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成绩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方法

发布时间:2011-08-15 02:28:24
   摘要: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对我国高等教育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立足于我国现阶段学分制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情况, 以成绩管理为研究对象, 重点探讨当前成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以完全学分制为背景提出多方面对策, 旨在进一步推进高校成绩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上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新形势。
  
   关键词:成绩管理; 学分制; 教学管理;
  
  成绩管理是高校教学运行机制中的重要一环, 对于整个教学管理过程意义重大。通常在每学期考试结束后, 任课教师须通过教务管理系统, 对所有课程的考核结果进行成绩录入。现阶段, 各高校成绩管理模式不尽相同, 但基本都已利用信息化服务平台对成绩进行规范化管理, 尤其在完全学分制背景下, 如何管理好个性化学生的成绩, 如何满足教学改革大背景下的成绩管理, 对所有高校成绩管理者而言都将是很大的考验。本人结合成绩管理工作经验并借鉴前人管理模式, 旨在探讨完全学分制下成绩管理工作。
  
  一、完全学分制下成绩管理工作特点
  
  (一) 复杂性
  
  完全学分制下, 学生将开始全面选课, 且每个学生学习进度不一, 选课不尽相同, 不同类别的课程和考核方式导致学生的成绩数据更加复杂, 既包括平时、期中、期末考试成绩, 又包括补考、重修成绩, 还存在国内外交换课程的成绩转换问题, 使得学生的成绩数据琐碎且繁杂, 录入工作难度大大提高。同时, 不同课程的考试时间和成绩计算方式不同, 从而拉长了学生成绩录入的时间线, 使成绩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不断提升。
  
  (二) 时效性和准确性
  
  完全学分制下, 在每一门课程考试结束后, 高校都对任课老师的成绩录入和提交限定了一定的时间, 以确保能够准时让学生、班主任及家长及时查看成绩情况, 学生以此能安排下学期学习计划, 管理者能更快安排奖学金评定以及补考、重修等工作, 这些工作环环相扣, 都需要以学生的成绩录入的准确性为基础。
  
  (三) 信息化依赖程度高
  
  成绩管理对信息化的重度依赖是因为完全学分制下其复杂性、准确性和时效性的要求, 信息化管理贯穿于成绩管理的各个环节, 相比人力, 能够极大提高成绩录入的效率, 改善成绩分析的复杂程度。随着教务管理系统的普遍应用, 我国高校已经能够基本解决成绩管理过程中大部分问题, 但与此同时, 完全学分制下的成绩管理工作对信息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教务管理系统已无法满足。
  
  二、完全学分制下成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成绩管理工作量加大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扩大和大幅度扩招, 学生人数剧增进一步加大了成绩管理的工作量。同时, 成绩录入工作作为教学管理的最后环节, 往往在期末集中进行, 工作的难度和要求也不断提高。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成绩录入已无法满足完全学分制下教学管理的需要, 成绩过程化管理要求促使学生成绩的计算、获取和录入更加公平、公开, 教师必须严格透明的给定每位学生的各项成绩, 且不可随时进行更改, 这无形加大了教师和管理者的工作量。另一方面, 完全学分制要求学生必须达到能够满足毕业标准的总学分, 且必须达到各课程模块要求, 因此一旦发现成绩不合格, 学生需要及时进行补考和重修申请。不同考核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类型的成绩, 不同类型的考试和课程成绩又有不同的录入方式, 按照考试类型有正考成绩、补考成绩和重修成绩, 按照课程类型有必修课成绩、选修课成绩, 还可以从学习模式上划分成主修成绩、辅修成绩和双学位成绩, 多样化的成绩录入方式在给成绩管理带来灵活性的同时, 也使其工作更加繁琐而容易出现错误。
  
  (二) 成绩管理难度提高
  
  1. 课程性质的多样化容易造成成绩管理错误
  
  完全学分制用学分和绩点来衡量学习质量,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 有利于推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具体体现为选课制、平均学分绩点制、免修和重修制、弹性学制、学分互认互换制等。当前大多数学校实行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模式, 必修课以班级为单位, 由学校统一安排, 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选修课以学生个体为单位, 由学生自主选择和安排。两种并行的教学模式必然提高了成绩管理的难度, 不能确保成绩管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另一方面, 还存在着同一个教学班的课程性质不同的问题, 一个教学班的学生, 可能存在高年级、低年级、外院系学生共同上课的情况, 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录入成绩时应当明确学生的课程性质, 分情况和类别录入;以英语为代表的许多必修课程实施分级教学, 按照学生入学英语水平和学生自愿选择意向, 划分不同等级, 不同等级的班级成绩获取和录入标准不同;此外, 免修制度和弹性学制的实施, 以及转专业学生的增多, 再加上辅修专业和双学位的开设, 进一步增强了成绩管理的复杂性, 容易造成学生成绩登录错位。
  
  2. 学生选课不及时导致教师成绩录入困难
  
  大多数高校在每学期结束前两周进行学生选课, 学生需要根据培养计划、学分情况和自身爱好选择修读不同的课程类型和课程数量。然而选课不及时的情况经常发生, 有的学生由于选课不及时导致选课失败, 跟班上课后教师也给出了期末成绩, 但并不能在教学管理系统中找到该部分学生信息, 从而无法录入。
  
  3. 学分互换、成绩转换等工作导致成绩管理难度加大
  
  完全学分制下, 每个年级的培养方案的变化导致一些因为特殊情况而发生学籍异动的学生成绩录入和管理困难, 教师很难对学籍异动的学生进行集中成绩录入, 同时也很难进行实时更新和调整。以转专业学生的成绩管理为例, 原专业课程成绩和学分需要按照一定规则与现专业成绩和学分进行转换, 由于性质不同的课程不能进行学分转换, 需要根据新课程手动输入课程, 以确保转专业学生的学分能够满足毕业要求, 这类变动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不断增多, 成绩管理中越来越多地需要手工调整, 工作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
  
  4. 对教学各个环节依赖性较强
  
  作为教学管理的最后环节, 成绩管理往往受到前期教学管理的影响, 依赖于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课程安排和选择等教学管理内容, 一旦教学管理环节发生变动, 就会导致成绩管理方面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整个过程牵一发而动全身, 表现为较高的依赖性。
  
  (三) 成绩管理人员不稳定, 缺乏必要的信息化技术手段
  
  高校扩招带来了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 同时出现了新的专业和办学模式, 进一步增加了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然而, 由于教学管理人员的工资通常较低, 晋升和进一步锻炼的机会也较少, 许多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者都没有编制, 导致教学管理者的不稳定、人员流动性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责任心弱、工作敷衍, 从而直接导致成绩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此外, 成绩管理系统的建立需要依赖强大的信息化技术支持, 当前许多高校在这方面并不重视, 缺乏信息化成绩管理平台建设方面的实践, 从而无法有效提高成绩管理效率。
  
  (四) 学生不重视选课, 教师不重视成绩录入
  
  完全学分制下, 选课与否对成绩录入有很大的影响。每学期学期末, 对个人成绩比较重视的学生都对本学期的课程考核结果及时查询与确认, 新学期开学后, 对成绩有异议的学生通过成绩复查手续对成绩进行复查。因特殊原因未在选课阶段选课的学生, 针对这部分学生, 教师在录入成绩时在课程中无法看到学生名单, 无法落实该学生的实际情况, 从而导致老师不能及时将相关课程成绩录入。
  
  与此同时, 许多教师把精力投入到职称评定、科研项目审批、论文发表等方面, 从而相应地减少了教学方面的精力。学期末部分老师都没有按学校规定的时间录入成绩, 从而导致学生由于长时间等待成绩甚至错过了补考的时间, 由于教师个人问题造成的分数统计和成绩登录也时常发生错误, 严重时甚至可能造成重大教学事故。
  
  三、完全学分制下加强成绩管理的对策
  
  (一) 建立健全成绩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成绩管理工作, 推进成绩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 必须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 确保在整个教学管理过程中成绩管理的目标与教学管理的目标一致。立足于学校教育和发展的总体目标, 必须制定标准化流程用以管理复杂的成绩信息, 同时还需要确保管理者有足够耐心进行成绩管理体系改进, 不断提高成绩管理的有效性, 进一步完善成绩管理体系。
  
  通过建立选课中心改进选课制度, 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便捷的选课服务, 简化操作流程, 提高选课效率, 同时能够对全校学生的选课情况和学分情况进行统筹管理, 如对学生选课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对学生成绩进行分类管理, 统一成绩登录格式, 同时不断完善和维护选课系统以确保其运行的稳定性等。
  
  (二) 明确院校两级管理体系
  
  两级管理是高校教育管理的大趋势, 只有通过高效的院校两级管理, 理顺运行机制, 才能实现教育管理工作的高效和有序。目前, 几乎所有本科生的成绩都是由教师通过计算机登录并通过网络提交。一旦学生出现特殊情况没有选课或缺席考试, 教师就不能以正常方式录入学生的成绩, 针对这一问题, 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提供书面相关证明, 由学院签字审核, 再由学校教务处审核无误后处理, 并进行公示。
  
  然而, 通过这种方式, 管理层仍然将成绩登记的权力集中在教育行政办公室, 这并没有充分反映院校两级管理的特点, 导致成绩登记的及时性下降, 甚至还可能导致错过录入时间。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向教师发送成绩录入密码并督促他们按时录入成绩, 教师提交成绩后须将成绩打印出提交给学院教务办公室归档, 并提交成绩分析结果以及各类成绩单。教学行政部门作为学校的职能部门, 应当对成绩管理体系进行规范, 理顺运行机制, 加强指导和监督, 不断推进相关管理软件的研究和应用。因此, 在成绩管理过程中认真落实两级管理理念, 通过开放学校系统由教育行政部门审查, 处理成绩的补充和修改, 从而提高成绩管理的及时性, 防止遗漏。
  
  (三) 加快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中, 成绩管理者应注意成绩管理的信息化技术应用, 使统计数据准确、客观, 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操作和重复性工作。其次, 在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的同时, 成绩管理者也应合理共享资源, 促进两级管理体系的实施, 提高成绩管理的标准化水平, 成绩管理者应进一步利用成绩管理系统网络软件提高成绩管理水平, 以解决现阶段成绩管理面临的诸多问题。
  
  成绩信息录入是成绩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只有不断提高成绩录入的灵活性并确保成绩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才能保证成绩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 改进成绩信息获取方式,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服务为目的、方便灵活的成绩信息获取系统;其次, 满足各种成绩信息录入的需要, 大大提高成绩信息的及时性, 建立“一次性输入”与“按需输入”相结合的多级成绩管理模式, 构建基于课程单元的成绩输入环境, 综合考虑学生学习过程的基本情况, 为学生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衔接打好基础。在成绩录入过程中进行试卷分析时, 通过对学习状况、试卷的难度和考试情况进行分析, 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改进;最后, 满足成绩管理的各方面要求, 统一成绩录入时间、为部分特殊课程开发个性化成绩录入方式和完善成绩修改功能, 这将是教学管理亟需待解决的问题。
  
  (四) 积极提高成绩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积极提高成绩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成绩管理作为一项规范程度较高的教学管理工作, 对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思想政治素质具有较高要求。除了深入了解和掌握与成绩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 不断学习其他高校及其他部门教学管理的先进经验外, 成绩管理人员还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现代技能, 如计算机处理能力、网络应用能力、编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等, 此外还应具备随时掌握变化环境、及时调整成绩管理体系, 从而更好地发挥作用。
  
  此外, 高校成绩管理还需要重视提高管理者的责任感。高校应该清楚地认识到, 成绩管理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其目的在于服务于学生和教学工作。因此, 这项工作要求成绩管理工作者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耐心, 以积极的服务态度对待学生和教师, 既有利于在自身工作中不断减少失误, 又有利于实现高效沟通。高校在制定成绩管理规章制度时, 应进一步从学生利益出发, 强化成绩管理工作者的责任, 进一步树立管理队伍服务学生的意识, 推进学校和学院的两级成绩管理体系的建立, 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从而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 充分发挥学校在成绩管理中的作用。
  
  四、展望
  
  现今, 各高校普遍采用教务管理软件来管理成绩, 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成绩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但不同高校的教学管理有不同的情况, 由软件公司开发的教学管理软件因其广泛适应性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各类高校和各种培养模式的成绩管理。高校可以通过自主研发手机APP和微信应用, 使学生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查询成绩并提交反馈, 同时也有利于解决, 由于校园网容量有限造成的集中选课而带来的系统崩溃情况, 大大提高了成绩管理的工作效率。
  
  五、结束语
  
  完全学分制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选课、自主学习的权利, 同时也导致不同学生之间学习进程的个体差异拉大, 班级不再是学生学习和成绩管理的主要单位, 以行政班为基本单位的传统成绩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完全学分制下的教学管理, 这就要求教学管理者在高校成绩管理工作上进一步作出改革优化, 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我国大学生学习情况, 更好的实现成绩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黄金莲, 龙飞。浅析高校成绩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18 (04) :117-118.  
  [2] 梁检初, 余嘉斌。完全学分制下高校班级管理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8 (10) :13-14.  
  [3] 刘冬苑。高校成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 37 (03) :139-140 177.  
  [4] 李盾。完全学分制下的独立院校成绩管理工作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7 (11) :25-26.  
  [5] 杨艳红。浅谈学分制下的学生成绩管理---以某高校为例[J].学周刊, 2016 (08) :203.  
  [6] 梁怀宇, 薛丽华, 张智君。学分制下高校成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J].高教论坛, 2015 (11) :106-108.  
  [7] 宣华, 付小龙, 刘玉玲, 等。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创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 28 (02) :101-103 116.  
  [8] 戚鹏。论高校成绩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高教论坛, 2010 (05) :93-95.  
  [9] 宣华, 张秋芳, 郭大勇。提升本科成绩管理效能的十个着力点[J].教学研究, 2010, 33 (02) :26-29.  
  [10] 李颖。高校成绩管理工作实践与研究[J].教学研究, 2009, 32 (05) :35-38.  
  [11] 张玮。全面选课制下成绩管理的探索[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S1) :157-158 161.  
  [12] 冯祖琴。高校学生成绩管理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 2006 (01) :47-49.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