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西明长城的社会文化影响

发布时间:2018-05-12 11:02:38
  摘要:在山西,以明代修筑的长城规模为最大。通过查阅地方志资料发现,除了军事防御功能外,长城还有着系列文化意义,比如开教化、正风俗、促进贸易发展和民族交流等,使修建长城的意义更加深刻和深远。
  
  关键词:军事防御;设学校;忠孝;贸易;民族交流;遗迹
  
  明代山西境内的万里长城区段,在整个明代长城修筑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明初在大同设重镇、屯重兵、筑城堡,建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清朝也一直不断增修,用来防御蒙古族的袭击,维护边境稳定。乾隆《宁武府志》中提到,天顺六年蒙古部入居套内,其后边患频亟,偏头、宁武之间时时突扰,以及于岢岚、五寨,当事者乃益议置兵设险以自固[1]55.
  
  军事防御功能是修筑长城的本意,但随着边境的稳定和对内的屯田戍边,长城的修建也发挥着它在社会文化方面的功能。
  
  一、设学校,兴教化
  
  明朝尊崇文教,自京师到郡县都建立学校,设立学官、教育贤才。《宁武府志》中载:“宁武始未有庙学也。明成化二年即设关守,至嘉靖七年戍子,守备谭�f告于巡抚江潮请之朝廷乃建儒学与诸卫等庙成。明弘治元年山西巡抚左钰上言偏关守御所近逼沙漠,地大人众,请设学校,教育英才,使移易风俗,朝议方许之。[1]66”边境的安稳,给当地的农耕和教育带来了重大影响。学校培养了一批弟子生员,也传播了文化知识。当有人认为设立学校没必要时,高文荐用秦朝的事情来说明学校的重要性。“余惟秦恃其长城之固却匈奴七百里至强盛矣,第以焚书坑儒不欲诵法孔子,以揭竿斩木之徒一呼而关门不守,则教化不兴之效,居然可睹假令学校之设于城堡无能为有,无秦城岂不甚固哉,是故一刚一柔者,天地之经也。[1]175”由此可见,在边境地区设立学校得到了地方官员的支持和帮助。《朔平府志》载:
  
  “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其教,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而天下治学校之设所关攸重,历代以来莫不皆然,郡五属朔州、马邑建学久矣,右玉、左云始于前明成化,平鲁始于嘉靖。我国家敦本与行,首先教化远及边方。[2]99”可以看出,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学校发展,让边境也兴教化。
  
  此外还通过书籍学习养士。如大同旧无书院,嘉靖四十年(1561)建云中书院,御史陈文燧捐赎锾购晋府善本置院中。[3]271
  
  学校普及有赖于政府的支持和当地官员的倡导,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当地的发展和边境守护。
  
  二、重忠孝,正风俗
  
  五伦以忠为先,百行以孝为先。孔子曰:“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用兵器甲盾当枕席,死而后已,这是北方的强,勇武好斗的人就具有这种强。边境的独特地理位置使得当地矜勇尚武、不乐农贾。郡人多疆场死事之臣,是风气使然。孝悌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品质,不读书的人有孝行,熟读诗书的人更懂礼仪。《宁武府志》中记载,明清以来,忠节有12人(明8人,清4人),多为游击将军,都是寇贼侵扰,大战而死。如梁平,偏关人,为游击将军。嘉靖四十三年,抵御瓦剌进攻,杀数人重创而死。孝义有11人(明5人,清6人),多为事亲孝、亲死庐墓,对兄弟友爱。如韩万善,朝夕侍母,衣不解带,及母卒。侯广,宁武人。兄弟友爱,家无间言,兄被执,愿以家财赎兄,兄乃免。《大同府志》中记载,明代孝义36人,清代50人,多为对父母孝、兄弟悌,在乡里有义行、善举(助人、还遗金、赈饥、誓不再娶等)。《朔平府志》中,忠孝有37人,明27人,清10人。移风易俗莫先于鼓励良善,所以朝廷旌表忠孝节义之人,来正风俗。
  
  忠、孝、悌、义是儒家倡导的道德标准,不论是平原地区还是边境地带,都应该具备这种品质,且代代传承。
  
  三、邑人的迁徙和贸易的开展
  
  边境地区土地贫瘠、且多山地,致使人民不乐农贾,需要通过与外地商人的交换来维持生活。比如宁武府4县的土地贫瘠且田少,耕种也少粮,大半要仰仗外地。水果蔬菜也少,又没有桑柘麻��,所以邑人衣食方面很艰难,妇女不从事纺织。有的人做些手工制品,无地耕种的人多去塞外租种土地,或迁徙他处。乾隆《宁武府志》载:“宁武人邑居者,往往惰而拙于计,执工技者,或作为弓矢、马鞍,远之归化、绥远诸城,鬻艺于军营;或无地以耕,亦多去家出佃塞外。[1]132”《灵丘县志》载“贫者以樵采、佣保自食其力,稍不遂,挈妻、子他之他邑。民亦多至止为庄农、佃仆,大都迁徙无定,边俗之性使然。女子不�织、不刺绣,井臼掺作维勤。[4]148”邑人的迁徙有利于各地人民经济的交流和感情加深。
  
  在边境做生意的多是山西其他地方的人,与当地人结婚并世代居住于此。康熙《灵丘县志》中载:“邑人皆不事贸易工作,有一二商贾皆阳汾两郡人,世侨寓此与土着相娴娅。[4]88”《大同府志》中也提到“其商贾俱山右人,而汾、介为多,踵世边居,婚嫁随之。[3]132”《灵丘县志》中载:“凡贸易工作悉居之,士民亦杂处焉。双日为集,不过肩蔬负薪、粟粮布匹之类。集初设关厢内,近数载,贸易颇伙,往来拥挤,士民咸以市集起色,三十年未有,请移集于关外闲旷处为便,许之。[4]148”在边境地带,部分城堡是军屯、民屯合一,军民一起生活、开市集,进行贸易。
  
  四、开设马市,促进民族之间的交流
  
  明代北部边境有蒙古诸部的侵扰,发生战争牺牲重大,在边境地带建堡筑城后,边境稳定,通过开展马市等贸易活动,增加与蒙古诸部的交流,用利益来制约战争的发生,减少摩擦,促进民族融合。
  
  《明史·食货志》中记载“大同马市始正统三年,巡抚卢睿请令军民平价市驼马,达官指挥李原等通译语,禁市兵器、铜铁。帝从之。十四年,都御史沈固请支山西行都司库银市马。[5]1982”这是大同第一次开设马市。明代的大同被列为九边之一,是蒙古族入贡的必经之道,也是蒙汉贸易的场所。当时马市分官、民两市,在官市里,蒙古送来的马匹,由明廷发给马价,每匹马值金、银、绢、布各若千都有定数。官市完毕后,才允许将剩余物品进行民间交易,称之为民市。在民市,蒙古用马、牛、羊、骆驼、毛皮、马尾等物与汉族商人交换缎、绢、布、针、线、食品等。[6]大同马市的开设对蒙汉两族来说影响重大:明朝廷得到了优质的马匹,可以用来提高战力;蒙古族得到了生活用品,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能力,推动了游牧文明的进步。
  
  随着贸易发展,蒙古诸部有了更多需求,明朝限制互市的规定和明英宗时期的宦官专政,导致土木之变。“时也先贡马互市,中官王振裁其马价,也先大举入寇,遂致土木之变。[5]1982”明英宗御驾亲征兵败被俘,马市中断。
  
  嘉靖三十年(1551年),在宣府、大同重开马市,俺答仍然扰乱、劫掠边境,皇帝后悔。然而由于诸部好马市的利益,也不敢公然大举进攻,边臣用互市的利益来引诱他们。第二年罢大同马市。“隆庆四年(1570年),俺答孙把汉那吉来降,是封贡互市之议起。而宣、大互市复开,边境稍静。然抚赏甚厚。[5]1983”隆庆五年,在大同新平堡、守口堡、得胜堡、山西水泉营堡设立马市。这段期间的边境贸易十分频繁,且派兵驻扎,秩序良好。比如,大同得胜堡自5月28日至6月14日,官市顺义王俺答部马千370匹,价万545两;私市马、骡、驴、牛、羊六千,抚赏费981两。互市期间,蒙古部派300名兵驻于边外;明朝廷派500名驻于市场,并委官专司其事。[7]
  
  在大同马市的开设和关闭期间,蒙汉两族对贸易往来和经济交流的需求十分迫切。由于明朝廷的一系列限制和蒙古族日益增长的野心与要求,常常引发掠夺和战争,最后因经济之间的联系和贸易新的发展而停战。马市的开展加强了两族人民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五、关堡文化的遗迹
  
  长城不仅有城墙,还有城墙、关隘、古镇、城堡等值得探讨。
  
  古堡有天镇县新平路四堡,即新平堡、平远堡、保平堡、桦门堡。光绪《天镇县志·关隘志》记载:“新平堡在嘉靖二十五年(1546)置,隆庆六年增修,堡城砖�L。东南为平远堡,又东南为平定堡,西南为保平堡,又西南为桦门堡。平远堡,据《方舆纪要》载,嘉靖二十五年筑,隆庆六年增修。周二里有奇,分边十二里零。内大红花林极冲,边外红花林,回回墓,头二道河、白海子,俱属部驻牧。保平堡,嘉靖二十五年设,隆庆六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分边七里零。内平虎城极冲,外腰火儿诸处,建在山后。桦门堡,万历九年设,十九年增修,周不及一里。堡设在山坪。[8]441-442”除桦门堡外,其它3堡都是村堡合一。新平堡镇依托浑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古迹遗址资源入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录。
  
  新平堡镇不仅是边关重镇,还是边境贸易的主要场所。《天下郡国利病书》云:“平远堡、新平堡,系一处大市,乃黄酋子松木段奈何哈木阿摺等台吉部落。每年一市,有赏宴,则在万历后黄台吉受封通贡市后矣。[8]441”可以看出,当时的市井繁华景象和蒙汉人民的交流。
  
  关隘有明长城的外三关,即山西的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宁武府志》中载:“宁武关关城始建于景泰元年(1450),又云成化二年(1466)建。城北据华盖山,因其高而俯其东南西三面,上建重楼。弘治十一年(1498),巡抚魏绅拓广之,加辟北门,亦建飞楼于上,名之曰镇朔城。至三十四年,宁武道郭光复始�L以砖,又筑东西关城,皆砖�L。万历二年,宁武守备某筑护城墩于城北山上方,广二十八丈、高二丈为基,基上为台,台上为楼,三重楼,外列堞二十四,登之可眺百里。乾隆六年(1741)东关门楼圮,知府魏元枢重葺之,并修南北二角楼。城南接凤凰山,宁武人又呼为凤凰城。宁武关除关城外,还有宁文堡、阳方口堡、盘道梁堡等。[1]55-56”
  
  偏头关,初置关,统堡十有八。关城是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筑,宣德四年、正统十四年、天顺二年增修。东西南三面为门,上建重楼,增修加高加厚,范大儒砖�L建楼。建有楼沟堡、老牛湾堡、老营所堡、水泉营堡等。[1]58
  
  雁门关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北部的边防要塞,有着悠久的历史。《舆图志》曰:天下九塞,雁门为首。光绪《代州志》中载:“雁门关在州西北四十里,关城洪武七年筑,周二里有奇,嘉靖中增修,万历二十五年复筑门楼。清同治六年雁平道贵肇重修。关外大石墙三道、小石墙二十五道,北为广武站。雁门十八隘自宋有之,明皆建立城堡。惟白草沟、水峪、壶峪等。[9]321-325”除此之外,还遗留下很多古迹、村落等等。
  
  明朝时,建关隘、城堡用来避免战火,维护边境的稳定,也是晋北与蒙古族通商交易的场所。清朝建立后,晋蒙边境逐渐稳定,虽有大同、山西之乱,仍被平定下来。如今关隘、城堡虽已失去建立初期的作用,却成为后人还原古代社会真实面貌的证据。
  
  在这些地方,还有很多文人墨客写下了着名的诗篇,比如在新平堡,明徐渭写下了《新平诗》:“旗卷黄云暗,弓弯白日斜。健儿鸣羯鼓,稚子奏清笳。野味�@生肉,盘餮蕨吐芽。尊前歌出塞,豪兴满龙沙。”在偏头关,明人有诗云“半壁孤城水一湾,万家烟火壮雄关。黄河曲曲涛南下,紫塞隆隆障北环。”雁门关历史由来已久,诗句更为多,比如明李贽的《过雁门》:“尽道当关用一夫,昔人曾此�I匈奴。如今冒顿来稽颡,李牧如前不足都。”陈毅元帅的《再过雁门关》:“百尺雄关气郁森,驱车登览感丛生。能兵李牧难终任,多计刘邦仅免身。慷慨捐躯悲继业,从容谪戍念南星。纷纭千古伤心事,端绪由来封建根。”文人墨客的诗句赋予古迹更多的文化色彩,也使后世之人更加深刻地懂得其意义。
  
  注释:
  
  ①乾隆时期宁武府辖宁武县、偏关县、神池县、五寨县。
  ②雍正时期朔平府辖右玉县、朔州县、马邑县、左云县、平鲁县。
  ③乾隆时期大同府辖大同县、怀仁县、山阴县、应州、浑源州、灵丘县、广灵县、阳高县、天镇县、丰镇厅。
  
  参考文献:
  
  [1]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乾隆)。宁武府志[M].江苏:凤凰出版社,2005.
  [2]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雍正)。朔平府志[M].江苏:凤凰出版社,2005.
  [3]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乾隆)。大同府志[M].江苏:凤凰出版社,2005.
  [4]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康熙)。灵丘县志[M].江苏:凤凰出版社,2005.
  [5](清)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白翠琴。明代大同马市与蒙汉关系刍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81.
  [7]葛钢。隆庆和议与大同马市[J].沧桑,2009(6)。
  [8][9]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光绪)。天镇县志[M].江苏:凤凰出版社,2005.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