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再生背景下的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14-03-28 09:48:10
   【摘 要】城市再生现已成为城市化发展进程中解决社会综合问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改善社会环境条件的必然途径.文化创意产业因其高附加值、智力密集、增长潜力无限、受土地和物质资源限制小等特点成为城市再生中一支新兴力量.本文就城市再生背景下的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 ;文化创意产业 ;城市再生 ;现状研究

  1 城市再生与文化创意产业园城市再生的理念
 
  最早是由西方城市引入的.1950年代以来,西方城市开发概念发生了5 次明显的变革,促进了城市再生理论的形成,分别是 :1950年代的城市重建(urbanreconstruction),1960 年代的城市振兴(urban revitalization),1970 年代的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1980 年代的城市再开发(urban redevelopment)和1990年代的城市再生(urbanregeneration)[1].中国的大规模城市更新改造活动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当前我国城市逐步进入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高潮阶段,城市再生是解决社会综合问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改善社会环境条件的必然途径.
 
  创意产业概念于1998年在英国被提出并被广泛关注.文化创意产业因其包含完整价值链、明晰价值链节点、附加值大等特点而有别于以往传统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以创意为基础、核心是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能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行业集群.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及国家竞争的软实力,正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崛起.而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载体,在城市经济发展、城市整体形象塑造等方面起到了积极影响.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在全国引发了文化产业创意园区建设高潮,北京798艺术区、上海8号桥创意产业园区等均为国内规模较大、知名度较高的创意产业园区.在城市再生背景下,各个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创意产业依托旧工业区集聚的现象.文化创意产业因其附加值高、增长潜力大、受土地和物质资源限制小等特点成为旧工业区改造中一支新兴力量,文创园也因其开放、宽容、多样的人文环境和促进多元文化交流等特点为城市再生提供了一条可供参考途径.
 
  2 广州城市再生下的文化创意
 
  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在广东提出"要努力争当全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排头兵"、"文化创意产业将是未来全省发展文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着力点"的号召下,广州文化创意园如雨后春笋的涌现[2].据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的初步统计,截止2008年6月份,广州市已建成、正在建设和准备开工的创意产业园区共有40家.广州市40家创意产业园区中,已建成的园区共计13家,在建(包括扩建)的20家,待建的7家,总建筑面积共计2395.8万平方米[3].目前,广州市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园区建设以旧工业建筑为基础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新建建设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主.
 
  广州是一个具有商业文化优势和工业文化积淀的城市.自秦汉代起广州工业已初具规模,经过解放后40年的发展,广州重型机器厂、广州造纸厂、广州锅炉厂、广州自行车厂等多个大中型企业应运而生,50年代是工业建筑发展的高潮时期,广州罐头厂也是在这个时期建成投产的[4].广州大部分工业遗产都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区域,尤其是利用珠江水域及其支流的交通运输功能.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现在的老工业区大都已经衰败弃用,位于城市中心位置的他们成为了广州城市再生发展的一柄双刃剑,从文化方面说,他们承载了城市的历史沿革和居民的集体记忆,是老广州的回忆 ;从城市更新发展和土地置换角度看,他们占据了城市主要的经济发展区域,对土地资源是种浪费.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对广州旧工业建筑的处理问题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出路,它能使老工业建筑区功能发生置换,形成产业链与集群,使旧工业建筑散发新光彩.
 
  然而,在2013年3月24日,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的一句"红专厂要拆",在业内引发热议.自2009年红专厂运营至今,已有百余家企业入驻,其中不乏各类创意机构.红专厂的规划建设在保留了大量旧工业遗迹的基础上,还为广州老城区的市民提供了一个艺术文化交流、生活互动的城市公共空间,它曾一度是广州文化创意园区的典范.红专厂拆与否的问题引发了业界人士的深入探讨,从城市发展角度来看,红专厂的问题正是凸显了在城市再生背景下,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园面临的窘境.其实纵观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市场,不只是红专厂面临这样的困境,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园标杆的北京798艺术区近年来也面临着创意流失、丧失艺术底线、经营模式转变等问题,不少创意机构都改为餐饮、服装.
 
  从现场调研和文献资料整理来看,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改造再利用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未形成集群效应,规划缺乏整体性,园区活力有待提高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是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目标,文创园的发展应引入大量创意型企业,园区内部或园区与园区之间合作交流、分工协作、形成产生集群效应.而当前广州很多文创园还未形成产业集群,且各区之间缺乏有效联系性,未能有效整合创意资源,从而限制了园区发展.此外,当前很多广州文化创意园还存在园区缺乏良好的规划设计、园区与周边社区缺乏有机联系、公共活动空间不足、缺乏基础文娱设施和对广州地域文化响应较少等问题,使园区对周边居民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2)部分老厂房改造存在不足,缺乏创新意识与自身特色
 
  首先,大部分依靠老厂房更新改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改造类型较单一,多是以创意产业、商业、办公等服务行业为主 ;其次,多数园区的厂房改造一味将改造重心放在了空间再利用、室内装修等建筑设计方面,有些厂房改造甚至只求满足基本功能要求即可,缺乏对建筑细部、生态节能等方面的研究和处理,致使后期建筑使用过程中发现很多因建筑功能置换而引发的问题 ;此外,多数园区建设发展思路类似,规划设计手法较为雷同,有"千园一面"的趋势,缺乏多样的特色与创意.
 
  (3)缺乏政府管理引导与政策支持,缺少自主品牌
 
  首先,当前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已初具产业规模,且多以自上而下的开发模式为主,但由于缺乏市级层面的规划管理和引导,各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发存在盲目性,且创意园区内出现店铺个性悬殊、商家良莠不齐,改造不规范等现象,以红专厂为例,园区创意中心区内多是引进品牌,缺乏自主品牌.
 
  (4)轻视对工业遗产的保护
 
  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很多是依托于旧工业建筑改造利用,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问题.尽管文化创意园区的各种业态有助于吸引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可为保护工业遗产的园区投资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目前部分园区进驻者由于急功近利的心理,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改造更多是出于文化创意园区所能产生的经济价值,而忽略了工业遗产所具备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在改造过程中常出现"大拆大建"、盲目改造等情况,使一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工业遗产不复存在或变成了充满商业味的现代办公、娱乐场所.
 
  3 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1)从战略高度进行政策扶持,明确园区产业定位和形成产业链
 
  从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成功案例来看,无论是英国泰晤士河南岸艺术区、美国纽约 SOHU 区,还是国内北京798、上海 M50 等创意产业园,均可看出政府的政策引导与扶持对推动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应扶持引导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立自上而下的整体运作方式,给予政策、税收方面优惠,集中精力加以重点扶持,吸引一些较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品牌进驻,发挥其模范带头及辐射作用.创意产业园应具备明显的主导产业,如纽约 SOHO 区和北京798艺术区均是以艺术产业为主.此外,应当加强各园区之间的交流合作,以便园区内构建较为合理的产业链,形成了产业规模效应.
 
  (2)营造园区浓厚创意氛围,探索独具特色的园区发展类型
 
  创意产业园区是创意阶层的重要工作场所,其空间环境的营造需要满足创意阶层的需求,努力营造出创意氛围.园区内往往具有一些个性化的空间环境要素,如上海8号桥丰富多样的外部公共交流空间以及北京798艺术区包豪斯风格的厂房建筑等.依托于旧工业建筑改造类的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园,不能仅限于建筑单体层面上的改造设计,更应从整体出发,打造有创意、个性鲜明的整体空间环境.
 
  各园区的生成、发展和成熟都与其自身的特点密切结合,应当结合自身特色和周边环境,在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下,形成了类型各异的园区.如北京798艺术区的形成利用了临近中国美术学院且租金低廉这一优势 ;上海8号桥充分利用临近淮海路 CBD 的区位优势,精心打造一个高端的创意园区.广州是岭翰之北中心地,具有四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底蕴深厚,粤剧、粤曲、粤绣以及岭南建筑、民俗、饮食无不彰显着广州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广州文化创意园区的建设应充分发掘广州自身文化特色,探索独具特色的园区发展类型.
 
  (3)承办多样且具影响力的创意活动,引导公众积极参与许多成功的文化创意
 
  产业园都注重通过举办创意活动来提高自身的影响力,促进了创意的交流.广州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可通过承办各类具有影响力的活动,由媒体扩大宣传,以提升其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让文创园不单是周边居民和少数艺术家光顾的场所.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应当体现人本主义精神,关注文创园不同使用者的需求,构建不同类型的空间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努力营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场所氛围,提升市民对其的文化认同感.
 
  (4)注重工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
 
  工业遗产见证了人类社会衍生的生活场景,承载了工业时代的历史、艺术、技术或科学价值,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城市再生背景下,依托于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规划建设应当不再只是对建筑单体的改造设计与功能置换,应当充分挖掘工业遗产的历史文化性,探索工业遗产改造利用的新思路,如在保护原有工业遗产的基础上创造新符合当代需求的公共空间,或是通过新旧对比、融合等手法来体现工业遗产的历史风貌.
 
  参考文献
 
  [1] 张平宇 . 城市再生 :我国新型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J].规划研究,2004,(8):25-30.
  [2] 朱碧雯 ."艺术,本身不需要奢华"--广州文化创意园现状调查 [J]. 中华建设,2013,(7):14-17.
  [3] 彭麒 . 广州市创意产业园区规划研究 [D]. 华南理工大学,2010.
  [4] 陆小华 . 广州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D]. 华南理工大学,2010.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