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文化自信与民族团结探讨

发布时间:2018-11-20 11:24:47

民族团结论文热门推荐范文10篇之第三篇:新时代中文化自信与民族团结探讨 

  摘要: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民族团结是民族振兴和强盛的根本保证。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各民族大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共享发展理念,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加强各民族间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继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坚决反对民族分裂言论和行径。

  关键词:文化自信; 民族团结; 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复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40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一、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重要论述内容丰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围绕文化自信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23揭示了文化自信的巨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23论述了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2]"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41阐释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阐述了"四个自信"的相互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的内容相当丰富,是中国共产党"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彰显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拥有高度文化自觉,集中反映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创新发展。

  (二)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

  1. 坚定文化自信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支撑。

  文化自信是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对民族文化生命力所持有的坚定信念。"因此,说到底,文化自信的实质是民族的自强和自信。"[5]文化自信是文化软实力的支撑,通过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激发文化创造活力,进而使人民大众在文化创造中获得文化提升,从而更加坚定文化自信,这对提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软实力至关重要。

  2. 坚定文化自信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前提。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实践基础、文化基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文化根基,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丰厚文化基因,夯实文化基础。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标识了价值目标,提供了价值引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中国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前提。

  3.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必须坚定文化自信。

  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和消解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培育和创造的革命文化是回击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精神武器,要用这些精神力量来提升全国各族人民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使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砥砺前行。

  (三)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须臾离不开整个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而且一个丧失了文化自信的民族,不会凝聚起整个民族的磅礴力量,也失去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根基和可持续发展动力。一个民族拥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以开放的胸襟,在世界多元文明中坚守自身文化的特质和优势,而又大胆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文化自信是强大的精神力量,拥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拥有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对祖国的热爱,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自信,有了这样的自信,才能推动文化的繁荣兴盛,夯实实现伟大梦想的文化根基。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繁荣兴盛,使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得以提升。

  二、增强中华民族大团结,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繁荣与发展的重要论述内容丰富

  我们党长期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多次发表有关民族团结繁荣与发展的重要讲话,就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共同繁荣提出了明确要求。

  早在2014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的少数民族界委员时提出了"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同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同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要求:"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6]同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讲话中谈到:"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首次提出"五个认同".同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首次鲜明提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的重要论断。2015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指出:"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7]并要求"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7].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各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内涵丰富,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的重要内容,展现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对构筑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远见卓识,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新发展。

  (二)新时代增强中华民族大团结意义重大

  1. 增强民族团结是维护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需要。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把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作为"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8].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环境,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关系国家安全、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决好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重大问题。

  2. 增强民族团结是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5]11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为增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各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日益缩小,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导致仍无法均衡地满足各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新时代,尤为迫切的是要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国家帮助、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自力更生,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一定能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和新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愿景一定能早日实现。

  3. 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社会治理的目标就是要实现社会有序发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必然要求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从1947年5月,我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经过70多年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根据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各级自治机关在行使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在立法、经济、财政、干部、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方面还享有广泛的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发挥好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势;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中的国家治理、地方治理、民族治理、社会自治、地方自治与群众自治的关系,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不断为解决世界民族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三)增强中华民族大团结,凝聚磅礴的中国力量

  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和繁荣的内在动力。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大团结,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深厚根基在人民。民族团结是民族振兴和强盛的根本保证,实现民族复兴伟业需要民族团结这一重要基石的支撑,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伟大的力量。

  实现伟大梦想的美好愿景符合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将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中华民族大团结,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凝聚全国各族儿女紧密团结奋斗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汇聚起不可战胜的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三、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一)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华各民族团结统一的坚强政治保障。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必须拥有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迈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各项事业才能以更强劲的势头向前推进。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14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讲话中首次提出了"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断。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十九大新修改的党章总纲中。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包含的丰富内涵。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指我国各民族具有的共同的中华民族认同。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是以形成和增强全体成员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为重要条件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发展与振兴的强有力支撑。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把"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写入党的十九大新修改党章总纲和新修改的宪法中,以宪法形式规范和促进民族关系,表明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秉承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理念,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自觉和强大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获得更好的发展,可以使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拥有更深厚的基础。

  (三)加强各民族间文化交往交流交融

  我国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首次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写入党代会报告。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核心是各民族间的平等。通过开展各民族地区的官方文化交流和民间文化交流,持续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基础。细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举措,如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融入,包括经济融入、政治融入、文化融入、社会关系融入等,营造民族关系融洽的和谐社会氛围,"推进少数民族群众在内地就业、流动的保障政策落实,构建各民族互相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10],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城市。

  (四)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后五大发展理念被写入十九大新修改的党章总纲。共享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和精髓,鲜明昭示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党的十七大通过《党章》就发出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庄严承诺。共享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共享发展任重道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落后民族地区给予政策倾斜,确保中央财政支持资金到位,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不断满足各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1(01)。
  [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5]张晓林。文化自信说到底是民族的自强自信[N].深圳特区报,2017-11-21.
  [6]习近平。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团结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疆[N].人民日报,2014-05-30(01)。
  [7]习近平。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5-10-01.
  [8]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作重要讲话李克强俞正声讲话张德江刘云山王岐山出席会议[N].人民日报,2014-09-30.
  [9] 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3-21(02)。
  [10]王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J].民族研究,2018(01)。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