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给排水设计的节能措施探讨

发布时间:2013-01-06 20:04:55
   摘要: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 能源的消耗与环境的破坏被社会广泛关注, 随着人们对此的重视, 节能减排理念开始逐渐深入各行各业的发展建设之中, 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更是如此。给排水设计是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节能措施的运用可以促进给排水设施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 不仅有利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有序进行, 也是贯彻落实节能减排发展理念的有效途径。基于此, 本文就对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措施进行了简单探析, 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人员的实践运用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市政工程; 给排水设计; 节能措施;
 
 
  引言
  
  给排水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尤其是设计过程中的节能措施, 是给排水设计中的重中之重, 需要相关的设计者可以基于环保、合理以及科学的要求高效完成市政工程建设中的给排水设计工作。同时, 在给排水设计管理中, 要对每个设计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节能应对措施进行明确, 并确保各部门之间的积极协调。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市政工程中以节能减排理念为基础的给排水设计管理, 在面临目前的发展形式下需要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 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创新, 以此促进市政工程的持续发展。
  
  1 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运用节能措施的重要性
  
  给排水系统设计在市政工程的实际建设过程中, 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减少在设计建设中的能源消耗, 促进使用水资源的效率获得提升, 这对于环境改善和水资源改善都具有积极影响, 也有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 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给排水设计的节能措施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对于节能措施未来在其他工程项目或者领域的运用具有示范作用。
  
  众所周知, 我国虽然地理面积比较大, 但由于人口众多, 在水资源的人均占有率上非常低, 在我国可持续发展中解决水资源的短缺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这就必须首先要提倡人们节约用水、科学用水, 在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给排水设计中运用节能措施, 就是为了可以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有效降低对能源的消耗, 既可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也是节能减排理念落实的需求。另外, 对于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共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以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运用节能措施就尤为重要。
  
  2 市政给排水节能设计思路分析
  
  2.1 给水系统
  
  在给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 主要需要把控好管网供水压力与用水量等, 为了可以实现水压平衡, 通过分区供水措施, 利用支点来降低出水点的压力。
  
  2.2 排水系统
  
  传统的给排水系统虽然也是经过严格的计算所设计的, 但是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 污水的排放量相较于以往呈现明显增长的趋势, 如果无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就会对城市环境以及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所以, 在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注重节能效果与经济性的结合。
  
  3 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常见问题
  
  3.1 整体规划不合理
  
  给排水整体规划的不合理在市政工程的建设中比较明显, 尤其是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 城市人口的增加, 使得城市对给排水需求逐渐增加,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给排水难度的增加, 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 让给排水系统的价值没有最大化体现。而规划问题主要体现在基本参数的设置、给排水系统的分布以及分区处理等问题, 对此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实践工作进行深入探讨, 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3.2 给排水系统管材选择不当
  
  给排水系统管材的选择, 对于给排水系统发挥自身价值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果管材选择不合理, 质量存在一定问题, 就会使得运行缺陷或者损伤, 如果在后续的使用中产生损伤现象, 就会对整体的运行产生严重影响, 而维护与更换的成本也比较大, 导致其经济效益降低。
  
  3.3 协调性不足
  
  协调性问题在市政工程给排水设计阶段, 如果没有被有效重视, 就会造成后续的一系列影响。例如, 在设计处理的过程中没有对综合全面对此运行进行分析, 就会对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产生消极影响, 出现运行不畅的现象。同时, 在设计的过程中如果缺乏对防洪排涝设计的考虑, 就会使得整体的运行协调降低。
  
  3.4 压力设置不合理
  
  压力的设置不合理是给水管网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过高或过低的压力均会对给水管网系统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如压力过高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增大管网漏损率甚至损坏用水设备, 而压力过低则会使用水设备难以甚至无法发挥其功能。
  
  4 市政给排水节能设计中的节能措施
  
  4.1 合理设置给水压力
  
  为了能够合理设置给水压力, 工作人员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结合建筑的高度以及人们的用水需求来得出最合理的给水压力, 以此来避免严重事故的发生。这样不仅可以防止由于压力过高而产生过大的能源需求, 也能避免在用水端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有效实现了对水资源的保护, 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4.2 选择合适给排水管材
  
  在给排水的设计过程中, 需要对管材进行充分的考虑, 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管材。如, 在选择时要根据给排水的实际运行需求, 通过对管材型号的分析来判断管道承压、密封以及耐腐蚀等性能的是否满足实际的需求, 以此来确保给排水系统运行的稳定。如果直径过大或者质量不合格, 就会使得水资源出现浪费的情况, 造成能源的消耗过大。所以, 在选择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管道的材质、型号等, 为给排水系统的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4.3 对热水供应系统进行优化
  
  对热水系统进行优化处理是市政工程给排水系统设计阶段需要着重考量的问题。因为, 热水供应系统在传统的模式下存在比较大的能源消耗情况, 经济效益比较低, 系统的价值也就无法得到充分显现。因此, 必须在设计的过程中利用科学的方式进行优化处理, 提高热循环的效率, 同时也需优化系统布置, 以此来有效减低能源的消耗, 提升经济效益。
  
  4.4 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在市政给排水设计的过程中,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已经成为目前备受关注的焦点, 如太阳能这种可再生资源, 不仅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也可以促使系统的运行更加稳定和清洁, 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 节能措施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5.1 节能措施在给水系统的运用
  
  设计人员应该先结合实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用水量, 再根据用水量的多少合理规划给水系统。一般城市供水的方式有很多, 如直接供水:也就是充分利用管道的压力来实现供水, 这样既简单也便捷。分区平衡水压:通过支点来减少出水口的压力, 以此来提供供水服务。蓄水池:就是通过在合理区域修建蓄水池来为人们提供供水服务, 不过在修建蓄水池时要对其深度进行科学控制, 以免由于水泵压力过大引起能源的高损耗。除了以上几种供水方式, 还有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方式, 这样既能实现降低能耗的作用, 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另外, 在现如今建筑规模越来越大的背景下, 设计者还需要考虑到高层建筑的供水需求, 对此可以采取二次供水的方式, 不仅有利于节能环保, 也能解决高层用户的用户需求。
  
  5.2 节能措施在排水系统的运用
  
  (1) 设计人员在市政给排水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从各个方面对排水方案进行合理选择, 尤其是需要重点考虑环境的保护。排水系统的设计选择合流制的方式, 可以将雨水与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排放, 可有效避免了初期雨水对环境污染问题, 但雨季大流量溢流的合流污水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再是在设计的过程中, 由于一些市政管网主干管的尺寸比较大, 在建设污水处理厂时就必须建设较大的规模, 但是这又不符合节能减排的理念, 所以这种排水方案并不适合在城市排水系统中的应用。目前, 新规划城区在设计中大多采取分流制的排污方案, 可以减少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水量, 降低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由于初期雨水污染物浓度含量高, 有条件的应收集初期雨水排入污水管网进行处理。
  
  (2) 生活污水、区域性的工业废水以及其他污水的整治是污水政治系统主要面对的三个方向, 一般是通过将多个地区的污水进行统一的处理和排放, 这样既能够减少污水处理厂的建造数量, 替代很多小型的污水处理厂, 也使管理的难度和成本更低。
  
  6 结束语
  
  市政工程建设中的给排水设计工作, 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对改善城市的居住生活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能源的消耗与利用。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人们越来越重视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 这就要求市政工程建设中应该大力加强节能设计的运用, 通过科学合理的节能措施在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 促进我国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因此, 通过上述内容的分析, 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在实践工作中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许晓倩。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措施剖析[J].商品与质量, 2016 (20) :00210.  
  [2] 余轶鹏。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措施分析[J].城市建筑, 2016 (18) :299.  
  [3] 洪国平。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措施运用分析[J].城市建筑, 2016 (12) :245.  
  [4]黄端林, 诸杰, 俞佳琦。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措施运用分析[J]中国高新区, 2017 (15) :186.  
  [5] 袁铁。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措施运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 5 (31) :00294.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