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大同方志的存诗情况及其内容

发布时间:2011-09-24 15:19:46

  摘    要:方志所载皆一地一时之风土人情,对于当地历史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文献学价值,而方志编撰在明清时期走向了系统化与规范化。本文就大同地区在明清时期所存的五部方志进行基本文献背景的梳理,在对其艺文卷存诗的汇总分析中,探寻这一"三代京华,两朝重镇"在明清时期的社会风貌。

  关键词:大同; 明清时期; 诗歌; 方志文献;

  一、明清大同方志版本概述

  《山西地方志综录》所收明清时期大同市级方志共五部,分别为正德《大同府志》十八卷,张钦修撰,明正德十年木刻,嘉靖年间补刻,有1986年大同市志办公室点校铅印本;顺治《云中郡志》十四卷,胡文烨修撰,顺治九年刻本,有大同市志胶卷影印本、1988年大同市志办公室点校注释铅印本;乾隆《大同府志》三十二卷首一卷,吴辅宏修、王飞藻撰、文光校订,乾隆四十七年重刻校本,有大同市档案局复印大同市博物馆本;道光《大同县志》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黎中辅修撰,道光十年刻本,1960年大同市文史研究院删第二十卷艺文卷下铅印本,1992年大同市志办公室征集整理铅印本;民国《大同县志》六十三卷(稿本),李玉华、王谦修撰,民国二十五年稿本[1].

  二、明清大同方志存诗情况

  正德《大同府志》卷十七诗文载"作郡志,诗不录,可也。然观物理,验政治,孔子于十五国风录以垂后,则诗可视为末事哉?"[2]后世递修大同方志者,也多循此原则,大量明清诗文赖以保存于方志艺文卷中。兹将五部方志中所录诗文进行整理,所选版本为正德、乾隆刻本,顺治、道光印本,民国稿本。不计各方志重复收录部分,汇表统计诗歌共计588首,诗人309人。各方志中,正德载诗251首、顺治载诗179首、乾隆载诗62首、道光载诗194首、民国载诗15首,现分叙如下:

  (一)明正德《大同府志》

  明成祖于永乐十六年颁布《撰修志书凡例》,"诏撰修天下郡县志书"[3],明正德十年,此志即问世。撰者张钦,字敬之,号心斋,正德六年进士。本志为张钦于正德八年奉使代藩时所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明正德《大同府志》为"别立烽堠一门,又首卷图说中有车营战车诸图,为他书所无之例"[4].黄苇主编《中国地方志词典》评价"按此志资料收罗极为宏富,考证也较精确,体例亦尚周备,甚合方志之体,不愧名着"[5].

  诗歌部分载于第十七卷,录于文赋后,自分诗歌为郡县、山、川、宫室、庙学、燕居、祠墓、寺观、土产、古迹、兵备、景观、寄赠杂着各类,各类中依作者朝代分叙先后,朝代下记作者官职郡望。多为明代,亦有部分金、元作品。王达善、石�d、年富、刘秉中、李溥光、胡曾、冯清等文官群体存诗最多,郡县、山川、古迹类存诗最巨,以云中、恒山、长城、感怀、有感等字眼作诗题最为常见,如《长城》同题有9首,《李陵台》同题有8首,19首诗歌带有"云中"诗题。明代大同地区的文官群体留下了大量次韵及和韵诗歌,和韵总计52首。本志记录了五次大型和诗,可以一窥当时文人唱和风貌。

  (二)清顺治《云中郡志》

  清顺治一朝,共修有志书197种,《云中郡志》是清顺治九年由知府胡文烨纂修,四名知州,七名知县参编的木刻本。胡文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人,贡生出身,曾任昌平知州。顺治七年六月,调任大同知府,顺治九年升平阳(今临汾市)巡道,升迁之前编撰《云中郡志》。此志对雁北十三县、河北蔚县、涞源及山西与内蒙古沿长城一线交界地方,均有涉及,全书共有八集、十四卷,九志、五十九目。但此书命名多受非议,盖大同清代称府不称郡,云中之名也早废,只称大同府。

  本志重复收录正德诗文52首,共收录179首。由于朝代更替,且大同有屠城之难,本志所录皆明清易代、明及明前期诗歌。重复收录的52首诗歌中,诗题作者等与正德志相比有诸多讹误,由于未见顺治刻本,今拿铅印本与正德刻本相校,试举如下:正德刻本记沈钟《恒山》,顺治印本记该诗为《游龙山》;正德刻本记王达善作《桑干河》,顺治印本记王善达作《渡桑干》;年富《丙子冬守岁》顺治改为《云中守岁》;仰瞻云中八景之《采凉积雪》误录为《受略积雪》等。二志人名异体字部分颇多,诗题略有改动之处皆无伤大雅,然温庭筠《题苏武庙》在顺治印本中,存此诗却脱落温庭筠之作者名,仅录唐人所作,实为不当。顺治志并未给诗歌分类,年代也较为混乱,只作者名字下录官职郡望。总观之,与正德志重诗不多,且补充了许多极有价值的明代诗歌,如秋日咏叹之作,咏释迦塔和石窟皆正德明诗所未见,又存两首魏象枢和江禹绪所作流觞诗,可见明清之际塞北文人曲水流觞之雅兴。

  (三)清乾隆《大同府志》

  至清乾隆时,"下至府州县,虽僻陋荒��,靡不有志"[6].乾隆八年《大清一统志》告竣后,乾隆二十九年又召令二修《大清一统志》,同时受到《四库全书》编纂影响,地方修书之风极盛。乾隆四十一年知府吴辅宏开始主持,乾隆四十六年,文光取前任知府吴辅宏本重校,此志遂成。《方志考稿》评论"本书古迹等篇记载详确,于康熙中姜镶之变虽无长篇之述,而涉笔所及,可知其摧毁前朝遗迹不少也","亦颇赖其纠摘,乃止八景列名,八卦纪篇,陋习相延,一扫而空,不可谓无功也".[7]

  乾隆刻本存正德志与顺治志各8首,总数62首,分诗歌为古乐府、五言古诗、七言古诗类。选诗角度颇有五部方志过渡之意,即正德志之诗选以大家作品和显着的地方特色为主,精简而有代表性。如杜甫《古长城》、常建《塞下曲》皆前两部方志未收而本志与道光志收录,太宗《饮马长城窟》、薛奇童《云中行》、祝颢《桑干河》皆四部方志都收,故保留。启后者如独特的烈女诗、咏月诗等在本志都是第一次少部分收录,到道光志时,此类诗歌已蔚为大观,此中概也可视为时代变迁之一缩影。

  (四)清道光《大同县志》

  道光《大同县志》撰于道光十年,乃大同知县黎中辅苦心经营七年所成,多为实地走访所得,考证最为详细精当,且校对重排本发行较早,现今研究者实多赖之。

  今存194首诗歌按朝代排列,重正德志12首、顺治志21首、乾隆志23首。前三部方志艺文卷互相参照递修之处未知,道光志参照乾隆志撰修艺文部分确有几处线索可考。薛奇童《云中行》四部方志皆存之,正德志与顺治志录薛为元代,乾隆志误录为唐代,道光志按朝代排列,因之将薛录入唐人部分。又有陈孚作《长城》诗,正德志诗题为《长城》,乾隆志改为《秦长城》,顺治志因之也用《秦长城》为题。顺治志载雨山作《秋暮登高有怀》,道光志记为朱雨山,后补充"姓名失考",则另待详论。

  (五)民国《大同县志》

  民国《大同县志》情况较为特殊,该书成于军阀混战之际。民国24年原山西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王谦旅省回乡,与地方耆老同修,由县政府出资,后又筹集同煤总销处叁仟元资助,历时两年脱稿,然而恰逢七七事变,民国26年大同沦陷,遂被迫搁置。民国36年续修时突出了地方特色,颇具现代方志体例。民国37年又搁置。1960年大同方志馆再次续修,然十年浩劫旋即来临,三起三落,艰难坎坷,一直未公开发行[8].幸而大同市图书馆藏此志影印本一套,时并未公开出版,于2019年时得以观之并记录如下。

  此志上列诗题,右下小字列朝代,再列作者,正文未句读。字体蝇头小楷,娟秀整洁。按朝代分诗、词部分,然存诗仅15首,未遵明清方志重艺文之规则,只象征性收录几首,抑或时代颠沛流离,已不具备搜寻摘录大量诗歌之条件。重正德志4首,顺治志5首,乾隆志1首,别处未见有7首,《云中忧旱歌》和《奉别云中绅民》等极具特色,体例虽小但很精。

  三、方志所存诗歌主要内容

  (一)写景类

  明洪武五年,徐达重建大同城,随之诞生"云中八景",旧日云中八景已无处寻觅,今人可以透过方志所存11首诗歌略作管窥。

  《云中郡志》中,"镇楼秋爽"位列第一,方志所收录明巡抚王越一首同题诗。郑汝壁"云峰倒拥楼船出,柳浪翻风瀚海流",王度"亿万化身开绝嶂,三千法界作舟梯"皆气象宏大,颇得妙语。"魏陵烟雨"之魏陵为方山北魏冯太后之永固陵,存诗为广灵王素庵所作,颈、颔联"疏雨淡烟春色里,清风明月夜阑时。两朝事业三更梦,百代兴亡一局棋"."石窟寒泉"即云冈石窟第二洞一清泉,当时云冈地区人民水源皆依赖此泉,《云中郡志》还有将此泉水引入十里河图,可惜此景早已不复存在。邢哲同名诗有"石宝泉流水自香"句。"采凉积雪"有仰瞻存诗,颔联"马嘶遍踏银山顶,鸟倦惊飞玉树枝"句,颇得采凉神韵。"宝塔凝烟"之宝塔在柳港寺内,是正德年间所建一木塔,周昂有"浮屠百丈郡城东,镇日凝烟壮梵宫。色烂丹青消复聚,光辉金碧淡还浓。联灯夜映千门月,宝铎时鸣万窍风。几度登临穷绝顶,此身疑在半空中"."玉桥官柳"即春天御河桥边的柳树,无名氏的同题诗"赤栏杆外东风软,百尺长鲸卧清浅。垂杨不受路人攀,柔条曾拂金根辇"."雷山返照"指大同西北雷公山日暮景色,张征有"峰头鸟去阳光返,谷口龙归雨气收。隐隐钟鸣青嶂暮,霏霏岚锁碧云秋"."凤台晓月"之凤台传说为辽萧太后梳妆台,是大同城制高点,道光《大同县志》卷二星野卷录《云中初二见月图》,盖云中海拔较高,农历二月即可见月,其余地方初三才可见,故有"凤台晓月"之景。"世远人亡凤不在,妆台遗址半蒿莱。绿云无复金盆浴,皓月犹疑宝鉴开。风露气寒秋色暮,河山影淡曙光皑。鸡鸣几度登临处,恍若嫦娥�D共陪"."桑干晚渡"作者为姑苏人戴义,"一声牧笛归村落,几片渔舟过渚滩".寥寥几笔勾勒,不失传情佳句。

  (二)边塞类

  此类边塞诗多为借景抒情之作。金幼孜《悲平城》录秦始皇修长城一事,"至今千载下,长城犹峥嵘","挥鞭上马去,落日悲秋风".明户部主事段敏,作《云中感怀》一首,"月冷边城鼓角高,一灯明灭晃尘袍","短章吟罢浑忘寐,俯仰乾坤首重搔",可代表明代本地文官群体的精神风貌,即战事吃紧,保家卫国的忧虑和地处边城,思念家乡的宦游情怀。又有尹耕《修边谣》"边墙上头多冻雀","人生谁不念妻孥"这一保家卫国与亲人离别的矛盾。冯云骧《游华岩寺》"白骨销为土,梵声云外和。极目何所见,孤鸿渡大河。"则气势极为壮阔的诗歌,又展现出一种颇具李唐边塞诗的气度,借景营造出同塞北风光相辅相成的广阔与豪迈,此类诗歌在存诗中也有极大比重。

  见大同边塞之景,着眼古迹者,着眼自然者,见满目悲凉者,见大漠孤烟者,咏叹壮阔者,吊古伤今者,思家伤怀者,控诉战争者尽有之。今人傅三星有《大同边塞诗赏析》将此类诗歌选编并作注释,呈现出更为完整而有代表性的大同边塞诗画卷。

  (三)地方类

  方志选诗必然也会录入一些颇具本地地方特色的诗歌,如土产二首《地椒》"冻雨催花紫,轻风散晚香",《黄鼠》"北产推��味,两米怯陋容"句,皆许友壬作,对代北物产简要描绘,而据前人考证,当时大同地区确以黄鼠肉为特产。有于谦名作《咏煤炭》、霍鹏《广昌目击矿监有感》二首,明嘉靖三十三年十二月,广灵矿工起义,后被残酷镇压,霍鹏此诗"几道烟笼白石山,雕窝木井广昌间","为愁罢矿书徒上,一夜西风两鬓斑".有郭登《云中中秋感怀》"舞镜彩鸾云渺渺,隔帘霜兔杵丁丁"这类描绘风俗之作。杏花之景在大同至今仍为一绝,早在明清时期文人墨客便多有咏叹,如吴辅宏《杏花园雅集》、胡溶《吴冲庵太守招饮杏花园》"万树映碧空,色入胭脂涅","柔条缀轻红,老干屈古铁"之作,描绘十分生动。还有朱彝尊《食半翅》"味和添雏笋,羹宜配冻料"对食物之描写,朱彝尊旅居大同期间,方志共录入其7首诗,咏史、赠答、咏怀等,内容完备,大抵经过细致挑选。翟鹏《塞上喜秋捻》"鸡田飞雪冷,燕麦引风香"对田间的描写等等,细查之皆颇有塞北风味。

  (四)杂类

  方志存诗大类为以上三项,而其中又有为数不多却极具特色的诗歌,亦可单列,如咏寺观、咏烈妇、祈雨、长生萍等几类。

  大同地区明清时期虽饱受战争蹂躏,但在历史背景和当地佛道信仰的旺盛需求下,依旧寺观林立,存诗中寻访古寺,道观,僧道为主题的占有一定数量,如魏象枢《悬空寺访僧》等。乾隆和道光两部方志共录入9首烈妇诗,乾隆志还录入唯一一首女性创作的名媛诗,黄、王、陈、臧四位烈妇行迹在方志人物卷可考,诗歌有宋梅作《黄烈妇行》,刘卓作《书黄烈妇传后》,顾穗林作《吊臧烈妇》,黎中辅作《书臧烈妇传后》等。祈雨诗共计3首,分别为《谒鄂国公祠时旱祷雨》郭显忠作、《恒山祷雨自责》胡汝砺作和《祷雨恒山四律》王志�q作,内容大概为父母官罪己为百姓求雨一类,同文赋体裁不同,主旨却大抵接近。又有道光志记载了8首描写长生萍的诗文,这一文人群体以王志��为首,以柳泉观长生萍为所咏对象,作"无乃善藏是妙理,泉中雨�D都无权","何如对此拈花笑,便是蓬壶瑶岛悟九还".此类佛道相融的出世隐逸类诗歌,在六百余首以边塞为主体的存诗中,独树一帜,大同本不是产生此类隐逸诗歌的适宜土壤,个中原因,可再深思。

  四、结 语

  明·王越有"雁门关外野人家"之语,明朝《统一志》又云大同好武风气自古而然,又形容其民性格质朴,喜爱务农却鲜好文学,方言语词也粗拙而简单。朴素而尚武的民风与雁北的边塞之景,共同代表着这片土地独特的生存风貌。然而,纵览明清方志中近六百首存诗,大同地区的文化发展似与其一概印象不符。自北魏、辽、金后,大同佛道事业大昌,民间宗教土壤深厚;在明代三边政治下,流动的文官群体的参与和军事经济进一步蓬勃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物质文化基础;清代重商风气与和平环境下,人民生活更加安逸,科举文化事业得以大昌。在此诸多条件的共同作用下,才有了文人群体笔下展现出来的大同方志存诗与其背后的明清大同城。
  参考文献
  [1] 祁明。山西地方志综录[M].太原: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6:39-40.
  [2] 张钦。大同府志[M].大同市地方志办公室,1533.
  [3]刘光禄。中国方志学概要[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3.
  [4]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5]黄苇。中国地方志词典[M].合肥:黄山书社,1986.
  [6] 张松孙,谢泰宸。蓬溪县志[M].清乾隆五十一年刻本。
  [7] 瞿宣颖。方志考稿甲集5[M].天春书社,1930.
  [8]姚斌。大同方志考[C].//姚斌。大同史论精选。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