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不足与改善策略

发布时间:2017-04-11 04:45:25
   摘要: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智育、德育、体育、劳育、美育。在体育教学中, 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 并在此过程中获得心理素质的提升和完善。但是现有高校的体育教学在教学体制以及教学措施上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通过本文研究, 笔者希望能够帮助高校分析现有体育教学存在的不足, 并对症下药、因地制宜的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
  
   关键词:体育教学; 改革措施; 目标体系;
 

 
  
  在当今时代的教育发展中, 体育教育成为教育重点。不管是国家政策的相关教育规章制度还是教育部门的教育战略, 都能够从中看出对学生体能提升和健康发展的重视。现代学生在体能表现上存在下滑的趋势, 因此各地政府教育部门和高校都大力推进各种体育活动。
  
  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不足
  
  (一) 目标定位模糊
  
  在正式开展体育教学运动之前, 高校应该明确自身的体育教学目标。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学目标往往走向了形式主义, 并没有发挥实际的作用。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并非是面向学生的具体情况, 而是针对学校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指标。因此体育教学目标失去了实际的含义和作用。由于高校体育机制具有更高的弹性和灵活性, 也就从侧面导致了高校体育教师目标设置的自主性、随意性。学生不管是体育学习过程还是考核结果都缺乏一个明确的、规范的、统一的教学评价目标。
  
  (二) 教学内容滞后
  
  高校体育具有专业性, 在基础体能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内容的细分体育教学。但是目前高校体育在教学内容仍旧存在滞后性的问题, 降低了高校整体的体育教学质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按照学分制组织的教学工作难以给予学生全面、完善的体育教学。例如, 在高校体育的排球教学中, 由于采取学分制度, 每个学期参与学生的水平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因此高校体育教师为了顾全整体水平, 只能重复性的教授排球的基本动作, 并仍旧以抛球等基本动作作为每个学期的考核内容。与此同时, 在高校的教学氛围中, 学生自身体育学习的兴趣不浓, 积极性不高, 也影响了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其教学内容主要以教授基本的动作与体能训练为主, 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以及心理素质发展的需要。
  
  (三) 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的教学质量不仅取决于教学的内容, 也同样取决于教学的方式。高校体育教学方式的单一化现象由来已久。例如, 在高校球类运动中, 教师主要通过自身的示范性教学来进行标准动作的展示, 并让学生以个人形式或者小组形式进行重复性训练。这种单一性的教学方式不仅消磨了学生体育运动的主动性, 同时也降低了最终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 体育教师自身由于缺乏体育教学的专业化培训, 因此在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措施的选择和使用上缺乏经验、资源以及能力;从另一方面而言, 由于高校体育课程有限, 学校监督力度不强, 因此教学随意性和主动性较大, 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和发展。
  
  (四) 理论教学缺失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相辅相成的。高校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实际的现场教学与指导, 并将动作要点等理论教学穿插在实践教学中, 作为实践教学的辅助。高校体育教学每周上课次数少, 因此学生要想能够取得身体素质的增长, 需要持之以恒的长期训练, 在缺乏教师引导和管理的基础上, 学生自我体育学习需要有理论依靠。因此理论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是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
  
  (五) 评价缺乏科学性
  
  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反馈中获得教学提升完善和进步。从细节上来看, 高校体育评价体系在对学生考勤管理、学习过程管理以及考核管理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与问题。如, 在学生的考勤评价中, 教师往往通过点名的形式来管理学生的出勤率, 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浑水摸鱼的状况;在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中, 教师也同样缺乏对学生体能增长、体育精神发展等方面的考核。
  
  二、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 构建动态目标体系
  
  在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建设中, 需要分为宏观目标以及微观目标这两个方面。从宏观上来看, 教师不仅仅需要将学生的体能增长、体育技能增加作为评价目标, 同时也要将学生体育精神发展、合作竞争精神发展等作为素质发展目标。从微观上来看, 教师需要在每学期进行课程目标的重新设定, 包括学生掌握的动作数量以及质量目标等。作为教育目标, 不管有何种内容, 其最终的表现形式都应该是数字化的, 能够降低识别和参考的难度, 并利于后续的教学评价工作。
  
  同时在目标建设上, 教师应该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 达成一定的共识, 使教师的教学目标能够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并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支持。在具体教学目标的制定中, 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身心状况进行相应的教学目标制定和调整。教学目标并非是固定性, 而是根据后续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情况进行因地制宜的改进和完善, 以保证目标的适应性和引导性。
  
  (二) 丰富教学内容
  
  从整体的教学内容上探讨, 教师不仅仅需要教授学生基本的动作要领, 并锻炼学生的体能, 更要提升学生的全面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因此在教学内容中, 教师可以将体育教学与团队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 在相互合作、竞争中锻炼学生的体育精神以及身体素质。例如在篮球运动的教学中, 教师在教授学生投篮动作的同时, 可以将班级划分成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进行投篮比赛, 并根据投篮的距离以及动作标准程度决定分数。在这种相互竞争的投篮比赛中,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出来, 学习的主动性自然也就提升了。
  
  同时为了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 教师应该利用学生的群体智慧进行创新和发展, 从学生的喜好和需求出发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化和创新化。例如在柔力球教学中, 教师应该主动改变传统动作教学法, 将柔力球运动与舞蹈、音乐、体操等形式融合在一起, 在整合化、创新化的教学内容中提升教学质量, 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动力。体育教学在整合其他内容后, 变得更加多元、有内涵, 能够增加自身所负有的价值。因此在教学内容组织中, 教师要具有举一反三、相互融通的意识和能力, 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并使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经验有所提升。
  
  (三) 优化体育教学方法
  
  高校体育教学要想深度发展, 就必须摆脱现有的主观化、随意化的现状, 必须打造完整、系统的教学方式。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具有自身的优势, 也必然存在自身的不足, 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学情实际, 合理地选择体育教学方式, 不断创新体育教学方式。因此, 教师要积极尝试多元化教学方式, 使教学内容更好地与教学模式结合起来, 发挥教学模式的优势, 使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学习, 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同时体育教学方法的设计、选择以及实施也要与体育教学的内容相一致。例如在跑步运动、球类运动教学中比较适合使用对抗训练法、团队竞赛法等具有竞赛性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但是在健美操、柔力球等健美性、舒缓性的体育教学中, 使用对抗和竞争的方式并不合适。此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表演的形式帮助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在表演过程中提升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提升自身的体育技能。
  
  在教学方式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发展自我体育学习以及小组体育学习的方式, 以便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性的体育锻炼活动和学习。由于体育教学在课程上的限制, 因此学生在教师的教学规划指导下开展自我学习。例如, 学生每天可以在操场跑圈, 以锻炼基础性的体能。对此, 教师应该开发灵活性的教学时间安排以及相应的小组学习方式, 借助小组的力量帮助学生在充足的课余时间得到有效的身体锻炼。同时, 教师也要应该关注学生的差异化特点和教学需求。对此教师需要通过观察、调查等方式对学生的身体状况以及心理状况做出基本的评估, 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差异化的教学工作。例如, 针对体能不足、运动基础较差的女生, 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规划基础性的体育运动, 降低高强度体育运动带来的身体负担。
  
  (四) 完善理论教学力度
  
  理论教学不仅仅作为体育实践教学的辅助, 更应该成为学生自学的主要理论依据和指导。目前在理论教学中存在教材不足、理论教学缺失等问题。因此高校以及教师应该从完善体育教学教材以及增加理论教学的专业性这两个方面展开教学实践。首先从学校角度上来探讨, 学校自身应该引进先进、科学的体育教学的理论教材。除此之外, 学校教务处应该规定体育教师每学期需要进行课堂理论教学, 并规定理论教学的次数以及时间, 从制度上以及组织上为高校体育理论发展提供动力, 将体育理论教学融入到高校的理论教学中。对此, 教师还可以设置专门的体育理论选修课程, 让感兴趣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与体育有关的理论教学。对于体育教师而言, 理论教材的教学还需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 因此教师需要进行相应的体育课程教学设计以及规划, 从而对现有的理论教学进行补充、完善和整合, 使其更适应班级学生身体素质和发展需要。
  
  (五) 完善体育评价机制
  
  为了保证全面评价的有效性, 高校体育教师需要统一规范评价标准, 从定性以及定量两个角度进行考核。首先, 从定性角度上来看, 教师需要通过观察、测评、调查等方式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品质、精神、态度等进行定性的评价。对此主要可以利用关键事件记录的方式来进行评价。例如在排球教学的定性考评中, 高校教师可以通过记录“XX同学积极推动排球比赛的举办, 提升了班级对排球学习的积极性”等内容来进行评价。在定量的考核中, 教师可以直接通过跑步秒数、进球数等与考核数量的对比, 给予学生相应的分数以及等级。
  
  由于高校的体育评价需要将定性和定量综合考虑, 因此教师就需要从多个角度获得相关的评价信息。对此, 通过同学之间的互评形式能够有效出对班级体育教学贡献大的学生, 从而推动整个班级的体育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同时高校内的体育教学评价是相互的, 不仅仅是教师需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相对地, 学生也要通过对教师的评价来督促教师体育教学规划以及教学制定的完善和提升。目前, 众多高校已经建设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体系, 但是这种评价体系还需要在评价内容上更细节化以及具体化。
  
  (六) 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
  
  目前, 高校需要加强教师队伍的教学规划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培训工作, 提升教师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上输出的效率和效果。因此, 高校需要为教师建立培训机制, 尤其是注重对教师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方式的培训和引导。通过专业教师的理论讲解、案例分析, 帮助高校体育教师建立起体育教学的综合能力。除了线下的实际学习, 高校还可以搭建线上的学习平台, 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 上传相关视频、文字资料等, 以供体育教师进行自我学习。在体育教学工作中, 教师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教育技能, 如沟通技能等, 更能够培养自己对于学生的爱心、耐心和细心, 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从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三、结语
  
  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与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它不仅仅彰显高校自身的整体的教学水平, 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在生理上与心理上的全面发展。就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其教学不足与高校体育教学进度安排的不合理、体育教师教学能力不足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对此, 从高校层面应该从制度、组织等方面进行体育教学的重新规划和组织, 提升学生以及教师对高校体育的重视程度。同时高校教师自身也应该在教学规划以及组织上更具有多元性、创新性。
  
  参考文献
  
  [1] 付海芳。专业化--新世纪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理念[J].价值工程, 2011:185-186.  
  [2] 张晋峰, 王满福。西方“植入式”健康体育课程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启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 (3) :87-90.
  [3] 王彦飞。赤峰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8) :79-80.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