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型企业执行质量控制的原则和方法

发布时间:2015-07-24 07:36:00
   摘要:质量管理的要素是材料、工艺、设备和人, 其中人又是主要因素, 所以质量管理的重点应聚焦在人上面, 包括领导重视, 员工参与, 科学管理, 赏罚分明,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现在质量控制上, 质量控制的好坏也决定了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 质量管理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 贯穿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
  
   关键词:质量管理; 质量控制; 全过程; 持续改进;
 
  
  1 概述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之本,质量管理就是保证企业之树常青的基石。
  
  现实社会中存在各种各样的企业,企业有好有坏,规模有大有小,有的企业搞的风生水起、欣欣向荣;有的企业平平稳稳、波澜不惊;还有的企业貌似稳定、内部问题丛生;更有的企业人心背离、形聚神散。我们学习成功的,借鉴失败的,汲取精华,摈弃糟粕,从生产的源头-质量管理来系统分析好产品的诞生,好企业的长寿,这样才能更好的发现自身的不足,扬长补短,实现企业的百年大计。
  
  2 质量管理的定义
  
  质量管理就是把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抓好,整个生产流程质量控制搞好了,也就达到质量管理的目标了。
  
  2.1 质量控制的定义
  
  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称为质量控制。包括来料质量控制(IQC),过程质量控制(IPQC),最终质量控制(FQC)和出货质量控制(OQC)。这些活动通过监视质量形成过程,消除引起不合格或不满意质量效果的因素,达到要求的质量标准,进而获取经济效益。
  
  那什么又是质量要求呢?就是生产者生产出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能满足用户的某种需求,包括明示的,习惯上隐含的或必须的。
  
  2.2 实现质量管理的途径
  
  实现质量控制,第一就是要全过程、全方位、全员都参与控制。
  
  要从产品设计开始,一直到产品出售,整个全过程都要控制;这就像是战士开枪射击,不仅仅是“开枪”瞬间这个动作要控制,走路时“背枪”,日常保养“擦枪”,甚至休息时“枪的放置”都要控制;而且要对所有员工都进行质量教育,并从制度上约束他们,让他们参与质量管理[1].
  
  全过程则包括进料检验、生产过程、出厂检验、售后服务等方面。(1)进料检验控制就是对所有进厂的原材料及零配件做到全检、抽检、分批检验。严格作到“三不”,不接受不良品、不漏检不良品、不传送不良品。对来料不合格品首先要确认供给方的名称,来料规格型号,标注来料的数量来料日期,汇总不良数量不合格比例,做到让数据说话,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再把不良现象及相关数据反馈给上级和相关人员,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和处理,并对后续物料进行持续跟踪。(2)生产过程控制就是号召全体员工、班组长和车间主任一起参与到质量管理活动当中。每一道工序责任落实到人,严格要求操作员做到先进行自检,再由车间主任检验,然后由质检专员或巡检进行抽检,杜绝不良品出现,不让一个不良品流入下一道工序。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要及时处理,发现问题后要现场指出,并做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并要求操作员严格作业。空间上把待检品、合格品、不良品进行严格区分,防止相互混淆。车间的产品必须摆放整齐,保持规范作业,严格杜绝不合格品的接受、产生和流转。(3)出厂检验就是对生产的产品的总结。包括成品包装检验,成品标识检验,成品外观检验及成品性能检验。通过再次重复对整个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的检查和空载及带载的测试,来最后检验产品是否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检验时严格按照企业的标准和客户的要求进行。做到不漏检不良品、不移交不良品、不放行不良品,出厂合格率达到百分百。(4)售后服务就是把产品交到客户手中,企业继续为客户提供的活动,包括售后服务人员给客户讲解产品性能并指导产品如何使用,在使用中应该注意避免哪些问题,并定期回访,探索用户更深层次的需求。
  
  第二是设置关键控制点。也就是哪道工序很重要,就在那道工序设置一个专职检验点,进行全检[2].
  
  第三是建立全流程质量体系,包括各个环节的标准化,规范化。
  
  那么这个全过程如何管控呢?答案就是,这个过程要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去进行管理和实施[3],要求:(1)员工经过培训使其技术、技能达到对应要求。(2)设备部定期校验各种仪器,保证机器、仪表的完好和正常使用。(3)严格把控用于生产的原材料,确保性能达到产品设计的要求。(4)技术部门定期对员工进行理论指导和实践培训,传授生产技巧及操作方法,修订及完善产品的工艺路线。
  
  3 抓质量管理的意义
  
  质量管理是个短板,是个痛点。质量管理抓不好,就会出现生产总是赶工期、低级质量问题总出现,售后人员总是忙得焦头烂额、到处救火打补丁,或者生产过程中总是出现落实计划不到位、采购外协跟不上。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些问题呢?答案就是人员、设备、工艺、原料某个或某几个环节出了问题。
  
  例如有些企业天天强调质量管理,但是,一旦碰到质量与成本冲突,或者与交货期冲突,就会采取牺牲产品的质量来保证利润和按时交货。这样做的结果,虽然一时解决了问题却使公司的质量工作成了摆设,变相告诉员工,质量工作是围绕利润转的,为了有利可图,产品可以偷工减料,可以马虎作业,孰不知已经为企业发展埋下了隐患。
  
  实际上,质量问题是一个关乎企业生死的战略问题。若要成为百年老店,产品的质量高、信誉好和有保证,是最基本的前提。企业的领军人物必须站到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摈弃干扰因素切实把企业的质量管理贯彻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上。
  
  4 执行质量控制的原则和方法
  
  4.1 质量管理原则
  
  质量管理原则即三不原则,也就是“不接受不合格产品、不制造不合格产品、不移交不合格产品”.通过对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任何员工生产的零部件达到百分百的合格率,实现零缺陷的生产目标。这样一来,生产的各个环节实时处于受控状态,生产全过程有序循环。全体员工牢固树立“自己满意,顾客满意”的产品理念,形成人人参与产品质量、环环保证企业信用的良性机制。
  
  4.2 质量管理要素
  
  质量管理要素即4M1E五个要素,是指对“人、机器、材料、方法、环境”5种质量管理要素的科学运用。即人---稳定的人员,树立人的竞争意识和质量意识;设备---优良的设备,开工率和使用率都保持最高;材料---匹配的材料,使原材料达到合理的投入产出;方法---良好的培训,应用最佳的手段与途径;环境---整洁的环境,消除生产空间的一切乱象。其中,人的作用是“4M1E”的精髓。机器、材料、方法和环境是客观的,是易于规范的,易受到影响的是管理者和作业者的素质。要制造一流产品,满足用户需求,就必须下大力气在“人”字上下工夫,使人既完成客观规范动作,又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4.3 质量管理手段
  
  质量管理手段即7S原则,是指进行文明生产的7个管理手段,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整理就是分开要与不要的东西,要的有用的挂牌明示摆在指定位置,不要的没用的撤走处理掉;整顿是指现场检查发现未作标志又未被处理的物品,品质管理员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清扫就是将工作场所打扫干净,把仪器设备、材料、工具等物品表面上和内腔的灰尘、污垢等脏物扫除干净;清洁是指日常性维持活动,保持自己的劳动成果,在每天下班前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开展全员清洁作业,使整个环境处于良好状态;素养就是培养全体员工的良好精神面貌、规范的工作习惯、严肃的组织纪律。还有节约和安全,安全自不用说,任何企业都需要;节约对于企业来说是个双刃剑,节约表面上看肯定会降低或多或少的原材料成本;但如果过分强调节约了,总想废旧利用,那么势必需要场地存放废旧物品,需要时间来整理废旧物品,需要人员来挑选废旧物业能否适用某项产品,这些工作做下来都需要时间,那么生产效率就会降低,无形成本就会增高,所以要合理科学地提倡节约。总而言之,以上这些手段其目的就是创造一个清洁、舒适、文明的生产环境,使员工遵守行为规范,从而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原则有了,怎么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呢?可以考虑采用以下措施和策略。
  
  第一领导重视。海尔的张瑞敏,传说最多的就是挥铁锤砸冰箱,最后成就白色家电巨人。领导以身作则,不以降成本或赶工期妥协,如果真的出现常态残次品,那么可以在制定制造标准的时候就制订高于普通的标准,这样即使出现掉档,也还在许可范围内,这样的做法,有一个不足就是高标准是会带来成本的提高,企业能否吃得消成本的变化。这时候就看企业一把手的态度了。张瑞敏说,今天你不砸这些冰箱,明天人家就会来砸我们的工厂,只有让大家砸得心里流血,才会长记性。这才是真正的质量意识,产品出了质量问题,从上往下追究责任,领导首先负责,这样才能真正落实质量工作。
  
  第二开展内外部顾客要求调查和案例总结教育。制定好部门工作计划并分解到季度、月或周,并在预定目标、保障方式、资源统筹、项目负责、人员选择上进行双向沟通,形成书面材料公布到部门各层级管理看板。要从产品开发、试制到工艺设计、生产流程,从原料选择到外协厂家的确定,从开坯下料到完全成品下线,从包装到发运,每个环节必须制定详实的质量管理标准,落实质量责任到人。
  
  第三组织内审员就体系运行进行内部评审。开展岗位工作基准修订,实现各层级工作标准化和行为规范化;与职能部门间沟通协作,明确岗位权责;针对薄弱环节,制定质量缺陷表和处置流程,修订《不合格品控制》文件;工作重心前移做好策划和下移结合重在一线;持续开展行业技能等级鉴定,开展不同人群的培训和学习工作。要明确谁应该负责哪一个生产步骤、产品需要达到什么标准,以及由谁来检查、评价等责任,将质量管理的理念贯彻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不仅要规定“怎么做”,而且要具体指出“谁来做”“做多少”“做到什么程度”“什么算好”“做不好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等。
  
  第四结合测量体系要求,对各岗位关键特殊工序进行数据管理。借助MES等信息系统,把标准进行强化落实,实现不同层级人员工作信息的二次加工和共享。加强质量控制不单是在产品的制造过程,而是要延伸到制造的上下游各个环节。比如对招投标签合同、原材料采购、技术研发、试制、成品发运、物流及售后服务等环节都进行控制。抓住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设置质量管理点或质量控制点。对生产制造现场实行就地强化管理,使工厂处于很好的控制状态。同时强化这方面的方法策略,由专业品质管理者对企业整体作出系统分析数据归纳,找出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并加以侧重。
  
  第五开展各种顾客满意度调查,包括外部顾客和内部员工。修订部门安全环保、生产工艺流程、价格控制、加工设备保障、团队发展等等评价指标;通过班组、部门动态对标管理来创建优秀企业。只有对执行过程进行周密的控制,才能确保执行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目标的达成。执行中的控制主要包括对过程的控制和对执行者的控制两个方面。通过控制,可以避免执行偏离轨道,预防执行走样,避免发生错误,确保目标达到并切实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5 结束语
  
  质量管理狭义的讲就是满足企业自身标准,达到标配,或者再进一步多赠送一个高级点的功能,使用户感到自己花的钱获得这些功能足够了。但是想更好,以手机为例,例如电池更持久,照相更清晰,操作界面更简洁,这样功能的提升就需要更多的价格来匹配,顾客也能接受。倒闭的都是没有跟上用户的需求,或者自我陶醉,一直在努力,但努力的方向错了,偏执于手机更坚固,更防水,而没有突破性的思维,不敢不愿或者根本不会搞创新如取消硬键盘,整合成一块屏幕等等,所以企业也要密切关注同行的进展,国际国内有哪些突破性的进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人变我新,持续满足用户的需求。
  
  还有就是产品的附加功能,就是荣誉感,这个主要是针对消费品的,同样是提包,为什么有的就能卖更多的钱呢?装东西多吗?不是,而是打的感情牌,让顾客感到很光彩,很上档次,很有面子等等,这才是企业的目标,也是百年老店生命长青的诀窍。
  
  企业质量管理,可以总结为24个字,“领导重视,上下一心,溯本求源,公开透明,赏罚分明,持续改进”.大家戮力同心,上下齐心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起到效果,形成自律,并且持之以恒的贯彻,形成企业文化体系,让员工融入骨髓,才算是落地生根,而不是流于形式,止于花样文章。
  
  参考文献
  
  [1]阎春燕, 汤继成。机械加工生产现场质量管理优化及对策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 2018, 26 (15) :219.  
  [2]李国亚, 盖斐。浅谈大型水轮发电机组设备制造过程的质量监督[J].水电与新能源, 2017 (2) :60-63.  
  [3]余航, 郝雷, 张耀静。质量管理在科研聚集型生产制造企业中的推进建议[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6 (2) :6-8.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