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木偶戏剧本创作的特点与问题

发布时间:2012-04-16 07:44:58

  摘    要:随着电视、电影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出现,一些传统的民间戏剧慢慢退出了人们的视野.高州"鬼仔戏"作为民间戏剧的一种,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很多人呼吁政府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但笔者认为戏剧自身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本文从高州"鬼仔戏"的剧本创作进行阐述,并就剧本创新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高州"鬼仔戏"; 木偶; 剧本创作; 创新;

  高州"鬼仔戏"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流传到现在,经过多代艺人的共同努力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变,成为粤西地区的文化符号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欣赏艺术作品的趣味也在变化,传统的戏剧艺术需要通过创新从而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中,剧本的创新是保留高州"鬼仔戏"的艺术形式并推动"鬼仔戏"发展的重要手段."鬼仔戏"剧本有着与其他剧本不同的创作方式,因而应结合"鬼仔戏"的特点进行剧本的创新创作,以提升"鬼仔戏"的观赏体验感,从而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1 高州"鬼仔戏"的特点及剧本存在的问题

  1.1 "鬼仔戏"的特点

  高州木偶戏,俗称"鬼仔戏",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相传于明代万历年间由福建传入,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高州木偶属杖头木偶一类,木偶的造型制作十分讲究,一般选用质地细软的枝松木精雕细刻而成,并采用变形夸张的艺术手法进行彩绘和装饰,形象栩栩如生.眼、口、舌、鼻均可活动,头部、手和脚串以竹竿,由表演者操作,可以表演开合扇子、舞剑、斟酒、拿书、写字、开弓射箭等动作."鬼仔戏"是采用粤剧的唱腔、音乐和表演程式,以杖头木偶为表演角色的一种地方戏曲.其唱腔、音乐比单纯的木偶戏更为丰富多彩,而艺员、道具又比一般的粤剧团精简.高州"鬼仔戏"独树一帜,在木偶造型上力求逼真、生动、传神,表演上一举一动都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加上演员配合默契、唱做吻合,服装、布景、灯光、道具新颖别致,使得观众在置身剧场时犹如观看真人演出一样[1].

  戏班有大、中、小班三种,戏班队伍精干,装备简练,演出灵活,便于深入农村和边远山区.小班只有1名演员,操纵说唱全部由一人包台;中班3至4人;大班8至10人.戏班以小班居多,由一个艺人表演、唱和奏乐,可以说是"一人成戏".剧目多取材于神话、传说、历史小说、公案、传奇等,剧目既有传统的《芙蓉仙子》《三调芭蕉扇》等,也有富有地方特色的《缅茄冤》,内容多为惩恶扬善、劝世修行之类[1].

  1.2 "鬼仔戏"的剧本问题与创新思考

  "鬼仔戏"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不少精品作品,得到了人们的喜爱.但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电影、电视或手机等媒介的展示方式越来越丰富."在这些新媒体的冲击下,"鬼仔戏"剧本的最大问题是剧情老化和创新缺乏.传统的剧本缺乏现代的元素,缺少与观众互动的元素,很难引起观众的关注.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如果不注重艺术升华和自我改良,不提升"鬼仔戏"的观赏体验,"鬼仔戏"戏班将面临难以继续生存的问题.缺乏原创的剧本,也没有形成品牌戏班,导致"鬼仔戏"的发展受阻.

  现在仍是内容为王的时代,内容的创新能够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在画面表现形式单一的固有条件下,改编一些观众熟悉的故事,增加故事的幽默情节,能给观众在展现传统戏剧表现手法的同时带来更多的欢乐.

  2 深挖传统题材,结合现代元素创作剧本

  2.1 改编传统故事题材能够引起观众共鸣

  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所积累的丰富的历史故事、神话故事等为"鬼仔戏"剧本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剧本创作的一大宝藏.如何挖掘宝藏是剧本创作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改编传统故事题材是"鬼仔戏"剧本创作的重要方法,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可,从而形成一套有效的剧本创作方法.

  在对传统故事素材进行改编时,要关注剧本创作的主题和传统题材的紧密契合,在原来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故事情节的刻画,提升原有故事的内涵,丰富故事内容[2].

  剧本创作中,在运用民族特色传统故事的同时要注重故事所展现的文化,要取其精粹、去其糟粕,做到古为今用,使古今结合大放光彩.剧本创作不仅要满足老年观众的审美需求,还要充分重视青少年和儿童的需求,尽量做到老少咸宜.

  《西游记》是我们在创作中改编较多的神话故事,唐僧师徒五人西天取经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改编空间,同时每一个故事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故事,因而在创作时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改编时要注重人物角色的刻画,如将猪八戒塑造成一个斗嘴皮子非常厉害的角色,遇到强敌只会边跑边搬救兵,就让幽默的情节增加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更加丰满.

  在选择改编素材时,尽量选择一些大家相对熟悉的故事内容,同时选择那些能够独立且能成为一个完整故事的素材,这样更容易进行操作.同时,要强化角色的塑造,增加幽默的笑点,以激发大家的兴趣.

  2.2 突出地方特色,吸引观众

  "鬼仔戏"是地方戏剧,其主要观众是当地群众,满足当地观众的需求非常重要.注重剧本的创作和本地生活紧密结合,深入地方风土人情以及民间传说的素材挖掘,为剧本的创作提供支持[3]."鬼仔戏"戏班一般在粤西的年例和办喜事的时候为大家演出.年例是粤西地区一个非常隆重的风俗,时间一般从年初一到二月十五,一村一例,也就是说,不同的村在这期间的某一天办年例.办年例的家庭会邀请亲朋好友到家里做客吃饭,还有如菩萨出游的风俗.一般情况下,年例期间是"鬼仔戏"戏班最忙的时间,口碑好的戏班在这期间一般会游走在各村之间进行表演.

  突出地方特色,利用地方的历史人物进行剧本创作,是吸引观众的一个方式.观众一般都是同一个区域的人,说同一种方言,对地区的历史人物有同样的理解,根据地区人物进行创作能够相对容易地得到观众的认可.高州地区最有名的历史人物莫过于巾帼英雄冼太夫人.根据历史典故进行编写时,可以主要突出冼太夫人的公正廉洁.现在我国正在建设廉洁社会,观众对这类题材的戏剧更容易接受."鬼仔戏"塑造了一个明察秋毫、公正严明的冼太夫人的形象,其通过微服私访的方式发现有些地方的官员贪腐问题严重,导致民不聊生,冼太夫人通过多方了解并掌握证据后惩治了贪官.这类结合地方特色和社会发展创作的剧本能够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受到人们的欢迎.

  在今后的剧本创作中,还需要考虑表演的时节.如在年例期间的表演可以有更多的地方特色,融入地方的历史人物故事;如果在婚庆期间表演,可以创作一些喜庆题材的剧本,满足观众的需求,同时可以帮助艺人获取更大的市场空间,从而增加艺人的收入.

  2.3 融入现代文化元素,体现生活

  "鬼仔戏"是一种传统的戏剧,但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应该在剧本创作中融入一些现代化元素.其中,现代语言的融入是相对有效的方法.与其他形式的戏剧或影视作品相比,"鬼仔戏"的画面相对比较简单,背景虽然可以切换,但是切换较少,角色表演时也不能像电影那样可以切换镜头,丰富画面.相对来说,语言的改变相对简单,也能够使得剧情按照作者的思路去发展.

  对于"鬼仔戏"的剧本创作来说,改变语言也相对简单很多,可以将一些流行的网络语言融合到剧本里.如在描述唐僧的一句话里,就采用了"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他可能是唐僧".适当地改变语言,能使其带有现代的烙印,但是不能过分使用,也不能恶搞,这是对传统艺术的尊重.

  "鬼仔戏"是传统的戏剧,也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表演,在剧本中融入现代元素,可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生活是剧本创作的源泉,联系和贴合观众的生活,能够引起观众共鸣.

  3 剧本创作充分考虑"鬼仔戏"的特点

  3.1 注重剧本开端部分的创作

  剧本创作需要对剧本的结构有较清楚的认识,结构清晰的剧本在故事讲述上会更清晰地表述作者的意图和主题内涵.一般来说,"鬼仔戏"剧本创作需要遵循五个步骤:开端-上升-高潮-下落-结局.其中开始的介绍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的好坏关系到全局的成败.然而,剧本开端是相当困难的.应该从哪里开始,先出场的是什么人,先展示情节是什么,怎样追述和交代以前的种种情节,都要经过反复推敲[4].

  在剧本《八戒娶妻》的创作中,八戒被设置先出场,对八戒做了各种介绍,将其贪吃、懒做、好色的形象先展现出来.相对比先介绍高老庄的情况,这样的处理能够较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既还原了观众对八戒的认识,也为戏剧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开头.

  3.2 加强人物形象塑造

  人物形象的刻画是"鬼仔戏"剧本创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整个剧情都是通过人物的表演来带动的.与很多戏剧不同,"鬼仔戏"刻画人物多数由人物独白来体现,所以在剧本的创作中会有很多内容是人物独白的部分,中间描述画面部分相对较少.如在开始的时候,通常需要通过人物介绍故事背景,人物的内心想法也要通过独白的形式进行介绍.针对角色的性格特点,将其表达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刻画到位,因为这是刻画角色最重要的手段.

  在改编《八戒娶妻》时,为了将八戒在娶妻前那种既兴奋又忐忑的心情表达出来,采用了较多的独白的内容,将八戒的角色特点表现到位.在设计八戒洞房那一幕时,面对盖着盖头的妻子时,八戒既欢喜又害怕(怕变回原形),通过自唱自说来充分体现八戒的人物特点.

  3.3 幽默搞笑的故事情节

  幽默搞笑是现代影视、戏剧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戏剧来说,除了给观众讲述完整的故事,还要通过剧情来给观众带来愉悦感.幽默的故事剧情能够得到观众的会心一笑,加深观众的印象.在幽默的情节设置上,要拒绝媚俗,契合现代的生活,只有这样才更加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可.

  在《八戒娶妻》的改编中,因为八戒的人物性格都为大家所熟悉,所以可以设置很多幽默的情节.如设置了八戒被蒙着眼睛捉迷藏的一个情节,八戒不是捉到柱子就是石头,将猪八戒贪吃懒做的形象充分展现了出来.

  3.4 高潮部分是剧本的重中之重

  高潮部分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吸引观众的部分.如何才能够使情节合理达到高潮而不突兀,如何设计高潮伏笔,怎么样设计悬念让观众感兴趣,让巧合为情节带来突破,这些都是在剧本创作中需要考量的事情.设计伏笔和利用巧合是"鬼仔戏"剧本设计的重点.

  在《八戒娶妻》剧本中,八戒爱吃爱喝,而且吃喝起来没有一个限度,剧本中就利用这个点作为一个伏笔.高老庄主为了抵抗八戒,为其准备了非常多的食物和酒水,目的就是在八戒吃饱喝醉的时候将其抓住,所以剧情中有非常多的部分是关于八戒大吃大喝的情节,这些都作为伏笔.这样的设置既可以刻画八戒贪吃贪喝、没有心机的形象,又将剧情推向了高潮.

  巧合也是剧情中可以利用的一个点.在剧情中,八戒在吃饱喝醉后,全身变圆了,被捆住了,但是几天不吃不喝全身就瘦了回去,这时捆住他的绳子变松了,八戒也就能够脱身了.这个巧合的利用推进了剧情的发展.

  4 角色的语音是故事的点缀

  在所有的戏剧当中,语言的应用都是非常重要的,幽默的情节设置常常是通过语言来表达,要注重幽默对话的刻画.对话是观众能够直接了解到故事情节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也是一个展现角色特点的方法.角色的语言能够将故事的幽默性展现出来,是故事剧情的点缀.

  4.1 通俗易懂接地气

  高州是粤西地区的一个县级市,人们在这边说的语言是粤语,通常带有变调,也就形成了较为特别的粤语口音.适当利用这些口音,能够形成较强的地方特色.语言对白的设计一定要通俗易懂,准确地传达相关信息,同时适当地根据当地人的发音方式进行设置,让观众能够体现剧情的趣味.

  地方语言通常蕴含独特的趣味,借用一些方言的说话方式,在接地气的同时也让观众更容易懂,听起来也亲切多了,让观众的注意力能够一直集中在戏剧中.

  4.2 引入相声的抖包袱方式

  相声的语言艺术值得"鬼仔戏"借鉴学习.其实"鬼仔戏"的舞台有点像相声的舞台,参加表演的人数不多,非常注重语言的表达.相声更多是用对白的方式将一个个包袱抖出来,借用相声的抖包袱的方式能够增强"鬼仔戏"的语音表达效果.

  在相声中主要采取同话异境、似褒实贬、故意曲解、即兴包袱等包袱设置手段,抖包袱是相声艺术中非常有特点的表现方式."鬼仔戏"角色对白借鉴相声"抖包袱"的方式,如在对话的过程中,一个人在说这个,另外的人却听成了那个,造成曲解,两个人说的不是同一件事情,或者理解各异,往往能够给观众带来欢笑.

  5 结语

  "鬼仔戏"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已经得到了政府的重视,被列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也得到了一些关注传统文化的人群的注意.在现代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戏剧的内容需要进行创新.创新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为有效的创新办法是剧本内容的创新,丰富"鬼仔戏"的内涵.在"鬼仔戏"的剧本创作中,要在改编传统故事的基础上突出地方特色,并融入现代元素吸引更多人关注,推动"鬼仔戏"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志.粤西鬼仔戏浅考[J].群文天地,2012(16):99-100.
  [2]姚雨.以剧本创作助推豫剧艺术发展[J].四川戏剧,2015(8):132-134.
  [3]尹铁文.浅论京剧艺术的创新[J].艺术教育,2016(7):141-142.
  [4]智联忠.福建戏剧的新探索[N].中国艺术报,2018-12-28(003).
  [5]舒静.语用分析郭德纲相声中的言语幽默[D].南昌:南昌大学,2014.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