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戏曲文化的心理结构

发布时间:2012-04-09 06:37:20
  【内容摘要】中国古代戏曲文化积淀了当时人类对原始歌舞、正史野乘、传奇小说的诸多抽象玄思,将辗转多变的时代递嬗、艰涩复杂的人文教化、惩恶扬善的道德观念、崇尚美善的理想冀望表现得深入人心。古代戏曲既正言礼乐文化的忠孝节烈,亦俗话人间世情的痴醉迷离,赋予古迹斑斑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以新奇诡异的多重面具,生动再现了虚境幻界中的世俗万象。文章通过梳理中国戏曲文化发展历经的巫礼、周礼、俗礼三个阶段,进而分析探讨其心理建构,希望能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写意情景。
  
  【关键词】巫礼文化;原始歌舞;周礼文化;礼乐传统;俗礼文化
  
  中国戏曲文化起源较早,经汉唐、宋金直至十三世纪才基本形成。其文化结构随之移风易俗,将秦之肃穆、汉之朴拙、六朝之飘洒、唐之圆融、明清之淬炼一炉,准确而含蓄地表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妙趣与深致。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戏曲文化亦可粗略分为载歌载舞的巫礼文化、郁郁文哉的周礼文化、情之所钟的俗礼文化,它们集中体现出中国民众崇尚的礼乐传统,以及中国文化蕴蓄的写意情境。
  
  一、巫礼时期
  
  戏曲文化作为中国典型的民族戏剧样式,源起应出自原始社会的巫礼文化,即史前人类崇尚的巫术礼仪(礼)和原始歌舞(乐)。对此,王国维先生曾有过详细考证:“歌舞之兴,其始于古之巫乎?巫之兴也,盖在上古之世。……巫之事神,必用歌舞,《说文解字》(五):‘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两褒舞形,与工同意’……”(1)巫觋身兼卜、祝、史、傩、舞、医等多重职位,是当时推动社会生产和文化螺旋上升的主要动力和群体。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王”的出现才使巫觋的社会地位和职能降格为一介卜师。因而,史前时期的巫礼文化是原始艺术创造和审美意识的萌芽,“后世的歌、舞、剧、画、神话、咒语……在远古是完全糅合在这个未分化的巫术礼仪活动的混沌统一体之中的。”(2)
  
  巫术礼仪(礼)和原始歌舞(乐)在远古是合二为一、紧密相连的整体。巫术礼仪(礼)一方面表现出史前人类对鬼神的敬畏之情,以及万物有灵论在原始社会的普遍盛行;另一方面则有着建构、塑造、引导、规范社会秩序之用,强调感性中的理性、自然性中的社会性,类似“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功用。原始歌舞作为巫礼文化的载体,具有“一定的观念内容和情节意义,而这情节意义就是戏剧和文学的先驱”.(3)同时,也表现出史前先民探究人性的本能和意识。因此,尚在孕育阶段的中国戏曲文化,它所具现的文化意象即在于围绕天、人之间的融合与统一,天道与人道之间的对立与和谐,天命与人性之间的赋予与被赋予等一系列紧密连接的人文主题展开自问自答式的思考和论述。事实上,这一文化心理贯穿着戏曲文化甚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史,它是中国艺术根源处的情感意象和特有的民族文化烙印。
  
  二、周礼时期
  
  远古的巫术礼仪和原始歌舞在文明的曙光中进一步分化、完备,周公“制礼作乐”,于殷周鼎革之际系统地形成并建立了有关“礼”“乐”的固定制度。它摒弃了巫礼文化中与狂热、激昂、热烈的情感宣泄紧密相连的感性因素,所谓“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中国古代政治的伦理政教则严格依从礼乐制度,以孔儒为代表的官学更将“周礼文化”视之为政治、文化、经济、艺术等各个领域的核心思想。它脱胎于原始礼仪中的图腾和禁忌,是由祭神(祖先)而扩展、改造的一套宗法制的习惯统治法规,(4)并逐渐构成当时社会不可撼动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更逐渐奠定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这一心理结构亦在中华文化、政治、艺术领域大兴其道,徒行千载而不衰。
  
  夏商之际,巫风仍尚,神秘狞厉的青铜饕餮体现出早期宗法制社会统治者的威严、权利和意志。当时的巫觋兼具双重身份--宗教职业者和演员,活跃于祭坛(戏台)。时至西周,崇高肃毅之风取代了夏商的诡异畏怖,周公制礼,礼秩百神而定其祀典。礼有常数,乐有长节,故之巫风稍杀。然其余习犹有存者,方向氏之驱疫也,大蜡之索万物也,皆是物也。子贡观于蜡,而曰:“一国之人皆若狂”.后人以八蜡为三代之戏礼,“岁终聚戏,此人情之所不免也。因附以礼义。”(5)可见,“礼”的兴盛不仅关乎社会的伦常秩序,更为“人情”所驱,而这一借“礼”娱情的主观诉求使得中国戏曲文化逐渐登上历史的舞台。
  
  先秦的戏曲文化寄宿于原始仪式剧和傩戏之中,它既是巫术礼仪的继承和延展,又保留了信鬼好祠、驱鬼逐疫、歌舞赞神等较为原始的习俗风尚和精神内容。自巫礼文化至周礼文化,“礼”的明晰化和系统化使中国文化艺术均表现出含蓄柔和、空灵自然的美感。“盖谓其能从外而内,以诱发涵养乎情感也。必情感敦厚深醇,有发抒,有节蓄,喜怒哀乐不失中和,而后人生意味绵永,乃自然稳定。”(6)
  
  “乐”的内容在周礼文化中包含广泛,涵盖了音乐、诗歌、舞蹈、绘画、雕镂、建筑、仪仗、田猎、肴馔等一切令人的感官得到享受的东西。(7)它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排斥感性狂欢、注重冷静反思的一面,强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怒而不怨”的温柔敦厚。确乎,无论是汉魏之角抵戏,亦或盛唐之歌舞与参军戏,多表现出诙谐滑稽、讽刺戏谑的艺术特色。然而,承自上古巫觋的俳优艺人,其“优谏”(8)之功亦不逊于圣儒贤臣的切切谏诤。与君子雅士们忧国忧民的雅言正论不同,俳优艺人以其聪慧机智、小才微善、诙谐补阙的形为,使“乐”文化之正得失、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社会功用深入民心,令礼乐正统与时风世情完美融合。
  
  综上所述,孕育于周礼文化中的戏曲文化,无论是乐神、歌舞之巫觋,抑或乐人、调谑之俳优,都充当着时代思潮和秩序政令的维护者和传播者,他们将天上、人间贯穿一气,将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和”原则糅杂于对“礼”的坚持信奉中,将看似粗俗的艺术语言赋予深刻生动的讽谏效果,令个体的生命力量得以宣泄发扬,洗涤内心的苦难、怨怒、哀伤、绝望、狂暴等汹涌强烈的情感暗潮,使之“被牢笼在、满足在、锤炼在、建造在相对的平静和谐的形式中”.(9)
  
  三、俗礼时期
  
  自儒家倡导“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礼乐传统以来,至元明清时期,文人士大夫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漠然和对文艺政教作用的鄙夷,以及对返璞归真的向往和对畅神怡性的追求,注重对“心”“性灵”“情”的真切表露和展现。但其个性的独立、性情的张扬、心灵的解放和自由固然与儒家美学有所相悖。此时期文艺的最高成就首推杂剧和戏曲,两者密切相连,既保留了对仁、智、礼、义、信的颂扬,抱持“乐和民性”的宗旨,同时也公然将奇、巧、俗、险、惊、骇、冷水浇背、出其不意等审美趣味融入其中。与其说这一时期的文化反映了“俗”与“礼”的对峙,不如说是两者通过更加丰富、大胆、创新的艺术样式,在文化--心理建构上达成了新的共识。杂剧和戏曲叙述、演绎了日常生活中的现实人情,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市井小民的精神生活。以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四大家执笔的《窦娥冤》《西厢记》《墙头马上》《汉宫秋》等作品流传至今,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传统剧目。到了明中期,传奇的大量涌现令戏曲文化逐渐走向繁荣。传奇结合说唱、表演、音乐、舞蹈的综合样式,创造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戏曲形式的艺术美--千锤百炼的唱腔设计、举手投足舞蹈化的程式动作、雕塑性的亮相、象征性和示意性的环境布置、简洁明了的情节交代、跌宕起伏的戏剧冲突等,把“中国文艺的灵魂的抒情特性和线的艺术,发展到一个空前绝后、独一无二的综合境界”.(10)
  
  结语
  
  纵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和发展,中国戏曲文化包融孕育于热烈而谨严、虔诚而蛮野的巫礼文化之中,原始时期的巫觋“或偃蹇以象神,或婆娑以乐神,盖后世戏剧之萌芽,已有存焉者矣”.(11)人们在度过那“有虔秉钺,如火烈烈”的漫长岁月后,文明的曙光伴随平和中正的周礼文化规范社会秩序、节制人情言行。戏曲文化的发展也随之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汉魏的俳优艺人更匡正时弊,具有优谏之功。以孔儒为代表的周礼维护者,历经程、朱理学之衰以及市民文艺的大兴其道后,以“心学”为代表的一系列文艺思潮促长了杂剧、小说和戏曲突飞猛进的发展、繁荣。戏曲文化以其生动优美的辞情和抽象写意的舞台情境,将忠臣孝子、义仆勇将、节妇烈女、活泼黠诡之婢女、幽静痴情之小姐、俊俏潇洒之书生表现得活灵活现。戏曲凝聚古今万千人生,充满了人性的思辨、自省和悔悟,启发民众之心智,堪比“普天下人之大教师也”.由此可见,戏曲文化的夸张演绎远比学堂书院的教授更能深入人心。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广博的沃土,发端于源远流长的礼乐文明,同时,它也赋予礼乐文化以幽默诙谐、平易和谐的表现样式,令严正的道德准则和法度纲纪化身为一个个活生生的戏曲人物,使之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融入、净化并陶冶他们的灵魂。
  
  注释:
  
  (1)(11)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着三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58.
  (2)(3)(10)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23,314,60.
  (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1)。
  (5)苏轼撰,赵学智校注。东坡志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64.
  (6)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441.
  (7)郭沫若。青铜时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
  (8)陈抱成。中国的戏曲文化[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10)。
  (9)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36.
  
  参考文献:
  
  [1]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着三种[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1(3)。
  [2]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3]郑传寅。中国戏曲文化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4]陈抱成。中国的戏曲文化[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
  [5]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6]林语堂。吾国与吾民[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潘光旦。中国伶人血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41.
  [8]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9]李泽厚、刘纪纲。中国美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0]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