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贞文化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5-04-03 03:33:28
  摘要:蒙古贞部落是北方古老的蒙古部落,从内蒙古草原迁徙到辽宁阜新后,创造了绚丽多彩的草原农耕文化,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蒙古贞草原文化,既传承了草原牧民文化元素,又融进了农耕文化特色,形成了蒙古贞草原农耕文化,反映了东北辽西蒙、汉杂居地区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蒙古贞草原农耕文化是中国草原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加以研究,对促进新时期民族民间文化传统,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蒙古贞;文化史;研究
  
  蒙古贞史称蒙郭勒津,现属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简称阜蒙县)。蒙古贞是由蒙郭勒津部落名称译音简化而来。蒙郭勒津部落是我国北方古老蒙古族部落,早年驻牧于鄂尔浑河、色楞格、阿尔泰山以北地区,后南迁新疆博尔塔拉,又东迁河套地区,有着1200多年的历史。17世纪20年代,蒙古贞部落与土默特部落一支由内蒙古土默川大草原绕道张家口辗转迁徙到朝阳、北票、阜新定居。改游牧生活变为农牧业兼营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多民族大杂居,蒙古族小聚居形态。在蒙、汉各民族相互学习和交往中,使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得到相融与结合,创造了绚丽多彩的草原农耕文化,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蒙古贞草原文化,既传承了草原牧民文化元素,又融进了农耕文化特色,形成了蒙古贞草原农耕文化,反映了东北辽西蒙、汉杂居地区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研究和了解蒙古贞文化发展史,对了解辽宁蒙古族文化特色,增进辽宁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促进新时期民族民间文化传统,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蒙古贞文化历史背景
  
  在医巫闾山(蒙古语大山)之北,库昆河(北大河)之南,伊柯翁格勒大山(大青山)之东,绕阳河之西有一块广阔地域,历史上因有蒙古族古老部落蒙郭勒津居住,称为蒙郭勒津部地区,之后,渐渐地演变成了地名,称这块地域为蒙郭勒津地方。蒙郭勒津一词最早在《蒙古秘史》里译作“蒙郭勒津”或“忙豁勒真”.蒙郭勒津部落是一个有着1200年历史文化的古老蒙古部落,最早驻牧于鄂尔浑河、色楞格河一带。蒙古汗国时期活动于阿尔泰山以北地区,后南迁新疆博尔塔拉,又东迁河套地区。
  
  北元时期,部落首领火筛(亦称浩赛或科赛)骁勇善战,名震四方。明末,蒙郭勒津在山西大同以北,后成为土默特部落的重要组成部分。蒙郭勒津一词在明代史书里译作“满冠正”、“满官嗔”、“猛古振”、“莽观镇”等。据明代史书记载,蒙郭勒津部落与土默特部落长期和睦相处,共同游牧在一起。《蒙古源流》中称“土默特蒙郭勒津”,或“蒙郭勒津土默特”两个概念同时使用。《蒙古源流笺证》中写“又彼以蒙郭勒津统土默特,此殆以土默特统蒙郭勒津也”.到了清代出现了“蒙古尔济”、“蒙古真”“蒙古贞”等译名,常与土默特通用,或作为土默特的代称。满官嗔与土默特部共牧或是土默特部的一部分,成为俺答汗(蒙古语称阿拉坦汗)统一蒙古的重要力量。蒙郭勒津之名到了清代逐渐演化成为“蒙古尔济”、蒙古贞。土默特蒙古贞在与藏、汉等民族的密切往来中,汲取藏文化、汉文化的精华,丰富和发展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17世纪初期,蒙古最后一任正统大汗林丹汗不服后金统治,图谋重新统一蒙古各部,对蒙古贞土默特部发动了兼并战争,蒙古贞与土默特部为逃避林丹汗的追击,由内蒙古的土默川转张家口西进辽西朝阳、北票、阜新一带,社会生产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坏,许多文化成果也在战火中毁失殆尽。1628年归顺后金朝廷后就迁徙到阜新希日塔拉草原以后,社会渐趋安定,经过顺治、康熙两朝的恢复和发展,蒙古贞民间民族文化得到复苏,并保持了相当长一个时期。
  
  清崇德元年(1636年)4月,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皇太极继皇帝位。为统治招降的土默特蒙古贞部落,按清朝盟旗制度,于1637年始设土默特左翼、土默特中旗(翌年撤销)和土默特右旗三扎萨克,归属卓索图盟管辖。据《蒙古游牧记》记载:土默特左翼旗札萨克初驻海特哈山,汉名旱龙潭山(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富荣镇贝力房村南山),善巴主政,贝勒府居于此。以后贝勒府移至今七家子乡之旧贝营子村之地。康熙末年移至现今王府镇。之后,于清高宗乾隆二年(1737),历经三年完工,随之进驻。这座贝勒府是一个完整的清式宫殿建筑群,占地面积达4万平方米,各种建筑应有尽有,井然有序。王府曾是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王府宫门外建有“影壁墙”(至今仍有保留),两侧有石雕雄狮和下马石,宫院内有卫士房、公堂、议事厅和戏楼等建筑,房舍近四百间。宫廷院后修有花园,其假山、养鱼池、果木园景色宜人;府外还建有贵族府邸环境优美。这座王府称为贝勒府,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称王府。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期间,为了维护和巩固旧统治,承认王府的王子云丹桑布继袭王爵,承认王府旧政权。当时,土默特左翼旗王府统辖79个佐领,还有“协理台吉”(均为塔布囊)、管旗章京、梅伦、扎兰、管箭章京、笔贴式及领催等官员职位。清初,蒙古贞土默特受藏传佛教(称喇嘛教)影响,寺庙建筑蓬勃发展,信仰喇嘛教的民众更加广泛,几乎全旗民众都笃信“三宝”,“凡事皆守僧之戒,毫不敢违”,“僧日不吉,则户限不敢越也”.在日常生活中或节日、喜庆多请喇嘛诵经祈福,遇灾病或丧葬,也请喇嘛念经祛邪保平安。各大寺院里哲学、历史、历算、天文、医学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较为发达。瑞应寺设有门巴扎仓(即医学院)吸收了藏医药的精华,形成了蒙医蒙药独特的体系。佛教文化影响到民间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消灾除病、新生儿赐名要请喇嘛作法等等。清代早期修建的寺院、庙宇的大铁钟上,也有蒙古文和满文铭文。这些是匠人题款或捐资修建寺庙施主名讳的记录,说明蒙古文和满文是当时普遍使用的文字。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为实行“蒙汉分治”政策,在土默特左翼旗管辖最北部地带(今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境内青龙山镇的鄂尔土板地方)建立阜新县衙署,掌管土默特左旗境内的汉民事务,实施“旗县并存”制度,直到宣统三年(1911)阜新县衙署迁至土默特左翼旗府所在地(今阜蒙县城阜新镇)。民国十九年(1930年)土默特左翼旗名称改为土默特左旗公署。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改称土默特左旗政府,1940年又改称土默特左旗札萨克直到1945年。民间农牧民生活起居的固定,王府朝政的稳定促进了人们的安居乐业,这为蒙古贞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1958年4月,中国共产党中央人民政府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取销阜新县旧建制,成立了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由蒙古族作为自治主体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促进了蒙古族民族民间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二、蒙古贞草原农耕文化
  
  蒙古贞草原农耕文化是指世代繁衍生息在蒙古贞地域上的蒙古族与其他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与蒙古贞地域生产、生活方式有关的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文化,其中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游牧文化、农耕文化、王府文化和寺庙文化等。如散文形式的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史传文学、小说、剧本等;诗歌形式的有歌谣、祝词、史诗、民间叙事诗、好来宝、胡尔沁说书、格言、谚语、迷语、诗词等文化类型,以蒙汉文化相容、相互吸收、农牧业文化相互结合而形成的蒙古贞地域特色农耕文化。蒙古贞文化作为我们赋予给她的地域文化的命题,她将代表着蒙古贞蒙汉各族人民团结协作创造的地域文化及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文化的全部内容。蒙古贞与土默特部落由内蒙古大草原东迁来到阜新定居后,改变“逐水草而牧,随牧场而迁徙”的生活,变为“打井造房居住,耕田筑圈养羊”的农牧业兼营的生产方式,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传承了游牧文化,创造了农耕文化。由于内地汉民开始大规模移民,大量涌入蒙旗草原垦荒造田耕种,促成了蒙汉民族间的农事技术的交流,促进了蒙、汉各民族间的相互学习和交往,使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相融,构成了蒙古贞地域独特的草原农耕文化。诸如民间文化、寺庙佛教文化、王府文化和民间文学艺术,形成了东北辽西蒙古贞草原文化的地域特点。表现形式分为口头语言文学和书面文本文学两大类七种形态:草原游牧文化、田园农耕文化、王府文化、民间文化、宗教文化、蒙医药文化、姓氏地名文化等。
  
  (一)蒙古贞民间文化
  
  蒙古贞民间,很早以前就有大量的孛教歌词,许多祭词、答辩词、祈福词、祝词、歌谣和传统的英雄史诗,都是用诗歌形式创作的。这些诗歌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流传下来,人们在各种不同场合,或通过吟诵,或通过讲述,来表达他们反对战乱,渴望和平生活的要求。同时作品对发动战乱的罪犯给予彻底揭露和有力的鞭挞。史诗中歌颂英雄,鞭挞魔鬼,英雄人物得胜,魔鬼灭亡,给人以精神力量。如《格斯尔传》塑造了以格斯尔王为首的一群英雄人物同人民一道,勇敢机智地与罪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形象。篇幅宏大,语言生动朴素,深得人们的喜爱,广泛流传于蒙古贞民间。
  
  自清朝以来,蒙古贞的民间文学有了新的发展,其中包括故事、民歌、童话、谚语和寓言等多种形式。许多民间口头创作的出现充分反映了蒙古贞人的智慧,清廷的愚民政策也没有影响蒙古贞民间文学的发展,反而使传统的民间文学作品有了新的内容。
  
  蒙古贞人民自古以来善于歌唱且善于演奏,传统音乐舞蹈在民间很流行,传说“三人同行两人是歌手一人是胡尔沁”,蒙古贞因此就有了“农牧安代发祥地”、“胡尔沁艺术发祥地”、“敖包之乡”、“蒙古民歌的海洋”、“中国蒙古剧诞生地”的美称。既传承了游牧文化,又创造了农耕文化,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交融形成了草原农耕文化的特色;宗教文化与民间文化相互吸收,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体现了地域文化特色。蒙古贞口头文学有民歌、谚语、谜语、歌谣、俗语、好来宝、乌力格尔、胡尔沁说书、民间故事、小说、神话、传说、翻译作品、祝词、颂词、史诗、民间叙事诗、格言等。
  
  早在清顺治九年(1652)蒙古贞开始进入农业,人们在农事活动中创造了适合自己的文化形式,人们在田间地头或在农闲季节、茶余饭后,一般是三五人凑在一起,唱歌、跳舞,说书、演奏,民间文化活动较为普及。民间有许多歌手和乐队,吹打弹拉,供人们娱乐和自我欣赏。最普遍的乐器是马头琴和四胡。其他乐器有横笛、双筒笛、管子、笙、箫、弦子、月琴、二胡等。胡尔沁说书独具蒙古贞地域特色。胡尔沁艺人祖师爷丹森尼玛(1810-1880)出生于瑞应寺属民屯团山子村,是蒙古贞地区说书第一人,被誉为蒙古贞胡尔沁鼻祖。早在清末民初,蒙古贞地区是胡尔沁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当时有专业胡尔沁说书艺人150名活动于民间。丹森尼玛说书艺术精湛,造诣很深,晚年转到内蒙古科尔沁地区说书,培养了许多徒弟。当时胡尔沁说书艺人道义、敖日希克等都很着名。当代辽宁着名的民间胡尔沁艺术家杨铁龙、蒙古贞着名胡尔沁艺人那木吉乐传承老艺人技艺,发挥自己的长处,形成了个人演唱风格,2006年被认定为了国家级胡尔沁艺术传承人享受国家津贴,他们是国家第一批认定5名胡尔沁艺术传承人当中的之二。近年为传承胡尔沁艺术创办了胡尔沁艺术学校,培养了21名胡尔沁艺人,经常深入农村活动于民间演唱、说书,成为民间“炕头文化”的代表人物,受到群众欢迎,胡尔沁艺术在蒙古贞民间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蒙古贞流行的传统乐曲约有500多首,已整理成脚本发行。为胡尔沁艺人保护与传承蒙古族民间口头文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东蒙短调民歌、胡尔沁艺术、好来宝、安代舞、查玛舞是蒙古贞主流特色文学艺术。敖包文化、那达幕文化、蒙古剧艺术积淀了蒙元文化元素,成为蒙古贞地域特色文化。阜蒙县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开展搜集、整理、出版民族文化古籍60多部书,整理资料约有1000多万字,搜集到蒙古贞民歌351首,出版《蒙古贞民歌集》3本;搜集到胡尔沁曲牌83首,好来宝曲牌10首,嘛尼曲牌18首,寺院舞蹈《查玛舞》、蒙古剧脚本35本。挖掘蒙古文手抄本《兴唐五传》六卷本珍藏版212万字,已汉译出版。有《东辽》《大西梁》《西游记》《清史演义》等译书手抄本140万字。还有民间故事、安代舞唱词、曲牌、舞蹈动作资料,蒙古贞婚礼祝词、民间歌谣、《格斯尔王传》英雄史诗史料等。1984年由短调民歌改编的蒙古剧《乌云其其格》,被列为国家第九个少数民族剧种,填补空白,载入《中国戏曲志》。搜集到许多文化古迹风光、革命历史档案资料。这些都是蒙古贞农耕文化的最有力的见证。
  
  蒙古贞地区进入农耕时期仍然保持着跳安代舞和表演好来宝的习俗。那些盅碗舞、筷子舞等民间舞蹈比较普及。据口碑资料证实,蒙古戏剧早在中华民国年间就有蒙古歌剧雏形。1984年2月通过了国家文化部认定,确认阜新蒙古剧为中国第九个少数民族剧种,填补我国蒙古民族戏曲剧种空白。这是蒙古贞草原农耕文化歌、舞、诗、扮、白的综合艺术,是农牧文化相结合的大众文化。
  
  (二)蒙古贞文学艺术
  
  自清代始,蒙古贞部落由于地理环境的改变,游牧文化随之转入到农耕文化,逐渐兴起了读、写小说之风气,农牧民除了歌唱民歌、表演好来宝以外,还要阅读文学书籍满足文化需求。因而,蒙古贞民间普遍流传蒙古文书籍,除了记载历史内容外,出现了许多经典着作。书面作品有印刷刻版、时轮历法、蒙医药学、蒙古贞史学、蒙古贞理学、蒙古贞文学,纪传体文学、蒙古剧、经箱乐、舞蹈(安代舞、哈达舞、盅碗舞、查玛舞)、美术雕塑、建筑艺术、英模文化、反帝反封文学、佛教与萨满文学、民俗风情、语言文字、教育文化、人文、家谱学、地理地名等等。康熙、乾隆年间,土默特左翼旗札萨克衙门因上下行文的需要,非常注重学习蒙文、蒙语加满语,因而在旗札萨克衙门里,精通满文并能直接翻译成蒙古文的人很多。当年蒙古贞由于蒙、汉民族间文化的相互影响,出现了许多家庭私塾,培育出许多认识蒙古文和满文的人。这些人既能阅读经典着作,又能阅读小说书本。这是蒙古贞广兴小说的主要因素。蒙古王公每三年进京值班一次,返回时由随从笔彻奇从京城买来汉文小说译成满文的翻译本。那些旗札萨克衙门里精通满文的官员们,在公余时间将满文小说翻译成蒙古文,再行传抄,传入民间。看书的人互相传抄、借阅,很快普遍流传开来,就形成了传抄、借阅之风气。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搜集到各种文本手抄本古籍300多册,足见当时情形。蒙古贞积淀了草原蒙元传统文化元素,融进了北方农耕文化内涵,形成了蒙古贞独具特色文学艺术形式,创新发展了北方草原农耕文学艺术。
  
  蒙古贞东蒙短调民歌、胡尔沁艺术、蒙医治疗血衰疗法已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保护项目。好来宝艺术、安代舞艺术、中国阜新蒙古剧是蒙古贞民俗文化的经典,已被列入辽宁省“非遗”保护项目。还有蒙古族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玛瑙饰品文化、麦饭石文化,阜新熏兔、关山驴肉、“三沟系列白酒”等美食文化,名扬省内外,已被列入阜新市“非遗”保护项目。还有剪纸、根雕、书法、绘画艺术等都是本地方农耕文化特色文化品牌,已被列入本县“非遗”保护项目。海棠山摩崖造像艺术堪称中国一绝,藏传佛教文化圣地瑞应寺、普安寺,宝力根寺风景秀丽,乌兰木图山、三塔沟、关山、毛岭沟等旅游景观景色宜人,辽西农家风情采摘园形成了农耕文化特色旅游文化品牌。
  
  (三)蒙古贞文学作品
  
  藏传佛教传入蒙古贞后,虽然抑制了人口增长,但是在客观上促进了蒙古贞社会文化发展,寺庙成为传播和研究学问的文明之地,喇嘛僧人可以安心研究学问,传教说文、传播知识,使蒙古语言、文字得到很好的传承。寺院里培训画匠、雕塑匠和建筑师,培养蒙医师和药剂师,为百姓治病健身,普度众生。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蒙古贞各大寺院喇嘛们在经学学部、医学学部和时轮学部(即天文学)系统地学习蒙、藏语言、文字。长篇蒙古文章回小说《兴唐五传》即《苦喜传》《全家福》《殇妖传》《契僻传》《羌胡传》全书计212万字。是由着名的喇嘛作家、瑞应寺文书房笔彻奇(文书)恩可特古斯撰写的,他精通蒙文兼晓满文,他善于阅读小说,抄写小说,创作小说。在蒙古贞盛行阅读小说之风的影响下,仿照章回小说体裁创作的,这部宏篇巨着在中国蒙古族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此书成为当时胡尔沁艺人的说唱脚本,在民间广为流传,蒙文小说手抄本遍布于蒙古贞地区各个村屯。哲学专着《初二海潮》是一部难得的哲学专着,它是由蒙古贞瑞应寺喇嘛塔本禅师于1944年编写完成的,是一部集蒙古贞哲学思想结晶的哲学专着。她以朴素的哲学观点,阐述了对立统一的规律和辩证法。嘉庆年间,土默特左翼旗第八任札萨克多罗达尔罕贝勒贡楚克巴勒桑,在土观呼图格图活佛的授意下,将汉文《关圣帝君灵签》共一百签,用蒙文翻译成书。他还编写了一本《呼和格日勒图》诗着,这两本书,在蒙古贞地区普遍流传。蒙古贞各大寺院里还有专司寺庙音乐的喇嘛被称为经箱乐师。蒙古贞寺庙,如瑞应寺、普安寺、佑安寺大都有经箱音乐(亦称经箱乐曲)队,它代表了蒙古贞藏传佛教音乐文化艺术,在寺庙佛事活动中都会演奏经箱乐曲,故称寺庙音乐。现已搜集整理经箱乐曲50多首可见一斑。据文史资料证实,当年,无论在祭祀佛祖、绕庙诵经或呼图克图活佛上殿、外出以及佛事活动都由喇嘛乐队演奏经箱乐曲。寺院里还有着名的舞蹈为查玛舞(藏语,意为驱魔神舞),艺术精湛别具风格。该舞的音乐是节奏音乐,按一定的乐谱进行演奏。多伦浩绕村的色勒和扎布将汉文《玉历至宝钞劝世》用蒙文翻译,并且石印出版发行。哈日套罗盖村的宝尼雅扎那将汉文《三圣训》用蒙文翻译成书,并刻木版印刷收藏于家中,后流传于世。在乾隆、嘉庆、道光年间,随着农业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上学读书识蒙文的人日益增多,农牧民文化活动从口头听讲,逐渐转入阅读文本的文化娱乐生活。
  
  三、蒙古贞考古文化
  
  在蒙古贞历史上,地域内敖包遍地,寺庙如林,契丹文化源远流长,张三丰太极文化由来已久。据考古文化证明,查海红山文化遗址距今7600年,遗迹遍及全县,“红山文化是新石器晚期分布在辽西的农耕文化”,发现的石堆龙展示了北方草原蒙古族龙文化风采。蒙古贞地域辽代文化由来已久,人类文明较早,文化历史久远。蒙古贞地域北方民族文化历史古老,少数民族文化厚重。蒙古贞农区草原文化反映了北方蒙古族民俗文化特点,文化资源价值宝贵。
  
  (一)早期人类文明
  
  先秦时期,本地有山戎、东胡生息。汉代之后,有匈奴、乌桓、鲜卑人活动频繁。隋唐时期,库莫奚曾居住这里。辽代契丹、金代女真在本地建立过政权。 元代,本地初为懿州路,后属辽阳行省,其省会三次设立在懿州(今塔营子乡)。本县境内设有顺安、灵山、徽州、同昌四县。成吉思汗的异母弟别里古台被封为广宁(今北镇市)王,设立广宁行帅府,蒙古贞为属地。元至顺年间,失喇万户统辖此地。雕阿不剌万户,被封为鲁王,其属众亦居住于本县之北境。明代,北喀尔喀五鄂托克迁至此地。察哈尔部于明中叶,徙帐管辖。兀良哈三卫南移,其中泰宁卫统辖此地。于16世纪末,兀良哈朵颜卫左都督花当之曾孙莽古岱,从喀喇沁右翼徙居这里。17世纪初,土默特部与蒙古贞部为避战争,从河北独山北征州淘金图迁到阜新落脚于希日塔拉河畔成为游牧草原的主人。
  
  (二)古迹考古文化
  
  据考古发现,在本县化石戈乡台吉营子村胡头沟屯西南��牛河东岸断崖上,出土“红山文化”玉器墓,距今5000多年。玉器墓的出土,为以往红山文化内涵所少见,只随葬玉器,未随葬陶器。在沙拉镇查海村山下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距今7600年,出土龙纹陶片和石堆龙,还有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古代村落,号称中华“第一村”和“第一龙”,被考古界称为“蒙古大草原第一条龙”“中华文明的新曙光”、“红山文化的开创者是蒙古民族的先民夏蒙古、北狄蒙古”.蒙古贞地区的辽代砖塔有16座,现存的3座古塔分别在塔营子、十家子、红帽子乡,古塔建于辽代,距今900多年,均为八面形,十三级密檐斗拱结构,艺术价值很高,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塔营子古城遗址是辽代顺安县城和金代、元代的懿州城址。蒙古贞境内还有辽代头下军州徽州、壕州、欢州等7座古城遗址。元代广宁府路尖山单家寨“大玄真宫祖碑”,现存于新民镇上排山楼村,至今已有670多年。碑冠镌有盘龙,刻工精美,中镌“大玄真宫祖碑”6个正楷大字,碑身两面碑文均用寸楷刻成。在塔营子乡之南,出土的一座“懿州城南学田碑”,碑文提到元统年间办学献地之事。在阜蒙县泡子镇白城子村有一座插汉浩特(蒙语白城)古城遗址(在《蒙古源流》《大清一统志》《武备志》《北元史》等文献对阜新插汉浩特城位置均有记载)这些考古文化证明,蒙古贞是北方少数民族多元文化交汇区域,多民族的文化元素造就了蒙古贞草原农耕文化的内涵。蒙古贞文化的特点是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因此形成了如今辽宁阜新地域文化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的蒙古族地域文化特点。
  
  综上所述,蒙古贞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多彩多姿,异彩纷呈,蒙元文化特点尤为突出,吸收了北方多种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形成了独具蒙古贞地方草原文化特色。蒙古贞草原农耕文化是中国草原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加以研究,对促进新时期民族民间文化传统,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创新发展蒙古贞草原农耕文化对促进辽西蒙元文化产业具有一定意义。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