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台儿庄涅��》的创作规律与文本意义

发布时间:2015-04-05 20:11:56
  摘要:该文从血与火的叙写、精准的互文性和规律性三个方面对长篇报告文学《台儿庄涅盘》予以了充分肯定,并详细论证了所谓“合规律性”究竟符合了哪些报告文学创作的规律。
  
  关键词:徐锦庚;报告文学;台儿庄;抗战;重建
  
  近年来,报告文学的发展有了可喜的势头,一旦某一方面解禁,就会涌现出一大批报告文学。例如胡锦涛同志对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做了肯定后,关于抗战的报告文学瞬间就多了起来。我手头就有十几本关于抗战的长篇报告文学。“习马会”震惊世界,当然也震惊了我,我的祖父当年就是铁血团成员,我能不关心国共两党的过去和未来吗?于是随手翻阅身边的抗战报告文学,无意中,《台儿庄涅盘》中的几句话吸引了我:“我对马英九及其政府很失望,对台湾未来迈向统一的前景也很担忧。请问您是如何评判当前台湾统独之争的?据您分析,目前的两岸关系是处在哪一个阶段上?目前台湾民众中,希望独立、希望统一、希望维持现状的比例是怎样的?新党的泡沫化,是不是意味着台湾统派力量的日渐式微?”这是该书作者徐锦庚问新党主席郁慕明的话,也是广大大陆人民最关心的问题。习马会后,让我们看到了两岸关系的未来和希望。我认为,《台儿庄涅盘》就是一种暗喻:国共两党的关系也和台儿庄一样,也需并必须经历凤凰涅盘。《台儿庄涅盘》虽是写台儿庄的,却直指两党、两岸关系,关注国家命运和未来,这才是真正的报告文学作家所应承担的历史使命。基于此,我决定放弃手头的其他工作,认真阅读《台儿庄涅盘》。
  
  一、血与火的叙写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在中国历史上关于战争的记述和描写可谓“有史无战”,自先秦的“春秋无义战”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再到“自卫反击战”,中国有史以来打了多少次仗?可谓“难以计数”.有记载的大仗恐怕也不下数百次,但从未有一次把那场仗是怎么打的记录下来。这恐怕与孔子的“微言大义”、与《左传》《战国策》写战争模式的规定性不无关系,也可能与古代文人很少亲临战场有关,更可能与我们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反对战争恐怖论、战争残酷论,一味回避血腥味有关。总之,在我们的历史书里、在我们的文学作品里,很难看到充满血与火的战争场面的血腥描述。
  
  进入现代,我们的史学工作者和文学工作者比较擅长阶级分析和历史考据,我们的历史着作更是追求史诗性和宏大叙事,多为宏观综论,缺少历史细节的挖掘和叙述,更别说对具体战斗场面的描写。因此,翻看我们过去的抗战史着作,很难看到战争和战斗细节的挖掘和描述,更难找到交战双方底层官兵在战争中的活动和感受的描写;更多看到的是宏观的分析,是从政治、外交和战略角度的叙事。
  
  而在《台儿庄涅盘》中,我们惊喜地发现作者从战争如何改变人和人如何改变战争两个方面入手生动细致地刻画出台儿庄战役的全过程。里面不乏战争场面、战斗细节的描述。从1937年12月20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电令,规定战区的范围、战区的根据地、战区的作战方针,到张自忠不计前嫌驰援庞炳勋,在保卫临沂的血战中:“敢死队很快组成,队员个个膀大腰圆,呲目欲裂。他们身佩大刀,趁着朦胧夜色,由小岭村后秘密绕至敌后背,抡圆大刀,杀得鬼子哭爹唤娘,丢盔弃甲。正面部队喊声震天,乘势而上,日军全线崩溃”[1]96.再如记录日寇血腥屠杀的:“很快,教堂门前挤满了700多名老百姓。日军堵住几个路口,架起机枪,开始疯狂的集体大屠杀,子弹犹如一条条毒蛇,扑向手无寸铁的群众,700多名老百姓无一幸免!事后,用车拉了好几天,尸体才被清理干净,那个惨啊!”[1]103写滕县保卫战:“下午3时30分,日军忽然增兵2000余人,并发射密集的燃烧弹,南城墙内火光滔天,守军阵地陷入一片火海,发出一片惨叫声,负伤官兵来不及撤退,与阵亡忠骸一道瞬间化为灰烬,其状惨不忍睹。南城墙终于被敌攻克”[1]147,“为了对付坦克,我军便想出用集束手榴弹对付。士兵们把手榴弹4个一捆,携带着滚到坦克底下引爆。这种方法,虽然炸瘫几辆,但毕竟爆炸力有限,无法摧毁坦克,而且炸坦克的士兵大多有去无回,有的士兵来不及躲避,竟被坦克碾成肉泥,其惨状不忍卒睹!”[1]185“战斗一结束,指挥部立即派人把幸存的13人监视起来,防止他们自杀以报国家。原来,最初受伤的4名敢死队员被救护队救下之后,皆同时自杀,其自述理由为‘未曾成功'!当时,他们并不知道,就在他们受伤之后,其他队员已经完成任务。”[1]193“4月6日,李宗仁离开徐州,赶赴台儿庄附近,亲临一线现场指挥。当晚9点30分,他下达反攻令,命令所有部队全线反击,把矶谷的残余零星部队赶出鲁南。”[1]204血与火的台儿庄战役结束了,台儿庄无半掌之壁不饮弹,无方寸之土不沃血!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里,有一块80平方厘米的青砖墙,上面密密麻麻的弹孔,犹如蜂窝一般,数一数,足足有94个弹孔。
  
  作者之所以不惜笔墨,详尽地描述血与火的惨烈的战斗场面,是希望国人能铭记这一幕。这一幕,是中华民族危难关头的一个缩影,是中华儿女抵御外辱的历史定格。“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作者详细描写战场的初衷,或许是为了警醒世人,但却成就了历史叙事的突破,突破了传统的“有史无战”“有战无血”的写法,使我们看到了战争的血与火,看到了战争的惨烈,看到了先烈们前赴后继、赴汤蹈火、舍生忘死的铁血精神和民族大义。
  
  二、精准的互文性
  
  20世纪60年代,法国文学家茱莉娅·克里斯蒂娃在其着作中正式提出“互文性”这一概念。她认为:“任何文本的构成都仿佛是一些引文的拼接,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文本的吸收和转换。文本是一种文本置换,是一种互文性:在一个文体的空间里,取自其他文本的各种陈述相互交叉,相互中和。”
  
  我的理解,所谓互文性是指一个文本不可能完全是自己的创造,必不可少地会从别的文章中引用、化用某些东西。而报告文学创作,特别是历史反思型报告文学的创作,必须绝对尊重史料,言必有证、论从史出,这是我国史学研究的优良传统,也是历史反思型报告文学创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年轻的徐锦庚注定不会参加台儿庄战役,现在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单位也注定他参加不了台儿庄的重建,那么他写《台儿庄涅盘》只能靠走访调查和翻阅文献资料。我在阅读该作时,做了一下简单统计,该书的引文达107处之多。
  
  其实,引文大家都在做,这是再普通不过的写作技巧,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并专门谈这个问题,是因为目前在报告文学创作领域,互文性存在两大毛病或曰两大误区。一是纵向的深远误区,一些作品为了追求文化底蕴,三坟五典、三皇五帝,哪怕拐八道弯才能扯上的,也不惜引用,以显作品的文化底蕴,以显作者的学识渊博;二是横向的重复引证误区,有些作品为了证实事件的真实存在,重复引证,多方引证,以证其确。岂不知读者不是法官,无需物证、书证、证人、证言之类的反复推敲,作者只需要一两个例证证明其真实就可以了。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报告文学的浮肿。仔细审视《台儿庄涅盘》的引文,精准是其最大特征,它在引文上做到了惜墨如金,无论是周恩来、蒋介石、李宗仁等人的讲话、命令,还是各种回忆录,以及当时世界各家媒体的报道,所引都是针对事件本身,绝不旁逸斜出,以证其确而止。这是报告文学后学者应该效法之处。
  
  三、合规律性
  
  我对徐锦庚和他的报告文学感兴趣,并非始于他的获奖作品,而是始于他的《懒汉治村》和《颁错奖》。我感到此人出手不凡,写出了中国农民的智慧与狡黠,给人以新鲜感。其语言多短句,节奏感很强,有韵律。于是开始关注他和他的作品。当我看到他和铁流的作品不断获奖,我感到欣慰。当看到他的《台儿庄涅盘》时,我就决定认真研读一下,适逢“习马会”轰动之际,我的政治情结使我更加关注《台儿庄涅盘》,在阅读《台儿庄涅盘》的过程中,我收获的不仅是历史知识和政治成果,更看到了徐锦庚不仅是真懂报告文学,而且熟稔报告文学精要,是个能够精准地驾驭报告文学创作规律的真正的报告文学作家。
  
  其一,时间的折返。现在历史反思型报告文学盛行,特别是在纪念二战70周年之际,涌现出了一大批写抗战的历史反思型报告文学。但也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毛病,不少作品为写历史而写历史,忽略了报告文学的基本文体特征,报告文学是有新闻的时间性限制的,一味写历史那是回忆录、是史传、是历史纪实,而非严格意义上的报告文学。徐锦庚在这方面很注意,始终能把握住时间节点,不时将时间折返回来,让读者回到当下,回到现实。而这种折返是巧妙的,是精心设计的,是非常自然的。例如:文章开头就是“2010年5月4日,山东枣庄,台儿庄。”然后回到“1936年12月13日。山东枣庄。”再折返到“2014年4月26日上午,一夜透彻的春雨,使久旱的临沂城云烟朦胧。”从“蒋介石对临沂之战十分满意”回到今天“彭于埠村党支部书记彭守刚回忆说……”“临沂市志办公室主任朱海涛是个热心人,听说我要了解临沂之战的往事,……”更有“2014年1月11日,我专程飞往成都,了解当年川军出川抗日的情况。要写台儿庄大战,不能不写川军。”“2015年3月6日,89岁的王道纲乘坐飞机,从台湾专门赶往成都。”……不再多举。总之,作者把握住时间节点,不时折返、闪回,使历史与现实相互交叉、融为一体,紧扣报告文学现实性、现代性、新闻性的特点,而不是一味沉溺于历史往事之中,这是其他报告文学作家应该注意的写作技巧。
  
  其二,繁星点点。说其繁星点点是有点诗意,说白了,就是作品不断爆料,不时出现热点、亮点、新奇点,使一部长长的45万多字的报告文学不给人以冗长、沉闷之感,让人不时读出新奇、新意、趣闻、新知、奇闻逸事,使人爱不释手,乐于读下去。一部作品其立意再高远,无人愿意读、让人读不下去,也只能束之高阁;立意高远而又趣味盎然才是一部好的作品,特别是对报告文学这种公众文体,这种强调社会作用、社会效果的文体,吸引读者更是至关重要的。
  
  翻看《台儿庄涅盘》,令人醒目的或曰令人耳目一新的爆料新闻不时出现,既显示出作者眼界之广,又见出作者处理材料之功。《台儿庄涅盘》毕竟要写70年的人间沧桑,前期的战斗场面火热激烈还好处理,后期的重建,光写方案的论证、工人的忘我劳动就显得枯燥难出新意,也难出彩。如何处理前后反差极大的场面?如何将毁灭与升华融为一体?如何使单调的场面活起来、生动起来?确实需要匠心独运,确实需要写作技巧。而徐锦庚通过“繁星点点”解决了这一难题,用不断的爆料使急的缓下来、使缓的急起来、使平的活起来、使静的动起来,充分显示了一位文学家的写作功力。如:
  
  连战由衷感叹道:“大战后,国民政府曾经打算重建台儿庄,但是没有如愿,是共产党帮国民党圆了一个梦。”[1]5
  
  关于李宗仁和白崇禧,世人合称为“李白”,“当时,中国政坛还因为他俩而成一则谜语:是文人又是武人,是今人又是古人,是一人又是两人,是两人乃是一人。”[1]45
  
  韩复榘被葬在湖北和河南交界的鸡公山……达官显贵无人敢去参加葬礼,唯有孙连仲赶去送行,足见孙连仲义重如山。[1]63
  
  张自忠……提出一个意外要求:“我在任何战场上都可以力拼一死,唯独不愿与庞炳勋并肩作战,望长官见谅。”[1]72
  
  在付家草坡村打扫战场的战士……在一个日本兵的口袋里发现一张纸,“李振清展开一看,上面草草写着一段中文:’吾是琉球人,不愿打祖国,望保全尸体予以掩埋。‘”[1]89
  
  我看李敖的书,他讲跟日本人一起看戏、看相扑、下酒馆……享受了8年的荣华富贵,算李敖的爸爸是汉奸,没问题吧?[1]117
  
  他还听老兵说过这样一个有趣的细节……几个月来第一次买了猪吃了回锅肉。那天晚上,口令变成“回锅肉”,回令则是“打牙祭”.[1]131
  
  这样的文字还有太多,李宗仁与周恩来、李宗仁与彭德怀、李宗仁与张爱萍,孙连仲、池峰城、王冠五、伊文思、爱泼斯坦、史沫特莱、范长江、曹聚仁、臧克家、龙应台、史迪威,蒋介石执绋;庞炳勋的儿子将带路人推下山底;文革的冤假错案;《血战台儿庄》;胡耀邦的批示;蒋经国的密使沈诚……我无法一一引述,甚至到书的最后,徐锦庚还爆出了中国“四独”:台独、藏独、疆独、滕独。它的闪光点密集度几乎在几页到十几页之间,所以我称之为“繁星点点”,正是这密集的新奇性,保证了作品的可读性,使人读之兴趣盎然,这是该作的一大成功之处。
  
  其三,批判精神。赵瑜有一句话:失去了批判精神就失去了报告文学的存在价值。一语激起千层浪,争议蜂起,其实是某些人对批判精神的误读与误解。李长之写《鲁迅批判》,并不是鲁迅否定和否定鲁迅,而是站在作者独立的立场上分析评价鲁迅的作品。报告文学的批判精神,绝不是否定现实、否定政府、与中央唱反调,也不是异议人士发表异见,它不是负能量,而是地地道道的正能量,是有识之士,以自己的胆识言他人之未能言、言他人之未敢言,是追求真理的理性批判,报告文学只有具有这种批判力量,才能警醒世人,引起疗救,使我们的历史进程少走弯路,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清明,使理性思维得到张扬,使科学、民主、公正、正义得以落实。
  
  胆识不是胆量,有胆量说话不排除胡言乱语,而胆识是建立在科学理性思维的基础上,是艺高人胆大。徐锦庚的《台儿庄涅盘》就触及了一些别人不敢碰的敏感问题,并阐述了自己的见识。例如:当下,全国疯传并议论纷纷的关于毛主席“感谢日本侵略”的话。作者认真查找了讲话的出处并实录了原话:“我曾经跟日本朋友谈过,他们说’很对不起,日本皇军侵略了中国。‘我说,’不,没有你们皇军侵略大半个中国,中国人民就不能团结起来对付你们,中国共产党就夺不了政权‘”.徐锦庚认为,这是一个骄傲的胜利者举重若轻式的诙谐幽默,且具有反讽意味。
  
  他直接批评沂蒙革命纪念馆:“在沂蒙革命纪念馆……抗日战争的板块里,没有看到国民党军队的抗战影子。”[1]76
  
  对于汉奸问题,作品发出质问:“很奇怪的是,抗战胜利明年就70年了,对汉奸没有一个声讨的场所。……国共两党加起来700多万。700多万对130多万,为什么长期搞不定?……600万有文化、有社会关系的中国人帮日本人干活。否则的话,一个县里只有二三十个日本人,他怎么干活?全是中国人帮他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1]115
  
  就历史的客观与公正问题,书中写道:“事实上,不仅在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徐州会战‘展区,也没有涉及滇军这段抗战历史。此事让云南民众愤愤不平,一些六十军将士后裔直言寒心。”[1]230
  
  关于人性与阶级性,书中说:“为了传宗接代,也为了有个人暖被窝,原本坚定的阶级立场,瞬间便发生动摇。”[1]287
  
  书中直接批判山东省计划委员会的某位副主任:“漫不经心地把报告草草浏览了一遍,随手往桌上一扔,一句话就把他撅了回去:’共产党的事我还办不完呢,还给你办国民党的事‘?”[1]308
  
  这种强烈的批判性,让我们看到了报告文学作家“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的传统美德;同时,也告诉我们,无论你选择什么题材,只要是勇于担当的报告文学作家,只要是有学识、有史识、有胆识的报告文学作家,随手拈来、旁敲侧击、讽刺美喻、声东击西,随时都可发挥为正义、为真理而战的批判精神。
  
  最后,我要说,《人民日报》是产生大牌报告文学作家、着名报告文学的地方,昔日有穆青、刘宾雁、孟晓芸等,可是近20年来,出现了断档,我们再也看不到《人民日报》的报告文学雄风。经过20多年的沉寂,今天徐锦庚终于出现了,我为《人民日报》点赞、叫好,也希望徐锦庚能庚续先贤,努力成为中国报告文学的大家,我们期待着。同时也期待着国共两党、两岸关系能出现台儿庄涅盘,中华民族共同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徐锦庚。台儿庄涅盘[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