化;简化管理程序,对采购的过程、步骤、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完成时间和质量标准等进行细致分析,取消与合并不必要的程序,简化繁琐的行政手续。

  2)制度管理机制。针对部队航空保障设备集中采购的特点,细化采购工作内容和要求,制定法规制度,规定采购工作职责、权限、机构、人员、方式、程序、奖惩等内容,建立健全计划/应急采购机制、需求论证机制、技术审查机制、市场调查机制、审价机制、合同订立与履行监督机制、质量验收与鉴定评审机制、从业人员资格认证机制、供应商评价与激励机制等一系列管理机制,强化审批、监督、审计等各环节的管控力度,确保各项采购工作的规范化运作和顺畅运行。

  3)人才管理机制。航空保障设备采购,要求从业人员不仅应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还应熟悉国家和军队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掌握市场经济规律及谈判、招投标等方面的知识,善于搜集、分析和运用市场信息,了解市场上各类供应商的信誉质量和价格体系[4]。应建立航空保障设备采购专员、审价专员和评审专家资格认证制度,并纳入数据库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是推进航空保障设备集中采购工作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可采用院校培养、在职培训和自我学习实践等多种形式,最终以资格审查的形式予以认定。

  2.2 、加强采购过程中的技术状态管理

  航空保障设备集中采购时涉及专业众多,技术要求错综复杂。为满足军机一体化保障的需要,除满足设备本身的功能、性能和技术指标要求外,还必须进行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设计,提出功能集成、转场运输性和人机工程等方面的要求,满足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安全性、测试性、环境适应性等六性要求,此外还有配备比例、配套要求。这一系列要求的实现需要对保障设备在采购过程中的技术状态进行严格管理,才能确保采购到质量合格、设计合理、安全可靠的产品。航空保障设备采购技术状态管理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标准规范建设。标准规范是航空保障设备采购过程中技术状态管理的依据,在现有标准体系中,有关军用飞机保障设备的标准约有70余项,主要包括顶层规划类标准、通用类标准及研制规范类标准,其中大多数标准发布时间较早,且缺乏专项技术标准和鉴定标准,缺少评价考核指标和要求。航空保障设备采购技术状态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加强标准规范建设,有针对性地制定或修订专用设备规范、验收考核标准、鉴定标准、技术资料配套要求等标准规范,并加强标准体系的顶层规划,强化军机一体化保障标准化要求在保障设备研制中的贯彻落实。

  2)强化技术状态管理各关键环节的管控,重点是强化采购过程中的需求论证、技术审查、设备鉴定和质量验收环节。在前期的需求论证和技术审查环节,针对不同类型的保障设备,研究使用方与承制方需求对接、技术要求评审、研制方案审定的程序和方式,明确评审标准和要求;在设备鉴定环节,明确鉴定方案和鉴定准则,在部队给出试用评价结论的基础上,由业务主管机关统一组织鉴定评审;质量验收环节应强调军检验收、约定质保的原则和要求,以表格等形式细化接收检查与设备测试验收标准,确保设备的技术状态符合合同规定的要求。

  3)建立统分结合的技术状态管理体制。必须采取统分结合的管理模式,标准体系规划、标准制定修订、设备鉴定的权限不能下放,必须由军兵种及以上装备业务主管部门集中统管,确保设备技术状态的统一和各项标准要求的落实。采购过程中的需求论证、技术审查、试用评价和质量验收等,由具备保障设备集中采购权限的单位组织实施,但必须严格按标准规范的要求执行,上级主管部门应进行监督和指导,并对审查专家的资格进行认定。

  2.3 、推进采购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

  航空保障设备集中采购信息量大,技术状态管理难度高、组织管理体系复杂、运行机制覆盖面广,必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集中采购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采购管理的电子化、网络化,以提高采购工作效率和质量,节约资源,同时增加采购工作的透明度,规范采购作业行为。

  航空保障设备集中采购信息化管理系统总体构想由三个模块组成,分别为组织管理模块、信息资源模块和服务保障模块。

  1)组织管理模块是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主体,提供采购计划管理与控制、业务职能管理与控制及文件管理与控制功能。建设的重点为采购作业流程的网络化重构,由单一直线型管理转变为分布式多点对接式管理。实现采购事件在线申请、审批、审价、结算,采购计划实时调阅、修订、审批及与财务对接,各类采购文件及支撑材料线上编制、上传、下载、浏览、归档,采购进度推进催促提醒等功能。

  2)信息资源模块是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基础,主要构建各类采购信息数据库,包括法规文件数据库、标准规范数据库、设备特性数据库、设备参数指标数据库、设备型号数据库、采购目录与产品信息库、鉴定准则数据库、供应商数据库、评审专家数据库、各类采购文件模板数据库等,并具有开放性和扩充性,随时更新信息资源,使海量采购信息资源集成化、可视化,可实时在线浏览和查阅,实现资源集中管理与共享,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3)服务保障模块是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扩展,是各类信息的发布、查询、咨询与交互平台。可提供采购管理决策与支持服务,法规、标准、文件、鉴定方案、采购方案等的查询与下载服务,各单位采购成果的发布与交流服务,设备技术指标参数与特性要求参询服务,设备成本测算与审价比价咨询服务,采购文件自动生成服务等,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信息融合与辅助决策,减少人为失误,促进采购工作的智能化发展。

  航空保障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信息技术发展为基础,以安全保密为准则,先解决急需,从构建内部局域网入手,解决内部申请、审批、结算、文件控制等程序流转需求,以及法规文件、标准规范、供应商、评审专家等数据库构建,实现基本的信息共享与查询功能,再逐步扩展各类信息资源,创建信息交互、成本测算、审价、辅助决策等扩展功能。应高度重视信息安全要求,严格区分内网、专网和外网,运用先进的信息加密手段和工具,制定和完善安全认证体系,解决网络资源共享、交易和结算中的安全问题[8]。

  3 、结束语

  航空保障设备采购改革带来采购管理机构、模式、程序、方法、制度、人员等一系列变化,必须从顶层系统规划,逐项细化采购管理要求,重塑组织体系、法规体系、人才体系,加强采购过程中的技术状态管理,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促进航空保障设备集中采购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部队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 HB7732-2003飞机保障设备术语[S].
  [2] 王健,李继军.航空地面保障装备集中采购初探[J].科技信息,2007(1.)
  [3] 付彤,徐吉辉,张鹏涛,高建国.航空装备采购现状分析[J].航空制造技术,2012(21).
  [4] 张广吉,邹涛,刘汉堂.对规范军队集中采购制度运作几个操作问题的思考[J].军事经济研究,2003(7).
  [5] 胡毅,李毓峰,冯凯.军机地面保障设备使用鉴定若干问题与思考[J].航空维修与工程,2019(2).
  [6] 黄丙寅,马丽.航空地面保障设备使用鉴定现状及思考[C].中国航空学会.航空装备维修技术及应用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
  [7] 白海威,许鹏文,刘国庆.装备采购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研究[J].装备学院学报,2013(2).
  [8] 耿东华.我国武器装备采购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政府采购,2006(10).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