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边境高校优质艺术课程的共享型教学实践

发布时间:2017-12-22 19:19:16
  摘要: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中俄两国历来有许多合作,尤其在高校优质的艺术课程方面,有许多共享教学合作。这种合作不断深入,不断发展,形成了一套科学有序的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分析共享型的教学实践,对于继续不断深入加强合作有实践指导作用。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和作用。
  
  关键词:中俄边境;高校艺术;优质课程;共享;教学实践
  
  我国和俄罗斯国家是具有悠久文化的大国。两国的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今天的东北地区都还有一些俄罗斯移民。他们主要定居在黑龙江的中下游区域。从清朝开始满汉两族开始了共同的生活交流,在此期间,两国各个方面的交流和融合一直不断,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在几百年的漫长时期里,相互碰撞、相互缠绕、相互吸收,目前这种融合已经成为了一种稳定的现象。正呈现出不断向前深化的态势。而目前的高校优质艺术课程的共享型教学合作已经呈现出了效果。在研究这种教学实践现象的特点中,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这种教学合作交流的更为长久的意义,这对于发展两国的关系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尤其是近十年来,无论是课程的设置,教学的方式、体系等等方面,都呈现出了不错的实践效果。但是我们仍然看到有许多不足之处,通过这种分析,我们希望可以在未来真正实现共享。
  
  一、中俄边境高校艺术专业共享型教学实践的意义
  
  首先,中俄两国有丰富的艺术教学资源。中俄两国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深厚,在艺术的教学方面,各有所长,各有互补。将这些历史教学经验,加以现代科学手段技术辅助,可以创作出优质的教学课程。对于共享型的教学实践,可以将双方的优质资源进行合理的补充,共同打造优质的艺术课程精品。
  
  其次,目前中俄两国建立的教学资源库,支持开放式教学,对于教学内容可以支持公开示范,这无疑对于优质课程的培养具有社会的实践意义。这种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素材,知识要点,教学案例等等,都可以进行开放支持。这种共享型的教学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
  
  再次,共享型教学实践可以加大创新艺术教学的力度和质量。共享型教学是一种合作化的公开性质的实践活动。由于它具有社会性、功能性、开放性等特点,因此鼓励艺术教学的创新,为艺术创新提供了合理的基础条件。因此来说,对于艺术教学的创新培养和质量提高具有指导意义。通过这种创新,共同来提高两国专业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为两国艺术合作提供更好的平台。
  
  二、中俄边境高校艺术专业优质课程共享教学的问题
  
  首先,教学实践缺少相关部门的支持。教育不是高校一个单位的事情。中俄两国边境高校的优质艺术课程实践,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只有通过多方面多部门的共同合作,才能将优质教学真正实现共享。
  
  其次,相关人才的缺乏。中俄边境的高校具有地区性。对于多元化文化盛行的今天,地区性的教学实践需要囤积大量人才。否则,就很难实现可持续的优质教学实践活动发展。一方面,可以让有关部门落实政策,吸引人才,另一方面,自己内部培养,保障人才的持续性,真正实现共享。
  
  最后,精品课程不够。共享教学实践咋精品课程的打造方面,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精品课程是代表艺术课程的精华所在,如果没有优质的精品课程商品,就很难说达到了共享。目前,中俄边境高校在这方面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精品课程商品少之又少,因此说,这个问题对于共享实践仍然存在。所以要注重增加精品课程的打造。
  
  三、中俄边境高校艺术专业优质课程共享教学的改进
  
  首先,中俄边境高校艺术专业优质课程共享教学要结合边境地区的文化特征。
  
  注重体现边境地区文化体制,最能体现一个地区的文化内涵。这种共享的教学模式必须突出区域性的特点,因为地域文化就是表现中俄边境地区的原生态面貌和生活面貌。通过开展共享性教学,让人们了解到纯粹的艺术原貌,为进一步加强艺术的课程教学打好基础。
  
  人才是传承的主要力量。好的人才,可以为艺术的传承提供强大的力量。目前,边境地区关于这方面的艺术教学工作者少之又少,优秀的更是凤毛麟角。要想更好的进行艺术教学,就要培养人才。共享性教学模式必须要突出对人才的培养,针对这方面,可以吸引一些年轻的艺术人才,这些人才都有艺术基础和艺术情怀,对于艺术有深厚的感情,因此很容易培养。另外,通过举办一些教学比赛,可以挖掘出有潜质的教学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中俄边境高校优质艺术课程交流总体向前发展。现阶段,我国音乐数量丰富,特点鲜明,俄罗斯也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每个国家都有其自身的文化内涵,这些都是艺术创作和艺术教学取之不尽的宝藏。随着优质课程的共享交流的不断深入,这种交流呈现出了一种融合的态势,融合以后又深深扎根于民间,汲取了民间的养分,反过来滋养了教学的进步。这种共生共融共享的关系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发展。总之,现阶段两国艺术课程教学交流呈现出了继续深化的特点。这对于两国的多方面合作无疑是具有好处的。
  
  【参考文献】
  
  [1]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8-80.
  [2]洛秦。世界音乐人文叙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101-103.
  [3]王域平。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音乐,2001(2):30-32.
  [4]范明华,李跃峰。美学与艺术研究(第4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5]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1月第2版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