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的文学形象和情感寄托

发布时间:2021-03-31 16:18:29

  摘    要:诗歌《我爱这土地》表达了诗人艾青"深沉"热爱祖国与土地的"家国情怀",但在"深沉"的理解上,不能将其看作外显的直接表达,而应运用联系的眼光对隐性内涵加以了解,这既与这首诗中核心情感"爱"的特征要求相符,亦与意象及情致脉络理解的要求相契合,以"深沉"为切入点,有利于理解艾青对于家国独特的"深沉".

  关键词:艾青; 《我爱这土地》; 鸟; 深沉; 爱;

  在我国新诗史上,当代文学家、诗人艾青的诗歌所居的地位很高,部分学者对他的诗歌进行了研究,就其中心意向做了相应的概括,即"土地"意象与"太阳"意象。其中,"土地"意象凝聚着艾青对家国与土地所表现出来真挚的热爱之情,在他的诗歌中以永恒而又歌唱不尽的对象而存在,而正是因为这一因素,艾青也被学者们视作"土地的歌者".诗歌《我爱这土地》是艾青经过多次重写而最终精炼出的优秀作品,对比阅读这一诗歌与《复活的土地》《生命》等其他艾青的诗作,能够将艾青诗歌中用的比较多的意象所具有的深层次内涵挖掘出来,同时,把握他情感体验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

  长期以来,人们在阅读或者朗诵《我爱这土地》时,大多可以做到对爱国这一主题的把握,然而,不少人会在表层的感知上停留,亦即重复这一诗歌的表层感知,无法做到对诗歌深度以及细化的感悟。实际上,"爱"这个字只是诗歌表达出来的显性情感,但是诗歌的文学形象与情感寄托等内容,通常表现为隐性,高于并决定显性。这要求人们在阅读或者朗诵的过程中下足功夫,挖掘诗人所具有的坚定而又深沉的隐性情怀。

  一、坚定的文学形象

  古往今来,诗人在进行诗歌的创作之时,一般都会紧紧围绕"飞禽"较之"走兽"更加能够来去自如的生物特质,而选择用"鸟"这一意象来象征"自由".但是在整个生物界,也恰恰是由于对自由的渴望,当遇到危机之时,飞禽们经常会有更大余地的选择,参照生物体趋利避害这一本能,"大难临头各自飞"也以一种常态而被人们所熟知。然而《我爱这土地》中的"鸟",却与常态并不一致。

  诗歌的开头,艾青畅想自己是一只鸟,但是他却与其他的鸟不同,会"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在诗人艾青的笔下,这只鸟有自己的职责所在,亦即对土地、河流、风以及黎明进行歌唱,就算唱到声嘶力竭也不会停止,就算是最终走向死亡,也会让自己的"羽毛腐烂在土地里面".

  显而易见,这只鸟自由地做出了选择--抛弃上天所给予鸟儿的自由本能,而去做一只"不自由"的鸟,而这一原因,恰恰是源于"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毋庸置疑,这种反差将鸟儿,也就是艾青自己对土地、对家国浓烈而又坚决的热爱之情凸显得淋漓尽致。

  然而,是否可以简单地认为,选择"将自由抛弃"的鸟会真的变得"不自由"了?如果对生物所具有的本能的"自由"予以遵循,就真的会是"大难临头各自飞",且不说在充满战争的国度本就"无处可飞",就算是有地方可以逃走,弱国游子身处于异国他乡同样无法实现对真正自由的获取。

  曾经有一段时间,艾青在法国巴黎求学,虽然这段时间艾青的眼界得到了开阔,且受到很多先进文化及思乡的熏陶,然而,受尽凌辱也是真实发生过的事实,对此,他还在《巴黎》中发出咒骂,将巴黎看作是"铁石心肠的生物".身若浮萍,就算有家,也不能跟随自己的心愿想回就回,这才是真正的"不自由".与其做出艰难的选择,逃往别的国家去苟且偷安,艾青更加愿意把自己的生命奉献在自己出生与成长的土地上,虽然这片土地现在已经出现残损,但仍能给予其精神层面的自由。

  在战事连连的年代,"自由"本就属于奢望,受到自身所处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可以从肉体与精神两个层面同时实现自由的人基本上不会存在,有的人甚至在自己的一生之中都没有实现二者中的任何一个。战争年代的自由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来获取,追求肉体层面上自由的人,很可能需要用自己一辈子的时间去对精神上遭受的痛苦予以克服;而追求精神层面上自由的人,又需要肯奉献,敢牺牲,这种牺牲精神需要前提条件的支持,亦即有着强烈的自我意愿,想要达到这一标准,对于常人而言有着非常大的难度。

  从艾青很多诗作中能够发现,艾青有着非常强烈的献身精神,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将自由舍去"的"献身"行为的发生,换取新时代的诞生以及整个民族今后的光明与自由,以此实现自己精神层面最为崇高的自由。所以,《我爱这土地》中"鸟"的意象,依旧能够视为是诗人艾青对于"自由"的渴望及象征。

  但与其他诗人的作品不同,艾青在这一诗作之中并没有采用浅显而又直观的方式去表达内心情感,将自己对于自由的渴望以及追求呐喊出来,而是通过"将自由舍去"并且最终"实现自由"这一具有曲折性的方式,对自己马上就有可能喷薄而出的热烈情感进行压缩与克制,反而能够在更深的层次上让本人对于家国的依恋以及热爱之情,显得更加深沉而又坚定。

  二、深沉的情感寄托

  在《我爱这土地》的结尾部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话是诗人艾青直接对自己的情感进行的传达,属于一种显性层面上对热爱家国以及祖国大地之情的表达,通过自问自答的写作方式,艾青在诗作中强劲有力地指出了为什么"我的眼里"会"常含泪水",原因就在于"我"对于家国,对于土地的爱是非常深沉的,这是对整个诗歌作品主题的高层次概括以及对诗意的提炼以及升华。

  通过对诗作的细细品味,还能进一步地将其中不少的隐性内涵挖掘出来。举例而言,"常含泪水"中的一个"含"字,直接层面的意思是泪水依旧停留在艾青的眼中,这虽然在表面上看来属于一种静止的状态,但是深入到艾青的内心层面,情绪早已经达到暗流激荡的程度,然而这一情绪可以被他克制下来,避免眼泪流下来的情况发生,从这一层面来看,体现的便是诗人艾青所具有的"沉着而又持重"的心态。前面再用一个"常"字来形容,更加体现出艾青受到的情感层面的强烈冲击不止一次,而是有很多次,而这种经常性的冲击又恰恰是因为自己深深热爱的祖国正在遭受其他国家的欺凌,祖国的土地正在被他人肆无忌惮、毫无人性地践踏。面对这种悲惨的情况,作为一位"大地的歌者",艾青倍感痛苦与无奈,他不再激情澎湃地去呐喊,去呼告,而是以一只鸟儿的形象去用嘶哑的声音歌唱。

  根据鸟儿歌唱的内容,仅有"土地""河流""风"以及"黎明"四个意象被提及,简短的50多个字,并没有进行过多的铺排处理,但能够将一种情感上的压制以及个性上的抑郁充分地表达出来。在区区50多个字的字里行间,艾青隐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悲愤、痛苦、彷徨、失落以及希望之情,非常准确地对"常含泪水"的本质原因进行了揭示,归根结底,集中地传达出自己对祖国、对大地、对整个家国的深沉之爱。

  艾青对于家国的热爱之情是外显的,具有显性的特点,而其中的"深沉"却是隐性的,是被艾青进行过一定克制的。艾青之所以对自己"深沉"的爱国之情进行克制,是因为在长时间苦难的积压状态之下,他无法找到有效宣泄自己悲苦情绪的渠道与途径。与此同时,他又处在难以将当前状况改变的痛苦煎熬之中。正如本篇诗作中提及的"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其中的"永远"与诗作结尾之处的"常"字相互呼应,体现出日本殖民者对于中华民族的侵略与践踏,对整个国家带来了长时间无法抚平的创伤,这在很大程度上彰显出我国所受到的苦难的冲击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悲愤"将艾青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准确地传达出来,他所拥有的这一情感非常热烈,在身体深处的"河流"中不停地流淌,冲击着自己的身心。而由于经历的时间太久,艾青这种克制情绪的埋藏已经逐渐积累与沉淀,现已发展成为一种"沉着持重"的特质,在他身体中的血液以及骨子内,变得越来越"深沉".而正是如此,才又进一步有了"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它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是"人民对于日本侵略者暴行的不满以及愤怒".

  这一极具"深沉"性质的外显,恰恰是对中国所有具有抗争精神的人的写照,对应着所有"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至死方休。因此,诗人艾青的骨子里,也会想要在自己死后将自己的羽毛腐烂在土地里,让自己与自己热爱的土地最终无法分割开来,成为土地的一部分。

  这种对土地依依不舍,尤为眷恋的感情,是最为深沉的,犹如"叶落归根",犹如离家的游子对于一�黄土的热爱以及珍视。因此,艾青选择将自己最深沉的"死了依然爱"的情感深深地埋入土里,表面上像是为自己悲惨的人生画一个不圆满的句号,其实依旧表达的是对于自己爱国形象的隐藏以及感情的努力克制。

  三、结语

  通过对抗战初期艾青的相关诗作进行参考与阅读,对以史证诗、以诗解诗的方式予以采用,可以知晓《我爱这土地》正是多次重写与开掘的结果。这首诗作简短有力,对苦难大地深沉的爱以及对国家今后的憧憬与希望是其情感内核。
  参考文献
  [1] 潘正文。竭尽生命的守土抗争之歌--艾青《我爱这土地》解读[J].名作欣赏,2020,(34):103-107.
  [2] 汲安庆。美学的胜利:"不雅"更能抒深情--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意象营构[J].中学语文教学,2017,(01):49-53.
  [3] 魏玉莲。笔底波澜谱写爱国华篇--比较杜甫《春望》和艾青《我爱这土地》[J].名作欣赏,2012,(08):162-164.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