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村金融发展的问题和途径

发布时间:2021-06-04 14:47:19

  摘    要:农村问题是我国发展的重点问题,要解决农村问题必须发挥农村金融的积极作用。当前农村存在着农民金融意识淡薄、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监管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到位等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适当倾斜政策,完善相应的金融服务体系、监管体系。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的方法研究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 农村金融; 发展路径

  农村经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一直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是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这一环节中,将农村和金融相结合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通过解决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农民信用低下等问题,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一、农村金融的含义

  农村金融是指一切与农村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有关的各种经济活动,由货币、信用、金融与农村经济组成,属于农村的货币资金融通。也即在与农村货币和信用流通多种有关的经济活动中,用信用手段集合筹集资金来服务农村经济,将金融和农村经济结合在一起的新形式。对于农村金融的概念,大多数人认为是"农村"的金融活动,其实不然,农村金融范围十分广泛,不仅仅局限于农村这一地理位置上,更是金融系统不断交换重组成长起来的一种金融体系。从农村金融的产品丰富程度来看,农村金融包括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储蓄、基金、股票、信托、保险等多种形式。

  二、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重要性

  目前,农村金融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发展较为落后,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已经开始了更多更广泛的发展,当前国家积极倡导"金融支农"政策,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农村基础金融设施的发展完善,例如农村信用社、农业储蓄银行等全面覆盖农村,便利了农民的日常生活。同时,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深化供给侧改革,缓和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2020年,中央文件再次强调,继续激发农村金融市场,增强农村市场活力,为"三农"发展提供支持。但是,在有序发展的这一面之外,农村金融的发展也隐含着危机。

  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的农业设施仍旧不健全,基础设施落后,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农民收入难以保障,而一些金融投资风险较大,例如股票、基金、黄金期货等金融衍生投资品,稍有不慎,便全盘皆失,不利于农业设施投入。不过好在当前国内许多学者通过对金融联结的形成、原理、联结方向以及对策结果等方面的研究,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提供最重要的理论借鉴。

  "三农"问题是当前农村问题的重中之重,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对于解决农村问题极为重要。首先,农村金融的发展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农村信贷供给不足的问题,帮助更多小微企业、个体经营者获得更多的资金供给,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农村金融的完善发展,可以提高农村金融效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正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农村地区的重视,对农民的重视。农村金融的发展更有助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民提供更为广阔的服务,减轻农民的压力。

  金融服务的创新推动农村新业态、新形势、新产业的发展。随着金融服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更加全面、服务水平也不断提升,信息网络等最新技术应用到了农民的生活中,更好地推动了农民的生活。农村不只有农民生活,还有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农业发展方面,金融体系的完善发展也为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在农村,每到丰收播种之时,不可避免地需要用到大型的农机来进行丰收、播种,但是这些大型农具的价格并不便宜,普通农民很难获得如此巨大的资金来购买设备进行农业生产,农村金融的发展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可以提供农具质押服务,通过信托的形式,利用设备信托抵押,仓单保单质押等方式解决农机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问题。

  三、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推出诸多政策振兴乡村经济发展,聚焦"三农"经济发展,农村金融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展示了巨大的推动力,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一)农民层面:农民的有效需求不足

  首先,农业农村相对于城市工业而言,对于资金的需求量小而且频繁。目前,我国农业还没有实现产业化、规模化,仍然是小家小户式经营为主导,相对于美国的农业集中化经营、大片承包生产来说,这样的一大劣势便是农民需要多笔小额贷款,但是对金融机构而言这种小额贷款边际成本极高,并且几乎没有收益,这就造成了金融机构因利润过低而不愿意放贷给农民,农民生产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而无法扩大规模,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其次,从信用担保上来看,农户相对于大型企业,没有足够的担保品。我国的贷款制度都是抵押贷款,这对于农民就是很大的负担,农户生产水平低,个人资产少,而且土地也是国有,农户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无法用于银行的抵押贷款。所以,农民的金融贷款难且少。

  最后,农民对于贷款生产的认识不足。大部分农民宁愿小规模生产也不愿意贷款扩大规模,这与金融服务机构的宣传有巨大的关联,金融服务机构的宣传力度不足、宣传方式不当,导致农民对于贷款心存疑惑、顾虑,不敢进行贷款生产。

  (二)金融体系层面: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完善。

  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健全完善,同样农村的经济健康发展也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健全。一个地区的金融环境对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方向多样,农村金融机构自身也就存在了定位不准确的问题,进而导致金融机构承办的业务内容不清晰、涉及的服务延伸不彻底,导致农村金融机构不健全,缺乏一定的竞争力;同时,与城市的金融机构相比,农村的金融机构数量也不多。农业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在生产经营中风险较大,这使得我国的金融企业机构对农村经济没有足够的信心,不敢将钱贷给农民,怕最终形成坏账,这也就形成了借贷失衡的问题,农村商业银行不敢将钱贷给农民,农村金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目前的农业金融机构主要是国有大银行和地方性的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等,而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农村信用社,这同样体现出农村金融主体的单一,金融产品种类有限,融资渠道单一。其他的金融机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对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服务。

  (三)政策法规层面:农村金融外部法律体系不健全。

  法律可以为中国农村金融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体系保障。当前,在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还未形成完整的法律来保证农村地区的发展,现行的部分金融、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更多的是针对城市,以城市为蓝版形成,不适用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就此状况而言,农村金融法律体系需要继续完善成熟,不然难以体现金融体系的公平性,难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举例来说,当农村出现多种经济纠纷时,现在农民没有合适的法律来保护自己。即使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出台了一些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法规政策,但是对于农村金融复杂化和非正规化的问题,现在还没有形成相关的依据。农村金融法律体系如果不尽快完善,终究会引发巨大的经济问题。

  (四)基础设施层面:农村金融覆盖范围不广。

  在农村金融覆盖面积不广这个角度来看,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数字基础设施不足;二是数字金融应用还不够广泛。一方面主要是在过去的经验中,国家、人民都把重点放在了工业方面,国家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城市,这就导致大量资源向城市倾斜,农村资源不足,进而数字基础设施这种较为先进的资源没有在农村地区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地区金融的应用场景、地方要比城市少得多。在农村地区,支付方式还是以现金支付为主,数字化支付方式并不算多。这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发展也不是什么好事,因此我们必须付出比城市更大的努力来推动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完善。

  四、农村金融发展路径

  农村金融的发展关系着农业农村的发展,着力解决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就要加大对农民金融意识的培养,建立更加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用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更多的政策支持以及更加全面的监管体制来保障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健康运转。

  (一)加大农民的金融意识培训。

  目前,农民普遍缺乏诚信意识和法律遵守的意识,很多时候对于当前诚信的重要性还没有什么危险意识,非常容易因为一点小的失误,如乱给别人担保或者不及时还钱,从而影响了自己的信用,以至于自己在向金融机构进行贷款时难以贷出。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农民的诚信教育和金融意识培训,健全奖惩机制,定期派遣农村金融服务人员到村到户宣传安全借贷、诚信借贷等知识。必要时,各地政府也可以将农民的诚信与本村集体的"文明村集体"相挂钩,提高个人的集体荣誉感,进而减少诚信问题的发生,从而优化农村地区的金融氛围。

  此外,农村金融服务人员也要增强自身服务意识,提高自身服务水平。金融从业人员要精准把握农民的心理需求,从农民需求的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来把握农民心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现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个性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干瘪瘪的词语,"大数据"更是与我们紧密相连,正是大数据让我们的一切都显现在各大网络平台上。同时,在我们看来,把数据化用于农村农民的心理分析,分析他们对于金融产品的需求方向,以及更深一层的需求不是更好吗?

  (二)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体系。

  当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农村金融也提出了更大的要求,我们要及时结合网络资源运营管理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通过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实现多元化发展目标,从各方面完善多层次多方面的金融发展格局。农村非正规金融现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力量、重要补给,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也需要稳定加速,持续推进,但是不可一味地放纵或者取缔民间非正规金融市场,我们应做到有序、规范引导。同时,为了丰富农村金融市场,我们也要建设一批规范、合理、受监管的村级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以"三农"为核心,使得相关监管部门可以因地制宜,有效合作。

  此外,人才是一切的基础。习近平多次强调人才的重要性,农村金融体系的健全完善也离不开人才的加持,离不开人才梯队的建设。在规范化基础设施体系的前提下,要加大人才培养,强化人才管理储备,按照资源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专业型人才、管理型人才进行详细的划分,科学分类,分类管理,实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三)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当前农村地区发展迅速,法律法规的建设显得迫在眉睫。通常情况下,法规法律等上层建筑往往会滞后于经济生产力的发展,但这并不可以作为一个法规长期落后于经济的理由,我们必须要及时健全法律法规,保证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让农村经济、农村金融在一个合理合规、有监管的环境中进行,只有这样,我们的经济、农村才可以更好地发展下去,政府部门也要根据农民、金融机构的需求以及存在的问题及时作出政策调整,多走、多看、多了解,最终形成完整的法律法规来促进农村地区发展。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农村与城市相比,存在了很多先天不足,有很大的发展劣势,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整体环境不理想,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等,这使得农村地区在短时间内都无法快速达到城市的标准。党中央和各级国家机关在制定有关政策时,对农村地区都应给予更大的关注,保持政策的一定倾斜和扶持。地方在出台政策时,可以先试点后推广,通过慢慢扩大试点,在更大范围内获得实践经验,不断弥补缺失的优化活动,以此提高农村金融创新的品质和效率。

  农村经济发展的另一大困难在于难以吸引有效投资。农村地区由于农业的特殊性,对于贷款需求普遍是"多次且量小".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可以适当降低此类金融机构的准入标准,吸引小微企业主动加入来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同时,要继续保持对政策性银行以及大中型金融机构的深化改革进程,鼓励引导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以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在农村地区降低融资利率,并从其他方面给予这类银行一定的优惠。

  除此之外,另一个较为重要的举措便是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政策,不断完善农业保险惠农助农的相关法律、相应制度,如完善农村保险补贴,扶贫开发制度等。首先,可以提高资金补贴效率,这就要不断优化资金拨付的程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程序和审批。其次,加大农产品补贴力度,实行差异化、阶梯化的扶贫方式,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方的特点,来发放不同的补贴。

  (五)健全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农村金融监督管理体系相对于城市而言比较混乱,要使农村地区快速发展,建立一个系统完整的监督体系就必不可少。我们要建立全面的金融监管系统,让农民、金融机构自身、国家部门三方全部参与进来共同参与监管。

  总之,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我国农村问题的重中之重,也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农村金融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各界也对新型农村金融抱有很大的期待。当前的农村金融正是解决农村问题的一大利器,在互联网时代,农村金融需要不断升级,不断创新,来满足中国发展的实际需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决众多问题的方法论指导,我们要吸引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农村金融体系中,成为为农村建设添砖加瓦的一分子,同时要善于运用国家给予的惠民扶贫政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来为金融业服务。同样,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到的要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保险,绿色金融,这都是国家对于农村金融释放出的示好信号,我们更要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抓住时机,尽快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业。
  参考文献
  [1]唐怡。农业政策性金融领域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中国果树,2021(02)。
  [2]惠献波。数字普惠金融扶贫效应及巩固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0(03)。
  [3]董建忠。《金融扶贫理论的中国实践研究》下的农村金融精准扶贫问题与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1(03)。
  [4]葛和平,姜中裕。供需失衡背景下农村金融服务乡村经济的演化博弈分析[J].经济问题,2021(02)。
  [5]付爱敏。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的理论、机制与政策研究[J].农业经济,2021(01)。
  [6]万晓波。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动力及其对农村金融的影响---评《粮食金融---迈向农业和农村金融新范式》[J].植物检疫,2021.35(01)。
  [7]景普秋,郝凯,刘育波。城乡金融发展差异及其收入分配效应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21(01)。
  [8]樊文翔。数字普惠金融提高了农户信贷获得吗?[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
  [9] 周立。金融创新为乡村经济发展赋权赋能[J].人民论坛,2020(36)。
  [10] 李慧。新时代农村金融服务体制创新研究[J].会计之友,2020(23)。
  [11]马九杰,亓浩,吴本健。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化对金融支农的影响:抑制还是促进?---来自农信社改制农商行的证据[J].中国农村经济,2020(11)。
  [12] 冯梦黎,徐灿琳。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民增收:"补血"还是"造血"[J].农业经济,2020(11)。
  [13] 方宜霞。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金融困境与创新思考[J].农业经济,2020(11)。
  [14] 史歌,郭俊华。农村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J].统计与决策,2020.36(21)。
  [15]赵健。普惠金融、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户贫困减缓:基于中部六省的经验分析[J].统计与决策,2020.36(21)。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