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的悲哀之读《红楼梦》有感

发布时间:2012-05-06 04:54:09
  摘要:《红楼梦》作为一部文学巨着, 由清代着名文学家曹雪芹创作, 高鹗、程伟元整理完成, 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在诸多章回中, “黛玉葬花”给笔者的感触颇深, 作为《红楼梦》的重要一部分, 对整个作品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调。本文中, 笔者首先从《红楼梦》这一文学着作出发, 对其进行了简单地阐述, 然后以“黛玉葬花”为线索, 对其中蕴藏的情感进行了分析, 从而表达出笔者自身对葬花这一回合乃至整部《红楼梦》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红楼梦》; 黛玉; 落花;
  
  一、引言
  
  在《红楼梦》的主要情节中, “黛玉葬花”的故事不得不提。“黛玉葬花”作为《红楼梦》的重要构成之一, 很多读者在品味之后都会产生无限的遐想。由于“黛玉葬花”在整部作品中的作用巨大, 通过对“黛玉葬花”的剖析, 能够对全书进行深入地了解, 因而很多艺术家和研究学者也专门对“黛玉葬花”的情节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对于葬花, 落花式的悲哀不得不提, 正所谓“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其间夹杂着多少复杂的情感。
  
  二、《红楼梦》的基本介绍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与《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一起并称为我国的“四大名着”, 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 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文学方面的影响上, 还体现在人与社会、人与人等方面的影响上。《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盛和衰落为背景, 围绕发生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中的事件为线索, 集中讲述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的爱情婚姻故事, 刻画出了人性美的同时, 也反映出了人性的邪恶, 对当时社会进行了深深的讽刺, 深刻地揭示了封建末世的危机。从《红楼梦》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来看, 已经触及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 也被后世认为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甚至被人们称之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集中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三、从落花的悲哀看《红楼梦》
  
  一段葬花吟, 亦是一曲离人之殇, 愁断了千古女子的悲伤泪。看过了多少诗词歌赋, 接触并了解过很多的诗歌辞赋, 而《红楼梦》唯独让人印象深刻。小说中的精彩片段很多, 其中当属《葬花词》片段最让人揪心, 也最容易触动内心的情感。据《红楼梦》书中所说, 葬花词是“黛玉因晴雯不开门, 错疑在宝玉身上;次日又可巧遇见饯花之期, 正在一腔无明, 未曾发泄, 又勾起伤春秋思, 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 由不得感花伤已, 哭了几声, 便顺口念了几句”的一时感慨。
  
  《葬花词》可谓是字字含愁, 句句带泪, 从“花谢花飞飞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哀叹;从“一年三百六十日, 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 一朝飘泊难寻觅”的倾诉, 林黛玉的多愁善感不知触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相信, 之所以很多人对《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表现出足够的喜爱, 这与她在《葬花词》中的“表现”不无关系。在林黛玉的心中, 寄人篱下的苦闷是没有人懂的, 叛逆的性格与所处的环境有息息相关。
  
  红绡香断了她的梦, 谁为她卷起那闺帘?纵观《葬花词》, 林黛玉似乎对爱情、对人生早已看穿, 与父母分别、与亲人两隔, 尽管贾府在外人看来是何等的辉煌, 但是对林黛玉这样的女子而言似乎又是多余的, 毕竟“桃李明年能再发, 明年闺中知有谁?”, 知有谁知呢?
  
  花落, 葬了伊人泪。心中仅存的那份孤傲已经“凋零”, 林黛玉对众人避而不见, 处处避开, 在他人看来林黛玉不可理喻, 但是在林黛玉的心中, 存在着多少的苦闷和寂寞却没有人知道。因此, 在《葬花词》中, 林黛玉的悲哀与落花一样无人怜爱, 质本洁来却要深陷污淖渠沟, 像林黛玉这样的女子怎能忍受?所以宁愿拾一�g净土掩风流。
  
  其实, 每天在劳作之余, 看一回《红楼梦》真是一个极佳的享受, 陶醉于十二钗的悲欢离合, 生死荣辱, 陶然于红楼诗词的雅律美韵, 有时总会忘情猜测:假如林黛玉不死, 那两位娇生惯养的情痴是不是能经受生活的磨砺?永远都会有人在看完葬花后发出同情的感慨, 却没有多少人会想去为她拂去眼角的泪, 别说她是个不存在于世的女子, 但她却真正的让你为她哭泣, 让你为她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而折服。
  
  四、落花的悲哀表达的情感
  
  细细品味《葬花词》, 可以发现, 《葬花词》一诗在创作的时候, 里面蕴藏着丰富且奇特的想象, 整个画面给人一种非常暗淡、凄凉之感, 忧伤、悲哀的情绪凸显, 集中体现了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内心的矛盾与苦闷以及痛苦, 各种情况相互“冲突”, 有互相结合, 表达了其在生与死、爱与恨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对自身存在焦虑不安的体验和对生命迷茫的情感。在《葬花词》中, 落花就是林黛玉, 林黛玉就是落花, 花的凋零是一种悲惨的写照也是命中注定的, 而将花喻人也在冥冥之中暗示了林黛玉的悲惨结局, 从而深刻地控制了当时的“吃人”社会。必须承认的是, 《葬花词》整首诗其实描述的就是林黛玉本身, 是林黛玉一生的真实写照。全诗无论是从结构还是从内容来看, 都满怀深情, 语言像在哭泣, 又像在控诉, 声声悲音, 字字血泪, 满篇无一字不是发自肺腑、无一字不是血泪凝成, 把林黛玉对身世的遭遇和感叹表现得入木三分。
  
  五、结语
  
  总而言之, 落花的悲哀, 反映的是黛玉的悲哀, 黛玉的悲哀反映的是社会的悲哀, 社会的悲哀又反映的是封建伦理制度的悲哀。无论是谁, 是黛玉, 或是宝钗, 抑或是王熙凤、宝玉等, 处于那个环境、那个社会中的人, 都只能按照那个环境、那个社会的要求来做, 否则只会被社会、被封建伦理纲常所吞灭。
  
  参考文献
  
  [1]张津莱。落花的悲哀--读《红楼梦》有感[J].社会科学:全文版, 2016, 24 (12) :00290.  
  [2]袁文昊。落花的悲凉--读《红楼梦》有感[J].现代语文旬刊, 2013, 12 (A01) :59.  
  [3]王宇。悲哀之雾, 遍被华林--读《红楼梦》有感[J].青少年日记, 2016, 36 (4) :48.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