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人们》中的人物形象及其现实意义分析

发布时间:2016-07-30 01:16:25
   摘要:《阳光下的人们》是巴勒斯坦抵抗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作者格桑·卡纳法尼采用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 生动地刻画了几位特征鲜明的巴勒斯坦人物形象。他们的苦难生活和悲剧结局真实地反映了巴勒斯坦人民特别是巴勒斯坦难民在巴勒斯坦大灾难之后的悲惨境况。细致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的特征, 并深入探讨人物背后的现实意义, 有助于全面深刻地解读巴勒斯坦问题。
  
   关键词:抵抗文学; 巴勒斯坦难民; 现实主义; 巴勒斯坦大灾难;
 
  
  《阳光下的人们》的作者格桑·卡纳法尼是一位杰出的巴勒斯坦文学家,也是一位英勇的抵抗战士,终其一生为巴勒斯坦解放事业做贡献。小说《阳光下的人们》于1963年出版后在阿拉伯文学界引起了轰动,被认为是巴勒斯坦文学中里程碑式的作品。这部小说塑造了数位极具现实意义的巴勒斯坦难民形象,深刻地反映了1948年“巴勒斯坦大灾难”后人民所遭遇的集体困境和悲剧现实。
  
  一、格桑·卡纳法尼及其作品《阳光下的人们》
  
  格桑·卡纳法尼于1936年出生于巴勒斯坦北部的阿卡城。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他和家人被迫逃离巴勒斯坦。在其自身的逃亡经历、难民营的任教经历和大学生活的熏陶影响下,格桑·卡纳法尼逐渐致力于巴勒斯坦民族解放的政治运动。他先后担任过《自由周刊》《解放者》和《光明报》的主编,并创办了“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的机关刊物《目标周刊》。1972年7月8日,格桑·卡纳法尼在自家门前的车内被炸身亡,年仅36岁。
  
  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还是一位巴勒斯坦抵抗战士。他运用现实主义和象征手法刻画了各式各样的巴勒斯坦人,描绘了巴勒斯坦人的痛苦遭遇和艰难困境,致力于用手中的笔和笔下的文字去唤醒人们的民族解放意识和奋斗抵抗精神。因此,格桑·卡纳法尼提出了“抵抗文学”的概念,他认为:“文学形式的抵抗,其重要意义绝不比武力抵抗弱”.
  
  在短暂的一生中,格桑·卡纳法尼共出版了18部作品,撰写了数百篇政治文化类文章。其中很多作品被不断收集和再版,并被译为二十几种语言,有的作品还被改编为戏剧、电影和广播节目等。《阳光下的人们》是他出版的第一部小说,也是其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小说讲述了三个巴勒斯坦难民为了摆脱各自的生存困境,不约而同地想要偷渡到所谓的“梦幻国度” (科威特) 却最终全部死在半路的悲剧故事。小说中的三位主人公分别代表了老、中、青三代人。他们没有护照、没有证明文件、没有身份,为了生存,不得不同意通过躲在空水车的罐体内逃避关卡检查的方式偷渡。然而,由于在第二个边界检查站官员们与司机插科打诨,延长了通关时间,三人全部被活活闷死在被烈日烤得滚烫的水车内,无声无息。
  
  二、《阳光下的人们》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小说主要刻画了四个特征鲜明的人物,即三个偷渡者和运水车司机,他们都是巴勒斯坦人。
  
  1.消极等待的艾布·盖斯
  
  艾布·盖斯曾经过着平静安稳的乡村生活。然而1948年大灾难发生后,他失去了一切,变得一无所有。在漫长的逃亡中,在拥挤的难民营中,女儿生下仅两个月就死去,儿子也辍学已久。十年来,他像一只虚弱的“老狗”,屈辱、渺小地活着。
  
  在亲眼见证了村子及几乎整个巴勒斯坦的丧失之后,艾布·盖斯饱尝思乡之苦。这种思念埋藏在他对土地的深爱中,对往日生活的反复回忆中,更体现在他对那个在村庄陷落前一晚死去的萨利姆老师能够留在故土的羡慕中。“他把胸脯贴在潮湿的土地上,它在他的身下颤动……同时,大地的气息投入他的鼻孔,像流水般渗进他的血管。”[1]于他而言,故土就如同身体里的血液一般,思念深入骨髓。故土也像自己的妻子一般亲切:“每当他卧倒在大地上,吸闻着它的气息,就会感到他是在吸闻着他那刚洗完冷水浴的妻子的头发”[1].
  
  然而,除了思念和回忆,艾布·盖斯十年来什么都没有做,除了等待,等待回到过去,回到拥有十棵橄榄树的十年前。等待的另一层含义即是消极和麻木。直到残酷现实把他逼到无计可施,年迈的他才终于鼓起勇气去冒险寻求生路。
  
  2.无助亦无路的埃斯阿德
  
  埃斯阿德是个正当壮年的年轻人,也是三个人中唯一一个有偷渡经验的人。他“没有护照、没有通行证”[1],被认为是“危害国家的阴谋份子”[1].他曾在从约旦偷渡到伊拉克的过程中遭欺骗而被丢弃在半路。因此,在这次从伊拉克偷渡到科威特的行动中,他吸取前次的教训,坚持要达到目的地之后才付钱。然而,在艰难的现实面前,他的经验并没有什么用处,最终也同样闷死在烤箱般的运水车罐箱内。
  
  与艾布·盖斯不同,埃斯阿德身强体壮,有头脑。当他被父亲的战友欺骗后,对周围人保持着该有的警惕和戒心。当叔父以迎娶其女儿为条件借钱给他时,他内心感到强烈的屈辱和愤恨。然而,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这个热血青年不得不屈服和妥协。对他来说,现实世界根本就没有他的出路:“路!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路吗?难道他没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历尽艰辛为自己寻找道路吗?……”[1]
  
  3.少不更事的迈尔旺
  
  迈尔旺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本应在学校读书的年纪,却不得不外出谋生。因为在科威特工作的哥哥,自从结婚后便不再往家里寄钱。没有经济来源后,父亲为了一间水泥房抛弃妻儿,和一个残疾女人结了婚。因此,迈尔旺不得不承担起养活母亲和弟妹的重担。
  
  迈尔旺是天真幼稚的。当他在走私蛇头处被告知从巴士拉到科威特的价格是十五第纳尔而非原先的五第纳尔的时候,竟天真地想到去警察局告发。迈尔旺也是简单善良的。他能理解父亲的行为,原谅父亲的背弃;他向父母隐瞒哥哥不往家寄钱的消息;他希望将自己挣的每一分钱都寄回家,使弟妹和母亲过得舒服些。同时,迈尔旺也是盲目乐观的。他幻想生活是广阔的,像电影般丰富多彩。他满心欢喜地给母亲写信,坚信自己可以像其他人那样在科威特挣到钱。此外,迈尔旺更是无助弱小的。他初涉人世,无人依傍,仅带着手中的七个第纳尔去投入到现实生活的煎锅中。
  
  4.自私冷漠的艾布·赫祖朗
  
  水车司机艾布·赫祖朗是一个富翁的司机,也是巴勒斯坦人。富翁的名望和地位使其车享受免检。艾布·赫祖朗便打算借此在回程路上挣点外块。他的方法是让三人在车靠近边防时,钻进用于装水的铁罐内,在通过边防后再出来。然而,虽然他们靠此方法成功通过了第一个边防,但在科威特边界的第二个哨卡处却由于边防军官的拖延而未能成功,造成了三人齐齐殒命。面对三位同胞的尸体,艾布·赫祖朗一开始还打算将他们掩埋。但后来,由于疲累,他将尸体扔在了垃圾堆,且在离开后还不忘返回掏走他们身上的钱财。
  
  在巴勒斯坦陷落时,艾布·赫祖朗也曾参加战斗,并在战争中受了伤,失去了男性器官。此后,他在屈辱和逃避中变得冷漠自私,坚信只有钱才能带来安全感。为了钱,一切皆可让步,哪怕是同胞兄弟。“长长的十年,他力图接受事实,可那是怎样的事实啊?要他轻率地承认为了祖国失去了男性的尊严?好处在哪儿?男性和祖国都失去了,这该死的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见鬼去吧……”[1]十年来的挫败和屈辱使他选择逃避一切责任道义,只图个人私利。
  
  三、人物形象塑造的现实意义
  
  《阳光下的人们》是一部具有极大现实意义的作品,是基于巴勒斯坦人现实境况的艺术创作。因此,小说中这些人物的特征及其遭遇在巴勒斯坦社会中具有明显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小说中那个消极等待的艾布·盖斯事实上是亲历了巴勒斯坦大灾难的老一代人的缩影。他们亲身经历了灾难前后生活的断裂,难以接受现实。悲痛、受害、屈辱、苦难成为了他们的主要感受。逃亡生活的种种悲苦使得他们格外渴望回到故土,回到过去。因此,虽然漫长的十年过去了,但大多数人却仍然不敢面对现实,只是忍辱负重地在无国无家的境况下挣扎求生。
  
  以埃斯阿德为代表的青壮年一代,本应是巴勒斯坦社会的中坚力量。但现实的残酷使他们奔波于改变自身的生活境况,而无暇深思集体或祖国的未来,更谈不上以实际行动推进巴勒斯坦的民族解放事业。
  
  迈尔旺,作为少年一代的代表,原本应该在学校学习知识,但生活的压迫毫不留情地席卷了本该美好的青春,将这些不谙世事的少年们扔进了现实生活的大熔炉。现实的困境剥夺了他们未来的无限可能。迈尔旺原本想当一名医生,但当他不得不扛起养家重担的时候就失去了实现梦想的可能。
  
  艾布·赫祖朗被认为是无能的领导阶层的代表。他们在革命遭遇失败之后丧失热情,弃人民利益于不顾,自私自利地追求个人利益。小说中的艾布·赫祖朗为了个人利益将三位怀揣梦想的同胞带上了死亡旅途,并在同伴死后冷血无情地将尸体随意丢弃,且不忘搜走同伴身上的财物。现实中,巴勒斯坦领导阶层不但未能带领巴勒斯坦人民避免国破家亡的悲剧,更在随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几乎销声匿迹,巴勒斯坦社会从而长期分崩离析,人民四分五裂。
  
  此外,小说中还刻画了一些其他的巴勒斯坦人形象,比如死在村庄陷落前夕的萨利姆老师,为了一间水泥房子而抛弃妻子的迈尔旺的父亲,结婚后中止资助父母弟妹的迈尔旺的哥哥……这些丰富且生动的人物及各自的悲惨遭遇,进一步反映并丰富了巴勒斯坦社会全民皆苦的现实悲剧。
  
  小说所塑造的这几位主人公,他们具有不同的人物特征,面临不同的生活难题,但最终都无可避免地走向了死亡。同时,小说中的其他巴勒斯坦人也同样遭遇并经历着各自的苦难和不幸,无从逃脱。借此,格桑·卡纳法尼试图让巴勒斯坦人明白在民族大难面前,忽视群体共同悲剧现实,逃避自己的身份和责任去追逐个人利益,这实非解决困境的有效方法。
  
  结语
  
  在小说《阳光下的人们》中,格桑·卡纳法尼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通过对形形色色的巴勒斯坦人悲剧现实的全面描绘,进一步扩大并突显了苦难生活的普遍性,展现了造成巴勒斯坦大灾难的各方面因素,从而强调了追求个人私利无法逃脱集体共同悲剧命运的核心思想。在文末,作者借冷漠无情的沙漠之口,通过连续的五个问号,发出了自己的呐喊:“为什么你们不敲打铁罐壁?为什么你们不敲打铁罐壁?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1.
  
  参考文献
  
  [1] 格桑·卡纳法尼。阳光下的人们[M].郅溥浩, 译。华文出版社, 2018:11.  
  [2] 罗林。求索中的战士和“阳光下的人们”--纪念着名巴勒斯坦作家格桑·卡纳法尼逝世36年[J].语文学刊 (教育版) , 2008 (06) :6.  
  [3] 史月。离散群体视角下的阿拉伯战争文学书写--以《太阳下的人们》及《贝鲁特75》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04) :23.  
  [4] 周烈。格桑·卡法尼的小说创作[J].外国文学, 2003 (01) :8.  
  [5] 周烈。求生的哀歌--“阳光下的人们”评析[J].外国文学, 2003 (01) :10.
  
  注释
  
  1 格桑·卡纳法尼着, 郅溥浩译, 《阳光下的人们》, 华文出版社, 2018年, 第63页。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