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学通识课教学现状及反思

发布时间:2015-01-15 22:56:47
  摘 要: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教育中作为新生事物之一,其发展广受关注,很多高校积极倡导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但在推进通识教育过程中也遭遇了瓶颈。以外国文学通识课程为例,无论是学生、教材还是课堂教学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问题与希望并存,只有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这条路任重道远。
  
  关键词:外国文学;通识课程;现状;反思。
  
   1 概述。
  
  《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作为治学的首要条件,自古以来便被摆在重要地位。而今,我国的大学教育已逐渐与世界接轨甚至在某些专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专业教育先行似乎也成为了大学教育的风向标,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专业或高精尖专业,学生择校首要考虑的除了学校排名,还有专业排名,专业排名靠前有利于将来就业与发展,这无可厚非,但是,做好专业教育不代表高校教学只需要抓好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又称“博雅教育”,19 世纪初即在美国出现并与大学教育联系,上世纪 80 年代逐渐引入中国并在大学推进。几十年过去,通识教育的推进并不理想,国内较知名的大学如复旦大学,2006年开展通识教育以来,也遇到了瓶颈。我校从 2014 年开展通识教育,并把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完满教育置于同等地位,是我校教育的三驾马车。但是如今,通识教育也像其他学府那样,遇到了一些问题,或者说,问题与希望并存。以下,我将以《300 年来的世界文学》这门课程为例,从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2 高校文学通识教育现状。
  
  文学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我们姑且将课堂讲授的内容划分为狭义文学的范畴,也就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文学语言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审美含义。[1]以我本人主要承担的通识课程来说,主要讲 18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这个时间段内的文学情况大致是西强东弱,所以涉及到的内容多指外国文学或西方文学。
  
  2.1 学生文学基础参差不齐。这门课程主要开设给大一学生,学生刚从高中升学到大学,多年以来语文一直作为主科,所以对“文学”并不陌生,但对于外国文学,大家还是知之不多,基础参差不齐,这是开展教学遇到的首要难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大家耳熟能详,但是有的同学已读过作品,并且对作品内容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加之有人对名着、对文学很感兴趣,这时只需要稍加引导便很容易产生讨论和共鸣,但对于那些“只闻其名,不见其声”的学生来讲,简单的内容梗概并不助于他们加深印象,甚至有些学生对文学根本不感兴趣,所以态度不够积极,甚至会产生厌烦情绪。这种情况在课堂上普遍存在,此为难题之一。
  
  2.2 关于是否使用教材仍存争议。目前市面上有大量关于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的教材,比如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史》,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朱维之等主编的《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和亚非卷等,这些教材无论从结构还是内容安排上,都属于精品教材,但它们的受众是中文专业的学生,作为通识课程,能否采用如此专业的教材尚存在一些疑问。而比较适合一个学期教学的教材,比如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徐葆耕主编的名家通识讲座书系《西方文学十五讲》,每讲的内容安排明确,口语和书面语兼而有之,但重点并没有完全放在 18 世纪以来的外国文学上,并且每讲都会涉及到一些理论性偏强的内容,总体上也不完全符合通识课程的要求,针对性不够强。当然,市面上也有很多其他教材,但质量不一,良莠不齐,采纳余地不大,因此,通识课是否应该给学生订教材,订什么教材,此为问题之二。
  
  2.3 授课内容的平衡较难掌握。通识教育意在培养“全面的人”.[2]这个目标决定了通识课的内容不能过于专业。但是作为文学课程,教师究竟该在讲授过程中偏重于故事性还是理论性,这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偏重故事性,则“听上去很美”,学生的兴趣会被吸引,但是系统性不强,加之没有教材辅助,推荐的阅读书目绝大多数同学在规定时间内看不完或者干脆不看,那么讲完故事说完梗概很可能转瞬即忘,没有持续性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古希腊神话时,我在课堂上引用了“阿波罗与达芙妮”、“宙斯与伊娥”等故事,方便解释神话特点,也便于学生理解,教学效果良好。但是在讲解 19 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和 20 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时,由于很多文本本身不具备故事性或故事性不强,例子不够生动,偏重于理论化的教学则很容易使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而矛盾之处在于,如果不先了解特点便去讲解内容,很可能将课堂落入完全表面化的窠臼,因此这两者的平衡较难把握,此为问题之三。
  
  2.4 课堂管理难度较大。通识教育打破了专业间的壁垒,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因此课堂上呈现出的氛围也千差万别。比如,英语系以女生居多,课堂气氛较安静,信工、机电系以男生居多,课堂比较活跃也容易失控,当这些学生同处一个教室时,常常会出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加之通识课是大课堂,人数较多,无形中增加了课堂管理难度。此为问题之四。
  
   3 困境下的反思。
  
  遇到问题便解决问题,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探索,我们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暂时的困境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关于课程内容,关于教学方法,关于教材,关于学生管理,都是值得我们反思并探讨的地方,在我看来,通识课程困境与希望并存。原因如下:
  
  3.1 教材问题。如果按时间划分,那么我国的文学可以分为古代文学,近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等,早在秦代之前,我国便有了先秦文学,《论语》中也最早出现了“文学”二字。那么,已成体系的文学流派,不同时间不同国家的文学类型,已经有了成套的体系,或许就是这些体系,一直以来影响着教师对文学的理解和划分,也影响着学生的兴趣。通识课和专业课是两种意义不同的范畴,市面上没有十全十美符合我校学生特点的教材,也没有非常成熟完善的外国文学通识教材。只有一线教师才能真正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心理,因此,由教师研讨,主编一本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集趣味性和理论性于一体的外国文学通识教材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青年教师可以通过编写教材提高业务能力,夯实专业基础,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的直接反应修订教材,虽然实施不易,但不失为一种因材施教、因人制宜之法。
  
  3.2 课堂管理问题。整体上来说,我校学生性格较为开朗外向,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特点,把“满堂灌”的讲解方式变为“教学相长”,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以文学课程为例,比如,在讲解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时,我在 PPT 上展示了几段文本,趣味性较强,性格特点鲜明,请同学阅读文本并分组讨论,讨论过程中适当引导学生主人公学到的“人生三课”,最后不难得出拉斯蒂涅的表姐教会他的是利己主义哲学,逃犯教会他的是强盗哲学,而高老头用自己的死让大学生看透了上流社会的虚伪和冷漠。以此引导学生推断出金钱环境给年轻人带来的思想腐蚀和异化。这样的课堂效果不仅采用了启发式教学,而且充分提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当然,采用这种方式需要教师把控课堂节奏,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
  
  3.3 教师准备问题。备课是课堂教学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教学材料的准备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没有教材的前提下,教学内容的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PPT 要图文并茂,突出重点,讲稿要条理清晰,严谨生动,尤其对于我们这门课程,做到准备充分,不仅要求教师熟练所讲名着的内容,更应该从中摘取一些经典片段,可以让学生课上欣赏,但要注意片段不宜过长,最好一张幻灯片可以放下,字数控制在 150 字以内,否则字体过小看不清楚,或幻灯片张数过多,会破坏文本的连续性。除了利用多媒体准备课件外,还可以适当穿插一些与讲授内容相关的音乐或视频片段,但切记不可过长,以控制在五分钟之内为宜,时间过长会喧宾夺主,学生的注意力也会被分散。讲稿方面,要明确重点,因为课时的关系,一个学期要把三个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内容全部涵盖,所以只能“优中取优”,不能因为作品太多就选择每本名着都提,这样泛泛而谈,即便一门课上完,学生也一无所获,所以,教师可以选择的就是突出重点,即使一节课只分析了两个经典文本,也比蜻蜓点水般的泛讲效果好很多。因此,只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才能有良好的课堂效果。
  
   4 结论。
  
  “通识教育”在我国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其兴起和发展没有过多的参照,我们可以做的便是在探索中求发展,一线教师是学生上课状态最直接的接收者,遇到问题,我们便解决问题。我始终相信一句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做事如此,教育也一样,我想,黑暗中的探索是找到光明出口的前提,在教书方面,在培养学生“成人成才 成功”方面,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童庆炳。 文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2] 苑英。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功能 [J]. 教育与职业,2007,26.  
  [3] 杨琴琴。 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实施的困境 [J]. 教育新视野,2012,3.  
  [4] 王霞。 由哈佛核心课程改革透视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的困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6.  
  [5]李曼丽译。哈佛委员会着。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2010.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