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歌谣在鄂西的民俗功能

发布时间:2019-12-11 00:03:38

民俗学论文教授热荐10篇范文之第五篇:民间歌谣在鄂西的民俗功能 

  摘要:鄂西地区拥有着悠久的歌谣艺术发展历史, 至今仍有大量作品存世与传唱。无论是在当地的民俗仪式、劳动生产、大众娱情亦或是思想教育及审美认知等方面, 民间歌谣一直在当地民众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现实作用。显然, 民俗学视野下的鄂西地区民间歌谣已然不仅仅是美学思想与艺术情感的表达, 更是当地民众精神凝聚、表达集体意识、形成社会秩序和巩固群体认同的文化体现。

  关键词:民间歌谣; 鄂西; 民俗功能;

  引论

  "民俗艺术……作为意义明确的传承性文化符号, 它满足着社会群体的共同需要, 满足着人们对审美与生活的追求……发挥热爱生活、美化生活、延续传统、聚合族类的作用".1从民俗艺术学的角度来看, 民间歌谣除了能够提供其作为艺术品的审美愉悦之外, 亦承载着一定的社会功能, 可以发挥着诸如认知、教化、组织、宣泄等较为重要的现实作用, 这主要表现在歌谣艺术所作用的物质对象、社会制度和精神观念等几个不同层面。"民俗的独特性表现在它不仅仅是文化意识, 而且是兼有文化意识和社会生活的双重特征。"2可见民间歌谣作品中不仅体现出了不同艺术家的主观审美意识, 我们也可从中发现本地民众是如何借助这样的民俗艺术形式, 去探寻和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适应关系的。

  从这些大量文化现象实例中可以发现, 鄂西地区歌谣较为真实地展现出其特有的地域风俗民貌, 听众亦可从中窥见当地民众的传统生活习性及精神信仰。质言之, 这些民间歌谣艺术在民俗活动中不仅显示出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同时也发挥着一定的现实民俗功能, 大致可以归为三个方面:认知教化与行为规范、秩序维系与集体认同、情感宣泄与补偿调节。

  一、认知教化与行为规范

  艺术作品在民俗生活里通常发挥着认知教化与行为规范的作用, 民间歌谣亦是如此。"民歌里包含着民众各方面的知识, 民歌的唱诵与交流, 具有传播知识的功效……有些民歌传达着民众的道德观念与行为准则, 对人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3创作者和传唱者让其作品成为地域社会各种价值观的承载、传达媒介, 使之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一定的思想教育和认知作用, 进而借此去规范某些社会行为、完成民众精神上的引导及教化。民间歌谣因其作为音乐文学而所具备的传播、信息等方面的优势, 使之经常成为多种民俗功能的艺术载体。

  鄂西地区有的民间歌谣侧重于辅助维持地域社会的基本秩序, 借由歌谣艺术来传达一些乡规民约、伦理纲常观点;有的则从人性及道德角度来完成其教育和感化功能, 最终以助于帮助地区和族群形成较好的社会秩序。"艺术反映和加强了社会中被认为是恰当的关系, 艺术象征是一种集体表现, 通过对被社会分享的艺术形式和内容加以表现, 帮助形成社会秩序。"4如来凤县的《十劝》、建始县的《劝世文》和《十不该》、恩施市的《道德歌》等均是关于为人处世、规范行为准则的传统歌谣, 它们在某些家族里甚至当作家训、族规流传下来, 在它们家中添丁、成年礼等颇为重要的民俗仪式中多有出现, 这些对于维持族群的秩序发挥着重要作用。部分说教性较强的歌谣在鄂西地区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出现较多, 比如恩施市流传的民间歌谣《人之初》, 套用《三字经》中的文本内容与本地民间音乐为体, 结合本地土家族民间歌谣的艺术表现形式, 以长辈对晚辈的口吻来表现、其道德感化与教育功能较为明显, 节奏规整、韵律优美、易于传唱和流行。在恩施市的《孝顺歌》、建始县的《儿娃子要听爹娘讲》等歌谣中均体现出这些特征。

  有的歌谣总结了前人的传统生活、生产知识, 并将相应的经验心得融入歌谣作品中。如利川市的农谚歌谣《种红苕》、建始县的《晚烧霞, 行千里》、恩施市的《四季歌》等等, 当地民众旨在借助这些歌谣将相关生产劳作经验进行归纳与传播, 传达出他们对于自然知识的认知, 也在传唱中完成其教育功能。有的歌谣大致与"农谚"相似, 多以说唱的方式或伴有简单的节奏和旋律来表现, 如利川市南坪地区传唱的《洋芋歌》:"正月是新春 (罗) , 要挖洋芋坑 (罗) , 挖起坑坑要放 (呃) 粪 (呀喂) , 后来长得深 (罗火喂) ;……四月是立夏 (哟) , 洋芋正开花 (罗) , 背起背篼割叶 (呃) 叶 (呀喂) , 庄稼要到家 (罗火喂) 5", 这首民间歌谣将本地人对洋芋的种植过程描写了出来, 且利用歌谣在劳动群众之中广为传唱, 对于单一的说教而言, 这样的艺术形式显然更乐于、易于被更多受众群体所接受, 并实现其生产实用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 当代鄂西地区也出现了很多主动使用民间歌谣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完成思想引导和教育认知功能的作品, 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 也被政府、官方作为一种思想、政策等方面的传达媒介。这类歌谣通常会假借传统民间歌谣的表现形式来展现时代内容, 从侧面反映出当地民众在某一时期特有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现状, 亦可窥见歌谣在其中发挥教育认知功能的痕迹。比如在建国初期建始县官店地区流传的《心心朝向共产党》:"葵花花儿 (也) , 金子黄 (啊) , 朵朵 (的) 开花朝太 (呀) 阳 (呃) ;葵花就是 (唉) 万众心 (哪) , 心心朝向 (啊) 共产党 (啊) , 感谢党的恩情 (啊) 长 (呃) ."6作品在演唱时候以"喊唱"的方式演绎, 使用真假嗓的切换来演唱高音声音透亮、厚实, 表现出新中国初期当地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激心情和拥护热情。很多类似作品时常在该地区的统战工作、思想组织工作中传唱, 在地区民俗活动中也会有许多呈现, 它们不仅可以让更多本地民众认识、拥护党的相关政策, 这对于在边远地区推动党的民族政策也大有裨益。再如建始县江祝年、侯明银等歌谣艺术创作者根据政府相关的政策指引所创作的系列"狮子赞词", 这类歌谣套用传统"狮子赞词"的艺术创作手法和表演特征, 多以说唱和表演唱为主、思想教育性较强, 在许多民俗活动中时有出现。这些作品有推广计划生育国策的 (狮子罗汉细思量, 计划生育是妙方。优生优育代代强, 娃娃多哒害爹娘7) , 也有支持民族团结的 (狮子罗汉讲友谊, 特来慰问民宗局。民族团结成一体, 铁打江山全无敌8) , 还有推广科技普及活动的 (狮子把罗汉来保护, 不懂科技是困难户。发家致富有门道, 邀请科技局来帮助9) , 传播效果非常好--由此可见, 民间歌谣所承载的民俗功能并不因时代的改变而消寂, 反而会因其功能而得到传承与发扬。

  需要提出的是, 鄂西地区有的民间歌谣其中的思想价值观显得相对落后, 基调消极、格调不高, 对于地区民众的认知教化、行为规范有许多负面影响。如恩施市的《贫富莫交》 (穷人莫和富人交, 穷富相交好无聊) 、建始县的《嫁人要嫁有钱佬》 (嫁人要嫁有钱佬, 有钱万事都能了) 等歌谣中的拜金主义以及各地民歌中所出现的部分性事荤歌等, 这类作品在民众思想和教化行为上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 对此应予以审视的态度。

  二、精神凝聚与集体认同

  鄂西地区的民间歌谣是本地民众民俗文化和精神信仰的共有载体, 在民俗生活的应用中发挥着精神凝聚和集体认同的功能。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从这些歌谣的歌词文本、旋律、表演范式之中可以发现, 它们"由一些社会某个阶段流行的, 尚未成型的一致的生活嗜好、趣味, 某种一时的共同心态情绪等组成", 10代表着当地民众较为统一的审美倾向、意识与目的;而从作品的思想根源、历史流变情况中则可以发现, 它们"是由风俗、习惯、民俗思考原型等组成, 一般不易变化, 呈稳定的结构状态, 并能长期地流传", 11体现出极强的精神凝聚;在现实情况里, 有的歌谣还"……被用作确认亲属关系纽带……还能超越亲族关系来确认群体团结和认同", 12甚至成为族群的代表性文化符号, 可以在多元文化的语境里实现其族群集体认同的作用。

  鄂西地区关于民俗仪式的相关歌谣在传统民众的生活中发挥着最为重要的精神凝聚和集体认同作用。这些歌谣所涵盖的主题及内容极为广泛, 从分类来说大致可将其归为风俗歌、生活歌等类别, 又可细分为酒歌、茶歌、哭嫁歌、丧鼓歌等, 表现力较强、情感丰富、体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 是本地区民俗民风的最好反映。如来凤县卯洞地区流传的系列哭嫁歌, 包含了《哭爹娘》《陪十姊妹》《哭陪客》《哭吃离娘饭》《哭梳头》《哭上轿》等套曲, 在不同阶段的唱段里把"婚嫁"这一民俗仪式的不同阶段展现出来, 一方面表达了对家人的不舍, 另一方面也传达出对婚姻生活的复杂感情。比如鄂西地区各地流传的土家族系列"哭嫁歌", 不管是哪个支系的族群, 他们所唱的"哭嫁歌"都有着极为相似的文本主题 (唱词中新娘就要外嫁, 离家前夕既舍不得离开疼爱她的爹妈、又对未知的新婚生活充满了担忧;爹娘也舍不得自己的女娃、生怕她在婆家受气受累, 在女儿出嫁前不禁再三叮嘱) , 也有着类似的呈现方式 (融合了独唱、对唱、集体唱等形式, 尤以对话式的对唱最为多见) , 从这些系列哭嫁歌不仅表现出了本地域内多个族群所存在的较为一致的审美观念, 也可以从中体会到地区民俗活动的独具特性。在当代, 《龙船调》《黄四姐》《六口茶》等鄂西传统歌谣已然成为本地的文化名片, 也成为地区民众引以为傲的一批优秀艺术作品, 它们不仅成为地域文化的代表、民众集体认同的共有文化符号, 也让本地民众从中获得文化上的归属感, 完成集体文化精神的身份认同。

  再如来凤县、建始县流传的土家族长篇古歌《摆手歌》中的《社场古歌》 (节选) :"过节的日子到了要过节, 过年的日子到了要过年。过节过年的日子到了哇, 巴列盘冬巴列列盘冬盘。13……土司公公看社巴呀, 土司婆婆看社巴呀, 做了社巴呀, 一年年成就好了哇。"14《摆手歌》在当地民众重大节庆中经常演唱, 也常与摆手舞一起进行综合性表演, 演唱者用歌谣和舞蹈来表达祝福和对新生活的美好向往, 气氛热烈奔放, 是鄂西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在民众欢聚一堂的重要岁时节庆场合, 《摆手歌》可以作为他们趋吉避害愿望的表达媒介, 在集体传唱的民俗艺术活动中也可以使得他们可以完成其组织民俗观念及目标, 并借助歌谣的创作及表演来联络起族人之间的情感交互, 最终以这样超越血缘认同的集体行为导向完成其精神凝聚、集体认同的目标性民俗功能, 让歌谣成为现实民俗功能中不可或缺的传达媒介。

  鄂西地区有的歌谣除了在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有所使用, 也在带有宗教、信仰性质的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精神凝聚和集体认同作用, 这类歌谣不仅仅限于传统的审美娱乐层面, 在某种意义上这些作品也被赋予了原始信仰与巫傩文化的宗教学意义。如建始县神歌《农伯祖先到这里》 ("自从盘古开天地, 农伯祖先到这里。……日宵白夜顶风雨, 农伯祖先创稀奇。喂了肥猪吃腊肉, 中了棉花穿新衣。这才样样都不差, 子子孙孙把你记"15) 、《祖先歌》 ("先祖伯伯挥挥手罗, 世间灾苦无处寻呀"16) , 这类作品的唱词一方面表现出民众先祖解释和征服自然的欲望, 是对地区社会生产关系的变相反映;另一方面以个性化和人格化的方法同化了自然力, 构想了"农伯"这一神灵角色, 用幻想的形式来与自然沟通并最终达成祈愿;但更重要的是, 它们都是借助歌谣中行业神或祖先崇拜来加强其社会组织体系、完成精神上的认知统一, 体现出了鄂西地区民众传统自然崇拜 (natureworship) 和万物有灵 (animism) 两种思想观痕迹。在创作者、演唱者和听众的心里, 歌谣艺术既是他们面对神灵的自我表达途径, 也是精神凝聚的载体。在歌谣的集体颂唱表演中, 演唱者一直相信自身会受到神灵的助力与庇佑, 信仰在艺术表现里呈现出独特的功能性意义, 而演唱者对于唱词文本的诠释也是对整个地域文化环境的特殊解读, 体现出他们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族群心理结构。所有的民众精神可借此塑造出较为一致的意识认同, 并使自己与族群所具的阐释倾向在民俗活动里达成同向的和谐关系, 最终以期实现他们的精神诉求。

  鄂西地区歌谣之所以能实现其精神凝聚与集体认同的民俗功能, 主要是因为"无形式的东西已赋予形式, 用言词难以表达的感情用能重复、分享和记忆的象征形式传达出来, 群体因而团结起来, 并感到他们共享的经验 (不论它是什么) 是由形式的、有意义的。这反过来又赋予该共同体以形式和意义。"17所以, 对本地民众和族群而言, 这些歌谣的艺术形式及所产生的情感或许更多是源于某种自然的或者精神上的同源关系而不只是源于社会互动关系, 他们以此所实现的精神凝聚和集体认同作用更多还是源于他们的原生情感18身份的确立、实现族群精神的认同与聚合。

  三、情感宣泄与补偿调节

  从"巴师勇锐, 歌舞以凌殷"再到如今的"众人齐唱武陵歌, 唱得幸福好生活", 19情感宣泄与补偿调节的民俗功能让鄂西民间歌谣具有了生命力, 而这些歌谣又可以通过民俗活动的方式来完成社会生活与心理本能的调剂、情感的宣泄以及精神的补偿。这类作品数量最为繁多, 节奏多变、曲调丰富、贴近生活、歌唱性强, 歌谣整体上所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抒情性和娱乐性, 在民间有着较好的传播基础、影响力较大。鄂西地区民众可以借助这些歌谣所承载的民俗功能, 一方面借以用于愉悦身心、调节生活 (比如《六口茶》等情歌和《鸡公会唱五更歌》等谜语歌) , 一方面借以完成情感宣泄、缓解压力 (比如边唱边跳的系列摆手歌) , 还可以借以使得民众获得现实所不可及的心理补偿 (譬如利用《丰收年》《驱瘟神》等歌谣表现出他们趋吉避凶的愿望) .

  在日常生活中, 鄂西地区发挥大众娱情功能的民间歌谣有很多, 这些作品主要有情歌、劳动歌、生活歌等多种分类, 在创作及呈现里发挥着情感宣泄与补偿调节的功能。其中, 有的歌谣主要用于劳作中的调节和劳作之余的休闲娱乐, 比如建始县的《姑嫂采细茶》和《郎在高山把歌唱》、巴东县的《船工号子》、咸丰县的《山歌好唱口难开》、鹤峰县的《山歌不唱不宽怀》等, 这些歌谣多用于山野田间的交流和互动娱乐, 有的可以统一劳动节律, 有的可以在娱乐中缓解疲倦;有的是在节庆中时常演唱的歌谣, 如咸丰县的《玩起花灯迎新春》和《车灯调》, 利川市的《龙船调》和《花灯调》、宣恩县的《十二月龙船》和《彩船调》等, 这些歌谣唱腔细腻婉转, 唱词充满欢愉, 主要用于烘托节日气氛, 情绪热烈;有的作品主要是完成心理上的补偿功能, 如建始县的《人生在世不如意》和《驱瘟神》、来凤县的《盼郎归》、利川市的《喜鹊闹枝头》等, 带有明显趋吉避凶的意味;还有一些格调更加大众化的一些小调歌谣, 其功能指向并不明晰, 多只在民众日常生活中偶尔出现、用于小众娱乐, 如鹤峰县的《绣花袋》和《大河涨水小河流》、利川市的《花荷包》和《我爱情姐十七八》、巴东县的《打扮小郎一枝花》等, 唱腔丰富细腻、唱词富有生活气息。

  作为情感宣泄和补偿调节功能的载体, 鄂西地区的民间歌谣大多具备着活态多变的即兴表现形式, 通常体现出表演中的创作 (compositioninperformance) 特点。在歌谣的创演过程中, 当地民众不仅是进行舞台化、程式化的展演, 更是将这些歌谣的应用结合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他们不仅在歌谣表演里布设了不同的人物和丰富的情节, 也借助了许多道具、舞蹈、器乐等融入其中, 使当地民众的集体智慧和艺术创造精神在艺术创造和文化传播中得到极大发挥, 同时也使其获得更多娱乐性和情绪调解性, 使其内心的情感和压力得以充分宣泄, 甚至会出现"狂欢化" (carnivalization) 的倾向, 体现出积极豁达、追求自由、反对桎梏的态度。这类歌谣在民俗活动中的表现形式突破了简单的艺术表现, 是当地民众集体记忆、文化习俗和族群意识的承载与表现。比如建始县的土家族民众在演唱"喜花鼓"系列歌谣时, 通常会随手拿起身边的日常生活用品 (如头巾、水壶、铁锅等) 和与唱词内容相关的道具 (如草帽、拨浪鼓、手帕等) , "一般在一个引子后, 接唱《闹五更》《黄四姐》《郎爱姐好人才》《探郎歌》等多首民歌。跳到酣畅时, 双方亲家便恶作剧地将事先备好的黑锅灰, 在对方脸上乱摸, 个个涂成大花脸, 引起满堂大笑"20, 别有生趣、互动性非常强。再如建始县流传的狮子赞词, 这类作品通常是由两人一边舞狮、一边走街串巷来进行演绎, 赞狮人会根据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行业特点即兴创作歌谣, 常让听众捧腹不已、拍案叫绝。21

  值得一提的是, 鄂西地区发挥此项功能的民间歌谣里有很多主题为男女情爱的作品。本地群众从不同题材和角度, 构思出大量以爱情题材为主的优秀作品, 宣泄出内心情感。"在恋爱的各个环节诸如试探、相识、爱慕、赞美、求爱、初恋、热恋、拒绝、离别、留恋、思念、失恋等, 都有相应的情歌产生"22:有表现男女誓言的《哥哥门前一座桥》 ("哥哥门前一座桥, 青石板儿砌得牢。只要二人情意好, 千年的古迹万年的牢"23) ;有表现思念的《白布手帕四只角》 ("手帕烂了喜鹊在, 这是情妹亲手做, 把她藏在胸口窝"24) ;甚至有表现内心绝望的《望郎歌》 ("腊月二十九, 我打年货上街走, 哥儿喂, 瞅到一条骚母狗!一年过完了, 哥哥把狗当活宝。哥儿喂, 分手心如刀子绞"25) 和悼亡的《思妻苦》 ("十月思妻小阳春, 只见灵牌不见人。围着坟堆转三转, 喊一声来又一声, 你好狠心不答应"26) ……内容从男女懵懂的情意、热恋到出嫁、婚姻生活甚至到离异都有, 可见, 这样的题材对于当地文艺作品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素材来源, 创作者假借受众乐于接受的"爱情"主题去完成歌谣作品的宣泄、调节功能, 是鄂西地区民众中较为常见的情感表达的娱情方式。

  质言之, "民众可借助民歌抒发、宣泄自己的情感, 使平日常处于劳苦、忧虑的内心得到补偿和平衡;民歌那种优美动听的词曲和旋律, 也使人获得身心的放松和享受"27.从以上实例中可以看出, 鄂西民众在对于歌谣的创作、表演和审美过程中可以获得情感宣泄及精神享受, 他们在实际中充分利用歌谣中的"娱情性", 使之发挥其审美娱乐的艺术功能并与民俗活动结合起来, 最终借以这些歌谣来获得表达情感、调节状态、丰富生活的效果。不管这些歌谣内容、表现形式存在着什么差异, 这些歌谣都或多或少在鄂西民众的日常生活里发挥着情感宣泄和补偿调节功能, 亦为歌谣艺术的大众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艺术创作及呈现平台。

  余论

  以民间歌谣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功能实现的媒介, 在实际中的运用和发挥的作用还有很多, 上面所列举的一些社会功能只是本文在关于歌谣的社会功能的研究过程中所总结的较为突出、具有代表性特征的三个方面。

  不可否认, 歌谣艺术的社会功能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着--这与不同时期的生产关系、思想特征、社会文化、民俗和信息传播等方面的变化是分不开的。立足于民俗视野对鄂西地区民间歌谣进行社会功能的相关研究, 既是对本地以民间歌谣为代表的民间文学、传统表演艺术等文艺民俗现象的分析, 也是对本地民间歌谣发展与流变的思考, 更是对这些歌谣作品及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现象、地区民众精神及社会秩序、自然环境等方面的探究。

  参考文献
  [1]Clifford Feertz.The Interpretationof Culturese[M].London:Fontana Press, 1993
  [2] 湖北省恩施行政专员公署文化局编。鄂西地区民歌集 (上、下) [Z].恩施:内部资料, 1979
  [3] 侯明银编。《民间歌谣》[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
  [4] 林华翔、江祝年编。建始狮子赞词[M].武汉:长江出版社, 2012
  [5] 庄孔韶编。人类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6] 杨会、荣先祥、吴仙河编。黄四姐民歌大全[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5
  [7] 黄涛编。中国民间文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8] 陶思炎等。民俗艺术学[M].南京:南京出版社, 2013
  [9] 陈勤建。文艺民俗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9
  [10] (美) 威廉A.哈维兰、哈拉尔德E.L.普林斯、邦尼·麦克布莱德、达纳·沃尔拉斯。文化人类学:人类的挑战, 陈相超、冯然等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
  [11] 邓思杭。多元与活态:鄂西地区民间歌谣的艺术表征探析[J].海外文摘, 2017, (22) :9-12

  注释
  1 陶思炎等。民俗艺术学[M].南京:南京出版社, 2013:128
  2 陈勤建。文艺民俗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9:5
  3 黄涛编。中国民间文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213-214
  4 庄孔韶编。人类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356
  5 湖北省恩施行政专员公署文化局编。鄂西地区民歌集 (下) [Z].恩施:内部资料, 1979:89
  6 湖北省恩施行政专员公署文化局编。鄂西地区民歌集 (上) [Z].恩施:内部资料, 1979:2
  7 林华翔、江祝年编。建始狮子赞词[M].武汉:长江出版社, 2012:198
  8 林华翔、江祝年编。建始狮子赞词[M].武汉:长江出版社, 2012:199
  9 林华翔、江祝年编。建始狮子赞词[M].武汉:长江出版社, 2012:184
  10 陈勤建。文艺民俗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9:97
  11 陈勤建。文艺民俗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9:97
  12 (美) 哈维兰等著, 陈相超等译。文化人类学:人类的挑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347
  13 无实意衬词, 模拟伴奏锣鼓与舞蹈节奏声音
  14 侯明银编。民间歌谣[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331-332
  15 侯明银编。民间歌谣[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370-371
  16 根据周宗杰搜集讲唱版本整理, 2015年
  17 (美) 哈维兰等著, 陈相超等译。文化人类学:人类的挑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350
  18 参见克利福德·格尔茨关于族群"原生情感"问题的相关观点。See Clifford Feertz.The Interpretationof Culturese[M].London:Fontana Press, 1993
  19 根据周宗杰讲唱版本整理, 2015年
  20 杨会、荣先祥、吴仙河编。黄四姐民歌大全[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5:2
  21 参见邓思杭。多元与活态:鄂西地区民间歌谣的艺术表征探析[J].海外文摘, 2017, (22) :9-12
  22 黄涛编。中国民间文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199
  23 根据黄德彪讲唱版本搜集整理, 2015年
  24 根据黄爱华讲唱版本搜集整理, 2013年
  25 侯明银编。民间歌谣[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210
  26 根据陈淑芳搜集唱词文本整理, 2012年
  27 黄涛编。中国民间文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213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