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圆点女王草间弥生-精神疾病与艺术创作

发布时间:2018-09-04 08:06:40
  [内容摘要]草间弥生在日本被认为是现存国宝级的重要艺术家并且被选为全球百大艺术家之一,但是,草间弥生却坚称自己是“精神病艺术家”.她冲破了过去那种在设计上追求单纯优雅但枯燥保守的风格,一直到现在草间弥生仍然以她独特的表现形式继续进行着创作。
  
  [关键词]圆点;精神;前卫;艺术
  
  草间弥生的一生充斥着起起伏伏的波折,虽然算是富贵人家,但是年幼时的家庭却很不和谐,尤其是母亲近乎病态的精神压迫,父亲的浪荡生活,使得草间弥生从小的精神就不正常,神经出现了一定的视听障碍,看眼前的所有事物都像覆盖了一层圆形的光斑,后来开始出现幻觉和幻听,看到物体四周浮现光芒,听见动物和植物对她说话。虽然这些经历对草间弥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是也是她开始绘画的原因之一。后来她离开故乡前往美国生活,不断地坚持自我的创作,终于在世界上有了一席之地,也开拓了草间弥生式的艺术潮流。
  
  一、画家的自觉
  
  1.绘画的原点
  
  在草间弥生首度撰写的《无限的网:草间弥生自传》一文中,她曾这样说过:“我在28岁的时候前往美国。我想当时如果没有去美国的话,我就不会是今天的草间弥生了。去美国之前,我活在一个非常保守的环境里,我的梦想就是尽快离开那里,出去看看世界,不断为此努力。”从这段话里不难看出草间弥生在日本生活得非常不快乐,家庭和环境的影响使得她从小精神上和心理上都不正常。
  
  在幼年时她经常会看到一些不可思议的景象,比如听到花儿在说话,动物也用着人类的语言对她大叫,而自己却不会说话,还有看到远处的群山散发各式各样的光线,闪耀着万丈金光,每当出现这些景象,都让她感到迷茫和崩溃。后来当草间弥生再次遇到这些景象时,就会急忙跑回家将刚刚发生的画面呈现在画纸上,而就在绘画的时候,她如同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最后演变成好像是她想以这样的方式,让自己在这个世界里把她的恐怖、惊慌都变得烟消云散。这就是她绘画的原点。
  
  2.关于南瓜
  
  南瓜对于草间弥生来说可以称得上是她的人生伴侣,原因很简单,草间弥生小的时候,当感受到惊慌和害怕时,是南瓜慰藉了她的心,拯救了她的心。南瓜大腹便便、不做修饰的长相以及强大的精神安定感都使草间弥生对它迷恋不止。从草间弥生进行创作以来,南瓜就是草间弥生作品里的常客。草间弥生在自传中也曾提过她和南瓜的精神交流已经达到可以忘却世间的一切事物,她可以聚精会神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南瓜上,甚至于花了整整一个月处理一只南瓜,继而废寝忘食。
  
  南瓜也是笔者最喜欢的一个作品,黑色的波点再结合明亮的色彩,给人一种和谐的温暖感和强烈的安定感,很想上前给草间弥生的南瓜一个拥抱,甚至于想象自己住在她的南瓜里,或者依偎在南瓜的旁边,放松自己。
  
 
  
  3.乔治亚·欧姬芙
  
  草间弥生在她的自传中谈过,在她生命中那些遇到的人中,有一个名字她一定要排到第一位,那就是乔治亚·欧姬芙。她坚定了草间弥生去美国的信念,如果没有她,草间弥生的这趟旅程估计无法想象。刚到纽约的草间弥生由于家乡和纽约的巨大落差出现了一些精神状况,而乔治亚·欧姬芙亲自回信鼓励草间弥生来美国,不断鼓励她,并热情欢迎草间弥生来她的住处生活,这些亲切又热情的态度让草间弥生感到温暖,也加强了对艺术追求的信心。所以说乔治亚是草间弥生生命里最重要的一位恩人。
  
  二、前卫艺术家登场
  
  1.旅程的前夕
  
  1957年11月18日,是草间弥生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是她离开日本去往美国的那一天。草间弥生的这次旅程虽然受到了重重阻碍,但是为了摆脱那些在日本的陈旧的羁绊,她毅然地离开了故乡。
  
  草间弥生抵达美国的第一站是西雅图,举目无亲的她虽然在美国是从零开始,但是,内心的喜悦真的是超过了一切困难和痛苦。终于,在努力地打拼下,草间弥生于1957年12月举办了自己在美国的第一次个展。这只是草间弥生在美国的第一次崭露头角,她的目标是纽约,于是,抛下了西雅图的羁绊,草间弥生开始了自己新的冒险。
  
  2.圆点即是一切
  
  在纽约的生活一开始并不是很顺利,艰难的环境使得草间弥生的精神开始出问题,只要开始在画布上画圆点,接下来就会在桌子上画,再延伸到地板、自己的身上,不知不觉,房间里就被圆点的网给覆盖。每天草间弥生醒来看到这些圆点覆盖在房间里,心跳会骤然加速,精神状态也出现问题,弄得她几次去叫救护车,结果医生都说让她去看精神科。
  
  “可是我已经被圆点之网的诅咒操控了。管你是毕加索还是马蒂斯,放马过来吧!我要用这个圆点来迎战。”这也是草间弥生的原话。所以现在的人们都喜欢称她为圆点女王,各大品牌和商人都和她有着合作,并且直到今天,草间弥生式圆点还在潮流中流行着。
  
  在纽约的十几年的奋斗,终于让草间弥生在纽约这个全世界最前卫的艺术中心,确立了自己身为一个前卫艺术家的地位。
  
  3.约瑟夫·康奈尔
  
  孩提时代的草间弥生,因为父亲的强烈影响使得她不得不坦言自己对男人没有多少正面的感受,甚至于害怕男人,但是在她的人生里,还是有一位能让人提到的男人:约瑟夫·康奈尔。在草间弥生的自传中,他也是被描述得最多的一位男人。自传里面提到过,她和约瑟夫·康奈尔是在一种毫无概念的情况下相遇的。相遇之后,约瑟夫·康奈尔便展开了猛烈的追求攻势。对于草间弥生来说,这段恋情实属于一种畸形的恋爱,约瑟夫·康奈尔是一位有着严重的恋母情结和强烈的占有欲的人,这使得草间弥生痛苦不堪,多次提出分手,但也经不起约瑟夫的苦苦哀求,这让她很无奈。虽然这段恋情无疾而终,但是让草间弥生学到了很多,她也坦言,约瑟夫是她心目中最伟大的设计师。
  
  三、圆点女王登基
  
  1.关于“乍现”
  
  1968年,美国出现了大量的人体彩绘“乍现”,不过这种时候的乍现已经不单单是一种艺术性的演出,还被用在反战或是政治批判等目的上,成为一种相当能够反映当代风气和社会背景的活动。
  
  当时草间弥生进行的演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1)一般的艺术型乍现;
  
  (2)草间弥生个人对当时的时代和社会局势的关注出发,举办了社会型的乍现;
  
  (3)与时尚和音乐剧有关,也和她后来陆陆续续成立的公司有关的商业型的乍现。
  
  2.草间弥生的事业
  
  不了解草间弥生的人大多以为草间弥生的创作只限于绘画、装置艺术和服饰上等,但是草间弥生在1968年至1969年开设了许多公司:第一类是为了企划与执行各种乍现和音乐剧成立草间企业、草间圆点教堂和草间音乐剧制作等公司;第二类是针对时尚方面的工作,设立草间服装公司,制作及贩卖草间礼服和各种织品;第三类和电影有关,成立了草间国际电影公司,用邮购方式销售乍现等活动的影片。此外还制作拍摄草间弥生自己导演的新电影《百花缭乱》《同志狂欢》等,并在全美各地上映,甚至到世界各地的美术馆公开放映;第四类是负责其他业务,设立人体彩绘工作室,供人体模特儿,并成立同性爱社交俱乐部。1973年后草间弥生回到日本定居,出版了十几本书籍,包括《曼哈顿企图自杀惯犯》《克里斯多夫男娼窟》与自传等,还获得了日本野性时代文学奖。
  
  四、全球草间,日本发声
  
  1.日本和纽约的落差
  
  草间弥生在纽约的多年生活使得她获得了非常大的成果,也在纽约刮起了一阵草间弥生式的艺术风向。而当她回日本的时候,把她曾经旅行欧美各地感受到的社会风俗,和对日本的印象相互做比较,感觉差别真的太大,这样的落差使得她十分失望。而且最根本的问题是,就草间弥生的审美观念而言,她和保守封闭的日本甚至于水火不容,这也让草间弥生感到绝望。并且日本的周刊杂志对于草间弥生的艺术向着纽约完全相反的角度在评价和报道,就连家里的人都不看好她。但是这些并没有影响草间弥生的生活,反而让她认为这就是前卫艺术家背负的命运而更加地努力创作。
  
  2.出类拔萃的艺术家
  
  归国后的草间弥生很快就在东京开始了她的创作,她在医院的对面开了一间工作室,每天就是在医院和工作室两点之间继续创作。在她的一生中,有着女权主义、极简主义、超现实主义、原生主义、普普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形容词来贯彻着她的艺术创作,但在她眼里她不过就是一个有着精神疾病的前卫艺术家而已,在现实的生活中进行着自我的一种消融罢了。
  
  结语
  
  草间弥生式的图案,看似杂乱与无序,但是她的画面呈现总会给人一种惟妙惟肖的幻觉,就像进入了一个奇幻世界。当今社会有很多密集恐惧症的患者,看到草间弥生的作品,反而更加放松。她的色彩融合了她的圆点,会让人产生一种奇妙的幻觉,感觉游离在画面中,无边无际,身体和心理都飘浮着,有着强烈的失重感。草间弥生曾经说过:“我一圈圈收着艺术这条线,尽可能努力探索自己的生存方式。若是没有这个窗口,我一定会在更久更久之前就受不了跑去自杀。”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到草间弥生的固执与骄傲,还有对自己艺术的坚持,艺术对于她而言就像一剂良药、一根支柱和一根救命的稻草,让她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前行。
  
  到了晚年,草间弥生的艺术作品反而变得愈加纯粹,圆点更加有张力,色彩也选用非常高纯度的原色,相比以往的作品,少了一丝丝叛逆,在形式上更加有感觉,草间弥生也说过希望自己的艺术能带给大家幸福。而让笔者印象最深的还是2012年《爱丽丝奇境历险记》插图珍藏版的出版,里面的插图和我潜意识里的爱丽丝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却多了几分荒诞性和不一样的童趣,经典的圆点覆盖和艳丽的颜色烘托,更呈现了草间弥生艺术创作的特点和风格,难以想象这是出自一个有着精神疾病的八十多岁的老人之手,对于草间弥生来说,她就是现实版的爱丽丝。并且她也永远是一位前卫艺术家。每一天,草间弥生都在用一个新的圆点记录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草间弥生也视自己的生命为“迷失在无数圆点之中的一个”,她则是介于精神与现实之间不断游离,以勾画对抗恐惧幻象进行创作。对于草间弥生而言,精神病也是一种美的意志。
  
  参考文献:
  
  1.草间弥生。无限的网:草间弥生自传。木马文化出版社,2010
  2.卡荔约。12个关键词解读“怪婆婆”草间弥生。世界文化,2015.6
  3.草间弥生,周以量译。圆点女王,草间弥生。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