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军事战略的演进

发布时间:2018-10-26 06:17:30

  摘    要: 1993年, 中央军委制定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 以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为军事斗争准备基点。2004年, 充实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 把军事斗争准备基点进一步调整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党的十八大后,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习近平围绕强军兴军领导制定了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 科学回答了军事战略指导带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性、实践性的军事战略思想。

  关键词: 邓小平; 江泽民; 习近平; 积极防御; 军事战略方针;

  军事战略是筹划和指导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的总方略, 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习近平指出:“军事战略方针是统揽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的总纲。”改革开放以来, 中央军委重新明确了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 并根据国家安全形势发展变化对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的内容进行了多次调整。

  一、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与新时期军事战略思想的确立

  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一个较长时期里, 人民解放军的建设基本立足于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 强调军队建设要适应临战状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中央对国际形势的判断逐渐有了变化, 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认识也有了改变。邓小平在认真分析国际战略形势的新特点后指出, 世界大战在较长时间内打不起来, 我们不要自己吓唬自己, 造成人为的紧张。1984年11月, 邓小平在军委座谈会上再次明确了这一判断。

  根据邓小平对世界战略格局、战争形势的科学判断, 对四化建设的正确认识, 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做出了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大决策, 即由过去的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准备, 转变到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上来。会议还做出了减少军队员额100万的决定, 并通过了《军队体制改革、精简整编方案》。

  为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军队建设实行战略性转变的要求, 人民解放军在新时期迫切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完整的军事战略, 并予以科学的界定。1987年12月, 原总参谋部根据中央军委的意图, 正式着手探讨我军新时期的军事战略问题。1988年初, 军队改革办公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关于军队建设重大问题系统论证方案》, 其中包括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军事战略、体制编制、法规制度、干部工作、教育训练、科技装备等10项内容, 在这一基础上, 军委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央军委关于加快和深化军队改革的工作纲要》, 其中包括确立新时期军事战略等11项内容, 确定了军队战略目标是打赢现代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保卫国家的安全。1988年12月, 原总参谋部向中央军委呈报《关于到本世纪末我军战略指导若干问题的建议》, 《建议》对国际形势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进行了客观分析, 对积极防御军事战略的内容做了具体阐述。原总参谋部提出了军事战略方针调整方案, 杨尚昆主持军委常务会进行了研究讨论, 达成了共识。不过出于保密角度考虑, 新的战略方针内容只传达到大军区主要领导, 一直未在全军公开。

  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 它揭示了现代局部战争所具有的高技术特点, 全新的现代战争样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军事科学院组织召开了在京军队高级干部海湾战争座谈会, 江泽民先后两次参加了座谈会, 提出要注意从这场战争中研究现代战争的特点, 并得出了现代战争正在成为高技术战争、世界军事领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结论。1992年10月, 党的十四大召开。新一届中央军委领导班子组成后, 抓紧了军事战略问题的研究和战略方针的制定, 把确立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提上了议事日程。经中央军委研究决定, 由江泽民主持制定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工作, 军委副主席张震直接领导, 指派原总参谋部、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和中央军委办公厅各自着手文件的起草工作。总参谋长张万年具体负责研究提出制定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意见和建议。
 


 

  1992年12月5日, 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一次小范围的军事战略问题座谈会, 分析国际战略形势, 审视周边安全环境, 研究军事战略方针, 在京的军委、三总部领导和驻京各大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开了两天, 到会同志就原总参谋部提交的研究报告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张震在发言中着重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军事战略方针几次调整的情况, 提出了研究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应当把握的原则, 强调研究战略问题首先要认清国际形势。战略方针要服从国家的政治, 依照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来确定。关于军事斗争准备工作的基点放在何处的问题, 张震提出“要立足于能够打赢一场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一定要审时度势, 提高军事斗争准备工作的起点。原总参谋部领导在会上分析了当前的战略形势:一是两极格局已经终结,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二是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 不可逆转。三是随着多极化的发展, 各国在政治、经济、科技上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制衡, 对战争的制约作用增大。这就决定了世界大战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仍然打不起来。张万年提出, 今后一个时期, 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很难避免。应付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 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也是一个难点。经过两天的激烈讨论, 大家取得共识, 在军事战略方针的基本依据和基本内容达成了一致意见。

  当时军委副主席在军委常务会议上提出, 高技术战争怎么提, 要提就提打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海湾战争是高技术战争, 但以后的战争不一定都是高技术。海湾战争基本上是空中作战。高技术战争是个方向, 一是要花很多的钱, 二是技术上确实很高。现阶段还是要打现代化战争, 包括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原总参谋部根据军委的意图, 在分析研究历次战略方针调整、变化的基础上, 向军委提出了关于军事战略方针的建议。军委常务会议经过多次讨论, 采纳了总参的意见, 对不同的意见, 采取摆事实的方式, 统一了认识, 正式向中央呈送了关于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建议。

  1993年1月, 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军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的基本内容是:立足打赢一场可能发生的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加速我军质量建设, 努力提高我军应急作战能力, 扬长避短, 灵活应变, 遏制战争, 赢得战争, 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 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证。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 在战略指导上实行了重大调整, 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把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局部战争作为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二是把军事斗争准备作为我军最重要、最紧迫的战略任务。一旦出现非用兵不可的情况, 能够断然出手, 决战决胜。三是把军事斗争准备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龙头。要以新时期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统揽全局, 在落实步骤上, 第一步:调整“八五”建设目标, 加强基础建设, 展开作战急需项目的规划设计和起步工作, 积极稳妥地进行调整改革, 为落实新时期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奠定基础。第二步:在“八五”建设的基础上, 加快发展速度, 争取用五到十年时间, 基本实现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要求。

  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明确了新形势下我军军事斗争准备的目标和任务, 抓住了我军建设的主要矛盾, 正确解决了我军建设和改革的发展方向问题。用这个方针统揽全军各项工作, 有力地推动了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重大发展, 也是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的深化, 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一方针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得到深化, 实践证明, 军委做出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非常及时和完全正确的。

  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提出与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充实完善

  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确定后, 全军迅速掀起了一场对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大讨论。中央军委号召全军各级干部首先是高级领导干部, 要带头学习科学技术, 掌握更多的现代科学知识。全军官兵迅速开展了学习高科技知识的热潮。

  1993年7月, 中央军委扩大会议提出:贯彻落实新时期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 要坚持注重质量, 突出重点的思想。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没有一定的质量优势是不行的, 单纯依靠数量上的优势弥补质量上的差距已日益困难。海湾战争后, 美、俄等国军队, 都把“质量建军”作为新的军事战略的重要内容, 谋取质量建设的综合优势。我军军情的突出特点是军费投入与需求矛盾较为突出, 因此, 加强我军的现代化建设, 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在抓质量、抓效益上做文章。

  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正在深刻改变着军事斗争的面貌, 引发了军事领域一系列革命性变化。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形成了以高技术质量建设为主要标志的竞争新态势。世界军事发展的强劲势头, 对我军质量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出了严峻挑战。加强质量建设, 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是实现我军现代化的正确选择。随着高新技术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 争取质量优势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军队建设的一个共同趋势。减少数量, 提高质量, 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一条基本方针。

  1995年12月中旬, 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九五”期间军队建设计划纲要》。明确了21世纪初 (2010年前) 军队建设远景目标, 提出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即在军事斗争准备上, 由准备打赢一般条件下局部战争向准备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转变;在军队建设上, 逐步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纲要》进一步指出, 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关键是实施科技强军战略,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战斗力。中央军委及时确立“科技强军”战略, 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和军队建设“两个根本性转变”, 抓住了我军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 指出了解决我军建设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按照这一转变要求, 军队改革进一步向注重质量建设的方向前进。

  新世纪之交, 在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推动下, 世界军事革命迅猛发展。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调整军事战略, 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 形成了以高技术质量建设为主要标志的军事竞争新态势。我军的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 面临艰巨任务和严峻挑战。中央军委明确提出, 高技术战争的本质就是信息化, 人类战争形态正在进入信息化战争阶段。新军事变革, 实质上是一场军事信息化革命。信息化正在成为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发达国家都把信息化作为新世纪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可以预见, 信息化战争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战争形态。2000年12月, 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研究了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问题, 明确提出军队现代化建设要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双重历史任务。强调要以机械化为基础, 以信息化为主导, 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 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 推动军队信息化加速发展。争取用20年的时间, 基本实现军队机械化, 使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再经过30年的发展, 完成建设信息化军队的战略任务。

  党的十六大后, 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 中央军委对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进行了充实完善。充实完善后军事战略方针的主要内容, 主要体现在:第一, 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发展战略。第二, 必须明确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到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第三, 必须坚持和发展积极防御的战略指导思想和原则, 把“遏制危机、控制战局、打赢战争”作为战略指导的基本思想, 这是在新形势下对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进一步发展。第四, 必须确立反映信息化作战特点的基本作战思想。2004年6月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我军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战略指导思想和原则等。着重指出了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必须紧紧抓住并认真解决好的几个全局性和关键性问题, 阐明了我军从机械化半机械化转到信息化的重要方针政策, 为我军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和目标。

  三、习近平新时代强军思想的创立与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的制定

  党的十八大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发展仍将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外部环境总体有利, 但仍然面临多元复杂的安全威胁, 遇到的外部阻力和挑战逐步增多, 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维护国家统一、维护领土完整、维护发展利益的任务艰巨繁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习近平准确把握军队建设发展新现状、国家发展和安全利益新要求, 提出了新时代强军思想, 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

  强国强军, 战略先行。围绕强军兴军, 习近平领导制定了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要求:根据战争形态演变和国家安全形势, 将军事斗争准备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上, 突出海上军事斗争和军事斗争准备, 有效控制重大危机, 妥善应对连锁反应, 坚决�I卫国家领土主权、统一和安全。根据各个方向安全威胁和军队能力建设实际, 创新基本作战思想, 坚持灵活机动、自主作战的原则,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运用诸军兵种一体化作战力量, 实施信息主导、精打要害、联合制胜的体系作战。根据我国地缘战略环境、面临安全威胁和军队战略任务, 优化军事战略布局, 构建全局统筹、分区负责, 相互策应、互为一体的战略部署和军事布势;应对太空、网络空间等新型安全领域威胁, 维护共同安全;加强海外利益攸关区国际安全合作, 维护海外利益安全。

  军事斗争准备基点由此前的“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调整为“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 虽然只少了4个字, 内涵却有质的飞跃。当前, 世界新军事革命深入发展, 武器装备远程精确化、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趋势明显, 太空和网络空间成为各方战略竞争新的制高点, 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战争演变。战争的制胜机理已经改变, 我们的军事斗争准备立足点当然也要随之调整。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首次明确提出“海外利益攸关区”概念并首次公布海军战略转型, 这表明, 随着中国国家利益的拓展, 维护海外利益安全已经成为军事战略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新的战略要求是与中国海上利益发展变化相适应的, 也是与中国海上安全所面临的诸多挑战相适应的。这是全球化时代保障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地区安全稳定。

  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第一次明确了军队的8项战略任务: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军事威胁, 有效维护国家领土、领空、领海主权和安全;坚决�I卫祖国统一;维护新型领域安全和利益;维护海外利益安全;保持战略威慑, 组织核反击行动;参加地区和国际安全合作, 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加强反渗透、反分裂、反恐怖斗争, 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担负抢险救灾、维护权益、安保警戒和支援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等任务。”关于军队的任务, 过去我们一般用“总任务”“总目标”等表述方式来做出要求。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则第一次明确了军队的8项战略任务, 涵盖了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领域, 还涉及太空、网络等新型安全领域。这些任务是新的历史时期军队使命的具体体现, 将对全军的建设发展起到具体的指引作用。

  习近平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重要论述, 有着丰富的时代内涵, 形成了涵盖战略指导、战略任务、战略布局等方面的完整思想体系, 全面创新发展了党的积极防御战略思想, 确立起新形势下统揽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的总纲。

  参考文献:

  [1]迟浩田传[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9.
  [2]张万年传:下册[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11.
  [3] 张震回忆录:下册[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4.
  [4] 张万年军事文选[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8.
  [5] 刘华清年谱:中卷[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16.
  [6]张万年.张万年军事文选[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8.
  [7]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8]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9]中国的军事战略 (2015年5月)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5.
  [10]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上) [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4.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