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贵州傩面具与韩国凤山假面对比

发布时间:2018-07-21 12:08:03

  摘要:有关中韩两国民俗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此, 笔者在探访韩国民俗博物馆、中国贵州屯堡傩面具博物馆等地之后, 决定选取韩国内颇具典型的凤山假面舞的假面艺术和中国傩文化的代表贵州傩面具艺术作为研究对象, 进行中韩两国的假面艺术文化对比研究。通过具体地说明两者在艺术起源、制作工艺、制作材料、造型色彩方面的异同点, 同时从假面具的社会影响角度, 即古今在民众生活中担任的社会角色和作用。以及传承创新角度, 即现存状态、保护继承措施、创新发展趋向方面进行对比。兼用民俗学、文化学的知识分析韩国凤山假面具和中国贵州傩面具艺术在反映特定社会时代, 传递社会价值观念方面的相同点以及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希望通过本次研究, 剖析两国各自的文化属性, 从而在文化继承与传播层面互相借鉴方式方法, 达到促进文化长久保存并实现推进假面艺术文化能更多地受到民众的关注和传承的目的。
  
  关键词:中国; 韩国; 面具文化;
  
  一、中国假面艺术简介
  
  据史料显示, 面具所承载的悠远图像、古老形态和原始风貌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期, 中国假面艺术文化已有4 000年的历史, 是世界面具历史上时间最悠久, 种类特色丰富的面具艺术之一。在已被发掘的面具资料中, 大多被古代书籍记载在册, 或于高山崖壁刻存, 或雕刻在各式器皿之上。[1]在中国部分少数民族部落及地区中仍然保存着如跳神面具、傩戏面具、社火面具、藏戏面具等各具地域特色和宗教色彩的面具造型。这些在特定文化背景下诞生的面具从其本身的创作的造型而言, 质朴性和艺术性互相兼容并且相辅相成。早期的面具多用于丧葬, 驱邪等仪式, 或作为民众的原始乐舞表演过程中的辅助道具。在遥远的远古时代, 相比自然界强大的力量, 人类的力量十分渺小对世界的认知也十分有限, 因此一旦遇到天灾大变, 人类便以为是某种妖怪神灵在暗中操作。于是为了驱赶作恶的妖灵而戴上面目狰狞可怕的面具, 同时举办庄严隆重的宗教驱邪仪式。早期多为巫术仪式, 以此来达到驱邪求庇佑的目的, 而后时间推移, 中国人在宗教方面的信仰也逐渐变得繁杂众多, 宗教仪式也层出不穷。时至今日包括中国的24个省、自治区的39个民族中以前用以驱鬼魔逐疫病的各式假面, 也就自然成为世界面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 以形制多样, 丰富造型, 深邃内涵为特色的少数民族的面具也更加丰富了中国乃至世界的面具文化艺术的种类。
  
  二、韩国假面艺术简介
  
  韩国凤山假面是分布在韩国西海一带, 众多假面种类中的一种, 以沙里院, 凤山为中心西至安岳、载宁一带, 东至瑞兴、平山一带以及海岸线一带会在集市日和重要的节日时由演员们戴着面具跳舞或表演戏剧。现在看到的凤山假面是指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的假面形态。而在200年前时任凤山官吏, 凤山假面真正的改革创新者安草堂将木制假面改制成通过纸张制作的假面, 使假面的制作周期大大缩短, 假面文化也逐渐散布开来。通常在年例行活动时, 五月端午时都会进行相应的假面表演。
  
  三、中国贵州傩面具与韩国凤山假面对比
  
  (一) 艺术起源
  
  谈起中国贵州傩面具的起源不可不提的就是傩文化。面具文化也通常被称为傩文化, 所以在我国民间, 傩, 就是一种流传久远的以佩戴面具, 驱邪逐疫为主要特征的文化现象。产生原因是原始社会对自然, 鬼魂和祖先崇拜。在殷商时期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祭祀仪式, 并一直流传至今。[2]面具在傩仪祭祀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某种层面假面被举办祭祀活动的人们作为是神灵的依托之物, 有时又被作为是根据民众虚构的神只而刻画的具象化。面具相当于是傩文化的象征符号, 见证和反映了傩文化的兴衰和发展。我国傩文化资源分布广泛, 直至今日, 尤其以贵州为中心的广阔地带的傩面具风格多样、造型丰富, 它通过典型化、抽离、虚构、夸张等手法和一些独具地域色彩象征性的装饰符号塑造了千姿百态的人物造型为典型, 旧时用于年节赛会、年岁末时祭祀以敬天祈年的活动逐渐演变为今日的以假面、假形舞乐同庆共祭的盛会。时代在变化, 但它依然在表现浓厚的迎神祈福的宗教色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而面具在形制、造型和材质方面也显现多元性。
  
  假面艺术是韩国传统民俗艺术, 它发端于原始祭礼仪式, 发展于宫廷和民间, 朝鲜朝末期形成原始假面的最终形态。假面舞起源于古代的新罗时代 (668-935年) , 大约17世纪时逐渐基本形成现在的舞蹈形式。关于中国宫廷傩礼传入韩国宫廷傩礼的记载首现于高丽时代的靖宗六年 (1040) , [3]韩国原始巫术文化与傩礼祭祀文化结合的产物。而巫术又常常与民间信仰相结合。使得韩国凤山假面的造型来源就包含丰富的形象, 有辟邪神灵、对社会地位较高的两班的讽刺、宗教的映射等等因此角色众多。包括四上佐、八目僧、六居士、社堂、目僧、小巫、老僧、鞋商、猴子、醉汉、大两班生员、二两班书房、道令、仆人、老汉、老妪、龙山山岭妇人、南疆老人、巫师、狮子。其中部分假面可以共用, 所以实际常用假面是26个。[4]总体而言两者艺术起源均为巫术文化和假面文化的巧妙结合, 也都是古代祭祀文化的延续演变而来的民俗文化。同为戏剧面具, 傩面具常用于傩戏和傩舞的演出, 凤山假面也在假面剧和假面舞中大放异彩。
  
  (二) 形态塑造
  
  贵州傩面具在雕刻方面注重技巧和人物的构建。傩面具演变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明代调北征南时期, 傩祭仪式才随军队深入到西南最后来到贵州地区的, 所以现在的傩面具艺术是逐渐形成的, 是两种祭祀文化的叠加和融合。一是当地少数民族早期驱鬼逐疫的自然原始形式的傩祭。因此此时的傩面具大而突起的双眼, 凶光毕露, 尖锐外露的牙齿, 头顶的立脚都显得很有力度。这些早期的造型特点一直沿袭至今, 我们今天所看到现代傩面具仍然保持了这些特征。[5]另一是从军中, 宫廷贵族中传承的大规模形式的傩祭仪式。于是在这两种的融合下, 在相较于原来狰狞可怖的动物形象, 虚构的鬼神形象的基础上傩面具加入了更多复杂的人物形象, 因此逐渐进入偏高级的发展状态。傩戏在正统戏剧艺术角度的跟进使得傩面具从造型, 色彩, 甚至材质方面不仅提出更高的艺术要求同时也构架出一定的制作标准, 某种程度上摆脱了低端层面的傩戏艺术, 与统治阶级的艺术靠同。创作取材和内容设定也相较于前期提高了一个层面, 增加历史名着中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戏剧人物。但是在这样朝着高级方向发展的过程中, 产生有趣的分层现象。因为仍然保持着与傩祭无法割断的联系, 所以一部分的傩面具的造型仍偏原始性, 同时也承担傩面具的丰富想象力特色的一部分就是半人半鬼造型的面具。但是另一部分的傩戏人物面具则面貌分明, 依据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形象要求在雕刻创作方面也呈现鲜明的差异, 相比原始性的半人半鬼或是原始禽兽鬼神面具, 面部的雕刻要求更系统化和程序化。有些面具制作难度较大其展现的立体结构和视觉效果都是比较震撼。
  
  韩国凤山的假面往往被使用在戏剧和舞蹈中, 作为某种特定的文化符号或社会情绪来解决人类自己之间或是人类和虚邈禽兽、神明之间的矛盾, 反映出民众的社会祈愿和时代面貌。总而言之, 把社会构成员们的情绪集中表达出共同体的情感。发端于人民大众的假面艺术, 受众群体也正是社会底层的民众。因此快速的完成度和贴切社会生活的内容立意才是这项艺术能够持续生存的内在要求。韩国凤山假面舞作为民俗艺术的载体, 不经过特意的雕琢, 不为统治阶级的艺术所同化, 立足于民众美学, 形象地表达民众意识, 具有与贵族艺术截然不同的艺术价值。[6]因此设计的假面, 是从社会底层选取人物角色, 是从人们口口相传的神灵禽兽故事中获取灵感。所以有些假面具重视保持与实际生活中的人物的相似度, 比如狮子假面、老汉假面、小巫假面、龙山山岭妇人假面等。但是也有的特意运用手法将实际有的人物夸张化处理, 比如目僧假面、仆人假面大都奇特夸张。从现在的美学视角去观察甚至会觉得迥异和可怕。这点和贵州傩文化的部分特点是相同的, 但是凤山假面中这类与现实人物不相似的假面居多。同时也更能体现凤山假面丰富的象征性。
  
  相同之处两者均采用面具形象地表达民众意识, 具有与贵族艺术截然不同的艺术价值, 虽然经过时代变迁, 造型几经演变, 但无可避割断地依旧保留着与神灵相通的祭祀巫术文化的起源痕迹。
  
  (三) 制作材料
  
  中国贵州傩面具大都采用白杨, 丁香等木料制作。这些木料因其木质细密松软不易开裂的特点被用于大部分的木雕彩绘面具。贵州木材资源丰富, 但无奈气候潮湿阴冷, 时受酸雨降雨影响, 木料虽容易制作出色的木雕面具, 但仍需长期做补色, 修复等步骤。面具整体加工富于表现力, 立体感强。生动立体, 富于灵性, 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
  
  而韩国凤山假面的主要材料是纸张。用纸张构建基础的面部形象辅以布块、毛、皮革、黏土、以及竹竿等等完善整个人物的假面造型。种种原因导致保存完整至今的假面数量很少。但因其以纸质打底, 在着色上展现独特的优势。着色快、色彩饱和度高、相应地制作周期短, 因此凤山假面人物造型达30余种, 是韩国假面种类中假面造型数量最多的种类之一也就不足为奇。
  
  相较于纸张假面, 傩面具的制作工艺偏复杂, 选材难度较大, 保存的要求也高。因为是木制, 定期的补修都要有固定的一套程序。韩国凤山假面舞的纸张假面因其制作工期短, 并且有时在假面舞表演之后还会进行假面焚烧的仪式, 少了固定陈规的局限使得假面的制作更加大胆自由。假面匠人们融汇自己的新鲜创意, 打破常规创新取材制作出了许多乖张怪诞的假面造型。
  
  (四) 色彩搭配
  
  贵州傩面具是通过前期处理以树木的原色为底色, 辅以刀工雕刻人物轮廓五官而实现的。色彩调配前后经历了两个阶段, 前期为强调通过面具的轮廓面貌来展现性格, 用色造型偏重写实, 大面积的单一色彩, 简单的着色和勾勒。然而后期的傩面具开始重视各种主颜色之间的搭配, 也渐渐形成独立的着色技巧和方法。此时以浅深交织为主, 淡色是指先给面具上一层赭石色或者土黄色作为底色, 而后再用云贵地区盛产的桐油为制作材料将其均匀刷在面具表层。深色是指一般用深色的红, 黄, 蓝, 绿, 黑, 以及茶色大胆地绘制在面具上。现存的大多数傩面具由于古代历史久远已经不是本来的面目, 但是由于历史的侵蚀油彩剥落反而酷似陶器或者青铜。这种具有写实感, 岁月感, 宗教感, 又具有浪漫色彩的面具形象使观众感到一种神秘和凝重的艺术之美;以及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原始的、剽悍的、质朴的自然之美;也体现了当地人民一种勇敢无畏的, 崇尚自然, 敬畏土地的理想之美。地戏是傩戏发展的第三个层次, 在地戏中像韩国凤山假面那样通过颜色区别人物好坏的用色手法就更加相似和明显。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每种颜色都有特定的含义。红色是血气方刚的颜色。所以红脸多用于勇猛刚直的武将。黄色是基本的肤色, 表示中老年人物的沉着老练。黑色是风吹日晒的肤色或者神秘的颜色, 表示刚正勇猛的武将。白色是纯净的颜色, 在傩戏中可表示文韬武略多为英武将士。但是受戏曲脸谱中“奸白脸”的影响, 有时也表现反面人物的奸诈。粉红色表示忠良, 绿色表示力大勇猛的将军。蓝色多表示为勇敢果敢的将军人物。[7]而凤山假面普遍运用五种原色分别是红, 黄, 黑, 白, 青, 选取黑, 白, 红为主色调。在绘色过程中会根据具体的角色采用正红或是红色渐变的朱黄色, 其他颜色也有巧妙运用。举目僧 (或称作墨僧) 面具为例, 在凤山假面中有8个目僧, 都是用纸制成, 但是在颜色和造型上略有不同。第一个目僧是以朱黄色进行面部打底, 面部下半部分点上黑色很多斑点, 额头和脸颊有两个凸起的瘤子, 眉端有两个瘤子, 脸下方2个, 下巴1个, 总共7个。都在这些瘤子上贴上金色的纸或填充黄色。用黑白线来表示眉毛, 黑的眼珠十分凸显, 在边缘部分着金色或是黑色, 用白色绘制出眼窝然后沿一道黑边。同时在脸周围用黑纸做成头发, 化黑色的道道线条或是安装上黑色的毛等等。凤山假面无论是面部色彩色, 脸上的点, 纸质的毛发, 或是面部轮廓线条都将五色运用得十分协调。并且凤山假面中, 不同类型的人物运用了不同颜色的假面。值得一提的是, 凤山假面间接通过原色的象征功能, 在色彩层面上再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命运, 使得观众看到不同颜色的假面时, 就会联想到相应人物的性格与命运。这与贵州傩面具抑或是中国其他戏剧的面具的用色道理是相通的。
  
  (五) 社会功能
  
  贵州傩面具发展至后期, 虽然在人物选角的范围上扩大很多, 包含动物、道人、各类丑角、世俗人物、典型文武将才, 造型雕刻也有前期的二维层面提升至三维立体层面, 美学价值提高。但从社会功能来看侧重点则与凤山假面不同, 虽然保持了傩戏人物面具的光怪陆离, 夸张滑稽, 但傩面具向正统戏剧假面看齐的痕迹还是存在的。比如大量文武将的英雄史剧的演绎和英雄人物的假面刻画。也许这就是导致它无法像凤山假面那样持续扎根映射最底层民众的生活原貌, 几乎不受贵族文化影响的其中的原因之一。然而凤山假面的人物刻画方面, 没有惊心动魄、举世闻名具有震撼力的故事情节, 而是以日常生活平凡而琐碎的事情的主人公们为对象创制假面。以民众的视角, 诙谐、滑稽的喜剧手法, 讽刺道貌岸然的僧侣披着佛教的外衣, 背地淫乱的伪善性;嘲弄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两班带着两班人格面具, 炫耀自己身份地位和学识的愚笨的“残班”;嘲笑日常琐碎生活中粗俗、媚俗的人和事件。[8]在维持统一的主题和喜剧风格基础上大量地涉及社会各个层面的代表性人物。
  
  无论是傩面具还是凤山假面都忠实所有艺术源泉来源于日常生活的准则, 角色选材范围广泛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 既反映现实又夸张于事实, 傩面具遵从其起源的社会功能侧重于神灵祈愿和通过改编艺术作品将面具的表现力融入其中, 传递那个时代的社会价值观。而凤山假面的社会功能侧重于通过假面和舞剧的表现手法反映社会底层的声音和诉求, 因此基于讽刺, 传递普通民众的社会情绪, 以达到引起更广范围民众的共鸣的效果。
  
  (六) 传承保护
  
  研究的过程中了解到大量的古傩面具失传, 传统手艺后继无人, 数量本就不多的傩戏演员渐渐退出此行业。但是傩戏活动仍在继续, 人们对于傩面具的宗教仪式, 信仰还仍然保留。近年来傩面具的雕刻传承等纪录片不断被录制、宣传、推广。江西南昌傩文化主题世界面具公园于2008年9月建成。贵州安顺屯堡面具节每年举办吸引中外面具爱好者。
  
  韩国凤山假面艺术价值的保护和传承的力度和对外宣传的力度都侧面说明韩国人有充分意识到传统文化的潜能。无论是商业用途, 文化宣传用途, 国家名片象征等等都证明现如今需要以及必要让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每年秋季在韩国安东市河回村举行的国际假面舞节, 展示韩国各色假面, 在带动旅游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 向世界展现古典假面艺术魅力。
  
  韩国在1964年, 中国在2006年开始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国家角度进行制定和保护。而凤山假面舞也在1967年6月16日被定为韩国“17号非物质重要文化遗产”.[9]韩国对于假面的传承工作十分仔细和认真, 很多传承体系和保护措施都值得国人借鉴学习。韩国方面成立无形文化财产厅,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针对性的管理, 例如韩国传统的说唱艺术板索里、假面舞、韩纸、摔跤、传统医药等等。对每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掌握该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都实行编号, 记录在册管理。同时将民间艺人与有意向学习传承该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之间, 通过互相匹配, 传授技艺的方式把文化遗产传承下来。同时由韩国文化财团设立的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振兴中心, 不仅促进了对原材料和制作流程等技术开发、设计、商品化等的支援。还为推展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 借助举办各式各样的国际文化节, 电视推广, 文化原创产品对外输出, 绑定大热的韩流文化增加本国传统文化的曝光度提高了认知度。对传统文化持续性的关注和不遗余力细致地宣传保护是值得任何一个国家在保护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深入研究学习的宝贵经验。
  
  四、结论
  
  通过韩国凤山假面和中国贵州傩面具多方面对比, 我们不仅欣赏到两个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衍生的同样灿烂的假面艺术, 同时实现两种文化, 两种假面艺术之间的深入交流。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例如关于中国的面具的起源部分。因为中国少数民族的数量众多, 随着历史的变迁, 各少数民族之间又常常进行迁徙移居等社会性活动, 从而导致面具的种类交织不清, 起源出处也就众说纷纭。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分类管理传承民俗假面文化, 完善补充史料的缺失部分, 有必要对此注入更多的研究力量。另外, 在对制作面具的匠人, 傩戏表演艺人进行走访的时候发现, 传统假面文化虽然已经在被不断宣传推广, 但是还是不免显现出少有人问津的现实之痛。且大多情况下的推广措施都是将假面文化村落同旅游产业相结合。前来了解假面艺术的除专业研究人员之外, 多为流动性强的游客群体。对此, 笔者认为除此途径之外, 还急切地需要依靠民众、政府、社会提出更加积极有效的发展方案。
  
  参考文献

  [1]徐培玲。中国面具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征[J].教育艺术, 2006, (9) .
  [2]熊爱琳。贵州傩面具造型特征和色彩研究[J].中国美术学院, 2013.
  [3]田耕旭。傩礼对韩国假面剧 (面具戏) 的影响[J].戏曲研究, 2006, (3) .
  [4]张娜。浅析韩国凤山假面舞的社会功能[J].当代韩国, 2014, (4) .
  [5]杨晓辉。贵州傩面具艺术的审美特性[J].美术观察, 1997, (2) .
  [6]张娜。浅析韩国凤山假面舞的社会功能[J].当代韩国, 2014, (4) .
  [7]杨晓辉。贵州傩面具艺术的审美特性[J].美术观察, 1997, (2) .
  [8]韩英姬。韩国假面剧研究[J].作家, 2010, (8) .
  [9]田耕旭。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6, (3) .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