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片镜头语言的作用及应用技巧

发布时间:2021-06-16 07:30:56

  摘    要:镜头语言在电视专题片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是电视专题片的核心要素。要充分运用富于美感的镜头语言,提高电视专题片的艺术感染力。电视专题片的美感程度,要求我们应对光线、色彩、影调、线条、形状等电视画面构图的形式元素进行艺术的综合运用;对现场同期声、现场环境音响做合适的选择、取舍。而节目剪辑、编辑制作是后期出品、包装的必要手段。把琐碎的镜头有机结合起来,烘托出电视专题片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真实;深化主题;审美感染力;

  Abstract:Lens languag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V specials. It is one of the core elements of TV feature films. Therefore,it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artistic appeal of TV specials by polishing the lens language. Specifically,the TV picture components such as light,color,tone,line,and shape need to be comprehensively applied. The on-site simultaneous sound and background sound need to be carefully selected. Program clipping,editing and production are necessary means for production and packaging so that fragmented pictures will be properly combined to present the spiritual connotation of TV specials.

  Keyword:reality; theme deepnening; aesthetic appeal;

  电视专题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引发人们思考的电视艺术形式。近年播出的人文地理节目《走遍中国》用镜头带领观众进入现实的地理空间,揭秘历史,叙述故事,解密事件,介绍人物,让见证者见证历史。《如果国宝会说话》用100件国宝介绍国宝背后的中国精神、中国审美和中国价值观,以全新视角读懂中华文化。浙江卫视打造的国内首档全专家团人文类文化探索专题节目《小城故事》等电视专题片播出后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就是因为电视专题片镜头语言的艺术魅力打动了观众。

  镜头语言,不仅仅指纯画面镜头,还包括解说词和同期声。一部优秀的电视专题片需要很多条件,比如好的选题、娴熟的摄像技术、感人的细节、优美的配音、流畅的剪辑,同时协调处理好画面、声音、字幕和解说词等方面的关系等等。在媒介进入融合时代,作为一种独立艺术品种的电视专题片,在受众日益挑剔的目光中如何拥有更顽强的艺术生命力,如何提高专题片的审美内涵和文化品位,创作出艺术表现与题材内容相得益彰、反映现实生活实际和民族审美追求的电视专题片艺术精品,已经成为摆在电视专题片创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电视专题片镜头语言的作用

  镜头语言包括视听一体的电视画面及其附载的同期声、现场环境音响等,它不是简单的视频画面堆砌,而是对视频画面按照电视专题片主旨,对积累的视频素材进行剪辑和拼接,以简单、突出重点的形式向观众传递事实目的的一种镜像应用艺术。

  (一)镜头语言是交代背景信息的必要手段

  一部专题片的创作过程是一个在生活中观察、发现、挖掘的过程,在镜头语言下让我们感受到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情感共鸣。如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100集系列特别节目电视专题片之《边疆行》,以新闻纪实的手法,用边行边走边观察的方式,从广西防城港出发到辽宁丹东,逆时针勾勒中国版图,穿越广西、云南、西藏、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中国陆路边疆9个省、自治区,深入130多个县市,关注民生、关注自然,为海内外观众展现了一个真实生动的中国边疆形象。

  (二)镜头语言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情感世界

  在电视专题片中,编导通过画面对一些人文、历史背景进行交代,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做好铺垫,最主要的还是让观众感受到其所要表达的观点、情感和思想。

  用镜头语言说话,在镜头的推、拉、摇、移、升、降、甩中,全面展示电视专题片的内涵。比如报道抗洪抢险,如果在报纸上描述一个场面,要用一大堆文字来描述风、雨、汹涌的洪水,抢险者带着满身的泥水在大堤上搬运沙袋。广播还需要大量的音响,而电视则能够用几组镜头表现出来:用大全景镜头表现汹涌的河床、倾盆的大雨,远处隐约的人影穿梭在大堤上;用全景镜头展现身穿雨衣的武警指战员、干部群众,来回搬运沙袋,川流不息;用近景镜头展现一队队紧张有序的搬运沙袋的人群、他们脚下溅起的水花;用中景镜头展现几个人光着膀子,手挽手堵决口;再用一个个抢险者满脸泥水的特写镜头,提高专题片的感染力。

  (三)镜头语言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镜头是一种介于抽象与形象之间的艺术表现方法。抽象主要是因为镜头支离破碎的形态而导致的,观众很难通过一个单一的镜头来了解编导或摄像师所想表达的内容或内涵,因此只能将多个单一的镜头衔接起来,形成自己所想表达的事物,再呈现给观众。说它形象是因为镜头可以通过具体的一个画面或是具体的一段声音,将一部电视专题片的主题及中心思想直白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更好地理解电视专题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因此,镜头语言为电视专题片增强形象化、立体化、感染力和审美感受的同时也起到突出深化主题的作用。

  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曾经说过:"艺术家的全部技巧,就是创造引起读者审美再创造的刺激。"一部好的电视专题片通过电视机传到千家万户时,常常会引起观众的共鸣,使人们久久难忘。中央电视台录制的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对全国各地的饮食文化进行记录及演绎,在镜头画面的设计中颇见功夫。从拍摄中的聚焦、镜头的转换、色彩的基调等诸多方面,制作者均反复拿捏,使得最终形成的画面衔接自然、变化流畅,对各种饮食特色把握到位,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二、电视专题片镜头语言的应用技巧

  电视专题片是观看的艺术,只有抓住事实本身固有特点,具有典型意义、立体感的形象,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

  (一)镜头语言的应用应注重真实性原则

  电视专题片要求"真实地再现真人真事".我们应当注重两个方面的真实,即主观真实和客观真实。主观真实,主要是指专题片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在表达作者的态度和观点。我们所流露出的情感必须是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客观真实,就是说,专题片中传递的信息必须是真实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来龙去脉必须准确无误。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在专题片的表现手段和方法上可以有较多的艺术创造,但应牢记拍摄真实的素材,讲述真实环境中的真人真事。

  笔者编导的专题片《故事人生》,讲述的是故事大王施德玉讲了一辈子的故事,也让人感动于他人生的故事。片子的开头选择了施德玉的十张老照片,有演出照、生活照、获奖证书照片等,通过特效处理,作为片名的叠加背景。音乐选用的是神秘园乐队最经典的曲子之一--小提琴独奏曲《下雨的时候》。这首音乐舒缓柔美,充满了追忆、思念,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往事一件件、一幕幕随着解说串词娓娓道来。有施德玉现场为大家讲故事的镜头,有讲过的故事选段如《金刚齐》选段、《戚老七养鳖》选段、《一笔办公费》选段、《梦丽娜的梦》选段等等,还有他的老师、着名扬州评话表演艺术家王筱堂资料《水浒传--宋江鲥鱼》选段。通过老照片、表演资料以及现场采访,施德玉讲过的故事、创作的艰辛、观众的笑声、获奖的喜悦都撒落成遥远和清晰的印记。施德玉35年来共创作100多部作品,义务为群众演出2000多场,先后获得了江苏省第一届到第四届戏剧小品曲艺大赛的一等奖、华东地区新故事比赛一等奖、全国故事大王比赛特等奖、中国民间艺术节"群星奖"金奖。他的作品都适时地反映着当地农村的变化,农民思富的欲望、思想的提升、观念的转变、建设新农村的热情,而通过专题片我们也感动于他传承民间艺术、弘扬传统文化的决心和毅力。该片播出后荣获2007年度镇江电视社教节目三等奖、2007年度镇江广播社教节目二等奖、2007年度江苏电视新闻奖三等奖。

  (二)镜头语言的应用应遵循凸显主题的原则

  在电视专题片中,画面和字幕文字之间是相互辅助的,协同达到凸显主旨的目的。因此,在运用镜头语言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更好、更快地向观众展示电视专题片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加电视专题片的吸引力。

  千年米芾演绎千古传奇,"襄阳漫士"在古邑丹徒成就"米氏云山""八面出锋",为中国书画史奏响绚烂乐章。一代宗师终老于丹徒长山脚下,留下千古佳话,万古流芳,也为丹徒留下了丰厚遗产。笔者与同事合作编导的36分钟的长纪录片《米芾》,由《米芾寻踪》《米颠之谜》《千年米芾》三部分组成,本着还原米芾、追忆米芾、弘扬米芾的目的,多角度、多层次寻古探幽、层层揭秘,还原时代背景,展现历史真相,力图把一个嬉笑怒骂、去伪存真、开宗立派的艺术大师呈献给广大观众,点染翰墨飘香,扬中华瑰宝。电视专题片镜头中除了在襄阳米公祠拍摄的镜头外,还找了《米芾行书艺术鉴赏与临习》《古代名家书法蜀素帖》等资料,在《米颠之谜》中还采用了情景再现的手法,使叙述更加流畅、生动,那些变得近乎抽象的记忆渐渐清晰起来,遥远的历史与眼前的现实由此血脉相连,不仅弥补了创作过程中影像资料的不足,而且让观众展开充分的联想,增加了观赏价值。《米芾》荣获2008年度镇江电视社教节目奖二等奖,同时参与了中国纪录片委员会组织的纪录片评奖并获得金奖。

  (三)镜头语言的应用应注重细节

  电视专题片吸引观众,表现环境特征和人物性格主要是靠细节。典型的细节能够以小见大,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饱满的细节,往往都具有深刻的寓意,令人震撼。电视专题片所记录的人和事,只有通过细节表现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生动感人的生活场景,才能达到表现情、蕴含理的效果。

  电视专题片《山下的路》,主要是围绕一个小山村修路的故事展开的。故事中的小山村,由于缺少一条通向村外的道路,所以长时期没有摆脱贫困,甚至在近十年中,陆续有十多人摔死在小路上。因此,修路对于这个小山村来说是迫在眉睫的任务,道路不仅仅是小山村通向外界的方式,更是人们生存的方式。在该部电视专题片中,大量运用长镜头语言进行拍摄,其中有一个长镜头所拍摄的村民干农活中场休息时农民杨建生吹唢呐的场景,镜头一直从杨建生的脸部慢慢移动到他的手中,对手上因农活而磨出的水泡进行了长镜头特写。最后,镜头再从杨建生的手慢慢移动到其他干农活的村民身上,最后再移向远方的高山,在整个长镜头中并没有出现任何具体的行为及语言,只有唢呐声一直回荡在山谷之中,这个画面虽然简单,但是却充满了希望,给村民带来了无限的精神支持。

  三、融媒体时代,电视专题片语言如何凸现融合特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作为一名县级融媒体从业人员,笔者意识到,媒体融合并不是简单的"合并",网络目前已成为多数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传统媒体更应该重视这个事实和现实,更应该有时不我待的危机感和使命担当。

  (一)具有特殊的审美感染力

  电视专题片不是纯新闻,它不要求时效性,而是追求历史的、文化的和社会的价值,融媒体发展推动了互动方式的转变,但只有打造高质量的内容,才能真正吸引受众。

  一部优秀的内容、形式俱佳的电视专题片要构思精巧、制作精良,无论是标题拟制、画面剪辑、音响合成、字幕设计,还是片头片尾、特技、暗转等运用,在制作过程中,都要本着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宗旨,在"以视为主,以听为辅"的原则指导下,协调和处理好画面、同期声、字幕、解说词等方面的关系,使电视专题片诸要素及构成诸要素的子要素之间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共同为突出主题服务。

  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就是一部有温度的、极具感染力的纪录片。它讲述了"匠人精神",那些带着历史痕迹的文物,每一件都有着生命和故事,而人们之所以能重新见到这些精美的物件,都是因为有这样一群人在故宫的角落中为我们修修补补。它用年轻的视角走进古老的故宫,摒弃了宏大叙事,平实地记录了文物修复师的日常。修文物这个动作,刚好勾连起了古与今两个时空,传递着古人和今人的对话,寓远大于绵巧。它第一次系统梳理了中国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揭秘世界顶级文物"复活"技术。第一次近距离展现这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与传承人的日常工作和喜怒哀乐,通过对文物修复领域"庙堂"与"江湖"互动,完整呈现国宝文物的原始状态和收藏状态,充分展现出传统中国"士农工商"四大阶层中唯一传承有序的阶层"工"的信仰密码、技术沿袭与变革。

  (二)注重素材的全面性

  一部电视专题片需要大量的素材,为了避免在后期编辑的时候出现"无米下锅"的困难局面,我们在拍摄时就一定要尽可能全面地拍摄素材。在拍摄人物类的专题片时,如果有解说词,在拍摄之前摄像人员一定要熟读解说词,领悟其整体、部分甚至每个句子、词组和每个词的意思,从而更好地根据解说词拍摄画面,在实际的拍摄中捕捉、猎取反映电视专题片的生动画面。如果解说词没有或者很少,我们就需要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去感悟和构思,全方面拍摄素材。拍摄事件类专题片时,要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因此,素材的全面就更加重要,拍摄的素材要条理清楚,根据主题拍摄的素材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它的每个镜头应当和主题相呼应、相协调。拍摄风光类的专题片时,要全方位展示主题,既要突出地域特色又要力求新颖,既要气势磅礴又要细致入微,既要紧跟时代又要注重历史。用唯美的画面来吸引和感染观众,这就需要我们深入了解拍摄地点的特色,熟悉地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认真观察该地区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独特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独特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形态等。然后有效调动全面的素材,让人观后耳目一新。

  其实无论拍摄哪一类型的专题片要确保素材的全面性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用最有效的方式把信息传达给观众,然后为这种方式拍摄和收集素材。如涉及到"统计数字和增长速度"方面的内容,采用数据、图表就可以将许多文字表达不清的内容,用简单明了、形象直观的图形数据表达出来,不仅形象化,还丰富了片子的画面形式。涉及到为主题提供论据的时候,一些法律条文、政策法规、合同文件等材料则有很好的效果;还有一些专题片中经常会提到过去的一些重要场景、重要人物、重要事件,但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没有视频资料,或当时的视频资料信号质量差,这时就需要借助照片来弥补缺憾了。总之,为了更好地制作一部专题片我们要开动脑筋,千方百计拍摄和收集全面、高质量素材。

  笔者编导的电视专题片《永不消逝的记忆》讲述的是丹徒县的一位84岁退休老干部单明德与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主人公李侠的故事原型--中共地下党情报报务员李白的一段71年前的渊源。李白当年就住在上海单家,以学生的身份为掩护,收发红色电波,及时向党中央传递了重要军政情报,保持了上海地下党组织与延安的电讯联系,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48年李白不幸被捕,受尽酷刑,但始终坚贞不屈,直到牺牲。我党曾两度把秘密电台设在单家,前后长达11年之久。故地重返,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当年的贝勒路148号已经改为黄陂南路148号,当初的临街三层小楼已被三十多层的香港国际大厦取代。专题片主要是通过单老的回忆,娓娓道出那段往事。片头选用了龙潭三杰的音乐加白色恐怖的电影镜头,以及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选段,通过李白烈士纪念馆中的遗物、采访烈士李白的儿子李桓胜,将71年前的那段难忘岁月展现给观众。该片制作完成后于2008年10月1日由江苏国际频道长江视野栏目,传送美国ECHOSTAR卫星电视网播出。

  (三)突破常规进行创新

  时代的发展要求电视传媒也应不断调整自身的创作风格,新媒体时代,自媒体实现了长足发展。电视专题片中的镜头是信息传递的载体,手机镜头已经成为自媒体进行新闻视频画面拍摄的主要途径,并借助互联网传媒平台进行电视新闻媒体的传播。电视专题片制作者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只有不断调整自身思想观念,突破原有的思想限制,创新镜头语言表现形式,才能够真正提升电视专题片中镜头语言的表达效果。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