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文化对通道侗族自治县文化的影响探究

发布时间:2020-03-14 04:28:17

  摘要:少数民族村寨保护与旅游开发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其中, 民族文化的保护是重要的保障因素。研究分析了通道侗族自治县旅游开发过程中外来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影响。研究表明通道侗族自治县为发展本县经济, 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 对外开放与对外联系也日渐频繁, 打破了以往的落后、封闭的状态。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该县本民族的侗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因此在此次研究中针对外来文化对侗族文化的影响进行调查。

  关键词:外来文化; 侗族文化; 旅游;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通道侗族自治县的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大力帮扶, 在交通工具的便利, 电视、智能机等媒介的普及和使用, 互联网的不断优化和发展以及外来旅客的到来。给通道侗族自治县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侗族文化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 通道侗族自治县的侗族文化也逐步受到现代化浪潮的强烈冲击而面临保护和传承的危机。因此, 以通道侗族自治县为研究地点并对外来文化对通道侗族自治县文化的影响展开研究。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侗族文化是侗族人民的根基所在, 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对外来文化对通道侗族自治县侗族文化的影响展开研究, 密切关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动向, 有利于加强侗族人民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 促进我国民族团结, 丰富中华文化内涵, 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
 

  2 通道侗族自治县侗族的历史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

  2.1 通道侗族自治县侗族概况

  通道侗族自治县风情浓郁, 民风淳朴。通道侗族自治县是湖南省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也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县域旅游县、湖南省特色县域经济 (文化旅游) 重点县。侗族文化更是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丰富的民族内涵。侗族文化涵括地域性、物质的、精神的和制度的这几个层次的文化。通道侗族自治县的侗族文化分有历史文化, 语言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习俗文化、信仰文化、民间艺术等。全县有侗族芦笙、侗锦织造技艺、侗戏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项, 有侗族大歌、喉路歌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5项, 在歌舞艺术文化中, 有获得“田汉新剧目奖”的全国首台大型侗族原创歌舞《哆嘎哆�健�, 有远赴海外演出的原生态舞蹈《咯��打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 通道侗族自治县也是文化部命名的全国唯一的侗锦织造技艺国家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其中通道侗族自治县中代表性国家级传承人有3人、省市级传承人共34人。通道侗族民风淳朴, 素有融洽“原始社会”之称, 村寨之中路不拾遗, 家家夜不闭户, 尊长扶幼, 有古人描述的“大同社会”之样。鼓楼、凉亭、风雨桥被誉为侗族建筑“三宝”。通道侗族建筑以技艺精湛、玄妙着称, 从古朴大方的吊脚楼, 到凌空腾起的风雨桥, 从飞檐翘起的凉亭, 到精巧别致的寨门。全县共有267座鼓楼、256座凉亭、117座风雨桥、118座寨门、92个戏台坐落在各村各寨中, 其中横岭鼓楼等4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芋头侗寨古建筑群、皇都侗族文化村等6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通道侗族村寨于2012年11月17日成功入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2.2 通道侗族文化发展现状

  在侗族中, 每遇侗寨必有鼓楼, 因此鼓楼被视为侗寨的符号。鼓楼模仿杉树形状建造, 在侗寨中属高层建筑, 因为楼上置鼓得名, 是侗族人民遇到重大事件击鼓聚众、议事的会堂, 平时是村民社交娱乐和节日聚会的场所, 也是建筑文化中一重要因素。勤劳、勇敢、智慧的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 通过劳动创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独特、创新、民族特点鲜明的侗族文化。侗族的文化与鼓楼密不可分, 重大的活动都在鼓楼里举行, 鼓楼是侗族文化的载体和精华, 因此, 侗族文化又叫鼓楼文化。风雨桥的建造不仅有利于交通便利、休闲娱乐、欣赏风景, 同时可美化侗寨环境、展现民族风情。所以风雨桥又被侗族人民称为花桥。在侗族建筑上, 大部分是纯木结构、榫卯衔接, 尤其以鼓楼、凉亭、风雨桥最为出色, 雕梁画栋、典雅华丽、被称为侗族建筑的“三件宝”。在侗族歌舞文化上, 侗族被誉为“歌舞之乡”、“歌的海洋, 舞的天堂”, 直至今日侗乡依旧传承着“行歌坐夜”之风俗, 在侗乡流传着数十种侗族歌舞, 以哆嘎、哆耶、侗歌、侗戏、芦笙舞为代表。其中大戊梁歌会更是受到人民喜爱, 得到民族的关注。在侗族饮食上, 甘醇的苦酒 (侗王酒) 、酥脆的油茶、香喷的腌肉腌鱼, 更是别具侗乡韵味, 使人垂涎欲滴。在侗族民俗上, 侗家的抬官人、萨岁、婚礼、喜庆、岁时等习俗独具特色、古雅淳朴。在侗族体育上, 通道侗族自治县又被誉为“民族体育之乡”, 传统的抢花炮、射弩、荡秋千妙趣横生, 高脚马、多毽令人乐不思蜀。在侗族服饰上, 以侗锦、侗帕、侗带享誉世界, 其以做工之精湛、花纹之美观、色彩之艳丽、图案寓意之深厚, 得到世界的认可与喜爱。以皇都侗文化村为中心, 沿黄土、芋头、坪坦、陇城、坪阳一带, 构成了一条保存完好、独特奇妙的百里侗文化长廊, 是通道侗族自治县的民族特色, 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2.3 侗族文化的特征

  侗族之所以长期以来能繁衍延续, 生生不息, 并保持着相对独立的民族共同体, 是有其内部原因和外部的各种条件的综合结果。侗族文化独具鲜明的民族特色, 其特征有基本特征和主要特征:

  侗族文化的三大基本特点:一是具有悠久而牢固的血缘根基;二是拥有共同的自然地理环境、语言和经济生活方式;三是侗族文化具有包容性。正是这些侗族文化的基本特点彰显出侗族的集体意识、家文化的浓烈, 侗家儿女们热情、质朴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与吸纳性。也正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侗族文化也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

  侗族传统文化的四大主要特征:一是侗款制是侗族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征。侗族社会以其独特的侗款制度, 维持社会秩序, 保护本民族的生存、发展。二是鼓楼文化是侗族文化的主要标志。鼓楼文化已远远超出了建筑艺术的范围, 它把该民族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融为一体, 并形成了侗族文化的基本精神。三是象喻思维涵括于侗族传统文化之中。象喻思维方式的运用, 使侗族的文学表现手法, 艺术形式, 也都别具一格,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四是浓厚的原始古朴性。这些优良的传统文化, 对于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3 受外来文化影响的侗族文化

  3.1 侗族语言

  在侗族文化中受到外来文化影响最大的就是侗族语言。侗族语言并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 是经历一代代口口相传得以继承与发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新兴事物的出现, 如电脑、手机、冰箱等物品在侗族语言中无法表达的, 只能直接用汉语来说明。更为尤甚的是出现了侗族人民接触到了普通话之后就认为侗族语言是落后的、脱离时代潮流的事物, 因此只让他们的后代学习汉文化、汉语言, 而拒绝侗族文化、侗族语言的继承与发展。这往往造成的是成为侗族人民中的一员却不会其民族语言的悲剧。

  3.2 侗族饮食

  侗族人民是无酸不欢。腌肉、腌菜、腌鱼更是一大特色。侗族人民在过往的生活中因为大量的劳动, 通过这些腌制品来补充体内的能量。随着劳动压力的减弱以及外来饮食文化的传入。以腌制品为主菜式也慢慢演变为辅助菜肴。

  4 外来文化影响下的侗族文化

  4.1 外来文化影响侗族文化的途径

  侗族的萨文化、款文化、歌舞文化等各种在侗族文化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文化内容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已有岌岌可危之势。近年来, 随着通道侗族自治县“生态立县, 旅游兴县, 产业强县”的发展目标与奋斗战略的提出, 确定其发展道路。以及高速公路、高铁等交通工具的不断便捷, 互联网信息的快速传播, 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扶持与帮助。这些都是将通道侗族自治县更为生动、具体的展现在公众面前的因素。国家的义务教育政策和近年来大力推广的扶贫策略, 都加大了对落后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同时也是侗族人民更加广泛和深入的认识与学习外来文化的一次机遇。

  中部崛起的国家战略方针和通道侗族自治县为了早日摆脱贫困县的状态。通道侗族自治县利用当地自然生态资源、红色历史文化、少数民族风情,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吸引着大量的外来游客来一睹这个少数民族风土民情, 体验一下当地的特色文化。但文化的交流是相互的, 在外来游客体验侗族文化的同时也给当地人民带去外来文化的影响。

  4.2 外来文化对侗族文化的积极影响

  侗族人民通过不断接触到的外来文化中的先进文化, 认识到本民族文化的不足之处, 去其侗族文化中的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封建文化等。让侗族人民去其侗族文化中的糟粕。推动侗族文化更好的朝着时代的发展潮流进步。

  侗族文化具有开放性、包容性, 主动、积极的汲取外来文化中的先进的、优秀的文化因子。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不断丰富侗族文化内涵, 使其具备时代性质与民族特色, 确保了侗族文化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也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添砖加瓦。

  4.3 外来文化对侗族文化的消极影响

  外来文化在给侗族文化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第一, 外来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通道侗族自治县的侗族文化。越来越多的侗族人民主动的去学习外来文化。但导致了一部分人认为本民族的侗族文化是落后的、愚昧的过时文化, 而外来文化是优秀的、符合时代潮流的文化, 甚至想摒弃本民族文化。第二, 侗族人民接触到的外来文化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 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外来文化上, 往往忽视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以至于导致侗族传统技术失传, 没有文字为载体的侗族语言也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许多的民俗也渐渐的失去。

  参考文献

  [1]刘双燕.旅游凝视下的民族村寨文化建构研究[D].武汉:湖北民族学院, 2017.
  [2]张瑾, 吴忠军.新农村建设中桂黔湘边区侗族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J].人文地理, 2011, 26 (03) :83-88.
  [3]杨洪, 袁开国.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湖南省怀化市为例[J].管理观察, 2009, (16) :226-228.
  [4]许鹤凡.旅游开发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再表达[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2.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